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四十

  石珪 天禄 王珍 文干 杨杰只哥刘通 复亨 渊 刘斌 思敬 赵柔晟 耿福 继元

  石珪,泰安新泰人。体貌魁伟,倜傥不羁。金末,渡河,率少壮据险自保,与滕州陈敬宗破张都统等兵于龟蒙山。又败宋将郑元龙于亳州,乘胜引兵入盱眙。会宋贾涉诱杀涟水忠义军统辖季先,众迎珪为帅,称为太尉。

  太祖十三,使葛不罕与宋议和。明年,珪令麾下刘顺觐太祖于塔什干城,太祖慰劳顺,且敕珪曰:“如宋和议不成,吾与尔为一家,勿扰不富贵。”顺还告珪,珪感悦,日夜思降。十五年,宋果渝盟,珪弃其妻孔氏、子金山,杖剑渡淮,宋将迫之曰:“太尉还,完汝妻子。”珪不顾,宋将沉珪妻子于水。遂率烦及李温等归木华黎。木华黎承制拜珪光标大夫、济兖单三州兵马都总管、山东诸路行元帅府事,佩金虎符,便宜从事。后金弃东平,珪与严实分守,收辑济、兖、沂、滕、单诸州。十八年,加金紫光禄大夫、东平兵马都总管、山东诸路都元帅。

  秋七月,珪攻克曹州,与金将郑从宜战,马仆为所获,送至汴。金主壮其为人,诱以名爵。曰:“吾身事大朝,官至光禄,复能受封他国耶!假我一朝,缚尔以献。”金主大怒,蒸杀于市。珪抬然就死,色不变。其部下祠兖州祀之。子天禄,

  天禄,袭父爵,授龙虎卫上将军、东平路元帅,佩金虎符。时宋将彭义斌取大名及中山,天禄从孛里海败之,又败金将武仙,屡立战功。国王孛鲁奏迁金紫光禄大夫、都元帅。

  太宗四年,从皇太弟拖雷伐金,率战船,夜至归德城下,袭其营,杀三百余人。金将陈防御来追,天禄回军复战,金兵退走。明年秋九月,破考城,复围归德。冬十二月,归德降。六年,入觐,改授征行千户,济、兖、单三州管民总管。七年,从札剌温火儿赤渡淮,攻随州,至襄阳夹河寨,败宋兵。又从攻蕲、黄等州。

  时诏天禄括户东平,军民赋税并依天禄己括籍册,严实不得科收。天禄病不任职,以子兴祖袭。明年卒,年五十四。

  子十人,兴祖袭千户,官武略将军。从伐宋,攻鄂州。至元四年,由宿州率所部抄沿淮诸郡,俘获甚多。统军司赏马二十匹、银五百两、锦二十端。十二年,攻常州,为先锋,功在诸将上。宋亡,第功,擢宣武将军、管军总管,戍温州。平土贼林大年等,招辑南溪山寨归农者三万余户。十六年,晋显武将军,佩金虎符。十九年七月,卒于军。子琏嗣。

  王珍,字国宝,大名南乐人。金末,所在盗起,南乐人杨铁枪聚众保乡里,珍从之。大兵略地河朔,铁枪迎降,署珍军前都弹压。铁枪战死,众推苏椿代领其众。宋将彭义斌侵大名,椿战不利,降之,义斌遂据大名。珍弃其家,间道走还军中,按只吉歹大王嘉其诚心归附,以为义子。复从速鲁忽击走义斌,苏椿以大名降,归珍妻子。珍语之曰:“吾非弃汝辈,诚不以私爱夺吾报国之心。”闻者称叹,授镇国上将军、大名路治中、军前行元帅府事。俄迁辅国上将军,复授统摄开曹滑浚等处行元帅府事,兼大名路安抚使。

  苏椿有异志,珍觉之,与元帅梁仲先发兵攻椿,椿,开南门遁。国王斡真授仲行省,珍骠骑卫上将军、同知大名府事,兼兵马都元帅。从速不台经略河南,破金将武仙于郑州,复与金人战于萧县,斩其将。顷之,仲死,国王命仲妻冉守真权行省,珍为大名路尚书省下元帅,将其军。国用安据徐、邳、珍从太赤及阿术鲁攻破之,授同签大名行省事。从伐宋,破卢、寿、滁等州,珍常身先诸将。宋城五河口,珍帅死士二十人夺之,乘胜连破濠、泗、涡口。

