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月上女经卷下

随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尔时长老舍利弗复问月上作如是言。汝于今者在菩萨地有是忍相。汝当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月上作如是言。尊舍利弗。夫菩提者无有言说。但以假名文字说耳。所言成者亦假名说。若久若近俱是名字。尊者。云何作如是言。汝当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尊舍利弗。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彼无生处亦不可说。无有体性其间亦复无可成者。何以故。菩提之体无有二相。是故菩提无二离一。

  尔时舍利弗告月上女作如是言。汝今但当先向佛所。我等须臾为听法故。不久当还向于彼处而来听法。

  尔时月上复白长老舍利弗言。尊舍利弗。如来不为听法者说。亦复不为乐法者说。舍利弗言。如来若尔为谁说法。彼女答言。尊舍利弗。若有所闻不生著想无欣乐相。如来乃为如是说法。

  尔时舍利弗复语月上作如是言。若有众生诣佛听法。为闻法故。如来尔时岂不为彼而说法也。

  尔时月上复答彼言。若有众生作如是想。此是如来为我说法。如是众生住于我想。若有真洞入法性者则无是念。终不云佛为我等故说如是法。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告于长老舍利弗言。尊舍利弗。此女今既诣向佛边。今日必当有大法义。我等亦可回还而去。今日宁可不食为善。莫使我等身在于外而不得闻如是法义。是故彼等诸声闻众遂即回还。随逐月上向于佛所。

  尔时月上。渐行至彼大林之内草茅精舍。诣于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所持香华末香涂香。衣服资财宝幢幡盖。所奉佛者以散佛上。散已复散。彼时大众所持香华华鬘涂香及以末香。亦散佛上。散已复散。所散诸华于佛顶上成一华盖。纵广遍覆满十由旬。

  尔时童子文殊师利告月上女作如是言。汝于往昔从何舍身而来生此。当舍此身复生何处。其女答言。文殊师利于意云何。我今所执如来形像坐莲华者。从何舍身而来生此。今舍此身当生何处。文殊师利复言月上。此是化耳。夫言化者无处舍身后亦无生。其女报言。如是如是。文殊师利。一切诸法本体是化。我于彼法不见舍时不见生时。

  尔时不空见菩萨告月上女作如是言。如是月上。既不可以女身成佛。汝今何故不转女身。其女答言。善男子。夫空体者无回无转。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云何令我而转女身。尔时持地菩萨复告月上作如是言。汝颇曾见如来已不。其女答言。善男子。我见如来如我手中所执化佛。如是如来等无有异。尔时辩聚菩萨复告月上作如是言。汝今能辩法义已不。时女答言。善男子。法界之体不可言说。亦不可以文字算数之所摄受。

  尔时无碍辩菩萨复告月上作如是言。汝于过去诸如来所。闻何等法。其女答言。善男子。今可仰观如上虚空。如来说法与此虚空等无有异。其所听者亦复如是。善男子。而彼法相等如虚空无异无别。

  尔时虚空藏菩萨告彼女言。汝于往昔所施诸佛。云何奉施云何回向。其女报言。善男子。如我于此所化佛像施彼佛僧。所获功德其事云何。时虚空藏菩萨报月上言。此佛是化。若于彼施无功德相。其女答言。善男子。我亦如是往于昔日诸如来前。所行布施及以回向。亦作是相亦作如是回向。尔时不损他心菩萨。复作是言。汝今云何能于一切诸众生等。得以慈心而普遍也其女答言。善男子。如彼众生等无有异。菩萨复言。彼诸众生其事云何。女复答言。众生之事。非是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现在。而彼慈心亦复如是。非是过去非是未来非是现在之所摄也。亦复不可以言说也。善男子。而彼慈心其事如是。

