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三

  ○百官二

  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兵事之机密及宫禁宿卫、军官选授简阅之政令,知院六员,从一品。同知四员,正二品,副使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四员,正七品。承发兼照磨二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一员,正九器。同管勾一员,从九品。中统四年,置枢密副使二员,佥书院事一员。至元七年,置同知院事一员,院判一员。二十三年,定台、省、部、院官,枢密院除枢密院枢密院使处。同知枢密院事一员,副使、佥枢密院事务一员,院判一员。二十八年,置知院一员,增院判一员,又以中书平章商量院事。大德十年,增知院二员,同知五员,副使五员,佥院五员,同佥三员,院判二员,至大三年,增知院至七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佥院二员,同佥院一员,院判二员。罢议事平章。延祐四年,以分镇北边,增知院一员。五年,增同知一员。后定置诸员如上。至正七年,置议事平章二员。十五年,添置佥院一员、正判一员。

  客省使。秩从五品。大使二员,从五品。副使二员。从六品。掌选举差遣之事。至元十四年,置大使一员。十六年,增一员。二十一年,置副使一员。延祐五年,增一员。天历元年,又增一员。寻定置大使、副使各二员。

  断事官。秩正三品。掌决军府之狱讼。至元元年,置断事官二员。寻省。八年,复置,增二员。十九年,又增一员。二十年,又增二员,大德十一年,又增四员。后定置断事官八员、经历一员。从七品。《元典章》:枢密院断事官知事,从八品。

  右卫。秩正三品。掌宿卫扈从兼屯田。都指挥使三员,正三品。副使二员。从三品。佥事二员,正四品。经历二员,从七品。知事二员、照磨一员。俱从八品。中统三年,置武卫。至元元年,改为侍卫亲军,分左右翼,置都指挥使。八年,改为左、右、中三卫。二十年,增都指挥使一员,副使一员。二十三年,置佥事二员。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一员。至大元年,增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一员。四年,省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二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元典章》各卫奥鲁官从五品,副官正六品。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正五品。

  行军千户所十。秩正五品。达鲁花赤十员,正五品。副达鲁花赤十员,从五品。千户十员,正五品。副千户十员,从五品。弹压二十员,正八品。百户二百员,正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

  弩军千户所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左右千所二,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无品级。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掌屯卫行伍。耕战之暇,使学习国文,通晓书记。初由枢府选举,后归吏部。

  左卫。品秩同前,都指挥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至元八年,置副指挥一员。十六年,增副都指挥使一员。二十年,置佥事一员。二十二年,增佥事一员。二十四年,增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一员。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六员,副都指挥使二员。后定置诸员。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弹压二十员,百户二百员,知事十员。

  弩军千户所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左右千户所二。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二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蒙古文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中卫。品秩同前。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承发架阁照磨一员。至元八年,置都指挥使一员,副都指挥使一员。二十年,增副使一员。二十一年,置佥事二员。二十三年,增都指挥使一员。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三员。至大元元年,增都指挥使三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达鲁花赤十员,副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弹压二员,百户二百员,知事十员。

  弩军千户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左右千户所二。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前卫。品秩同前。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一员,知事二员,承发架阁照磨一员。至元十六年,以侍卫亲军置前、后二卫。是年,置都指挥使一员,副都指挥使二员。十八年,增都指挥使二员。二十年,置佥事一员。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一员,佥事三员。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一员,佥事三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达鲁花赤十员,副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弹压二十员,百户二百员。

  弩军千户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千户所二。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门尉二:正六品。平则门尉一员,顺承门尉一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后卫。品秩同前。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至元十六年,置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后又增副使一员。十八年,增都指挥使二员。二十年,置佥事二员。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五员,佥事二员。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达鲁花赤十员,副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弹压二十员,百户二百员。

  弩军千户所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千户所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秩正三品。掌修治隍及京师内外工役,兼大都屯田。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都指挥吏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至元二十六年,枢密院官暗伯奏:以六卫六千人,塔刺海、勃可所镇大都屯田三千人,近路迤南万户府一千人,总一万人,立武卫,设官五员,按中统二年有武卫亲军都指挥使,似非至元时始置此官。二十五年,改虎贲司为武卫司,又似别为一官。均无从考订。元贞、大德间,累增都指挥使员。至大三年,省都指挥使四员,副指挥使一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达鲁花赤十员,副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弹压二十员,百户二百员。

