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八

  李璮 王文统

  李璮,小字松寿,益都潍州人,李全子也。或曰璮本衢州徐氏子,其父尝为扬州司理参军,全盖养之为子。太祖二十一年,全叛宋,举山东州郡归附国王孛罗,承制拜全山东淮南楚州行省,而以其兄福为副元帅。太宗三年,全攻宋扬州,败死。其妻妙真率余众北归,仍授益都行省,开府辟官属,文士多为所用。妙真死,璮袭为益都行省,专制山东,朝廷数征兵,辄诡辞不至。宪宗七年,又调其兵赴行在,璮诣行在言曰:“益都乃宋航海要津,分军不便。”帝然之,命璮归取涟海数州。璮遂发兵攻拔涟水四城,大张克捷之功。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加璮江淮大都督。璮言:“近获生口,知宋调兵将攻涟水。且谍见许浦、射阳湖舟舰相望,势欲出胶州,向益都,请缮城堑以备。”诏出金符二十、银符五授璮,以赏将士有功者,赐银三百锭,降诏奖谕。蒙古、汉军。咸听节制,璮复扬言:“宋吕文德合淮南兵七万五千,来攻涟水,且规筑城堡以临我。及得贾似道、吕文德书,辞甚悖傲。知朝廷近有内顾之忧,必将肆志于我。乞选将益兵,臣当帅以渡淮,雪慢书之辱。”执政得奏,谕以“朝廷方通好于宋,边将惟当固封圉。且南人用间,其诈非一,彼既不至,毋妄动。”璮乃上言:“臣所领益都,土旷人稀,立自海州,今八载,将士未尝释甲,转挽未尝息肩,民力凋耗,莫甚斯时,以一路之兵,抗一敌国,众寡不侔,人所共患。赖陛下神武,既克涟、海二州,复破夏贵、孙虎臣十余万之题。然臣岂敢恃此必敌人之不再至!且宋人今日西无掣肘,得并力而东。若以陆师缀涟,而遣舟师遵海以北,捣胶、莱之虚,然后帅步骑直指沂、莒、滕、峄,则山东非我有矣,岂可易视而不为备。臣昨追敌至淮安,非不能乘胜取扬、楚,徒以执政止臣,故臣不敢深入。若以枣阳、唐、邓、陈、蔡诸军攻荆山,取寿、泗,以亳、宿、徐、邳、诸军,合臣所统兵,攻扬、楚,则两淮可定。两淮既定,则选兵以取江南,自守以宽民力,将无施不可,此上策也。”因上将校冯泰等功第状,诏以益都官银分赏之。

  二年正月,璮言于行中书省,宋人聚兵粮数十万,列舰万三千艘于许浦,以侵内郡,而宣抚司转输不继,恐一日水陆道绝,缓急莫报。请选精骑,倍道来援,表里协攻,乘机深入,江淮可图也。既而来献涟水捷,诏复奖谕之,仍给金符十七、银符二十九,增赐将士。璮辄发兵修益都城堑,且报宋人来攻涟水,诏阿术、哈剌拔都、阿实克不花等悉兵赴之,璮遂请节制诸道所集兵马,且请给兵仗,中书议与矢三万,诏给矢十万。

  三年二月,又以宋贾似道诱总管张元、张进等书来上。璮父子专制山东三十余年,其前后所奏凡数十事,皆恫疑虚喝,挟敌国以要朝廷,而自为完缮益兵计。闻帝自将讨阿里不哥,料内难非旦夕可平,反意遂决。璮子彦简质于朝,僭为私驿,自益都至京师质子营。至是,彦简逃归。璮乃以涟、海三城献于宋,歼蒙古戍兵,引麾下还攻益都,陷之,发府库以犒其死党。遂寇薄台,陷淄州。民闻璮反,皆入保城郭,或奔窜山谷,自益都至临淄数百里,道路不通。

  帝下诏暴璮罪,发蒙古、汉军讨之。命水军万户解成、张荣实,大名万户王文干及严忠范会东平;知济南府事、都元帅张宏,归德万永邸浃,炮手元帅薛胜会滨棣;又命济南军民万户张邦彦、滨棣路安抚使韩世安修城堑,尽发管内民为兵,以备之。以诸王合必赤总督诸军。已而真定、顺天、河间、平滦、大名、邢州、河南诸路兵皆至。时前宣抚副使王磐挺身走济南,驿召磐,令姚枢问计。磐对:“竖子狂騃,即成禽耳!”帝然之。是月,诛中书平章政事王文统,以与璮通也。璮盗据济南,命史枢、阿术各帅所部进讨。璮出掠辎重,官军邀击,大败之,斩首四千级。璮退保济南。帝又命右丞相史天泽督师,诸将皆受节度。五月,大军筑长围困之,璮自是不能复出,犹日夜拒守,取城中子女赏将士,以悦其心。且分军就食民家,发其盖藏以赡军食。然人情溃散,璮不能制,相率缒城以出。七月,璮知城且破,乃手刃爱妾,乘舟入大明湖,自投水中,水浅不得死,为官军所获,缚至合必赤帐前。史天泽言:“宜即戮之,以安人心。”遂与蒙古军官囊加台并伏诛。

