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十二·传第七十九

  朱清 张瑄 文虎 黄真 刘必显 罗璧 黄头 咬童

  朱清,字澄叔,扬州崇明人。宋末,濒海姚刘沙初涨,清母集亲旧十余家缚芦为屋,捕鱼以给衣食。

  先是,宋宰相贾似道征相士张锦堂观气色,似道将坐拂几茵者三,锦堂谬曰:“公忧民忧国,颜色未和,请俟异日。”似道使门客数请,辄曰:“未可。”后使亲密问之,锦堂曰:“一尘尚不容,安能治天下。”似道怒,欲杀之。锦堂望紫气在东北海上,乃易姓名潜至太仓,渡海寓于崇明,寻其地,乃新涨姚刘沙也。见三、五少年,皆颀伟,及见清,身长八尺,貌如彪虎,锦堂乃拜于地曰:“不图今日得见贵人。”清母及诸妇争笑之,锦堂所见少年,即黄、刘、殷、徐、虞五万户也。

  张瑄,平江嘉定人。幼孤,从母乞食。及长,丰姿魁岸,膂力过人。好饮博,乡里以恶少年目之。朱清贩私盐,入吴淞江,至新华镇易米,遇瑄,结为兄弟。为巡盐吏所获,系平江军狱,共十八年,提刑洪起畏来莅斩,是夕梦二白虎率群虎伏于前,寤,以为不祥。旦出视事,狱卒枷众从囚跪厅下,孔目取准伏以笔付清,清涂五指尖以押纸,瑄亦如之。洪奇其状貌,以为应梦兆,乃谕之曰:“今中原大乱,汝辈皆健儿,当为国家立恢复之功。”遂释之。

  清等归,仍劫掠为群盗。尉司捕之急,乃携老幼,泛海至胶州,来降。世祖授清、瑄,俱为管军千户。其从者亦授百户、总把。

  至元十三年,丞相伯颜以大军趋临安,清、瑄亦率所部克上海,入吴淞江。宋主纳款,清、瑄运宋帑藏至大都。后从张宏范克崖山,真授千户、武略将军,佩金符。

  十七年,从元帅阿塔海招海中群盗,又平陈吊眼于福建。

  十八年,宋都统崔顺有众五千、战舰百艘,数寇山东沿海州县。冬,泊于紫雾岛,世祖命清招抚之,问用兵多少。清曰:“但率壮士二人,及朱虎在此,不烦兵力。”虎,清之次子也。清乘舟至紫雾岛,贼矢发如雨。清呼曰:“我朱相公也,皇帝命我招崔都统。从我者。共取富贵。”众指一巨舰,为都统舟,清等即登舟。顺闻之,甲而出,清宣读诏书,乘间即捽顺首,斩以徇,众皆詟服请降。时车驾驻天门镇,清上谒,赏赉甚厚。

  二十年,命阿塔海统舟师,瑄为招讨使,清为总管,东征日本。师至八角岛,无功而返。

  二十一年,仍与阿塔海率舟师一万五千人伐占城。

  二十二年,创行海运,从清、瑄之议也。乃以清行海道运粮万户府事,瑄为海运千户。二十四年,命清子济,瑄子文虎,并为千户,运粮十七万石讨交趾。以海运劳,遥授清镇国上将军,真除江东道宣慰使,兼领漕事。二十七年,运辽阳、高丽粮,加骠骑卫上将军,赐银印以宠之。清奏蠲建康淘金税役,免溧阳岁课,以苏民力。又讨平泾县贼赵良绘。

  元贞二年,授资善大夫、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大德三年,擢大司农。四年,迁行省左丞,赐玉带。瑄亦至资善大夫、江南行省参知政事,迁左丞。清、瑄并移居于太仓。太仓为昆山惠安乡之属地,不满百家。清、瑄营建第宅,开海道通于直沽,粮艘商舶云集于市。清、瑄两家子弟,佩金符者百余人,蕃夷珍货、文犀、翠羽充斥于府库之内,富贵赫奕,为东南之冠。

  七年,僧祖芋讦二人有逆谋,枢密院断事官曹拾得从中主之。诏籍其家,逮清、瑄至京师。清叹曰:“我世祖旧臣,宠渥逾众,岂从叛逆。不过新进宰相图我家资,欲以危法中我耳。”遂发愤,以首触石而死。年六十七。瑄与子文虎,清子虎,俱弃市。虎妻茅氏没官,有千户欲娶之。自缢死。至大三年,中书奏雪其冤,以清幼子完者都为枢密院判官,子孙悉返太仓,还其田宅。