  弩军千户所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千户所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秩正三品。掌修治城隍及京师内外工役,兼大都屯田。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都指挥吏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至元二十六年,枢密院官音伯奏:以六卫六千人,塔刺海、勃可所镇大都屯田三千人,近路迤南万户俯一千人,总一万人,立武卫,设官五员。按中统二年有武卫亲军都指挥使,似非至元时始置此官。二十五年,改虎贲司为武卫司,又似别一官。均从考订。元贞、大德间,累增都指挥使四员。至大三年,省都指挥使四员,副指挥使一员,后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七。达鲁花赤七员,副达鲁花赤七员,千户七员,副千户七员,百户一百四十员,弹压十四员。

  屯田千户所六。达鲁花赤六员,千户六员,百户六十员,弹压六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品秩同前。掌屯军徼巡盗贼于居庸关南、北口。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承发廉磨一员。睿宗在替邸,立南、北口屯军徼巡盗贼,各设千户所。至元二十五年,以南、北口上千户领之。至大四年,升万户府,分钦察、唐兀、贵赤、西域、左右阿带诸卫军三千人并南北口、太和岭旧隘军六百九十三人屯驻东西四十三处,置隆镇上万户府以领之。皇庆元年,升万户府为隆镇卫。置都指挥使三啼,副使二员,佥事二员。延祐二年,又以哈儿鲁军千户所并隶之。四年,置色目经历一员。至治二年,置爱马知事一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北口千户所。秩正五品。达鲁花赤一员,正五品。千户一员,正五品。百户七员。从六品。

  南口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一员,弹压一员。

  白羊口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二员,弹压一员。

  碑楼口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一员,弹压一员。

  古北口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迁民镇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黄花镇千户年。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芦儿岭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太和岭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紫荆关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隆镇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左、右翼屯田万户府二。秩从三品。分掌斡端、别十八里遣归汉军及大名、卫辉之新附军并迤东回军,合为屯田万户府。达鲁花赤各一员,从三品。万户各一员,从三品。副万户各一员,正四品。经历各一员,知事各一员,提控案牍各一员。至元二十六年置,延祐五年,隶詹事院,并入卫率府。后改隶枢密院。其属:

  镇抚所。镇抚各二员。从五品。

  千户所八。达鲁花赤八员,千户八员,副千户八员,百户五十九员,弹压十六员。

  千户所四。达鲁花赤四员,千户四员,副千户四员,百户五十二员,弹压十六员。

  左卫率府。秩正三品。率使三员,正三品。副使二员,从三品。佥事二员,正四品。经历一员,从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照磨一员。从八品。至大元年,拨河南行省万户所府精锐汉军为东宫军,立卫率府,设官十一员。延祐五年,改怍为中翊府。又改为御临亲军指挥司。又以御临,古无此官,改为羽林。复隶东宫,仍为左卫率府。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达鲁花赤一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百户二百员,弹压二十员。

  弩军千户所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十员,弹压一员。

  屯田千户所三。达鲁花赤三员,千户三员,百户六十员,弹压三员,教官三员,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阴阳教授一员。

  右卫率府。品秩同前。率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延祐六年,以詹事秃满迭儿所管速怯那儿万户府及迤东女直两万户府、右翼屯田万户兵,合为右卫率府。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千户所五。千户五员,百户四十五员,弹压二员,教官一,儒学教授一员。

  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秩正三品。都万户一员,正三品。副都万户一员,从三品。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至元二十四年,以四万户奥鲁赤改为蒙古军都万户府,设府官四员,奥鲁官四员。大德七年,改为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延祐四年,罢奥鲁官、副镇抚等员,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二员。从五品。

  元贞元年,立西川蒙古军都元帅府,隶枢密院,未知何时裁并。

  八撤儿万户府。秩从三品,万户一员,从三品。副万户一员,正四品。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所十翼。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百户七十二,弹压十员。

  札忽儿台万户府。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所七翼。千户七员,百户三十八员,弹压七员。

  脱烈都万户府。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所九翼。千户九员,百户六十二员,弹压九员。