  王文统,字以道,益都人。多机智,遍谒东诸侯,无所遇,乃往见李璮。璮与语,大喜,留置幕府,命其子彦简师事之,文统亦以女妻璮。由是军旅之事,咸与咨决,岁上边功,虚张敌势,以固其位,用官物树私恩,取宋涟、海二州,皆文统谋也。

  世祖代宋,围鄂州,闻宋宰相贾似道之才,叹曰:“吾安得如贾似道者而用之。”刘秉忠以文统对。帝问廉希宪,希宪亦誉之。及帝即位,厉精求治,亟召用文统,立中书省以总内外百官之政,擢文统为平章政事,委以更张庶务。建元为中统,诏谕天下立十路宣抚司。寻诏行中书省造中统元宝交钞,立互市于颖州、涟水、光化军。是年冬,初行中统交钞,自十文至二贯,凡十等,不限年月,诸路通行,税赋并听收受。

  明年二月,世祖在开平,召行中书省事祃祃与文统,率各路宣抚使俱赴阙。帝自去秋亲征阿里不哥,凡民间差发、宣课盐铁等事,一委文统等裁徒。故召文统等至,询以成效,诏量免民间课程,复以所议条格颁各路行之。如劝农桑,抑游情,礼高年,问民疾苦,举文学才识及茂才异等列名上闻,其职官污滥不孝弟者量轻重议罚,皆当时善政焉。未几,又诏宣抚司,并达鲁花赤,管民官,课税所官,申严私盐、酒醋、曲货等禁。帝命举读史者一人,文统以中书详定官周止应其选。

  文统为人忌刻,初立中书省,张文谦文为左丞。文谦素有经济自负,凡讨论之时,辄相可否,文统积不能平,思有以排之,文谦竟以本职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而去。时姚枢、窦默、许衡,皆世祖所敬信者,文统言于世祖授枢为太子太师,默为太子太傅,衡为太子太保,外佯尊之,实不欲使朝夕侍侧。默尝与王鹗及枢、衡俱侍世祖,面诋文统曰:“此人学术不正,必祸天下,不可处以相位。”世祖曰:“若是,则谁可为相者?”默以许衡对,世祖不怿而罢。鹗尝请以右丞相史天泽监修国史,丞相耶律铸监修《辽史》,文统监修《金史》。世祖曰:“监修阶衔,俟修史时定之。;

  又明年二月,李璮反,以涟海三城献于宋。先是,其子彦简由京师逃归,璮遣人白之中书。及反书闻,人多言文统尝遣子荛与璮通书问。世祖召文统问之曰:“汝教璮为逆,举世皆知。朕今问汝所策云何,其悉以对。”文统对曰:“臣亦忘之,容臣悉书以上。”书毕,世祖命读之,其间有曰:“蝼蚁为命,苟能获全保,为陛下取江南。”世祖曰:“汝今日欲缓颊于朕耶?”会璮遣人持文统三书自洺水至,为逻者所获,以书示之,文统始错愕骇汗。书中有“期甲子”语。世祖曰:“甲子之期云何?”文统对曰:“李璮久蓄反心,以臣居中,不敢即发,臣欲告陛下缚璮久矣,第缘陛下用兵北方,不能兼顾。比至甲子,犹可数年,臣为是言,姑迟其反期耳。”世祖曰:“无多言。朕拔汝布衣,授之政柄,遇汝不薄,何负而为此?”文统犹枝辞傍说,终不自言“臣罪当死”乃命左右斥去,始出就缚。犹召窦默、姚枢、王鹗、刘秉忠及张柔等至,示以前书曰:“汝等谓文统当得何罪?”文臣皆言:“人臣无将,将则必诛。”柔独疾声大言曰:“宜剐!”世祖又曰:“汝等同辞言之。”诸臣皆曰:“当死!”世祖曰:“渠亦自服矣。”乃诛文统,并戮其子荛。

  文统虽以反诛,而元之立国,其规模法度,出于文统者居多。

  初,廉希宪、商挺并为世祖所信任,希宪誉文统,挺亦荐其有宰相才。及文统伏诛,世祖逮挺下狱,又因事免希宪官,始疑书生不可用。阿合马、桑哥等,遂以言利进焉。

  史臣曰:“明张溥史论,亟称李璮能盖前愆,跻之忠臣孝子之列。璮世受蒙古豢养,辜恩反噬,欲乘时徼利,自为帝王,非忠于赵氏者也。君子一言,以为不知,其溥之谓欤。”

猜你喜欢
  白门新柳补记·薛时雨
  ○老庆记公司三则·许指严
  卷三·严有禧
  七八八 谕皇八子永璇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抵销·佚名
  卷三 国统志三·黄遵宪
  王昕传·李百药
  路岩传·欧阳修
  任瀚传·张廷玉
  孙元忠刘元父语·吴师道
  中法互定广州湾租界条约·佚名
  卷六十·佚名
  卷二百七中·雍正
  卷六十二·宋敏求
  卷十·佚名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149_1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刘长卿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 希澹园诗集目録·虞堪

