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本纪第五

  ○定宗

  定宗简平皇帝,讳贵由,太宗长子也。母曰昭慈皇后,乃马真氏。生于太祖元年丙寅。

  太宗五年,以皇子与诸王按赤带将左翼军讨蒲鲜万奴获之,辽东平。

  七年,诸王拔都讨奇卜察克、斡罗斯诸部,太宗以敌据坚城不易下,命帝与诸王之长子贝达尔、不里、蒙哥等及皇弟阔列坚俱从行,所向克捷。

  十一年,帝与蒙哥攻阿速部之蔑怯思都城。城险固,围三月不下,乃选敢死士十大,蹑云梯而上,始克之。帝又与不里等别将一军,与拔都大军会于杜恼河。

  十二年冬,拔都渡河,取格兰城,帝驻河东,为拔都后援。

  十三年春二月,太宗崩,昭慈皇后与诸王、大臣会议,立帝为嗣。皇后临朝称制,俟帝返然后归政。

  明年壬寅,为皇后称制之元年,春三月,太宗凶问至军中,全军东返。拔都至浮而嗄河,散遣诸军。帝先归奔丧。

  癸卯夏,诸王斡赤斤以大众趋和林,人心震骇。皇后遣斡赤斤之子往诘其父。斡赤斤闻大军东返,帝己至叶密尔河,乃曰:“吾来视丧,非有他也。”遂引众还。

  甲辰,帝至和林,皇后屡召拔都。拔都与帝有隙,又以帝之立出皇后意,非太宗遗命,托足疾迁延不至。久之,遣其弟与子来会。

  初,帝与拔都等宴军中。拔都自以年长,先饮酒,帝诟之。拔都遣使诉其事于太宗,太宗大怒,欲谪帝为探马赤,置于边远之地。诸王忙该及阿勒赤歹、晃豁儿台、掌吉等谏曰:“成吉思汗有训,内事只家中断,外事只野外断。此外事,请付拔都治之。”太宗从之。事得解,然拨都终与帝有隙焉。

  乙巳,皇后以拔都不至,乃召诸王、诺延,会于答兰答八思之地,定议以帝嗣位。

  元年丙午秋七月,帝即位于汪吉宿灭秃里之地。斡罗斯、罗姆、角儿只、法儿斯、克而漫、瓦夕斯诸国皆来朝。报达之哈里发、天主教之教王,及木剌夷、阿勒坡诸国,皆遣使来贺。帝锡赍优渥,凡后妃、公主、诸王、大臣及其家之子弟皆有赐,将士赐及其家,朝贺者赐及从人。以车五百乘载金帛。颁赐毕,尚有羡余,使群臣夺取以为笑乐,帝谕报达使者法克哀丁:“哈里发遇蒙古人无礼,如不悛将兴兵讨之。”本剌夷使者亦不见礼而归。

  帝诘翰赤斤称兵之事,使诸王蒙哥、鄂尔达按之,诛其官属数人,宥斡赤斤不问。命中书令杨惟中宣慰平阳。断事官斜彻横恣不法,惟中按诛之。以耶律铸领中书省事。

  冬,猎黄羊于野马川。皇太后乃马真氏崩。太后摄政四年,法令废弛,诸王自以敕令征西域货财,使者络驿于道。呼拉商等处长官阿儿浑入觐,尽取前后诸王敕令奏闻,帝申令禁止之。诸王由是敛戢。

  奥都拉合蛮伏诛。复以镇海为中书左丞相,以牙剌瓦赤管财赋,以其子马忽惕为突而基斯单、撤马尔干等处长官,赐金狮符。

  以察罕经略江淮,赐貂裘一、镔刀十。察罕使权万户史权等伐宋,克虎头关,进至黄州。军前左右司郎中李桢表言:“襄阳乃吴、蜀之要,宋之襟喉,得之则可以为他日取宋之资。“帝嘉纳之。