  和尚万户府。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所六翼。达鲁花赤四员,千户六员,副千户四员,百户四十七员,弹压六员。

  炮手千户所一翼。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哨马千户所一翼。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九员,奥鲁官二员,从五品。

  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宿卫城禁,兼管潮河、苏沽两川屯田,供给军储。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承发架阁照磨一员。至元九年,初立阿速拔都达鲁花赤。二十三年,遂名为阿带军。至大三年,改立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司,置达鲁花赤三员,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四年,省达鲁花赤三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行军千户所。千户七员,百户九员。

  把门千户一员,门尉一员。从六品。

  本投下达鲁花赤二员,长官一员,副长官一员。

  庐江县达鲁花赤一员,从六品。主簿一员。正九品。

  教官:儒学教授一员。

  左承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一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其属:

  镇抚二员。

  本投下达鲁花赤二员,长官二员。

  镇巢县达鲁花赤二员,主簿一员。

  围宿把门千户所十三翼。千户二十六员,百户一百三十员,弹压十三员。

  教官:儒学教授一员。

  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万户一员,正三品。副万户一员,从三品。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至元十一年,置炮手总管府。十八年,立为都元师。二十一年,改为万户府。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二员。

  千户三翼。达鲁花赤三员,千户三员,副千户三员,百户三十二员,弹压三员。

  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总领河西军二千人,以备征讨。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中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至元十八年,置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二十二年,增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一员。大德五年,增都指挥使二员。至大元年,增都指挥使一员。四年,省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一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共属:

  镇抚二员,奥鲁官一员,正五品。副奥鲁官一员。正六品。

  二千户所九翼。千户九员,副千户九员,百户七十五员,弹压九员,奥鲁官正副各九员。

  门尉三:建德门一,和义门,肃清门一。

  教官二: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贵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照磨一员。至元二十四年,置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二十九年,置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四员,副使三员。至元三十一年,罢贵赤卫屯田总管府,当是改指挥司为总管府。后又改为都指挥司。其年分不可知矣。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所。镇抚二员。

  千户所八翼。达鲁花赤八员,千户十六员,百户八十员。弹压八员,门尉二员。

  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秩从三品。管析居、放良人户,并兀里吉思田地蒙古人户。达鲁花赤一员,从三品。总管一员,从三品。同知一员,从四品。经历、知事各一员。至元十八年置。二十五年,改隶安西省。后复隶枢密院。其属:打捕屯田官十二员。正九品。

  大宁、海阳等处屯田打捕所。秩从七品。掌北京、北滦等路析居、放良、不兰奚等户。达鲁花一员,从七品。长官一员。至元二十年,置总管府。元贞元年,置为屯田打捕所。教官: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三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照磨一员。至元二十九年,始立屯田府。大德十一年,立为大同等处指挥使司。至大四年,皇太后修五台寺,改隶徽政院。延祐元年,改中都威卫使司。至治元年,改为忠翊等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改录枢密院。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翼,达花赤十员,副达鲁花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百户二百六员,弹压二十员。

  弩军千户所一翼。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十员,弹压十员。

  屯田左右手千户所二翼。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百户四十员,弹压四员。

  西域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承发架阁兼照磨一员。元贞元年立,设官十一员。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二员,增指挥使三员,副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其属: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千户十三员,百户二十九员。

  把门千户二员,百户八员,门尉一员。

  教官:儒学教授一员。

  宗仁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照磨一员。至治二年,右丞相拜住奏:先脱别铁木叛时,没入亦乞列思人一百户,与今所收蒙古子女三千户、清州彻匠二千户,合为行军五千。请立宗仁卫以统之。其属:

  镇抚二员。

  蒙古军千户所十翼。千户二十员,百户一百员,弹压十员。

  屯田千户所。千户四员,百户四十员,弹压四员。教官二:儒学教授一员,蒙古教授一员。

  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秩从二品。掌各路军民科差征进及调遣总慑军马公事。大都督三员,从二品。同知一员,从三品。副部督一员,从四品。经历一员,从六品。郁事二员,从七品。承发兼照磨一员。正八品。至元二十一年,罢统军司,立蒙古军部万户府。大德七年,改山东河北蒙古军部万户府。延祐五年罢。天历二年,改立为大都督府。定置诸员如上。其属:镇抚二员。元贞元年,立蒙古军都元帅府于西川,径隶枢密院。当是因兵事暂置。

