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佛典注疏。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二卷。是《金刚经》各家疏注的辑要。书首序文略述《金刚经》成书缘起及大义。正文分为二:初解经题、后释经文。“释经文”又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疏解时先举经文原文,下列释文。见载于宋《崇宁藏》、明《永乐北藏》、《嘉兴藏》及清《龙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全部章节目录

(1)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并序上)
(2)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下

猜你喜欢
  景德传灯录·道原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佚名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治禅病秘要法·佚名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佚名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佚名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佚名
  大乘起信论疏·元晓
  俱舍论记·普光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密庵和尚语录·咸杰
  释氏蒙求·佚名
  妙好宝车经·佚名
  千山剩人禅师语录·函可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黄大舆·唐圭璋

      大舆字载万,自号岷山耦耕,蜀人。有词集号乐府广变风,今不传。   更漏子   怜宋玉、许王昌。东西邻短墙。   虞美人   世间离恨何时了。不为英雄少。楚歌声起霸图休。玉帐佳人血泪、满东流。   葛荒葵老芜

  • 逃禅词【四库版】·扬无咎

    【臣】等谨案逃禅词一巻宋扬无咎撰无咎字补之自号逃禅老人清江人诸书扬或作杨按图绘寳鉴称无咎祖汉子云其书姓从才不从朩则作杨误也髙宗时秦桧擅权无咎耻于依附遂屡征不起其人品甚髙所画墨梅厯代寳重遂以技艺掩其文章

  • 庆清朝慢·徐志摩

    这一盘花长得像美人一般,天真可爱,教人怎不爱惜他,何况春花都已开过,越发觉得她的时妆一新,不单风啊月啊有些不自在,春皇为了她也不愿走呢。所以东城的哥儿南乡的姐儿,都争着赏花去,不过赏花的酒吃过了,还有什么花要赏呢?假使能

  • 后集卷六·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後集卷六 宋 罗椅 撰 恩除秘书监 羣仙鹤驾去难追白首重来不自知才艺荒唐痴独絶功名蹭蹬老如期海边郑叟穷耽酒吴下韦郎晚学诗扶上木天君莫笑衰残不似壮游时 醉中夜自村市归 村市夜骑黄犊还却

  •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司马迁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一·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三则天皇后光宅元年三月丘神勣杀故太子贤【则天实録贤死在二月丘神勣往巴州下旧本纪在三月唐厯遣神勣举哀追封皆有日今从之】九月薛仲璋收陈敬之系狱【实録作薛璋御史台记云薛仲璋矫使杨府与徐敬业

  • 高车传·李延寿

    高车是古代赤狄残留的种族。起初号为狄历,北方认为是敕勒,华夏认为是高车、丁零。它的语言大致和匈奴语相同,而时常有小的不同。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匈奴的外甥。那些种族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

  • 十八年·佚名

    (癸亥)十八年清大正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十六〉一日。〈陰曆甲子十二月初七日〉召見宗戚、貴族及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于熙政堂。新年祝賀也。○行啓于總督官邸,託轉奏新年祝賀。1月4日○四日。接見

  • 卷十三·方苞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析疑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十三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旣夕礼注谓上士二庙则夕哭先葬三日疏因谓大夫四日诸侯六日天子八日非也妇人不居庐不寝苫以起居动作与男子异也一夕朝庙可于帷幕中坐以待旦

  • 卷二·柯尚迁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二明 柯尚迁 撰天官上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释曰大宰天官之长也职所掌之事也建立也邦指王畿言典常也经也六典治教礼刑政事也此六者冡宰秉之以为常经六官守之以为常灋也佐助也

  • 卷十九·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十九宋 王昭禹 撰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几凭以为安者筵肆于地以为位者几筵之设其意微矣先王设官司其物而已故曰司几筵几有五则玉雕彤漆素之属是也席有五则莞藻次蒲熊之属是也

  •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二(末)(至第三之始)·窥基

    经。所以者何。赞曰。自下别显有二。初征后显。此征词也。有何所以诸有情土。是所严土。经。诸善男子(至)严净佛土。赞曰。下有五重。旧有四重。阙此第二。亦可合新二以为旧一。名随化众生而取佛土。理虽亦同。然义难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五当言一眼见色。二眼见色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眼识见色。如尊者法救。或复有执眼识相

  • 菩萨地持经 第三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三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方便处成熟品第六云何成熟。略说有六种。一者自性成熟。二者人成熟。三者种分别成熟。四者方便成熟。五者人成熟。六者人相成熟。自性成熟者有善法种

  • 重阳教化集·王重阳

    马丹阳门人朱抱一编。三卷。收录初化马丹阳时与马唱和之诗、词、曲二百余首,外《三洲五会化缘榜》一篇。前后有营丘府学正国师尹、宁海州学正范怿、宁海州学录赵抗、宁海州乡贡进士刘孝友、宁海州东牟乡贡进士刘愚之

  • 过江七事·陈贞慧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春秋诸国统纪·齐履谦

    六卷。目录一卷。元齐履谦(1263-1329)撰。齐履谦字伯恒,大名(今属河北)人,元代经学家、天文学家。齐氏幼通算术,自星历生累迁授时郎、秋官正。泰定中曾以太史院史奉使宣抚江西福建,所以罢免贪官污吏四百余人。其平生着述颇

  • 胜军王所问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佛陀为憍萨罗国国王胜军(即波斯匿王)宣说十二因缘法,谓世间诸法之体性虚空,刹那坏灭,故宜求出世之法。又本经与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义净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