  太宗二年,入朝,授总帅本路军马管民次官,佩金符。珍言于帝曰:“大名困于赋调,贷借西域贾人银八千锭,及通粮五万斛,若复征之,民无生者矣。”诏官偿所借银,复尽蠲其逋粮。已而朝廷议分蒙古、汉军戍河南,以珍戍睢州,修城煌,明斥侯,宋兵不敢犯。定宗三年,入朝,晋本路征行万户,加金虎符。在镇九年卒,年六十五。子文干。

  文干,善骑射,袭为行军万户。从世祖攻鄂州,先登,中流矢,赐良马、金帛。李璮叛,从哈必赤大王讨平之,论功第赏,文干曰:“增秩则荣及一身,赐金则恩逮卒伍。”乃以白金二千两、器血百事、杂彩数百缣赏之,文干悉颁于军中。

  中统三年,制:“父兄子弟并仕者,罢其子弟。”文干弟文礼为千户,文干自陈愿解己官,而留文礼。诏从之。改同知大名路总管府事,累迁河东山西道捉刑按察副使。近臣言其鄂州之功,晋佥东川行枢密院事,历金州、卫辉、东平总管。改江东建康道捉刑按察使,卒于官,年五十八。发其箧中,钱仅七缗,贫不能归葬。人以此称之。

  杨杰只哥,大兴宝砥人。少有勇略。大兵略地燕、赵,率族属降附。从攻辽东,又从元帅阿术鲁克西夏诸城,有功。

  太宗元年,皇太弟拖雷赐以金、币,命从阿术鲁攻信安。阿术鲁知其材出诸将右,命裁决军务。信安城四面阻水,其帅张进数月不降。杰只哥曰:“彼恃巨浸,我师进不得利,退不得归,不若往说之。”进见其来,怒曰:“吾己斩二使,汝不畏死耶!”杰只哥无惧色,从容言曰:“今齐、鲁、燕、赵地方数千里,郡邑皆闻风纳款,独君恃此一城,亡可立待。为君计,不如归附,可以保富贵。”进默然曰:“姑待之。”凡三往,乃降。

  三年,大名守苏椿叛,讨获之。众议屠城,杰只哥曰:“怒一人而族万家,非招来之道也。”众是其言。由是滑、浚等州皆下。四年,大军攻徐州,阻河不得济。杰只哥率劲卒,恁河夺贼舟楫,众遂毕渡,获河南诸郡降人三万余户。进围徐州,金将国用安拒战,杰只哥率百余骑突阵,大败之。皇弟拖雷赐名拔都,授金符,命总管新附军民。

  七年,太宗特赐杰只哥种田民户租赋。九年,众从阿术鲁攻归德,杰只哥麾诸将缚草作筏渡濠抵城下,梯城先登,拔之。乘胜得五州、十县、四堡、二寨。十年,宋兵至,杰只哥率舟师击之,转战中流,溺死,年四十。子孝先、孝友。孝先,佥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事;孝友,镇江路总管。

  刘通,字仲达,东平济河人。初从严实来归,收濮、曹、相、潞、定陶诸州县,实荐于太师木华黎,以通为齐河总管,寻授镇国上将军、左副都元帅、济南知府、德州总管、行军千户。太宗赐金符,擢上千户。宋将彭义斌攻齐河城,己登陴,通率六七人鼓噪而进,宋人惊坠,溺死者甚众。明日,复围城三匝,通令守陴者植槊如栉,俄撤去,宋人惧其出攻,遂引退。九年,迁德州等处二万户军民总管。卒。子复亨。