  左手万户府。万户一员,从三品。副万户一员,正四品。经历一员,从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提控案牍一员。从八品。其属:

  镇抚一员。从五品。

  千户九翼。千户十一员,百户七十四员,弹压十一员。

  右手万户府。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九翼。千户九员,百户六十三员,弹压九员。拔都万户府。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六翼。千户七,百户四十一员,弹压五员。

  哈达万户府。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八翼。千户八员,百户二十四员,弹压八员。

  蒙古回回水军万户府。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其属:

  镇抚二员。

  千户八翼。达鲁花赤二员,千户大员,百户四十六员,弹压九员。

  王巳都哥万户府。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初隶都府。七千户翼。延祐三年,枢密院奏改万户府。属官:

  镇抚二员。

  千户七翼。千户九员,百户三十五员,弹压八员,哈必赤千户翼。千户一员,百户四员,弹压一员,直隶大都督府。

  洪泽屯田千户赵国宏翼。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百户四十员,弹压二员。直隶大部督府。

  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承发架阁兼照磨一员。至元十八年,以蒙古侍卫总僻府依五卫之例为指挥使司。设官十二员,奥鲁官二员。大德七年,奏改为左翼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至大四年,增置指挥使一员。延祐五年,罢奥鲁官。其属:

  镇抚二员。

  千户所七翼。千户七员,副千户七员,知事七员,弹压七员,百户六十二员。教官二: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右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承发架阁兼照磨一员。至元十七年,以蒙古侍卫总管府依五卫例为指挥使司,设官十二员,奥鲁官二员。大德七年,奏改为右诩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至大四年,增置指挥使一员。延祐五年,罢奥鲁官。后定置诸员如上。属官:

  镇抚二员。

  千户所十二翼。千户十二员,副千户十二员,知事十二员,弹压十二员,百户一百九员,教官二: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司。管上都路元籍军人兼奥鲁事。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兼承发各一员。至元十六年,立虎贲军,设官二员。旧纪:至元二十五年立,又改为武卫司。与志不合。十七年,置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一员。又增置副使一员。元贞元年,改为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司。十一年,增都指挥使六员。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九员。后定置诸员如上。属官:

  镇抚二员。

  撤的赤千户翼。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百户二十员,弹压二员。

  不花千户翼。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百户二十二员,弹压二员。

  脱脱不千户翼。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知事一员,百户二十八员,弹压二员。

  大忽都鲁千户翼。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知事一员,百户二十四员,弹压二员。

  杨千户翼。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知事一员,百户二十二员,弹压二员。

  迷里火者千户翼。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知事一员,百户二十员,弹压二员。

  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秩正三品。至顺元年置宣忠扈卫亲军都万户府,总斡罗思军士,隶枢密院。二年,改今名。

  大都督府。秩正二品。管领左右钦察两卫、龙翊侍御东路军元帅府、东路军蒙古万户府。旧纪:至顺元年,改东路蒙古军元帅府为东路钦察军万户府。二年,改东路蒙古军万户府为东路蒙古侍卫亲军指挥使司。哈剌鲁万户府。大都督三员,正二品。同知三员,正三品。副都督三员,从三品。佥都都事二员,正四品。经历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管勾一员、照磨一员。俱正八品。天历二年,始立钦察亲军都督府。秩从二品,居改大都督府。

  右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都指挥使二员,正三品。副使二员,从三品。佥事二员,正四品。经历二员,从七品。知事二员,照磨二员。俱从八品。至元二十三年,依河西卫等例立钦察卫,设官十员。二十八年,增钦察卫经历一员。至治二年,分为左、右卫。天历二年,拨隶大都督府。属官: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八所。达鲁花赤各一员,千户三十六员,百户一百八十员,弹压十八员。

  屯田千户所。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百户二十员,弹压二员。

  左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属官: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翼。千户十员,百户八十二员,弹压二员,奥鲁官四员。

  守城千户所一翼。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九员。

  屯田下户所一翼。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十员,弹压一员。教官:儒学教授一员。

  龙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一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天历元年始立,设官十四员。二年,又置爱马知事一员。属官: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六翼。达鲁花赤一员,千广大员,副千户一员,百户四十五员,弹压五员。

