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随机推荐

  • ●卷三·先著

    ○师师令张先香钿宝珥白描高手,为姜白石之前驱。○传言玉女晁冲之一夜东风事真则语妙,如末二语,固知非泛拈得来。○风入松虞集画堂红袖倚清酣当时以此词纤帕上相馈遗,其传诵可知。然“官烛金銮”,殊未脱俗,惟结句

  • 卷542 ·佚名

    朱槔 尤溪县之南李花千树无一杂木春时尝饮其中酒家小轩可爱不知何故不 见说小轩久,无人唤我来。 直如春力快,故遣客怀开。 玉立花千树,霞翻酒一杯。 江陵二月尾,襟韵信难陪。 朱槔 寓居南轩

  • 列传三·薛居正

    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生于妫州怀戎军之雕窠里。曾祖顺厉,世戍怀戎。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刘仁恭为帅,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继兄为先锋都将、妫州刺史,思继为中军都将、顺州刺史,思继弟

  • ◎礼五(吉礼)·徐天麟

    ○祖宗配侑孝文十六年,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祇,以太祖高皇帝配。(郊祀志王莽疏。)孝武元鼎五年,立泰一祠于甘泉,亦以高祖配。(同上。)元封四年,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合高皇帝祠坐对之。(服虔曰,时未以高祖配天,故言对,刘敞曰,按王莽

  • 史纠卷五·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宋史孝宗帝纪帝纪之谬莫过孝宗姑举大臣之书薨者言之干道六年既书辛次膺薨淳熙八年复书辛次膺罢淳熙元年二月既书虞允文薨淳熙八年八月复书以敷文阁学士虞允文为兵部尚书淳熙五年七月既书李显忠薨淳熙八

  • 卷五十五 蜀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陈寿

    (程普传、黄盖传、韩当传、蒋钦传、周泰传、陈武传、董袭传、甘宁传、凌统传、徐盛传、潘璋传、丁奉传)程普传,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人。他起初做过州郡小辟,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跟随孙坚转战征讨,在宛

  • 宋子贞传·宋濂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聪明好学,二十岁就参加礼部会试,与族兄宋知柔同补为太学生,当时俱有名,人称“大小宋”。金末,潞州战乱,子贞避乱于赵魏之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委任子贞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死后,子贞率众归附于东平行

  • 卷二十一·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一宋 彭百川 撰哲宗擒果庄元佑二年八月以俘获西番果庄青伊结羣臣表贺果庄栋戬之别将也桀?有智谋所部兵锐数为边患熙宁中诱陷景思立神宗屡诏欲生致之为熙河

  • 九 幻想的消失·邹韬奋

    我在南洋公学的时候,在精神上常感到麻烦的,一件是经济的窘迫,一件是勉强向着工程师的路上跑。前者的麻烦似乎还可以勉强拖过去,虽则有的时候很像到了绝境;后者的麻烦却一天天地继续下去。如果我肯随随便便地敷衍,得过且过,也

  • 原序·郭良翰

    明諡纪彚编原序窃惟諡以易名节以壹惠国家盛典人品定论莫钜於兹法所繇来旧矣我明代兴清议尤毖列朝之圣神功德文武之节?勲猷内而宫禁外而藩封与诸异世遐服维是衮钺以为不朽顾谥议旧藏内阁文渊邃密外庭罕窥而亦向无刻本

  • 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佚名

    师:贞,丈人,吉无咎。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曰

  • 做官的学问·孔子

    【原文】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禄:干,求。禄,官吏的俸给。干禄也就是求做官。阙疑:阙,同“缺”,保

  • 古乐书卷上·应撝谦

    仁和应撝谦撰律原第一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隂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而空窍厚薄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聴鳯凰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律吕之本其雄鸣者为六律曰

  • 第二章 3·辜鸿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辜讲孔子说:“如果管理一个国家,只是依赖法律,通过严刑峻罚来强化法律,达到社会安宁的目的,这样可以使百姓不再犯错,但是百姓就会对错误的行为不再有羞耻感

  • 春秋左传谳卷十·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十    宋 叶梦得 撰哀公二年冬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吴泄庸如蔡纳聘而稍纳师师毕入众知之蔡侯告大夫杀公子驷以説哭而迁墓冬蔡迁于州来经书迁州来在杀公子驷之上则驷之死

  • 卷二十七·魏了翁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要义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七宋 魏了翁 撰觐礼二四享当作三享古二二字积画故误四享皆束帛加璧庭实惟国所有自此尽事毕论侯氏行觐礼讫相随即行三享之事云四当为三古书作三四或皆积画此

  • 佛说大乘稻秆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具寿舍利子。往弥勒菩萨摩诃萨经行之处到已。共相慰问。俱坐盘陀石上。是时具寿舍利子。向弥勒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言。弥

  • 治禅病秘要法·佚名

    凡二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详述修禅者于阿兰若处修禅时对治身心病魔之方法。共列举十二种:(一)对治于阿兰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