  清子显祖,海运千户;虎,昭勇大将军、都水监;旭,最知名。

  瑄,豪横甚于清,乡人忤其意,则缚而投于海。其第四妾尤悍,瑄劈而畏之,为建大第,号四夫人府。两家田宅,遍于吴中。籍没后,官立提举司专掌其租赋。

  瑄子文龙,流漠北。文龙子天麟,大德九年,伏阙诉冤,使中书召还文龙,董曰本贾舶。至大初,迁都水监,仍督海运。天麟,授绛州坑冶提举,不就。延祐二年,诏还所籍,天麟晚通《易》学。元统二年,江浙平章玥璐不花荐之,仍不起,卒。

  与清、瑄同事者有五万户:黄真,昭武大将军,海道都漕运粮正万户,佩三珠虎符;刘必显,信武将军、海运副万户;徐兴祖,昭勇大将军、海运副万户,追封东海郡侯,谥宣惠;虞应文,清女婿也,海运副万户。朱明达,海运上千户。朱日新,清之养子,宣武将军、江州路总管。杨茂春,松江嘉定所千户,佩金符。范文虎、柏良弼、黄成,俱海运千户,佩金符。俱为崇明人。

  初清、瑄为海盗,东行三日夜,得沙门岛,又东北过高丽海口,见文登诸山,又北见碣石山,亡虑十五六往返,私念南北海道,此最径直,又不逢浅角,识之。及朝廷议挽漕,清、瑄遂建言海运焉。

  旭,字子阳,清第三子,事亲以孝名,处富贵之中,泊如也。以大臣荐,授忠显校尉、海道运粮千户,佩金符。秩满,不乐仕进,遂告归。日与士大夫以诗酒为乐,博涉经史。尤长于书法,早从赵孟頫学,已有书名,晚年所造益精。卒于家。

  文虎,字山云,瑄中子,善骑射。至元十五年,授管军总把,佩银符。二十一年,迁管军千户,换金符,督饷输京师。丞相引见,上嘉叹,诏去帽,抚其额曰:“真我国能臣也。”二十四年,从镇南王伐安南,授交趾海船万户,佩虎符,转饷至松柏湾,逆战,贼败走。王议罢兵,以文虎殿后,竟全师而返。二十五年,超授怀远大将军、庆远路总管,佩三珠虎符。二十八年,行户部尚书、海道都漕运府事。二十九年,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大德三年,改江浙行省。五年,镇江淮财赋都总管。七年,坐父事。诛。

  史臣曰:元之海运,创于朱清、张瑄,重利而轻民命,不仁莫甚焉。二子用此致富贵,然亦不免诛夷。君子鉴于作俑,有以哉!

  罗璧,字仲玉,镇江丹徒人。幼孤,事母以孝闻。长而魁伟,沈鸷,善骑射。从朱祀孙入蜀,累官武翼大夫、利州西路马步军副总管。祀孙移荆湖,璧从之。阿里海涯至江陵,璧从祀孙降,入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隶阿术麾下。从平歙寇,领本州安抚使事。

  至元十五年,从张宏范定广南。十七年,以功赐金符,擢明威将军、管军总管,镇金山,居四年,海盗屏绝。徒上海,督造船六十艘,再月而毕。

  廷议转江南之粟实京师,下其事于行省,璧独谓海道便,部漕舟从海道至杨村,不数十日达京师,赐金虎符,进怀远大将军、管军万户,兼管海道运粮。

  二十四年,乃颜叛,壁转饷辽阳,浮海抵锦州小凌河,至广宁。加昭勇大将军。二十五年,督运至直沽仓。潞河水溢,仓几坏。璧树栅、筑堤,以捍之。赐宴中书省,擢昭毅大将军、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上便宜十二策,帝嘉纳之。又请两淮荒田给贫民,三年后量收其入。从之。岁得粟数十万石。拜镇国上将军、海北海南宣慰使都元帅。

  大德三年,除饶州路总管,兼府尹。改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初,峒蛮占夺民田,不纳租税。璧召其酋至,以祸福谕之,相率奉版籍听命。北军戍广东,多瘴死,璧求良药,给诸郡疗之。有请加盐额置转运司者,璧力言其不可,民皆悦服。寻除都水监,换正奉大夫。通州多水患,凿二渠以分水势,又浚阜通河而广其堤,岁增漕六十余万石。至大元年,奉命治徐、邳水灾,又治两淮屯田。得疾归,卒于家,年六十六。