  屯田一翼钦察千户所。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二十二员,弹压二员。教官二: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哈剌鲁万户府。掌守禁门等处,应直宿卫。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经历、知事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至元二十四年,招集哈刺鲁军人,立万户府。寻移屯襄阳,后征交趾。大德二年,置司南阳。天历二年,奏隶大都督府。属官:

  镇抚一员,吏目一员。

  千户所三翼。千户三员,百户九员,弹压三员。

  枢密分院。至正十五年,置分院于卫辉,又添设彰德分院员知、副枢各一员,直沽分院副枢一员,都事一员。十六年,又置分院于沂州,以指挥使司隶之。十八年,以参知政事崔敬为山东等处行枢密副使,分院于漷州,兼屯田事。

  行枢密院。有大征伐之事,则置之,止曰行院。为一方之事而设,则称某处行枢密院事,已则罢。

  西川行枢密院。中统四年,置设官二员,管四川军民课税、交钞、打捕鹰房人匠及各投下应管公事,节制官吏诸色人等并军官迁授、征进等事。至元十年,又别置东川行枢密院,增员佥枢密院事一员。十三年,省东川行枢密院入西院。十五年,西州行院亦罢。二十一年,复立四川行院于成都。二十八年,徒于嘉定。八月,复徒成都。

  荆湖等路行院。至元八年,改山东东路都元帅府为山东行枢密院。十一年罢山东行院及河南行中书省,置荆湖等路行院,设官三员,又置淮西等路行院,设官四员。十一年俱罢。二十一年,复立江淮、荆湖、江西、四川行院,各设官五员。二十八年,徙岳州行院于鄂州,江淮行院于建康。其后,行院俱并归行省。

  甘肃行枢密院。至大四年,置于甘州,设官四员,提调西路军马。后罢。

  河南行枢密院。致和元年分置。天历元年罢。至正十九年,以河南行省平章察罕帖木儿为河南山东行枢密院知院。

  岭北行枢密院。天历二年,置知院一员,同知二员,副使一员,佥院二员,同佥一员,院判二员,经历一员,都事二员,品秩枢密院。掌北边军务,凡大小事宜,悉从裁决。至正十三年,添设断事官二员。又立镇抚司,镇抚二员;管勾所,管勾一员,兼照磨。又添设佥院二员,都事一员。

  四川、湖广、江西三处行枢密院,均后至元三年置。每处知院一员,同知、佥院、院判各一员。湖广、江西二省,添同佥一员。各院经历一员,都事二员,照磨一员,客省副使一员,断事官一员。至元四年俱罢。

  淮南江北等处行枢密院。至正十五年,置于扬州。

  江浙等处行枢密院。至正十六年,置于杭州。知院二员,同知二员,副枢二员,佥院二员,员佥二员,院判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断事官二员。

  福建、江西等处行枢密院。至正二十六年置。

猜你喜欢
  第六十五回 僭帝号大兴逆师 解贼围下诏罪己·蔡东藩
  第四十六回 宠妾废妻皇纲倒置 崇邪黜正党狱迭兴·蔡东藩
  序·张居正
  纲目续麟彚览卷下·张自勋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省长困于群小·李定夷
  皇王大纪卷二十九·胡宏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三·杜大珪
  ●碑传选集目录·钱仪吉
  费穆传·李延寿
  宋纪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471)·司马光
  晋纪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戊戌、398)·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六十三·佚名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八·彭定求

        卷88_1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张说   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   悬泉珠贯下,列帐锦屏舒。骑远林逾密,笳繁谷自虚。   门旗堑复磴,殿幕裹通渠。舞凤迎公主,雕龙赋婕妤。   地幽

  • 登徒子好色赋译文·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楚国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他说:“宋玉其人长得娴静英俊,说话很有口才而言辞微妙,又很贪爱女色,希望大

  • 第四折·佚名

    (蔡阳上,开)三尺龙泉万卷书,皇天生我意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某姓蔡名阳,字仲威,关西人氏。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某身披二铠,刀重百斤,马行千里,但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某新在佐于曹丞相手下为上

