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

  ○惠宗二

  至正元年春正月己酉朔,改元,诏曰:

  朕惟帝王之道,德莫大于克孝、治莫大于克贤。朕早历多艰,入承大统,仰思祖宗付托之重,战兢惕厉,于兹八年。慨念皇考,久劳于外,甫即大位,四海觖望,凤夜追慕,不忘于怀。乃以至元六年十月初四日奉册宝,追上皇考曰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被服兖冕,裸于人室,式展孝诚。十有一月六曰,勉徇大礼庆成之请,御大明殿受群臣朝。

  自去春畴咨于众,以知枢密院事马札儿台为太师、右丞相,寻即控辞,养疴私第。朕悯其劳日久,不忍烦之以政,俾解机务,仍为太师。知枢密院事脱脱,早岁辅朕,克着忠贞,乃命为中书右丞相;宗正札鲁忽赤帖木儿不花尝历政府,嘉绩着闻,命为中书左丞相;并录军国重事。夫三公论道,以辅予德,二相秉政,以弼予治。其以至元七年为至正元年,与天下更始焉。

  丁巳,有事于太庙。免天下税粮五分。

  二月戊寅,祭社稷。乙未,加封皇姊不答昔你为明彗贞懿大长公主。

  三月甲寅,复给帖木儿补化宣让王印,镇淮西。召威顺正宽彻不花还。

  夏四月丁丑,道州贼唐大二、蒋仁五等作乱,陷江华县。甲申,有事于大庙。庚寅,车驾幸护圣寺。中书右丞铁木儿达识为中书平章政事,中书左丞阿鲁灰为右丞,参知政事许有壬为左丞。庚子,杭州大火。复封马札儿台为忠王。是月,车驾幸上都。

  六月,崇明、通、泰等州海溢。

  秋七月己卯,有事于太庙。

  八月戊申,祀社稷。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壬寅,许有壬进讲仁明殿,帝悦,赐宴宣文阁,仍赐貉裘文币。

  冬十月丁未,有事于太庙。

  十一月丙子,道州贼何仁甫等作乱。

  十二月乙卯,诏年八十以上蒙古人赐缯帛二端,其余以高年耆德旌之,免其杂役。壬戌,云南车里蛮叛,平章政事脱脱木儿以兵讨之。二年春正月丙戌,开京师金口河,役夫十万,功卒不就。

  二月壬寅,颁《农桑辑要》。戊申,祭社稷。

  三月戊寅,廷试进士七十八人,赐拜住、陈友仁等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辛丑,冀宁路平晋县地震,声如雷鸣,裂地尺余。乙巳,有事于太庙。是月,车驾幸上都。

  五月丁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只而瓦台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六月壬子,济南山崩水涌。

  秋七月庚午朔,惠州罗浮山崩。辛未,有事于太庙。己亥,庆远路谣贼莫八作乱,陷南丹、左右两江等路,脱脱赤颜以兵讨之。是月,佛郎国来献异马。

  八月庚子朔,日有食之。戊申,祭社稷。

  九月己巳,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巩卜班讨道州贼平之。辛未,车驾至自上部。

  冬十月己亥朔,日有食之。丁未,有事于太庙。壬戌,遣使祭曲阜孔子庙。

  十一月甲申,免云南明年差税。

  十二月壬寅,申服色之禁。丙辰,云南蛮酋死可伐叛。癸亥,阿鲁、秃满答儿等,坐谋杀右丞相脱脱,伏诛。三年春正月丙子,中书左丞许有壬乞病归。丁丑,有事于太庙。乙酉,中书平章政事纳麟罢。庚寅,汰怯薛丹。

  二月戊戌,祭社稷。丁未,辽阳吾者野人叛。是月,巩昌府宁远、伏羌二县山崩、水溢。

  三月戊寅,诏作新风宪,内官不法者,监察御史劾之,外官不法者,行合监察御史劾之。是后,诏修辽、金、宋三史。

  夏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乙巳,有事于太庙。是月,车驾幸上部。五月,河决白茅堤。