  尔时喜王菩萨复问彼女作如是言。汝于今者得法眼不。其女答言。善男子。我今肉眼犹尚不得况得法眼。

  尔时坚意菩萨复告彼女作如是言。汝行菩提经今几时。其女答言。善男子。如彼阳焰经今几时。我发菩提亦复如是。

  尔时弥勒菩萨告彼女言。汝于何时当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女答言。亦如弥勒菩萨。何时得超凡夫行地。

  尔时长老舍利弗复白佛言。世尊。希有此女如是辩才。云何乃能与如是等铠甲大龙共相问答。卓立不坐复不屈身礼诸菩萨。

  尔时月上白舍利弗作如是言。尊舍利弗。譬如小火体能烧故。所有诸物悉皆能烧。如是如是。尊舍利弗。诸菩萨等与于诸佛亦无有异。于诸行中欲烧一切诸烦恼时。所有烦恼或自或他莫不能烧。

  尔时舍利弗复问女言汝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而彼佛刹当如之何。其女答言。尊舍利弗。我于当来佛刹之中。无有如是小行小智名字狭劣。犹如今日舍利弗者。我必当取如是佛刹。

  尔时舍利弗复言月上。汝既说言一切法界与如来体等无有异。今者所见云何胜负。月上女言。尊舍利弗。譬如大海与于牛迹。然彼二水等无有异。而彼牛迹不受无量无边众生如大海者。如是如是。尊舍利弗。诸佛声闻虽同法界。而诸声闻不能为于无量无边诸众生辈。作大利益如诸佛者。又舍利弗。譬如芥子内有虚空。十方世界亦有虚空。彼二虚空虽无有异。然芥子空不能容受聚落城邑。不能建立须弥巨海。似如十方世界空者。如是如是。尊舍利弗。虽于一空无想无愿。而有诸佛与声闻同。然彼声闻不能与彼无量无边诸众生辈作大利益。如似诸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者。

  尔时长老舍利弗言。如是月上。佛与声闻所得解脱岂不等也。月上答言。尊舍利弗。勿作是说乃言诸佛与彼声闻解脱同等。

  时舍利弗复问女言。如是之事其相云何。女复答言。尊舍利弗。我于今者欲有所问。如尊者意为我说之。尊者证得心解脱时。颇能令此三千大千如是世界平如掌不。颇有树木及以诸山悉各倾低向汝已不。颇或能有除灭一切诸恶已不。颇有悉除一切众生烦恼已不。颇有能得一切诸天顶礼已不。颇有魔众聚集遍满三十由旬而来已不。颇有一念起智慧心得解脱已不。颇复能降一切诸魔眷属已不。

  时舍利弗。答月上女作如是言。我于如是一切诸事悉无有一。其女复言。尊舍利弗。菩萨在于菩提道场。能有如是胜妙诸事。复有无量无边胜事。尊舍利弗。声闻解脱诸佛解脱。乃有如是胜负优劣差别之事。尊者云何作如是念。谓佛如来与于声闻解脱等也。

  尔时世尊。赞月上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月上。汝今乃能如是无碍辩说。尔时所化如来形像在月上女右手之中。即从华起。至世尊所围绕世尊。满三匝已从脐而入。佛神力故大地震动。

  尔时世尊一一毛孔出一莲华。色如真金。白银为叶。功德藏宝以为莲台。彼诸华内自然各各复出一佛结跏趺坐。彼诸如来所化形像众相庄严。遍至十方诸佛刹土。自然显现为彼说法。彼诸佛刹所说法句。以佛神力声还闻此如来刹土。

  尔时月上。见如是等妙胜神通。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其女右手所执莲华。遂捉投掷如来身上。其华到已在于佛顶成一花帐。其帐方整下有四柱。纵广正等如依绳墨。帐中自然化出一座。众宝庄严无量天衣以覆座上。其座尔时忽复有一化佛形像如释迦者。坐彼座上结加趺坐分明显著。而月上女。掷彼华时作是愿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力故。于未来世若诸众生住我相者。为说其法令除我相。