  是年,拔都与大将兀良合台讨孛烈儿、乃捏迷思诸部,平之。

  二年春,以忙哥撒尔为断事官。张柔败宋兵于泗州。柔帐下吏夹谷显祖上变,诬柔。逮柔至和林讯之,得实,显祖伏诛。

  夏,避奋于曲律律黑哈速之地。

  秋七月,帝西巡。万户郝和尚朝于行宫,帝赐银万锭,和尚固辞,遂喝其将、校刘天禄等金、银符。

  八月,命野里知吉带征西域。抽诸五部众十之二,使野里知吉带领之,属国如罗姆,角儿只、毛夕耳、的牙佩壳耳、阿勒坡等皆辖之,收其贡赋以充军实,帝谕野里知吉带曰:“朕将自往,以汝为前锋耳。”诏蒙古户百选一人,充拔都鲁。

  九月,取太宗宿卫之半,以也曲门答儿领之。

  冬十月,括诸路户口,敢隐实者诛籍之。

  是年,皇弟阔瑞卒。西域妇法玛特以巫蛊术厌阔端,撒马尔干人希雷发其事,阔端临卒亦遣使告于帝为法玛特所害。诏丞相镇海鞠之,法玛特辞伏,处以极刑。未几,又有人告希雷厌禳皇子忽察,希雷亦伏诛。以高丽不入贡,遣兵讨之。

  三年春三月,帝不豫,酉巡叶密尔河。帝在潜藩,叶密尔河为汤沐地。帝尝谓此地水土宜于朕体,遂决意西巡。未至别失八里,疾大渐,崩于横相乙儿之地。年四十有三。葬起辇谷。追谥简平皇帝,庙号定宗。

  帝严重有威,在位未久,不及设拖。昭慈皇后称制时,君权下替。帝既立,政柄复归于上。然好酒色,手足有拘挛疾,尝以疾不视事,委镇海、喀达克二人裁决焉。

  是年,大将速不台卒。蒙古诸部大旱,河水尽涸,野草自焚,牛羊十死八、九。万户郝和尚因岁饥,输谷千石以赡国用。

  帝既崩,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不发丧,先赴于拔部及拖雷妃客烈亦氏,请依乃马真氏故事,临朝称制,以俟立君。拔都许之。与诸王、大臣会于阿勒塔克山。

  己酉,皇后称制元年,遣使者八拉等会拔都于阿勒塔克山。拔都欲立宪宗,使者还报。皇后与二子忽察、脑忽皆不悦。

  庚戌春。诸王、大将再会于阔帖兀阿兰之地,定议,立宪宗。

  是年,宋制置使余玠寇兴元、文州,汪德臣、郑鼎拒之。降将王德新据阶州以叛。以李桢为襄阳兵马万户。史臣曰:“定宗诛奥部拉合蛮,用镇海、耶律铸,赏罚之明,非太宗所及。又乃马真皇后之弊政,皆为帝所铲革。旧史不详考其事,谓前人之业自帝而衰,诬莫其矣。”

猜你喜欢
  帝纪第九 肃宗纪·魏收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柯劭忞
  卷一·贾谊
  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三十九·佚名
  一百九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宣示曹(兆页)承继宗祧袭职织造摺·佚名
  一百零三 曹寅奏陈江南总督病故日期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纪昀
  一四六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六上·袁枢
  完颜元宜传·脱脱
  第十八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魏晋南北朝之门第】·钱穆
  卷二十七·陆宗楷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编·沈瘦东

    《诗人玉屑》一书,亦诗话类也,言诗者皆知之。书为南宋魏庆之著。庆之字醇甫,号菊庄,闽建阳人。首有淳佑甲辰玉林黄显(叔阳)序,略言"自《三百篇》、《骚》、《选》而下及宋诸公之诗,名胜之所品题,有补於诗道者,尽录之",又言"醇甫

  • 第四出 献寿·李渔

    (末扮龙王,白髯黄袍,引水卒上)羲皇八卦定乾坤,左右还须辅弼臣。死后亲承天帝命,独魁水底作龙神。小圣乃东海龙王是也。我有两个同胞兄弟,一个是洞庭君,一个是钱塘君。洞庭与俺同心合德,世守封疆。只有钱塘心性卤莽,当日一怒所激

  • 蔡伸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 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