  六月壬子,命经筵官一月三进讲。帝优礼讲官,赐酒馔,又以高年疲于奔走,命乘舟太液池。

  秋七丁卯,有事于太庙。成寅,立永昌等处宣慰司。河南自四月至七月,霖雨不止。

  八月甲午朔,朵思麻宣慰司同知锁儿哈等以兵讨四川上蓬锁吃贼。戊戌,祭社稷。是后,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甲子,道州贼唐大二、蒋仁五伏诛,其党蒋丙伪号顺天王,陷连、桂二州。

  冬十月戊戌,以亲祀南郊,告祭于太庙。至宁宗室,帝问曰:“朕宁宗兄也,当拜否?”太常博士刘闻对曰:“宁宗虽弟,其为帝时陛下臣之。春秋时鲁闵公弟,僖公兄,完庙之祭,未闻僖公不拜。”帝乃下拜。己酉,有事于南郊。癸丑,签枢密院事韩元善为中书参知政事。己未,以郊祀礼成。大赦天下,文官普减一资,武官升散官一等,蠲民间田租五分,赐高年帛。

  十一月辛未,有事于太庙。

  十二月丁未,江浙行省左丞相别儿怯不花为中书左丞阳。

  四年春正月辛未,有事于太庙。辛巳,定守令黜陟法:六事备者,升一等;四事备,减一资;三事备,迁;六事俱不备,降一等。六事者,农桑、学校、词讼、盗贼、赋役及平常法也。庚寅,河决曹州,未几,又决于汴梁。

  二月戊戌,条社稷。是月,贺惟一为中书平章政事。

  三月壬寅,特授八秃麻朵儿只为征东行省左丞相,嗣高丽国王。癸丑,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纳磷为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姚庸为中书左丞。是月,中书右丞相脱脱等表进《辽史》一百一十六卷。

  夏四月,车驾幸上部。

  五月甲辰,右丞相脱脱罢,阿鲁图为中书右丞相。乙巳,封脱脱为郑王。是后,河决白茅堤、金堤,平地水深二丈,北入会通河;曹、濮、济、兖皆罹水患。

  秋七月戊子朔,温州飓风,海溢,地震。己丑,有事于太庙。

  八月戊午,祭社稷。益都路盐徙郭你赤作乱。

  九月丁亥朔,日有食之。辛亥,秦从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提调海运。

  冬十一月丁亥朔,以民饥,禁抑配食盐,复令民入粟补官。是月,中书右丞相阿鲁图表进《金史》一百三十七卷。

  十二月戊寅,徭贼寇靖州。五年春正月辛卯,有事于太庙。

  二月戊午,祭社稷。

  三月辛卯,廷试进士七十有八人,赐普颜不花、张士坚等及第、出身有差。是后,以天灾、河患,下诏罪己。诸路盗贼,去限二十日者,赦之。前所免租外,被灾者全免之。已纳者准明年补免。

  夏四月,车驾幸上都。

  五月己丑,敕云南驱口给行粮放还,其不愿还者听。辛卯,翰林学士丞旨巙巙卒。

  六月,卢州大张顺出米赈饥,旌其门。

  秋七月丁亥,河决济阴。己丑,有事于太庙。丙午,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达识为御史大夫,巩卜班为中书平章政事。

  八月戊午,祭社稷。是月,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壬午朔,日有食之。辛丑,中书右丞达识帖睦达罢为翰林学士丞旨,参知政事搠思监为右丞,资政院使朵儿只班为中书参知政事。

  冬十月壬子,中书平章政事贺惟一为御史大夫,赐姓蒙古氏,名太平。乙卯,有事于太庙。辛酉,遣使巡行天下,诏曰:

  朕自践阼以来,至今十有余年,托身亿兆之上,耳目所及,岂能周知。虽夙夜优勤,觊安黎庶,而和气未臻,灾眚时作,岂承宣之寄,纠劾之司奉行有未至欤?若稽先朝成宪,遣官分道奉使,宣布朕意,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除烦苛。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一切兴利除弊之事,悉听举行。

  江西行省左丞忽都不下、吏部尚书何执礼巡两浙江东道,前云南行省右丞散散、将作院使王士宏巡江西福建道,大都路达鲁花赤拔实、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秦从德巡江南湖广道,吏部尚书定僧、宣政院签事魏景道巡河南江北道,资政院使蛮子、兵部尚书李宪巡燕南山东道,兵部尚书不花、枢密院判官靳义巡河东山西道,宜政院同知伯家奴、宣徽院佥事王也速迭儿巡山北辽东道,判湖北道宣慰使阿乞刺、两淮运使杜德运巡云南行省,上部留守阿牙赤、陕西行省左丞王冲巡甘肃永昌道,大都留守答儿麻失理、河南行省参知政事王守诚巡四川行省,前西台御史中丞定定、集贤侍讲学十苏天爵巡京畿道,平江路达鲁花赤左答纳夫里、都水监贾惟贞巡海北海南广东道。辛未,阿鲁图等表进《宋史》四百九十六卷。至是,三史告成。帝谕阿鲁图等曰:“史既成书,前人善者,朕当取以为法,恶者取以为戒。然为臣者,亦当知之。卿等其以前代善恶之事自勉。“是后,吕思诚为中书参知政事。

  十一月甲午,《至正条格》成。奉元人陈望林伪称燕吉思太子,伏诛。

  十二月丁巳,定荐举守令法。

  六年春二月庚戌朔,日有食之。是月,山东地震七日。

  三月,山东盗起。戊申,遣中书参知政事锁南班防盗于东平。

  夏四月壬子,辽阳路吾者野人及水达达并叛。癸丑,颁行《至正条格》。甲寅,中书参知政事吕思诚为中书左丞。乙卯,有事于太庙。丁卯,车驾幸上都。万户买住等讨吾者叛贼,死之,诏恤其家。

  五月壬午,广西象州盗起。丁亥,盗窃太庙神主。火儿忽答以兵讨吾者叛贼。丁酉,立河南山东行都水监。

  六月己酉,汀州贼罗天麟等陷长汀县,元帅府经历真保、万户廉和尚等以兵讨之。丁巳,亦秋七月,己卯,有事于太庙。丙戌,太保伯撒里为辽阳行省左丞相。丁亥,散毛洞叛酋覃全在降,授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安抚使。丙申,朵儿只班为中书右丞,答儿麻为中书参知政事。

  八月丙午,江浙行省左丞忽都不花、江西行省右丞秃鲁讨汀州贼,平之。戊申,祭社稷。是月,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戊子,邵武府地庄。

  冬十月,靖州徭贼寇武冈,湖南宣慰元帅完者帖木儿等以兵讨之。

  闰月癸酉,罗天麟伏诛。乙亥,赦天下,免差税有差。靖徭贼陷黔阳县。

  十二月丁丑,改谥明宗生母仁献章圣皇后曰庄献嗣圣皇后。己卯,立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都元帅府。甲午,置海剌秃屯田。复立八百等处宣慰司。辛丑,吉剌班为太尉。壬寅,山东、河南盗起,左右阿速卫指挥使不儿图等以兵讨之。是月,右丞相阿鲁图罢。七年春正月甲辰朔,日有食之。己酉,有事于太庙。壬子,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为右丞相,寻罢。丁巳,复立东路都蒙古军元帅府。庚申,云南老了蛮降,立老了耿冻路军民总管府。