  尔时彼女以佛神力。忽然复有第二莲华现其右手。彼女于是复以其华掷向如来。其华至已在如来上为第二帐。众宝庄严如上所说。于时彼女复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于未来世若有众生住我见者。为说其法得除我见。

  尔时彼女以佛神力。忽然复有第三莲华现其右手。其女尔时复以此华掷向如来。于即化成第三华帐。众宝庄严如上所说。是时彼女复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于未来世若有众生住于一切分别相者。我为说法除其分别。及除贪欲嗔恚痴等。

  尔时彼女忽然复有第四莲华现其右手。其女亦复以彼莲华投掷如来至于佛顶。寻复化成第四华帐。其所庄严如上所说。复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于未来世若有众生住四颠倒。我为说法令除四倒。

  尔时彼女复以如来神通力故。忽然复有第五莲华现其右手。其女尔时复以其华向如来掷。其华至已在于佛顶。亦即成其第五华帐。其帐庄严亦如上说。其女于时复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于当来世若有众生五盖覆者。为说其法令除五盖。

  尔时彼女以佛神力。忽然复有第六莲华现其右手。其女亦复持彼莲华掷向如来。其华至已在于佛顶。亦复化成第六华帐。其所庄严如上所说。是时彼女复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未来世中若有众生著六入者。我为说法令离彼著。

  尔时彼女以佛神力。于其右手忽然复有第七莲华自然显现。其女尔时复以彼华掷向如来。至佛顶已即复变成第七华帐。形状大小如上所说。其女尔时复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于当来世若有众生住著七识。我为说法令其除断。

  尔时彼女以佛神力。忽然复有第八莲华现其右手。其女复持向佛而掷。其华至已次第成其第八华帐。形状纵广亦如上说。其女于是复言。世尊。愿我来世藉此善因。若有众生著八颠倒。为说其法令悉除灭。

  尔时彼女以佛神力。忽然复有第九莲华现其右手。其女复将遥掷佛顶。其华至已次第复成第九华帐。其帐纵广如上所说。其女于是复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于当来世若有众生住九使者。我为说法令除九使。

  尔时彼女以佛神力。忽然复有第十莲华现其右手。其女于是复以彼华掷如来顶。其华至已次第复成第十华帐。庄严纵广如上所说。其女尔时复言。世尊。愿我藉此善根因缘。于当来世具足十力。如今世尊放大光明照十方刹等无有异。

  尔时彼等所化华帐高至梵宫。是以地居乃至大梵诸天子等。因彼华帐复与无量千万天众同来集会。

  尔时世尊便有微笑。然诸佛等有如是法。微笑之时从其口出种种色光。其光所谓青黄赤白颇梨等色。及以金银如是等色。而彼光照至于无量无边佛土。普至梵天覆翳日月。光明威力胜盛无比。晃耀显赫还入佛顶。尔时众中长老阿难。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臂右膝著地合十指掌。以偈问佛微笑放光因缘之事。

  一切诸智非无眼  于一切法无有疑

  普照世间光平等  及以微笑有何缘

  往昔劫数尊行施  清净戒行如宝珠

  住忍不动如须弥  尊今光笑有何缘

  常修精进及禅定  得免诸有生死等

  意行深远犹如海  微笑放光有何缘

  常行慈悲无休息  及以喜舍亦复尔

  迷失路者能济拔  尊笑放光有何缘

  尊一毛孔出光明  遍至十方无量刹

  忽然覆蔽日月光  夺彼威力作他眼

  所出音声妙清净  具六十种世独尊

  所有闻者无厌足  复能除灭诸烦恼

  于十方刹无量众  一切心有所行者

  世尊知已决疑网  尊笑放光有何缘

  谁今决定发道意  谁今乘佛广大乘

  谁今如是满心愿  世尊微笑而放光

  谁今降伏四种魔  谓烦恼魔及死魔

  阴魔及以天魔等  微笑放光有何缘

  世尊今谁证大利  谁作法丰人师子

  名闻谁至十方刹  如是微笑及放光

  一切智者灭不善  诸慈行中最胜慈

  于诸分别皆已断  微笑放光有何缘

  何谁今得广大利  谁复今得满愿心

  和合十力今是谁  如是放光及微笑

  千万诸天在虚空  夜叉金翅摩呼罗

  及诸天女合掌礼  瞻仰世尊欢喜心

  聚集无量诸菩萨  十方刹土悉瞻仰

  深智如海欲听法  净意光笑有何缘

 

