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十七年

(辛卯)三十七年清康熙五十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庚寅,敎曰:「農者天下之大本,王者之政,莫先於勸農也。況今節候差早,東作不遠,申諭列邑,着意勸課,種糧之乏絶者,亦爲覓給,使及時耕播,盡力畎畝。其責尙在方伯,不可以勸農之敎,每下於歲首,視之以文具也。且諸道中昨年災損最甚處,將有議賑之擧,而至於湖南珍島等邑,災荒之慘,輓近所無,尤宜另施濟活。其令廟堂,須卽知會,俾有實效。」

1月2日

○辛卯,吏曹參判尹德駿、副校理林象德,上疏對辨魚有龜、南道揆疏語以爲,合啓臺臣之通塞,皆非崔錫恒之所參涉也。又爲李命世分疏象德之疏,則尤稱命世之文翰經識,拔出流輩,而盛斥有龜等疏,以爲設心措計,甚巧而至險,上皆賜優批。是後,吏曹參議李光佐、判書崔錫恒,亦皆陳疏對辨,上皆優答之。

1月3日

○壬辰,召對玉堂官。上以白骨侵徵,爲我國痼疾,因循至今,民怨轉深,仍令廟堂,各別講究變通。副應敎李正臣陳科儒專尙駢儷之弊,請於庭試、謁聖等科,間試賦、策。又以試場隨從之闌入者甚多,請設行庭試、謁聖初試,上以爲:「親臨盛擧,觀光者無多,則事甚埋沒」,不許設行初試,而卽日唱榜之科,決難試以策問,賦、表,則當參量互出爲敎。正臣又言:「王世子進講時,發難文義甚罕,請以不恥下問之意,下敎春宮。」上許之。上命放崔錫鼎門黜。因承旨柳鳳輝之言也。

○命該曹以鎭海縣監洪好人,備擬京職。〈好人於庚寅夏,有補外之命。〉 ○日前,上以古今島關王廟香祝齎去單子,問于政院曰:「星州、安東兩邑關王廟享祀,亦依古今島享祀事,曾令本道,定式擧行,今入馬牌單子,只是古今島一處者,何也?」政院招問禮曹郞廳,對以安東、星州關王廟現存形止,未能詳知,當發問於本道後擧行。上敎以癸未年駕次南關廟時,令兩邑關王廟現存形止,査問本道後,因本道狀聞,禮曹覆啓,已令勿爲廢置,另加修補。今該曹之更欲發問於本道者,似未詳其時曲折也。政院請推禮曹堂郞,仍令與古今島,一體擧行,從之。至是,禮曹更定節目以入,仍啓曰:「聖意旣感其精忠義烈,且爲中朝將士東征時所建,愾然有《匪風》、《下泉》之思,則成命之下,何敢容議?安東關廟,萬曆戊戌,眞定營都司薛虎臣所建,有石像。初在府城內北山之頂,立碑以記東征之役,丙午移安西岳寺東臺。碑文漫漶,而碑陰諸將名號俱存,廟去寺三四間許,廟前地亦三四間許,而有層階,欠平坦。星州關廟在東門外,萬曆丁酉,天將茅國器所建,有塑像。廟宇三間,庭廣二間許云。安東之中間移設,未知其故,而今旣自朝家享祀,則事體異於前,不可附置僧舍之側,且其地形,不得平坦,則恐難行祀。星州廟庭,只二間許,則亦狹窄,過今番享祀後,竝令從容看審,啓聞變通。」從之。其節目,一依東、南關廟例,祭日用驚蟄、霜降,祭羞用籩豆,而獻官以本邑營將或堂上武守令差遣,配位則差堂下武官,諸執事用鄕將官。

1月4日

○癸巳,副應敎李正臣上疏曰:

世宗大王命詞臣,修正《資治通鑑》,而親加讎正,賜名曰,《思政殿訓義》。臣於年前,入直本錧,求見是書,則館吏對以屢經兵燹,散失殆盡云。甚可惜也。臣待罪安東也,廣加採問,則此書全帙,在禮安士人金潗家。宜命收致京師,仍付湖、嶺兩道方伯,分半入梓,印置本館,及侍講院以備兩筵顧問。