  二月己卯,山东地震。庚辰,中书参知政事锁南班为中书右丞,道童为中书参知政事。丙戌,宦者伯颜帖木儿为大司徒。是月,阿吉剌知枢密院事,整治军务。

  三月戊午,敕中书省编《六条政类》。乙丑,云南王孛罗来献死可伐之捷。

  夏四月己卯,有事于太庙。辛巳,达本、贺方使占城国。通政院使朵郎吉儿为辽阳行省参知政事。己丑,翰林学士丞旨定住为中书右丞。庚寅,别儿怯不花复为中书右丞相,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塔识为左丞相。是月,车驾幸上都。河东大旱,民多饿死。

  五月乙丑,右丞相别儿怯不花罢。

  六月,太师马札儿台免官,安严西宁州。御史大夫太平复为中书平章政事,福寿为中书参知政事。彰德路大饥,民相食。

  秋七月丁巳,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纳麟为御史大夫。是月,吴天保陷溆浦、辰溪等县。徙马札儿台于甘肃。脱欢为中书右丞,孔思立为中书参知政事。

  九月戊申,车驾至自上都。甲寅,诏举才学之士以备侍从。丁巳,中书左丞相铁木儿塔识卒。辛酉,御史大夫朵儿只为中书左丞相。甲子,集庆路盗起,镇南王李罗不花以兵讨之。丁卯,吴天保寇宝庆,湖广行省右丞相沙班军败死之。

  冬十月辛未,有事于太庙。丙戌,亦伶只答儿叛。戊戌,西番叛,陷哈剌火洲。忽都不花为中书平章政事。

  十一月庚戌,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苟尔,以兵讨徭贼吴天保。以河决,遣工部尚书迷儿马哈谟行视金堤。甲寅,吴天保陷靖州。丁巳,中书平章政事太平为中书左丞相。己未,中书参知政事韩嘉讷为中书平章政事。

  十二月丙子,以连年水旱,选台阁名臣二十六人为知州县令,仍许民间利害实封上闻。中书平章政事韩嘉讷为御史大夫。

  是年置中书议事平章四人。晋衍圣公秩三品。八年春正月戊戌,也先估木儿知枢密院事。丁未,有事于太庙。己未,河决。是月,湖广行省右丞秃赤等讨平莫磐洞诸蛮,获其酋杨鹿五。

  二月癸酉,御史大夫纳麟加太尉,致仕。乙亥,罢海刺秃屯田。是月,立行都水监于郓城。

  三月丁酉,辽东贼锁火奴作乱,妄称金后,水达达路脱脱水孙火鲁火赤讨斩之。壬寅,以福建盗起,立分元帅府于汀、漳二州。癸卯,廷试进士七十有八人,赐阿鲁辉帖木儿、王宗哲等及第、出身有差。壬戌,徽州路达鲁花赤哈剌不花有政绩,赐金帛旌之。

  夏四月乙亥,帝幸国子学。晋衍圣公秩二品。丁丑,有事于太庙。辽阳贼董哈剌作乱,镇抚使钦察讨斩之。己卯,海宁州盗起,翰林学士秃坚不花以兵讨之。是月,车驾幸上都。脱脱为太傅。

  五月庚子,广西山崩、水涌。

  六月丙戌,立司天台于上都。

  秋七月丙申朔,日有食之。乙巳,有事于太庙。旌大都节妇巩氏门。乙卯,遣使祭曲阜孔子庙。丙辰,阿剌不花为大司徒。

  八月,车驾至自上都。

  冬十月丁亥,广西叛蛮寇道州。

  十一月,台州人方国珍作乱,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朵儿只班以兵讨之。太不花为中书平章政事,忽都不花为中书右丞。九年春正月丁酉,有事于太庙。

  二月戊寅,祭社稷。

  三月己巳,大司农达识帖睦迩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吴天保复陷沅州。

  夏四月丁丑,有事于太庙。知枢密院事钦察台为中书平章政事。己卯,燕南道廉访使韩元善为中书左丞。是月,车驾幸上都。

  五月戊戌,命太傅脱脱提调大斡耳朵。庚子,筑黄河金堤。是月,河东注沛县,遂成巨浸。

  秋七月庚寅,监察御史斡勒海寿劾侍御史哈麻及其弟雪雪交结脱忽思皇后近侍。御史大夫韩嘉讷以闻,章三上。免哈麻、雪雪官,出海寿为陕西廉访副使,韩喜讷罢为宣政院使。甲午,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乙未,湖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知枢密院事。中书右丞相朵儿只罢,依前为国王。左丞相太平安为翰林学士承旨。