  尔时世尊即以偈句。报阿难言。

  阿难汝观此童女  合十指掌在我前

  彼见诸佛妙神通  即发无上菩提意

  过去曾见三百佛  生生世世所见者

  恒生恭敬而尊重  常愿云何证菩提

  愿不生于恶道里  唯愿生天及人中

  生处不忘菩提心  命终已后知宿命

  昔见如来名迦叶  在于楼上坠下身

  供养彼尊迦叶故  现得无生及顺忍

  复有佛号钩娄村  奉施一具妙衣服

  是故现得金色体  清净显赫如月天

  有佛迦尼迦牟尼  香华涂末供养彼

  以是口出妙香气  犹如栴檀优钵罗

  佛名尸弃两足尊  瞻仰彼尊满七日

  是故两目青莲色  诸类看者不知厌

  厌离诸欲五百世  常行清净诸梵行

  若人起欲来观者  乃得清净无欲心

  是故三十三天生  从彼来生离车种

  一切生处知宿缘  巧说诸偈微妙句

  教化父母及诸亲  利益无量众生等

  为欲教化发菩提  故生豪贵大离车

  童女男夫妇人等  教化令入佛乘中

  二万三千诸人类  成熟无量菩提道

  其女转此女人身  不久出家在我法

  广行清净大梵行  此处命终还生天

  从天命终复生此  于后恶世护我法

  与此众类作利益  舍命还生兜率陀

  当来弥勒下生时  儴佉轮王家作子

  其于彼众多才艺  可喜端正备诸德

  供养彼尊三月日  及诸左右众围绕

  于彼佛边得出家  六千三百众随逐

  受持彼佛正法已  然后往生安乐土

  既得往见阿弥陀  礼拜尊重而供养

  当于贤劫诸佛刹  十方所有诸世界

  及以恒河沙如来  悉为彼众作利益

  精进智慧禅定力  供养如是诸世尊

  劫数诸佛供养已  教化无量千万众

  于后八万俱致劫  当得作佛名月上

  彼尊名号月上者  眉间白毫出妙光

  其光金色甚耀丽  显赫遍照彼佛刹

  日月火光及摩尼  星宿诸光悉不现

  昼夜岁月及四时  皆由彼光更无别

  彼刹当无辟支佛  声闻罗汉亦无名

  清净勇猛菩萨众  彼尊唯当有如是

  彼众身并黄金色  百种诸相具庄严

  悉名为人妙可喜  彼刹无欲胎生者

  莲华台中自化生  生已即有大威德

  于算数中不可量  无量神通至诸刹

  无生忍法无障碍  彼刹无魔及外道

  亦无破戒恶朋友  受净报如兜率陀

  若有彼刹所生者  诸受果报悉平等

  金银真珠微妙网  广大遍覆彼世间

  彼大世尊寿命长  住世七十三千劫

  寿尽涅槃灭度后  正法住世满一劫

  彼尊在世及灭度  法教一住无有殊

  我若一劫赞叹彼  世尊刹土诸功德

  今日所说诸譬喻  如海取于一渧水

 

  尔时月上。从佛对闻与已授记。闻已欢喜踊跃无量飞腾虚空。去地高至七多罗树。既住于彼七多罗已。其女于即转彼女身变为男子。即时大地皆悉震动。出大音声雨天华雨。出大光明遍照世界。尔时月上菩萨。即住彼空以偈叹佛。作如是言。