又言:

高麗太祖墓道象設,不成貌樣,臣曾以墓道及祭廳修繕事,陳達蒙允,前留守趙泰老,以此事語臣曰:「旣已浮出石物,而朝家不給曳運軍,故迄未修治」云。朝家若難給軍,則雖使本府擔當運入,松都之民,豈敢憚勞乎?願飭本府,修治石物,繕葺祭廳。

末又言:

魚有龜之擊去銓地,誠可駭也。李命世竄逐四年,廢錮六年,宜速進用,以展素蘊,而彼操切之言,乃以一時妄發,欲爲平生斷案,誠不勝慨惋。

答以是書,果在金潗家,則宜自玉署,斯速收致,以爲考閱後稟處之地。麗祖墓道,依前覆啓,修治無妨。李命世事亦爲優答。

1月5日

○甲午,引見大臣、備局諸臣。左議政徐宗泰,以良役變通事,與諸臣論難,或以爲宜復良賤從母役之規,或以爲宜行戶布、口錢之法,或以爲宜防不緊名目投屬之路。上以爲:「非立談間可定,使之從容講究變通。」上命稟定開城留守使號,右議政金昌集曰:「當初築大興山城時,朝家擬授以管理使號,而至今因循矣。」徐宗泰亦以爲授以使號,無不可矣。「上命授管理使號。兵曹判書閔鎭厚曰:」黃海監司鄭是先,似聞因乘轎事不安云。受敎中蔭武不得乘轎者,似非竝指留守、方伯,此宜有明白定式。「徐宗泰、金昌集,皆以爲旣拜留守、方伯,則雖蔭武,當爲乘轎。」上命許之。諸臣又以爲:「湖南珍島等六邑,災荒特甚,宜有顧恤之道。」上命特減春秋米,每一結各一斗。

1月6日

○乙未,先是,上命湖堂被抄人,來會政院。掌樂正任守幹、副校理林象德,以被選人,在京,象德承命入來,守幹違召不進,上敦迫不已。右議政金昌集上箚以爲:

巡撫之行纔發,戎政之修方殷,而遽令召聚詞臣,撰進篇什,此果不相戾耶?景德邊虞之時,高瓊譏馮拯輩,平日以詩賦爲事。武人之不心服文士,類如此。然則今之介冑者,流聞朝家此事,得無解體耶?

上答以實未知此事之未安至此也。「象德等以大臣箚,引嫌不進。上下敎,特命推考,更爲牌招,二人始承命來會。出御題,自將幸澶淵詩,命製進二十韻排律,仍召大提學金鎭圭課次,賞賜有差。

○以李世最爲司諫,權世恒爲獻納,趙遠命爲正言,呂光周、金啓煥爲持平,權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六·李延寿
  铁围山丛谈卷第四·蔡絛
  溪山馀话·陆深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四·陈厚耀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一四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书籍目录并委员解送折·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一百三十一·郑麟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吴明彻传·李延寿
  温韬传·欧阳修
  张立道传·宋濂
  卷70·陈邦瞻
  纲鉴易知录卷五八·吴楚材
  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二·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二杜甫【九】近体诗【四】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隂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春酒杯浓琥珀薄氷浆椀碧玛瑙寒悮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题张氏隠居春山无伴独

  • 提要·文天祥

    【臣】等谨按文信公集杜诗四巻一名文山诗史宋文天祥撰盖被执赴燕后于狱中所作前有自序题嵗上章执徐月祝犁单阏日上章协洽案上章执徐为庚辰嵗当元世祖为至元十七年乃其赴燕之次年祝犁单阏为己夘之月上章协洽为庚未之日