  闰月辛酉,太傅脱脱复为中书右丞相。庚午,也可札鲁忽赤搠思监为中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玉枢虎儿吐华为中书参知政事。戊子,命歧王阿刺乞镇西番。

  八月甲辰,集贤大学士伯颜为中书平章政事。是月,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甲子,诏中外建言者,委官选其可行之事以闻。

  冬十月辛卯,有事于太庙。丁酉,改宣文阁为端本堂,命皇子入端本堂读书。

  十一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十二月丁未,吴天保陷辰州。脱忽思皇后诉斡勒海寿于帝,免海寿官,并杖流韩嘉讷于奴儿干。

  十年春正月丙辰朔,中书右丞搠思监为平章政事。玉枢虎儿吐华为中书右丞。壬戌,立四川容美洞总管府。

  夏四月丁酉,大赦天下。是月,车驾幸上都。

  秋八月壬寅,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辛酉,车驾至自上都。

  冬十月乙未,敕中书省,御史台,集贤,翰林两院,集议钞法。

  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己己,诏天下以中统钞一贯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宝钞二贯,仍铸至元通宝钱并用。

  十二月辛卯,大司农秃鲁等兼领都水监,集河防官议治河。己酉,方国珍寇温州,江浙左丞孛罗帖木儿以兵讨之。

  是岁,京师丽正门楼有人言祸福。鞫之,自称冀州人,俄不知所住。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志第二·历上·脱脱
  卷六十四 漢紀五十六·司马光
  ●卷一百八十·徐梦莘
  ●卷三十八·徐梦莘
  提要·杨陆荣
  卷之一千四百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一○九八 谕内阁纪昀褚廷璋等着分别充文渊阁直阁事或校理·佚名
  第三部分:北洋轶事·喻血轮
  范晔传·李延寿
  袁彖传·李延寿
  轩纏传·张廷玉
  卷五十一 南渡忠谏诸臣·李有棠
  卷二百三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¾íÁù°ÙÁùÊ®Áù·彭定求

    ¡¡ ¡¡¡¡¾í666_1 ¡¾±Èºì¶ùÊ«¡¿ÂÞò° ¡¡¡¡ÐÕ×Ö¿´ÇÖ³ßÎåÌ죬·¼·ÆÕ¼¶Ï°Ù»¨ÏÊ¡£ ¡¡¡¡ÂíáͺÃЦµ±Ê±Ê£¬Ðé׬Ã÷»ÊÐÒÊñ´¨

  • 王义山·唐圭璋

      义山字元高,丰城人。嘉定七年(1214)生。景定三年(1262)进士。主管尚书刑工部架阁文字、权主管官告院,通判瑞安。入元官提举江西学事。至元二十四年(1287)卒。有稼村类稿三十卷。   千年调   游葛岭归有感   胜地独

  • 朝天续集钞·吴之振

    和陆务观见和归馆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铸作鼎及鼐,所向一一中。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难追紫蛇电,徒掣青丝鞚。折胶偶投漆,异榻岂同梦。不知清庙茅,可望明堂栋。平生怜坡老,高眼薄萧统。渠若有猗那,心肯师晋宋。破琴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五·王称

    附録三  金国女真也其地即肃慎氏之国东汉谓之挹娄元魏谓之勿吉隋唐谓之靺鞨文帝因宴劳之使者及其徒起舞于前曲折皆为战闘之状文帝谓侍臣曰天地间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其属分六部有黒水部即今之女真其水掬之则色防黒契