    巻一古体杂言巻二近体五言絶句六言巻三近体七言絶句

  • 大事记续编卷十六·王祎

    汉孝桓皇帝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本纪】夏四月庚寅京师地震【本纪】六月郡国地裂水涌【以本纪修】胡广免大司农杜乔为太尉【以袁宏汉纪列传修】秋七月以定策功益封梁冀万三千户封冀孙及弟侄四人为侯胡广赵戒

  • 卷三十八续史·何良俊

    我朝名臣即言行录所载诸公,大率皆是矣。但其所载,皆用墓志碑文以及饯赠序记之语编入。此等皆粉饰虚美之词,且多是套子说话。以之入于史传,后人其肯信之乎?如李文毅,英宗时为国子祭酒。以厢房前柏树枝柯蔽覆,妨士子肄业,遂剪去

  • 卷二百七·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十二月丙子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 武当山宫观成赐名曰太岳太和山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峰之最高者曰天柱境之最胜者曰紫霄南岩上轶游气下临绝壑紫霄南岩旧皆有宫南岩之北有五龙宫俱为祀神祝厘之所

  • 卷之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膳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牲豆酒膳办其品数   膳羞一凡遇正旦圣节冬至或庆筵宴所用诸品膳羞酒醴并须提调光禄司供办若管待诸蕃国朝贡等使客并四夷来降土官人等茶饭物料本部自行备办其宴之日赴会同馆管待令教坊司供应若

  • 卷三十八·佚名

    △那罗陀出家品尔时伊罗钵龙王。作如是念。世尊已知我名字也。复更重於如来世尊,增加欢喜。得清净心。生爱敬心。时伊罗钵即隐本形。别更化作摩那婆身。近世尊前。顶礼佛足。卻住一面。住一面已,即更亲诵彼二偈文。而重

  • 第十四卷·佚名

    地狱品之十又彼比丘。观察偷盗。乐行多作所受果报。彼见闻知。如是偷盗恶业行人。旋火之轮。乾闼婆城鹿爱相似。大财物聚。地狱中见。有金珠宝。衣裳财物。种种各异和合聚集。彼恶业人如是见已。生于贪心。贪痴业诳生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四·澄观

    第七无著行疏。体即方便者出体。下皆释名。于中有二。先依唯识二方便释。后依本业释。前中唯识但列不释。无性释云。方便善巧者。谓不舍生死而求涅槃。是则说名方便善巧(此总释也)若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

  • 第九十則 智門般若體·胡兰成

    第九十則智門般若體用舉:僧問隨州智門禪師:如何是般若體?智門云:蚌含明月。又問:如何是般若用?智門云:兔子懷胎。般若是印度古語智慧。智慧無體,卻體即用。蚌含明月成珠,兔望明月成胎,是同一事的不同譬喻。智慧是從萬物的生上見

  • 卷第五·永觉元贤

    继灯录卷第五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二十二世 双林誾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月江宗净禅师 金华兰溪倪氏子。髫龄从邑之正觉院文译祝发受具,因诵楞严经至如标月指处,豁然有省。往参双林正庵誾。誾问:“黄

  • 法界安立图卷中之下·佚名

      燕山沙门 仁潮 集四大千劫量千世界图(说)  大千摄禅  大千积数  劫量总名  成劫  住劫  坏劫  空劫  大劫图(说)  增减劫图(说)  四轮王  小三灾  大三灾  劫运图(说)  贤劫千佛(

  • 卷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语录卷一门人(智质 智原)同编住槜李古资圣寺语录康熙壬子岁八月望日入院。山门开楼阁门门门涉入踏向上路路路通霄秪如不恁么来时如何卓拄杖云丹霄腾彩凤铁锯舞三台。佛殿你道

  • 浮沚集·周行己

    南宋哲学家周行己著。陈振孙收编时有集十六卷,后集三卷,共十九卷。集久失传,从《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比,共得九卷。诗二卷,文七卷。行己之学源于程颐,故集中在理气关系上有所反映。认为万物皆有太极,皆有两仪。太极

  • 唯室集·陈长方

    四卷。《附录》一卷。宋陈长方(1108—1148) 撰。陈长方,字齐之,号唯室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八年 (1138)进士。曾官江阴县学教授。长方父陈侁,与游酢、杨时、郑浩、陈侁等交游颇深,因而长方之学以程氏为

  • 上清洞天三五金刚玄箓仪·佚名

    《上清洞天三五金刚玄箓仪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南北朝后期或隋唐之际正一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包括数种法箓科仪,其一为《洞天三五金刚玄箓》,内载上元九天诸将军灵官吏兵之名称和数

  • 藏海居士集·吴可

    宋诗别集。2卷。吴可撰。作者生平事迹无可考,“藏海居士”当为其别号,其《藏海居士集》未见著录,仅有诗作、诗话等散见于《永乐大典》,谓出自此集。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其诗编为2卷。上卷录入五言古诗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