  假动须弥空倒地  修罗住处皆悉灭

  大海枯涸月天坠  如来终不出妄言

  假使十方众同心  或火成水水成火

  无量功德最大尊  利益众生无异说

  大地虚空成混沌  百刹同入芥子中

  罗网可用缚猛风  如来终不有妄语

  世尊如是真实言  故我决住菩提道

  今既大地遍震动  我证菩提定无疑

  我今既得菩提记  即转法轮无有别

  犹如世尊所说法  我百数劫已得闻

  利益天人八部辈  及诸比丘四众等

  又为无量诸菩萨  汝等于佛莫生疑

  当来悉成无分别  是故决发菩提心

  诸法皆悉如幻化  诸佛所说如梦想

  是处无人无养育  众生命及富伽罗

  如是诸法本性者  喻如虚空无有异

  我先所有女人身  彼身空体亦无实

  既无实体是为空  空体无物无可取

  彼身颠倒分别生  分别犹如鸟飞空

  意欲成就佛菩提  复欲降伏四魔众

  复欲三千大千界  转于微妙大法轮

  汝等猛发菩提意  尊重供养婆伽婆

  不久当成功德尊  同于真体无有别

  善利丈夫尊沙门  二足中尊我顶礼

  能施爱物常得爱  能施法财得自在

  佛是乐本能与乐  能伏怨仇及诸魔

  我叹应叹最胜尊  又叹自在无羡者

  我意所观诸方处  愿见诸佛不思议

  放光如今释师子  我亦当知十方佛

  皆悉同体觉一法  于真如法悉无二

  无量众生同实际  有此忍者当作佛

  尔时月上菩萨说此偈已。从空而下头面作礼。彼作礼时头未离地。而有无量百千数佛现其目前。彼等诸佛同音授彼月上之记。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月上菩萨眼自对见彼百千佛授其记已。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即从如来求请出家白言。善哉。唯愿世尊。自说法中与我出家。佛即告彼月上菩萨。若必然者当问父母听汝已不。

  尔时童子所生父母。对见如是变化神通。复从佛闻为彼授记而佛白言。如是世尊。我等已许。唯愿世尊。放彼出家。又愿我等于未来世会如此法。尔时世尊。即放童子而出家也。时彼童子当出家时。即有一万二千人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如此法本之时。复有七十那由他诸天人等远尘离垢。于诸法中获得净眼。复有五百诸比丘等。于无为法获得漏尽心得解脱。复有二百比丘尼等与其同类二万人俱。其中或有未曾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亦得发于菩提之心。佛说此经已。月上菩萨长老阿难诸菩萨众。及彼大会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八部之类。欢喜奉行。

    佛说月上女经卷下

猜你喜欢
  卷十一·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五·江味农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九·佚名
  卷八·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卷第二十九·佚名
  卷第十四·宗密
  卷第一之下·大慧宗杲
  卷第三十六·佚名
  卷第八十七·佚名
  俱舍论记 第七卷·普光
  一切拳印三昧大仪轨分第六·佚名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佚名
  绝余编卷一·智旭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五)·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朱敦儒·唐圭璋

      敦儒字希真,洛阳人。元丰四年(1081)生。绍兴三年(1133),以荐补右迪功郎。绍兴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擢兵部郎中,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喜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

  • ◆王宣慰艮(止止斋稿)·顾嗣立

    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少受业郡庠,笃行励学。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考满,调庐州录事判官。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再调峡州路总管府知事,又辟江浙行省掾史,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改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迁江浙行省检校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一·方回

    元 方回 撰述徳述祖徳诗二首谢灵运达人贵自我髙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段生蕃魏国展季救鲁人髙犒晋师仲连却秦军临组乍不緤对珪宁肯分恵物辞所赏励志故絶人苕苕歴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时经纶委讲缀

  • 三集目录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七十七己丑元旦元旦试笔再题董祥岁朝图咏痕都斯坦玉壶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题钱维城花卉二十种题汉玉谷璧博洛尔部沙瑚沙默特伯克进玉欛双匕首诗以志事新正养