  • 列传四·薛居正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也。父珙,事河南尹张全义为客将。维翰身短面广,殆非常人,既壮,每对鉴自叹曰:“七尺之身,安如一尺之面!”由是慨然有公辅之望。 《三楚新录》:马希范入觐,途经淮上,时桑维翰旅游楚、泗间,知其来,遽谒之曰:“仆闻

  • 卷二百六十八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八月盡其月   九月庚申朔,命王安石兼監修國史。   檢正中書刑房公事王震、中書戶房習學公事練亨甫、池州司法參軍孫諤同修貢舉式。八月二十三日,諤編公使例冊。   詔陣傷五十日內死者,依陣亡例

  • 卷五·谷应泰

      ○方国珍降元顺帝至正八年,浙东台州黄岩人方国珍起兵,劫掠沿海州县,元兵屡讨不克。   十三年十月,时青田刘基为浙东行省都事,建议谓:“方氏首乱,宜捕而斩之。”执政多受国珍金者,辄罪基擅作威福,羁管于绍兴,竟受国珍降。

  • 提要·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文昌襍録        杂家类三【杂说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文昌襍録六卷宋龎元英撰元英字懋贤单州人丞相籍之子官朝散大夫王士祯蚕尾集作文英者误也元丰壬戍元英官主客郎中在省四年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九○ 谕内阁着交四库馆再缮写全书三分安置扬州文汇阁等处·佚名

    八九○ 谕内阁着交四库馆再缮写全书三分安置扬州文汇阁等处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内阁奉上谕:朕稽古右文,究心典籍,近年命儒臣编辑四库全书,特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以资藏庋。现在缮写头

  • ●皇朝通典卷四十八·佚名

    禮八 ○禮八 吉八 △吉八 傳心殿 釋奠 闕里祀典 直省府州縣學釋奠 ·傳心殿 (臣)等謹按經筵之典始於宋代聖師之祭舉自明時葢文華秩祀與學宮釋奠禮不同而儀則一也我朝自順治十四年舉行經筵禮部疏請皇帝詣宏德殿行致祭先

  • 卷一百八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人物志六十大臣传四十六【满洲镶蓝旗三 格尔古德 库哷讷 阿山 阿兰泰 富宁安穆和伦 新柱】格尔古德格尔古德满洲镶蓝旗人姓钮祜禄初由

  • 第十章 战国的七雄·吕思勉

    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为最强。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秦处关中,本杂戎狄之俗,其文化和生活程度,都较东方诸国为低。而战国初年,秦又时有内乱,魏人因之,攻夺其河西之地;而且北有上郡。注106现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则本属于楚

  • 卷十二·高士奇

    <经部,春秋类,春秋地名考略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十二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曹国于陶丘【孔疏世本曹国伯爵谱云曹姬姓文王之子叔振铎之后也武王封之陶丘哀八年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

  • 卷十五·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五安溪李钟伦撰夏官司马第四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

  • (十八)朱子论已发未发以及涵养省察·钱穆

    以上两章,略述朱子论敬论静。宋明理学家言心地修养,主要即在此两字。此下当续述朱子论心地修养工夫之其他方面,首当略述其论心之已发未发与涵养察识工夫者。自伊川有《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之说,杨龟山以下至李延平,相传以

  • 论佛教伦理讲话·太虚

    ──七年七月作──演宗居士寄示第一种佛教伦理丛书讲话,并嘱为校阅。展诵之下,乃用通俗之言语作随宜之教化者,对治恶慧,整饬伦纪,深入显出,比喻剀切,洵觉世之良书也!意之所到,辄书以志之。一、“佛即中国所谓之圣人”,此解最好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三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三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云何于诸世间心不疲惓。答曰。于见道时离身见等疲惓因故。此明何义。以诸凡夫取我相故。为生死等种种诸苦之所逼恼。于世间中生疲惓心。诸菩萨等见法体时

  • 鲁班全书·鲁班

    鲁班全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奇异之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作,上册是整人的法术,下册是解法和一些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 十一想思念如来经·佚名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共二经:初明十一想,次明十一果报。出增壹阿含礼三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