  子坤载,以孝闻,璧病,坤载刲股为粥以进,不仕卒。

  黄头,一名世雄,唐兀氏,后徙濮州鄄城,祖琏赤,山东道宣慰司副都元帅。父阿荣,袭琏赤职,累迁汀州总管、同知邵武路事,有惠政,转德庆路总管、阶怀远大将军,卒。

  黄头,其长子也。以世袭职让其弟山住。从弟朵国歹为广衍仓使,亏官粟,黄头卖其宅以偿之。辟浙西元帅府掾,累迁兴国路大冶县达鲁花赤,调安丰路怀远县,兼领蒙城县,镇南王伐安南,道过其境,供张办而民不扰。王善之。解所御衣服弓矢以赐。擢嘉兴等处运粮千户,佩金符,在职八年,改温台等处运粮千户。

  延祐元年,擢海道都漕运万户府副万户,运米二百七十万至京师。迁海道都漕运万户,佩双珠虎符,阶武德将军。前后九渡海,海运利弊,靡不周知。运船雇于濒海,居民常以船坏失事。黄头预以运费借之。使修船,由是失事者日少。运船受雇者直甚厚,船主贪饮博,或失期受责。黄头为之封识,时其当用给之。运船窃米者多,黄头使漕兵、柁工、水手之属得相收倚连坐,其弊遂除。自温台至福建,皆雇民船载米至浙西,复还浙东入海。黄头请移米庆元,自烈港入海,无迂道之费。温、台运船水脚之费,岁于行省关拨,黄头请给钞于温、台,使船人受讫即行。船行迟疾不一,旧例至直沽以次受之,先至者或食尽不得去。黄头请于朝,至则受之,民以为便。运船回空,枢密差官搜阅,因为奸利,或诬执榜掠,罄其囊箧。黄头请禁止之。运船过河间,监司率以盐草为辞,舟人无所得懥。黄头请正盐草地界,购其界外之薪。运船祷祠费,岁不给。黄头请借官钞千缗,收息供之。运船至直河,禁船人登岸。黄头请宽其禁,使柁工、水手得饮食于市。凡所张弛之法,后人皆遵用之,以为定例焉。未几,卒。

  子保童,崇仁县达鲁花赤,以转输至集庆海洋,海船人有识之者,惊曰:“此吾万户公子也。”相率罗拜,且卫之。其为人所感戴如此。

  咬童,阿鲁威氏,由中书直省舍人出为济南总管府治中,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改内台。江淮再置财赋总管府,迁同知府事。至顺三年,改海道都漕运副万户。先是,春运先从浙西装发。是岁,浙西大水,行省议拨江东粮十七万石补之。咬童曰:“风信不可失,倘误国计,非细故。请先发浙西所有,徐以江东粮补之。”行省韪其言,立为改命。无锡州千户玉伦赤不花不听命,咬童劾按之。各所咸儆戒,无敢后期。及达直沽,咬童复以御粮情弊白于监察御史,着为令。会科拨海船,别给脚直,运辽东粟菽八万石,舟人争欲承载。咬童使拈阄决之,众乃帖服。事竣,入觐京师,道卒。咬童精悍勤敏,台省交章荐之,未及大用,时论深惜焉。

猜你喜欢
  第十二章 结论·梁启超
  路史卷七·罗泌
  卷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上·文秉
  ◎小奇谋妻坐三等车·宣南吏隐
  皇王大纪卷五十二·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纪昀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梁启超
  范纯仁传·脱脱
  刘国杰传·宋濂
  胜莲社约·虞淳熙
  卷七十一·佚名
  卷七十·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幕·老舍

    时间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地点鄂北杏儿山。人物张自忠将军张敬高级参谋洪副官马副官贾副官葛敬山丁顺胖火夫传令兵四人卫兵四人百姓四人景正面为杏儿山,山坡有破屋一间,张将军宿于其中。左右皆山,成山环,时我与敌已皆入山

  • 第二十二出 访女·梁辰鱼

    〔小外扮宦官上〕先皇行处鎭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着。进来龙马每教骑。自家乃越王殿下一个宦官是也。前日爷差我拣选美女。山阴会稽余姚上虞都选过了。并没有一个好的。爷与娘娘甚是发恼。如今还有萧