  复亨,袭行军千户。从严实略安丰、通、泰、淮、濠、泗、蕲、黄、安庆诸州。宪宗西征,复亨摄万户,统东平军马攻钓鱼山苦竹寨,有功。师还,兼德州军马总管。

  中统元年,率所部戍和林,还,授虎符,进武卫军副都指挥使。李璮叛,遣使招复亨,复亨斩之。时诸军乏食,复亨出其私蓄以济师,世祖嘉之,赐白金五千两,复亨固辞。

  至元二年,进左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四年,迁右翼。九年,加昭勇大将军、凤州等处经略使。十年,迁征东左副都元帅,统军四万、战船九百,征日术,由博多舍舟登陆,屡败日本。兵进至令津,战于百道原,复亨披赤甲,纵横指挥,锋锐甚。日本将三郎景资射复亨坠马,乃引军还。事具《日本传》。十二年,授昭信路总管。十四年,迁黄州宣慰使。十五年,改太平路总管,俄授镇国上将军,为准西道宣慰使都无帅。二十年,加奉国上将军。三月卒。五子:浩、泽、澧、渊、淮。浩,中统四年袭千户,至元八年殁于兵。泽,由近侍出为荆州湖北道宣慰使;澧,知长宁州。俱早卒。渊,至元十一年佩金符,授进义副尉,为徐、邳屯田总管下不庄千户。九月,领兵巡逻泗州,至淮河九里湾,遇宋兵,夺其船三十余艘。十二年三月,与宋安抚朱焕成于清河,败之,擒十四人,夺其辎重。九月,从右丞别里迷失攻淮安。十三年,与宋人战于昭信军南靖平山。俱有功。十四年,入觐,进武略将军、管军总管。十五年,从元帅张宏范征闽、广诸州,以功授武符将军。十六年,从攻崖山,宏范命渊领后民办军,水战有功。十七年,进安远大将军,为副招讨。二十一年,迁颍州副万户。二十四年,从征交趾,镇南王脱欢命别将二万人攻万劫江,又攻灵山城,大败贼众。还师,讨浙东土寇,平之。三十一年,兼领绍兴浙江五翼军,守杭州。大德十一年卒。

  子无晦,至大元年袭授晤信枝尉、颍州刮万户。延祐五年,以病免。六年,改河南江北行省都镇抚。秦定四年,加宣武将军。卒。

  刘斌,济南历城人。少孤,鞠于大父。有勇力,从济南张荣起兵,为管军千户。太宗四年,以功授中翼都统。从攻归德,军杏堆,距陈州七十里,闻金兵屯州城外,斌率众夜破之。又袭败太康兵,拔其城。移屯襄阳,军乏食,斌知青陵多积谷,陈可取状。众难之,斌叱之曰:“青陵前阻大泽,彼侍险,不设备,可必胜也。”乃率百骑夜发,行大泽中五十余里,遇敌兵,斌挥槊突击,败之,获其粮数千斛。从攻六安,先登,破其城。

  擢济南推官。授本道左副元帅。擢济南新旧军万户,移镇邳州,宪宗九年,病,谓其子曰:“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语华而逝,年六十有二。追赠中奉大夫、参知政事、护军、彭城郡公,谥武庄。子思敬。

  思敬,赐名哈八儿都,袭父职为征行千户。世祖南征,从董文炳攻台山寨,先登,中流矢,伤甚。帝亲劳赐酒,易金符。中统二年,授武卫军千户。从讨李璮,赐银六十锭。四年,授济南武卫军总管,捕盗有功,又赐银千两。至元三年,授怀远大将军、侍卫亲军左翼副都指挥使。四年,命筑京城。八年,授广卫将军、西川副统军,佩金虎符。九年,宋嘉定守臣昝万寿乘虚袭成都,哈八儿都邀击之,战于青城,宋兵大败,夺所俘二千人还。十二年,转同佥行枢密院事,复攻嘉定,取之。沪、叙、忠、涪诸郡及巴县筹胜、龟云、石笋等寨十九族,及西南夷五十六部,悉来降。十三年,围重庆,败宋将张万,得其舟百余。六月,沪州复叛,杀哈八儿都妻子。哈八儿都讨擒其将任庆,攻破盘山寨,俘九千余户,又获其将刘雄及王世昌等。夜入东门,巷战,杀王安抚等,遂克沪州。复攻重庆,其将赵牛子降。十六年,蜀平,拜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参知政事。行省罢,改四川北道宣慰使。

  十七年,授正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平吉、赣盗,民赖以安。二十年卒,年五十三。赠推忠宣力果毅功臣、平章政事、柱国,封滨国公,谥忠肃。

  弟:思恭,字安道,累官昭毅大将军、右卫亲军都指挥使;思义,宣武将军、昌国州军民达鲁花赤。

  赵柔,易州涞水人。父世英,金易县令。柔有胆略,金末避兵西山,栅险自保。同县刘伯元、蔡友资、李纯等亦各聚众数千,闻柔信义,共推为长。柔明号令,严赏罚,人多服之。

  大兵入紫荆关,柔以众降,行省札八儿奏闻,授涿、易二州长官,佩金符。时群盗并起,柔单骑遍入贼寨,说降其众,以功迁真定、涿州等路兵马都元帅,佩金虎符,兼银冶总管。太宗二年,命兼管诸处打捕总管。八年,加金紫光禄大夫,卒。至原元年,追封天水郡侯,谥庄慎。