  • 卷一百九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一 徐照 青鸠词 劳劳复劳劳生人半行客今人行古道古道有行役相逢莫等闲相离易疎隔殷勤红杏花彻宵对芳席明年花发客东西青鸠食花旧处啼 送翁诚之 去作

  • 卷三·蔡正孙

    李太白朱文公云:&ldquo;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也。&rdquo;李阳冰《李翰林集序》云:&ldquo;太白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天仙之辞。三代以下,《风》《骚》之后,驱驰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

  •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佚名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十日臣董诰谨奏,为请旨事。窃自办理四库全书以来,四方秘籍乘时毕萃,馆臣以及厘订进呈,仰蒙圣明裁鉴,择其精当而罕观,督武英殿聚珍版印行,俾海内操觚

  • ·东溟文集姚莹·与倪兵备论捕盗书·丁曰健

    漳、泉素称多盗,频年诛捕,不为少矣。而攘劫之风不息,则捕之可胜捕哉!今功令以保甲为弭盗首务。此在西北省行之,或有效者。然行之不善,民间已多病之。东南非阻江湖、则滨大海,闽、广之间山深林密,往往兵役所不能

  • 第十三章·管子之军政·梁启超

    管子言五战然后至于兵,则军事似非其所甚重。然管子之论兵术与治军政,皆有非后人所能及者。请更述之。管子之治兵,皆务不战而屈人,非待战而后屈人者也。其言曰:《七法篇》: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无敌,存乎论工而工无敌,存乎制器

  • 俟解 全文·王夫之

      俟解題詞  所言至淺,解之良易,此愚平情以求效於有志者也。然竊恐解之者希也,故命之&ldquo;俟解&rdquo;,非敢輕讀者而謂其不解,懼夫解者之果於不解爾。其故有三:一者,以文句解之,如嚼蠟然,而未嘗解之。以己反諸其所言、所

  • 卷首·邱濬

    ○诚意正心之要 △审几微(补) 臣按: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于&ldquo;诚意正心之要&rdquo;立为二目,曰崇敬畏、曰戒逸欲,其于诚意正心之事盖云备矣。然臣读朱熹诚意章解,窃有见于审几之一言。盖天下之理二,善与恶而已矣,善者天

  • 尚书古文疏证卷八·阎若璩

    第一百十三书古文岀魏晋间距东晋建武元年凡五十三四年始上献于朝立学官建武元年下到宋南渡初八百一十一年有吴棫字才老者岀始以此书为疑真可谓天启其衷矣抑朱子大学序所谓天运循环无往不复者也其言曰伏生传于既耄之时

  • 卷九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九十二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九十二>社稷王社周禮内宰凡建國佐后立市祭之以陰禮【鄭司農云祭之以陰禮者市中之社先后所立社也】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

  • 卷十九·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十九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颂四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葢颂与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孔氏曰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状也】周颂三十一篇多

  • 卷五·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衍至德之义智易干文言曰贞者事之干也 贞固足以干事朱熹曰贞正也知正之所在固守而不去万事依此而立在人则是智至明至灵是是非非确然不可移易不可欺瞒所以能立事也又曰仁为四德之首而智则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七六)心品行禅经第五(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真实有四种行禅者。云何为四。或有行禅者炽盛而谓衰退。或有行禅者衰退而谓炽盛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释意密显无常迹义 释教密显解脱义广前名字功德品也四相品之第三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至)唯有密语无有密藏案。僧亮曰。二密[雨/复]常。前已开发。今释上偈云开微密。不言藏者。以佛无藏

  • 太玄宝典·佚名

    太玄宝典,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分为〈修真冲寂门〉、〈修真符圣门〉、〈修真致妙门〉、〈炼凡生神门〉、〈炼凡出象门〉、〈养气构神门〉、〈养气增灵门〉、〈炼凡全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