  • 卷三百七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 王阜 题郑公望南湖草堂 东风握手龙溪上三珠树下频来往北院红荆醉里看南湖碧草吟边长羡君洒落才且奇向来羣从总能诗雁行彩袖迎春早熊胆青灯觉曙迟

  • 御选元诗卷三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八五言律诗四呉莱吉祥寺一昔逢寒食行吟采物华风生敲槛竹雨湿堕船花曲坞青龙树长滩白鹭沙回看江上水直去到吾家呉师道送友人秋风吹古道木叶堕征衣明月今宵缺孤云何处飞闗山行路恶文字赏音稀

  • 列传第二十·刘昫

    ○王珪 戴胄 兄子至德 岑文本 兄子长倩 倩子羲 格辅元附 杜正伦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在魏为乌丸氏,曾祖神念,自魏奔梁,复姓王氏。祖僧辩,梁太尉、尚书令。父顗,北齐乐陵太守。珪幼孤,性雅澹,少嗜欲,志量沉深,能安于贫

  • 卷之四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五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

  • 沈洙传·姚思廉

    沈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祖父沈休稚,梁余杭县令。父沈山卿,梁国子博士、中散大夫。沈洙少时文雅大方,不与人滥行交游。治《三礼》、《春秋左氏传》。精通典籍,博闻强记,于《五经》章句、诸子史书,有问必能作答。初仕为梁湘东

  • 杨镐传·张廷玉

    杨镐,商丘人。万历八年(1580)考中进士。先后当过南昌、蠡县知县,然后进入朝中当御史,因事调为大理评事。后来又升为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他曾经和大帅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升任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四兵制志三禁卫二【八旗步军营 内府三旗 内府前锋营南苑守卫官兵 圆明园内府三旗盛京内府三旗 火器营 健鋭营 三旗虎枪营  陵寝守卫官兵 王公府属官兵】八旗步军营提督九门巡

  • 礼二二·徐松

    宋封禅【宋会要】太平兴国九年四月八日,宰臣宋琪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寿诣东上合门拜表,请东封,诏荅不允。自是继上三表。 十四日,内出御札曰:「朕闻在昔帝王,虔膺命历,罔不登封于岱岳,降禅于云亭降:原无,据

  • 卷六十 大学第四十二·郑玄

    (陆曰:“郑云:‘《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于《别录》属《通论》。”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于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

  • 春秋亿卷一·徐学谟

    明 徐学谟 撰隠公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纪鲁之元也何以纪鲁之元也春秋鲁史也纪元当先鲁焉书春王正月王谓周之共主也而谷梁以为始受命之文王非也鲁史而冠以春王正月公羊之所谓大一统也正月者周以建子之月为春也胡氏曰以

  • 卷四十五·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五天子之孝法祖宗【臣】按一王之兴必原本于祖功宗德如后稷公刘之遗训豳风犹传述者是也开基之始作则埀宪贻于后王如六官之典传久虽小有更革而大故相沿不变者也盖祖宗之于子孙君亲临之矣

  • 卷七十二·佚名

    △初分观行品第十九之三尔时具寿善现复答舍利子言:如尊者所云:何谓观诸法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色非常非无常。观受想行识非常非无常。观色非乐非苦。观受想行识非乐非苦。观色非我非无我。观受想

  • 议印度之佛教·太虚

    ──三十一年十月作──印度不注重历史,所以治佛教史最困难者,即在印度部分,至今不能有一部较为完整之印度佛教史。印顺法师读书好为精渺深彻之思,故其著作往往能钩玄揭要,自成统贯,以从事沉稳之印佛史,必有胜绩。今已成十余

  • 悲惨世界·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小说以冉阿让的一生为线索。冉阿让出身贫苦,失业后因偷了一块面包而被捕入狱,度过了19年的牢狱和苦役生活。出狱后又有偷窃行为,但受到仁慈的米里哀主教的感化,转变为一个高尚

  • 通志堂集·纳兰性德

    诗文别集。二十卷,其中诗四卷。清纳兰性德撰。性德享寿虽短(仅三十一岁),但其生前已刊刻有《饮水诗集》二卷、《饮水词集》三卷,为顾贞观所选定。此本未标明刊刻年月,而贞观自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离京返乡不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