  四子:守赟、守信、守纯、守政。守赟二子:谦,袭打捕鹰房总管;晟,最知名。守信二子:简,洺水尹,赠荣禄大夫、柱国、巍国公,谥忠宪。简子世安,中书平章政事。守纯子千闾,提领打捕鹰房总管。守政子:允,保定总管府通判;密,大名打捕鹰房府总管。

  晟,字子昌,以伯父守赟荫,累官秀容县尹。秀容民家女为妖所冯,术士劾之,辄投以瓦石。晟至,妖不复作,其家绘晟象祀之。转新城尹,时太保曲枢圉人牧马于新城,践蹋田禾,晟收系之。曲枢怒,使其长史持刑部牒按治晟,卒无所得。

  至治元年,诏举守令,部使者以晟应,改中山尹,又转安熹。所至有能名,以台臣荐,拜陕西行合监察御史、佥四川道廉访司事。

  天历元年,召拜监察御史。首言:“天下已定,不当有彼此之分,上都官吏宜序用。”劾平章政事速速恃功骄恣。帝亲祀太室,速速为礼仪使,称疾不出,又亵服入斋宫,不敬。又劾参知政事也先捏,将兵御西军,逗挠不进,擅杀万户张景武兄弟二人。皆以罪废。除山东道廉访司副使,改燕南道。迁同知储政院事,拜燕南道廉访司使。以年老致仕,不允,拜林直学士。

  至顺三年,大雨雪,晟上言:“雨水正月中气,春分二月中气,四阳上行,封为大壮。今自正月雨雪至二月未己,阳和弗兴,阴凝不释。阳为君子为善,阴为小人为恶,宜预防其变。”中书以其言下礼部。是年晟卒,年七十四。明年,赠集贤直学士,追封天水郡侯,谥惠肃。

  耿福,字伯禧,祁州束鹿人。沉鸷寡言,善骑射。大兵入中原,河朔盗起,令遁去,束鹿民推福摄县事,号令明信,境内晏然。

  太祖八年,木华黎徇地至束鹿,福以众降。九年春,木华黎以冀州不纳使者,命福讨之。福请先招之,果不来,兴师未晚。乃遣福持檄往谕,守将犹疑曰:“若遣亲信来,我即降。”福使其妻兄往,守将迎降。冀州平,谒太祖于行在,赐金织衣一袭、名马二、拜镇国上将军、安定军节度使,行元帅府事,佩金虎符。是年秋,武仙悉众来攻,福逆击之,仙不能克,乃以火炮攻北门。城中火起,福祷于真武庙,反风灭火,大雨如注。俄闻刘仲禄以兵迎邱真人行次安平,福宣言于师曰:“刘便宜率精兵援我,期以明日破贼。”诸军闻之,胆皆壮。是夜,分兵三队,攻贼。仙弃营走,福追击,斩首数千级,仙仅以身免。顺天帅张柔上其功,加辅国上将军。明年二月卒,年四十九。

  子孝祖,袭束鹿军民长官,赠吏部尚书,追封高阳郡公;绍祖,束鹿县尉。孝祖子继元。

  继元,字舜臣。幼英悟好学,年十八以质子入宿卫,袭束鹿县尹。官制行,改固安州判官,移锦州。有剧盗据山险,继元至,掩捕无遗,境内以安,民号其山曰耿公山。累官葛城、大同、河间县尹,同知绛州事。

  卒。子焕,由中书掾累官监察御史、都事,拜治书侍御史。至元元年以户部尚书晋中书左丞。二年,迁侍御史,拜御史中丞。六年,赐上尊、束帛,致仕。卒。

猜你喜欢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范晔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脱脱
  卷一百十一·毕沅
  卷八十八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雍正
  卷之九·佚名
  ◎北京官场之笑柄·吴虞公
  通志卷一百二十三·郑樵
  四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缴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九·阿桂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二·佚名
  于翼传·令狐德棻
  陈佑传·宋濂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九·佚名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245_1 【送客一归襄阳二归浔阳】韩翃   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前春色早,   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庞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   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诗。   卷245_2 【送故

  • 原序·郭奎

    昔者,子朱子说诗,于性情之道,风雅之用,备矣。然未尝不以体制音节为言。他日评汉魏以来至近代词章,各极所长,权度甚精,而独谓古五言不可轻变。盖述作有体,变复之际,昔人所难。虽大儒先生不敢忽也。汸游临川时,尝以此说质于雍虞公