  • 列传第二十七 李宝·魏收

    李宝,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人,私署凉王皓之孙也。父翻,字士举,小字武强,私署骁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宝沉雅有度量,骁勇善抚接。伯父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宝徙于姑臧。岁馀,随舅唐契北奔伊吾,臣于蠕蠕。其遗民归附者

  • ◎民政一·徐天麟

    ○户口自高祖讫于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地理志,师古曰,汉之户口,当元始二年最为殷盛,故志举之以为数。)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

  • 卷一百四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十二月丙午朔 皇太子奉 命省牲于南郊○戊申夜太白在月南○己酉交趾布政司右布政使王平卒平光州息县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江西道监察御史升狭西按察使 上即位召为都察院佥都御史坐事降卫经历用荐升福建布政

  • 卷之五十八·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九月。戊辰。谕军机大臣等。候补中允张鹏翼奏。湖北盐禁病民。请撤防兵而复旧制一摺。私盐向干例禁。防兵之设。即为巡缉私贩而行。若如张鹏翼所称。种种弊端。是防兵徒滋扰累。亟应力为整顿。以重

  • 第二十六卷 待访目·缪荃孙

    江宁府秦李斯篆刻秦始皇帝二十七年游会稽还,於此山埋白璧一双,深七尺,李斯篆刻,文云:始皇圣德,平章江山,巡狩苍川,勒碑素璧。文见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引《茅山志》。秦峄山碑李斯篆书,至元三十年李处巽摹。见《江宁金石记》。

  • 三国史记卷第十。·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一零卷新罗本纪一零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十。[元圣王][昭圣王][哀庄王][宪德王][兴德王]

  • 元结传·欧阳修

    元结,是后魏常山王元遵的第十五代孙。曾祖父元仁基,字惟固,曾跟随太宗征讨辽东,因功赏赐宜君一带的田地二十顷,辽地的人口并公母马各五十匹,授宁塞令,继承常山公爵位。祖父名亨,字利贞,是个美男子,长得仪表堂堂。他曾说“:我继承

  • 陈翵传·张廷玉

    陈瞞,字朝爵,广东翁源人。嘉靖末年,担任指挥佥事。随军讨伐英德强盗立下战功,提升为广东守备。参加平定大强盗赖元爵和岭东的残匪。万历初年,征讨平定高要土匪邓胜龙,又平定揭阳土匪和山匪钟月泉,多次提升到代理都指挥佥事,佥

  • 卷七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七十四>誓戒周官太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前期十日帥執事而卜日遂戒祀大神示享先王亦如

  •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佚名

    【原文】佛告须菩提:&ldquo;诸菩萨摩诃萨①,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②,我皆令入无余涅槃③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

  • 论禅札记·胡适

    论禅宗史的纲领一、汤用彤教授来书适之先生:前在《现代评论》增刊中见尊作《菩提达摩考》,至为钦佩。兹寄上旧稿一段,系于前年冬日在津所草就。其时手下书稿极少,所作误略至多,今亦不加修正,盖闻台端不久将发表&ldquo;禅宗

  • 道宣律师感通录·道宣

    麟德元年终南山释道宣撰宣律师感天侍传余曾见晋太常于宝撰搜神录述。晋故中牟令苏韶。有才识。感冥中卒。乃昼见形于其家。诸亲故知友闻之并同集。饮啖言笑不异于人。或有问者。中牟在生。多诸赋述。言出难寻。诸叙词

  •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佚名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撰人不详。盖为唐代道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此书所载道法与《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后二卷相似,但文字全异。内载各种符箓、神印、咒诀。大旨以书符念咒之术召请六丁玉女下辟精邪

  • 修行道地经·佚名

    梵名Yoga -ca^rya-bhu^mi-su^tra 。凡七卷。略称修行经。印度僧伽罗刹(梵Sam!gharaks!a )作,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书纂集众经所说有关瑜伽观行之大要。现行本共三十品,品目如下:集散、五阴本、五阴相、分

  • 妙法莲华经玄义·智顗

    二十卷。唐释智顗撰。《妙法莲华经玄义》亦称《法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这是天台宋评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着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书。玄义以五章叙经,即:一法喻为名,二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