三十七年
(辛卯)三十七年清康熙五十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庚寅,敎曰:「農者天下之大本,王者之政,莫先於勸農也。況今節候差早,東作不遠,申諭列邑,着意勸課,種糧之乏絶者,亦爲覓給,使及時耕播,盡力畎畝。其責尙在方伯,不可以勸農之敎,每下於歲首,視之以文具也。且諸道中昨年災損最甚處,將有議賑之擧,而至於湖南珍島等邑,災荒之慘,輓近所無,尤宜另施濟活。其令廟堂,須卽知會,俾有實效。」
1月2日
○辛卯,吏曹參判尹德駿、副校理林象德,上疏對辨魚有龜、南道揆疏語以爲,合啓臺臣之通塞,皆非崔錫恒之所參涉也。又爲李命世分疏象德之疏,則尤稱命世之文翰經識,拔出流輩,而盛斥有龜等疏,以爲設心措計,甚巧而至險,上皆賜優批。是後,吏曹參議李光佐、判書崔錫恒,亦皆陳疏對辨,上皆優答之。
1月3日
○壬辰,召對玉堂官。上以白骨侵徵,爲我國痼疾,因循至今,民怨轉深,仍令廟堂,各別講究變通。副應敎李正臣陳科儒專尙駢儷之弊,請於庭試、謁聖等科,間試賦、策。又以試場隨從之闌入者甚多,請設行庭試、謁聖初試,上以爲:「親臨盛擧,觀光者無多,則事甚埋沒」,不許設行初試,而卽日唱榜之科,決難試以策問,賦、表,則當參量互出爲敎。正臣又言:「王世子進講時,發難文義甚罕,請以不恥下問之意,下敎春宮。」上許之。上命放崔錫鼎門黜。因承旨柳鳳輝之言也。
○命該曹以鎭海縣監洪好人,備擬京職。〈好人於庚寅夏,有補外之命。〉 ○日前,上以古今島關王廟香祝齎去單子,問于政院曰:「星州、安東兩邑關王廟享祀,亦依古今島享祀事,曾令本道,定式擧行,今入馬牌單子,只是古今島一處者,何也?」政院招問禮曹郞廳,對以安東、星州關王廟現存形止,未能詳知,當發問於本道後擧行。上敎以癸未年駕次南關廟時,令兩邑關王廟現存形止,査問本道後,因本道狀聞,禮曹覆啓,已令勿爲廢置,另加修補。今該曹之更欲發問於本道者,似未詳其時曲折也。政院請推禮曹堂郞,仍令與古今島,一體擧行,從之。至是,禮曹更定節目以入,仍啓曰:「聖意旣感其精忠義烈,且爲中朝將士東征時所建,愾然有《匪風》、《下泉》之思,則成命之下,何敢容議?安東關廟,萬曆戊戌,眞定營都司薛虎臣所建,有石像。初在府城內北山之頂,立碑以記東征之役,丙午移安西岳寺東臺。碑文漫漶,而碑陰諸將名號俱存,廟去寺三四間許,廟前地亦三四間許,而有層階,欠平坦。星州關廟在東門外,萬曆丁酉,天將茅國器所建,有塑像。廟宇三間,庭廣二間許云。安東之中間移設,未知其故,而今旣自朝家享祀,則事體異於前,不可附置僧舍之側,且其地形,不得平坦,則恐難行祀。星州廟庭,只二間許,則亦狹窄,過今番享祀後,竝令從容看審,啓聞變通。」從之。其節目,一依東、南關廟例,祭日用驚蟄、霜降,祭羞用籩豆,而獻官以本邑營將或堂上武守令差遣,配位則差堂下武官,諸執事用鄕將官。
1月4日
○癸巳,副應敎李正臣上疏曰:
世宗大王命詞臣,修正《資治通鑑》,而親加讎正,賜名曰,《思政殿訓義》。臣於年前,入直本錧,求見是書,則館吏對以屢經兵燹,散失殆盡云。甚可惜也。臣待罪安東也,廣加採問,則此書全帙,在禮安士人金潗家。宜命收致京師,仍付湖、嶺兩道方伯,分半入梓,印置本館,及侍講院以備兩筵顧問。
又言:
高麗太祖墓道象設,不成貌樣,臣曾以墓道及祭廳修繕事,陳達蒙允,前留守趙泰老,以此事語臣曰:「旣已浮出石物,而朝家不給曳運軍,故迄未修治」云。朝家若難給軍,則雖使本府擔當運入,松都之民,豈敢憚勞乎?願飭本府,修治石物,繕葺祭廳。
末又言:
魚有龜之擊去銓地,誠可駭也。李命世竄逐四年,廢錮六年,宜速進用,以展素蘊,而彼操切之言,乃以一時妄發,欲爲平生斷案,誠不勝慨惋。
答以是書,果在金潗家,則宜自玉署,斯速收致,以爲考閱後稟處之地。麗祖墓道,依前覆啓,修治無妨。李命世事亦爲優答。
1月5日
○甲午,引見大臣、備局諸臣。左議政徐宗泰,以良役變通事,與諸臣論難,或以爲宜復良賤從母役之規,或以爲宜行戶布、口錢之法,或以爲宜防不緊名目投屬之路。上以爲:「非立談間可定,使之從容講究變通。」上命稟定開城留守使號,右議政金昌集曰:「當初築大興山城時,朝家擬授以管理使號,而至今因循矣。」徐宗泰亦以爲授以使號,無不可矣。「上命授管理使號。兵曹判書閔鎭厚曰:」黃海監司鄭是先,似聞因乘轎事不安云。受敎中蔭武不得乘轎者,似非竝指留守、方伯,此宜有明白定式。「徐宗泰、金昌集,皆以爲旣拜留守、方伯,則雖蔭武,當爲乘轎。」上命許之。諸臣又以爲:「湖南珍島等六邑,災荒特甚,宜有顧恤之道。」上命特減春秋米,每一結各一斗。
1月6日
○乙未,先是,上命湖堂被抄人,來會政院。掌樂正任守幹、副校理林象德,以被選人,在京,象德承命入來,守幹違召不進,上敦迫不已。右議政金昌集上箚以爲:
巡撫之行纔發,戎政之修方殷,而遽令召聚詞臣,撰進篇什,此果不相戾耶?景德邊虞之時,高瓊譏馮拯輩,平日以詩賦爲事。武人之不心服文士,類如此。然則今之介冑者,流聞朝家此事,得無解體耶?
上答以實未知此事之未安至此也。「象德等以大臣箚,引嫌不進。上下敎,特命推考,更爲牌招,二人始承命來會。出御題,自將幸澶淵詩,命製進二十韻排律,仍召大提學金鎭圭課次,賞賜有差。
○以李世最爲司諫,權世恒爲獻納,趙遠命爲正言,呂光周、金啓煥爲持平,權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六·李延寿 铁围山丛谈卷第四·蔡絛 溪山馀话·陆深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四·陈厚耀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一四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书籍目录并委员解送折·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一百三十一·郑麟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吴明彻传·李延寿 温韬传·欧阳修 张立道传·宋濂 卷70·陈邦瞻 纲鉴易知录卷五八·吴楚材 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