  • 后汉书补逸卷五·姚之骃

    东观汉记第五王梁王梁为中郎将与景丹祭遵合击蛮中破之诏梁别北守天中关【案梁字君严渔阳安阳人梁与呉汉等击檀乡而梁生不奉勅槛车送至月余以为中郎将范无击蛮中事天中关范作箕关】邠任东平宪王苍为骠骑开东阁延贤士荐

  • 卷之四百四十·佚名

    光绪二十五。己亥。三月。戊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丁丑皆如之  ○谕内阁邓华熙奏、特倢■<曰融>■<石木>办赈草率劣员。请旨革职讯办一摺。安徽调补怀甯县灵璧县知县郑葆

  •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七月。壬申。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亥皆如之。  ○谕内阁、讷钦奏、任满吁请陛见。又奏、假满病仍未痊。恳请开缺各一摺。该大臣既请陛见。又

  • 金佗续编卷三十·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三十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録卷十四南劒州布衣上皇帝书    范澄之臣尝谓天下之人无愚与智皆能指之而为高者天也无远与近皆能指之而为明者日也夫天与日无愚智远近皆知其为高且明者以其临照之

  • 李叔同年谱(8)·李叔同

    七月,伴随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九月,告别湛山寺诸僧,乘船返回上海。弘一大师抵沪后,会晤挚友夏尊,并合影留念,又与夏尊、丰子恺、钱君等人在觉林蔬食处共进午餐。三天后,不顾友人之苦苦劝阻,毅然返回面临战火威胁的厦门,

  •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传·脱脱

    太祖的母亲昭宪杜太后,是定州安喜人。杜太后的父亲杜爽,赠封为太师。杜太后的母亲范氏,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杜太后排行老大。成年后,嫁给宣祖。杜太后治家严谨果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

  • 宋纪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辛亥、471)·司马光

    宋纪十五 宋明帝泰始七年(辛亥,公元)471年 [1]春,二月,戊戌,分交、广置越州,治临漳。 [1]春季,二月,戊戌(初十),刘宋从交州、广州分出一部分郡县,设立越州,州府设在临漳。 [2]初,上为诸王,宽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三氏族略【三】满洲八旗姓纳喇氏【散处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张城费德里等地方金台石正黄旗人原系叶赫东城贝勒   太祖高皇帝征服叶赫时授其子德尔格尔为三等男其子鄂色袭爵任内大臣其弟武丹任建

  • 十五年·佚名

    (乙亥)十五年清嘉慶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丁亥朔,行陳賀于仁政殿,權停例也。頒敎文若曰:躋慈齡於大耋,慶曠簡編,擧縟禮於元正,歡溢區宇。追先王考,廣八方恩。恭惟孝康慈禧貞宣徽穆惠嬪邸下,京室之嬪,聖人之母。昔閟宮四重騰頌,珩珮

  • 广扬名章第十四·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详细说明“扬名”的意思。最高的孝道,就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扬名于后世,显耀父母,这是孝的终极。【原文】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1),故治可移于官。是以

  • 曾子本孝第五十·戴德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

  • ●洛京荷泽神会大师语·神会

    洛京荷泽神会大师示众曰:“夫学道者须达自源。四果,三贤,皆名调伏。辟支、罗汉,未断其疑。等、妙二觉,了达分明。觉有浅深,教有顿渐。其渐也,历僧只劫犹处轮回;其顿也,屈伸臂顷便登妙觉。若宿无道种,徒学多知。一切在心,邪

  • 佛说树提伽经·佚名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言。昔有一大富长者名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有一白[疊*毛]手巾挂著池边。遇天风起吹王殿前。王即大会群臣坐共参论。罗列卜问怪其所以。诸臣皆言。国将欲大兴

  •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五·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五年同利养别说戒白二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大德。于某聚落有一长者。造一住处。诸事具足。舍与四方僧伽。是时长者被王拘执。苾刍闻已弃寺他行。有三宝物及诸资具。被贼偷去。长者得脱。知寺被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