  • 志第一 天文上(天体 仪象 天文经星 二十八舍 二十八宿外星 天汉起没十二次度数 州郡躔次·房玄龄

    昔在庖牺,观象察法,以通神明之德,以类天地之情,可以藏往知来,开物成务。故《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此则观乎天文以示变者也。《尚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此则观乎人文以成化者也。是故政教兆于人理,祥变应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四年秋七月壬子朔右正言郑仲熊言前知雷州王趯顷在任日每有被罪南窜者则厚赂津置为之橐囊结成死党今闻在全州遂与海外罪人为地或有擅离受责之地逃匿趯家方命乱法莫此为甚切虑有司或致弛慢纵逸其

  • 凡例·连横

    一、此书始于隋大业元年、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凡千二百九十年之事,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而追溯于秦、汉之际,故曰通史。一、此书略仿龙门之法,曰纪、曰志、曰传,而表则入于诸志之中。一、前人作史,多详礼乐兵刑

  • 西汉年纪卷十一·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武帝元光元年冬十一月衞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长乐衞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鴈门【考异曰汉书本纪作中尉程不识按百官表张敺自建元元年为中尉凡九年至元光四年始迁御史大夫中间安得有不识为中尉事当是纪

  • 提要·孙懋

    臣等谨按孙毅庵奏议二巻明孙懋撰懋字徳夫号毅庵慈溪人正徳辛未进士官至应天府尹事迹具明史本传懋官给事中时武宗方狎昵小人嬖幸用事言官多所谪降懋独抗直不回如奏太监于喜史宣张泽诸疏俱能直陈无隠颇着丰采又所奏湖广

  • 墨子閒詁卷九·孙诒让

    非樂中第三十三

  • 卷八·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八婺源江永撰杂记上以其绥复按绥从郑注读爲緌庐陵胡氏谓即上车之索非也其輤有裧【郑注輤载柩将殡之车饰也】按輤者载柩车饰之总名诸侯以赤或取义於蒨大夫以下虽以白布而輤之名犹得达於下也

  • 卷八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四卿大夫之孝法服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谢枋得曰干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圜有阳奇象坤地在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隂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

  • 欢迎印度民族领袖尼赫鲁先生·太虚

    ──二十八年八月在昆明作──中国此次抵抗暴寇之侵掠,因为自求民族之生存独立,而亦为护持国际之公理,人类之正义。由此、并世各国家民族之或政府、或社会、或个人,颇多寄与同情,而表示为种种拔刀相助之侠义行为者。然能整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九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九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行以名色二因缘识而重说者。此有何胜。答曰。初托胎识行为因缘以彼能作种子义故。已种种子名色为因缘以能和合成就事故。以二因缘住持成就依止。能取境

  • 卷第一百二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二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未详法嗣永福灵江浩首座依古林於饶州永福。居第一座。结夏秉拂。僧问。进一步时如何。座曰。撞墙撞壁。曰退一

  • 节孝集·徐积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附有语录1卷,事实1卷。徐积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为20卷,而《宋史·艺文志》载有《徐积集》30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旧本首载《事实》一卷,后附《语录》一卷,景定甲子淮安州学教授

  • 国朝画征录·张庚

    后有称《清朝画征录》,中国画史传著作,中国清代张庚(1685~1760)著。3卷,续录2卷。乾隆四年(1739)开雕。前有蒋泰叙及自序。全书共收录清初90余年间画家467人,其中,卷上118人,多为明代遗民;卷中104人,卷下76人(内有方外

  •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佚名

    述六真师向方丈释答《净明真经》奥义。多为步罡踏斗、符咒召神劾鬼之问。

  • 针灸聚英·高武

    四卷。明高武撰。高氏为确定经络穴位,探索针灸渊源和要旨,参考《内经》、《难经》、《铜人》、《明堂灸法》以及明以前针灸文献十余种,编成此书。凡各书与《内经》、《难经》相同异者,则取其同而论其异,书中对脏腑、

  • 唐梵文字·全真

    原名《唐梵两国言音文字》。梵文学习词典。唐全真撰。一卷。系梵汉对照本,约编撰于唐开成三年(838),书前有全真自序。全书收汉字一千一百个,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约收八百字,基本内容抄自义净的《梵语千字文》,体例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