  • 七言巻二十二·洪迈

      七言〈原缺〉

  • 皇明诗选卷之二·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古诗一刘基高启张羽袁凯倪瓒汪广洋乌斯道杨士奇张洪李东阳李梦阳◆刘基 【字伯温青田人洪武中以佐命功封诚意伯为胡惟庸药死正德中赠太师谥文成所著有郁离子诚意伯全

  • 卷九十一·志第六十七·兵三·张廷玉

        ◎兵三   ○边防 海防   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

  • 卷之六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今献备遗卷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徐达徐达濠州人元至正癸巳滁阳王郭子兴据濠达与太祖髙皇帝以兵属焉达委心事太祖从授镇抚勇略冠军位诸将上乙未太祖为孙徳崖军所执郭子兴亦方系徳崖达身易太祖归而郭亦归徳崖以易达由是宠信日隆从渡江下采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纪昀

    昆虫草木略 【二】蔬类稻粱类○蔬类蒮一名山韭见尔雅许氏说文谓之韱形性与家韭相类但根白叶如灯心苗耳苏颂曰韩诗云六月食郁及蒮谓此也水韭一名莶见吕忱字林野生水涯叶如韭而细长可食葱一名薵藸见广雅又名芤又名菜伯

  • 钦定元史语解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六地理格【尔】济农 【格尔房屋也济农名号之称卷六十三作哥疾寜】克布【尔 地潮湿之谓卷六十三作可不里】巴达【克】山 【今新疆地名卷六十三作巴达哈伤】图【斯 迎面也卷六十三作途思

  • 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范晔

    (袁绍)◆袁绍传,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陽人,司徒袁汤的孙子。袁绍的父亲袁成,做过五宫中郎将,身体强健,喜欢结交,从大将军梁冀起没有不和他要好的。袁绍年轻时做过郎官,后被任命为濮陽长,遇母亲去世而辞去官职。服完三年丧礼,袁绍回想

  • 卷八十五发配·冯煦

    编发皖省编发军、流及收管军、流,向有定例。兹各列为道里表,而以部议工作、监禁、罚赎三项新章载于表后,俾资参考。编发军犯道里表安庆府属附近二千里东:浙江金华府金华县、永康县、兰溪县,台州府天台县、临海县。南:福建福

  • 卷二十二·道世

    △入道灾第十三(此有四部)▲述意部第一惟夫道俗形乖,净染殊趣。由善恶不等,报庆不均。欲观仁义盛德之风,当寻礼仪玄轨之范。而能割爱辞亲,弃荣势位,节飧滋味,蔬食苦行。粗服盖形,不顾饰玩;随用安身,不存名利。抑遏三毒,制止八音。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五(论本第五十六七八九六十)·窥基

    基撰论解得中三种成就。如此决择第二卷。及杂集第二卷抄会。虚空为得得不非择灭亦尔。此得有义如俱舍第四卷末说。此中无想定。云先于此起后于色界者。谓先要由欲界起故。后生色界后起。以隔色界一生故。言欲界所入定

  • 太虚心渊篇·佚名

    太虚心渊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前半篇为序说,后半篇载五言绝句四十三首,以解释序说之意,主要论述观心见性之道。谓我性既肇,禀受无殊,圆明澄莹,恶种不萌。唯逐缘滞因,贪恋尘欲,意昧识迷,乃背

  • 斯人记·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36年南京《人报》社初版。内收《自序》1篇。全书共24回。初连载于1929年2月15日至1930年11月19日北平《世界晚报》副刊《夜光》。后因被沦陷区书商盗印,为挽回影响,于1944年由上海百新书店重

  •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马致远

    元杂剧剧本。简名《任风子》。马致远撰。末本。剧写终南山下甘河镇任屠,浑名任风子,有神仙之分。马丹阳拟度他成仙,先劝化镇上人都不要吃荤,屠户们因而折了本,纷纷往告任风子,并推其持刀去杀马丹阳。任屠不听妻子劝阻,夜入马

  • 五礼通考·秦蕙田

    二百六十二卷,清秦蕙田(1702-1764)撰。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命南书房行走。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立朝三十年,刚介自守。其学以穷经为主,不居讲学之名。能通经文,好治《易》及音韵,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