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一·列传第八

  ○太宗诸子

  △合失 海都 察八儿 阔端太子 只必帖木儿 别帖木儿 脱脱木儿 阔出太子 失烈门 哈剌察儿 灭里 阿鲁灰帖木儿 合丹

  太宗皇帝七子:孛剌合真皇后生合失;乃马真皇后生定宗;乞儿吉思皇后生阔端;次阔出、次哈剌察儿,并不详其母氏族;业里乞纳妃子生灭里;庶长子合丹,其母氏族亦佚。

  合失,生于太祖十年,嗜酒早卒。蒙古谓西夏曰河西,合失与河西音相近。及卒,左右讳言河西,惟称唐古特云。

  子海都。宪宗二年,定太宗诸子封地。以海押立之地分海都。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嗣大位,心常怏怏。

  中统初,阿里不哥僭号和林,海都附之。及阿里不哥归命,海都仍自擅于远,屡征入朝,皆以马瘦道远为词。又权谲多智略,善于笼络,术赤后王贝勒克等咸与之善,太示分地在叶密立河上者,亦多为所有。

  至元三年,察合台孙阿鲁忽卒,其妃倭耳干纳立前王合剌旭烈兀之子谟八里克沙,年少。其从父博拉克在朝,世祖命归国辅之,欲藉其力以制海都。博拉克废谟八里克沙而自立。是时,术赤曾孙忙哥帖木儿奉朝命伐海都,与之相持。博拉克侵其分地,海都乃乞和于忙哥帖木儿,与博拉克战于昔剌河,败绩。忙哥帖木儿助以兵,回攻博拉克,胜之。太宗诸孙乞卜察克为之和解,兵始罢。而布哈儿等地,海都亦得分其岁入。已而博拉克西攻阿八哈,海都又助以兵。既渡阿母河,海都兵即引还。

  至元十一年,察合台后王托喀帖木儿卒,海都辅立博拉克之子笃哇。由是笃哇德之,举国以从海都,始显背朝命,使其将帖木迭儿南侵畏兀儿之地。

  十二年正月,剌追前所赐海都、博拉克金银符三十四。初,世祖命北平王那木罕驻阿力麻里,以御海都,复命丞相安童辅之。是时,昔班使于海都,谕使罢兵入朝。海都听命,已退兵。而安童袭叛王禾忽部曲,尽获其辎重。海都惧,将遁。适托喀帖木儿等劫北平王奉昔里吉以叛,使通好于海都。海都不纳,而自置行营于阿力麻里,侵略天山南北。阔列坚后王八八等皆应之。世祖先后命都元帅忽必来、别速台及万户綦公直分戍兀丹,别失八里,受诸王合丹、阿只吉节度,仍置别失八里、火州、兀丹等处宣慰司,改畏兀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

  十九年,海都将玉论亦撒寇兀丹,宣慰使刘恩设伏败之。明年,海都遣八八以三万人至,总管旦只儿别将破其众,拔亡卒二千余人以出,度众寡不敌,乃引还。

  二十一年,诸王牙忽都与土土哈逻得海都谍者,审知虚实,效其精兵。海都遁。

  二十三年,海都、笃哇连兵入寇,诸王阿只吉、西平王奥鲁赤拒战,失利。于是,丞相伯颜奉命代阿只吉总北庭军。秋,海都、笃哇寇别失八里,綦公直与屯田总管李进俱为所获。

  二十四年,乃颜叛于辽东,遣使阴结海都,许为犄角。世祖命伯颜宿重兵于和林以扼之。

  明年正月,海都寇西边。六月,其将暗伯着暖犯业里干淖尔,管军元帅阿里带却之。九月,笃哇入寇。冬,海都再入寇。大将拔都孙脱战没。

  二十六年,皇孙甘麻剌与海都战于杭海山,失利。土土哈力战,翼甘麻剌以出。时和林宣慰使怯伯等皆叛应海都,漠北大震。秋七月,世祖亲征。海都闻车驾将至,遁去。二十七年,海都又入寇。

  二十九年,有谮伯颜通于海都者,诏以玉昔帖木儿代之,未至,而海都复入寇。伯颜欲诱其深入,一战禽之,且战且却,凡七日。诸将咸以为怯,有后言。伯颜回军击败之,海都竟脱去。

  是年秋,土士哈略地金山,俘海都所部三千余户,师还。诏进取乞儿吉思。明年春,师次谦河,尽收益兰州等五部之众,屯兵守之。海都引兵来争,虏秃合思之部众,土土哈败之,禽其将孛罗察。海都自乞儿吉思引还,又为指挥玉哇失所败,自是海都因北庭有重兵,乃扰西番以图牵制。

  大德元年,土土哈子床兀儿率大军逾金山,略巴邻之地,败海都将帖良台于答鲁忽河,追奔五十里,尽获其驼、马、庐账。还次阿雷河,遇海都将孛伯以精骑来援,阵于高山。床兀儿度河仰攻;敌骑逼于险,多颠蹄,兵遂大败,孛伯仅以身免。

  二年冬,笃哇、彻彻秃潜兵袭合剌合塔之地,床兀儿又败之。然是年防秋诸将不设备,敌奄至,驸马阔里吉思以兵败被执。

  四年八月,海都子秃曲灭、斡罗思入寇,床兀儿败其众于阔克之地,追北逾阿尔泰山。武宗躬擐甲胃,与海都战于阔列别,败之。

  五年,海都、笃哇大举逾金山,欲犯和林。武宗率诸将御于康孩。八月朔,与海都战于帖怯里古之地,床兀儿击却之。越二日,海都悉众复至,大战于合剌合塔,大军失利。明日,复战。大军分五队,宣微使月赤察儿将其一。锋始交,前军稍却。月赤察儿怒。被甲持矛陷阵,诸将从之。出敌军之背,敌始敛退。时床兀儿及驸马阿失别将与笃哇战于兀儿秃之地,以精骑冲之。阿失射笃哇中膝,笃哇号哭而遁。是役也,海都虽胜,未大得志,又受伤患腰痛,未几而死。

  海都六子:曰察八儿,曰乌鲁斯,曰塔儿合孙,曰秃曲灭,曰萨儿班,曰阿拔干。或云有四十子。一女名库徒伦,常从其父于军中,有干略。海都死,库徒伦思袭其位,诸将不从,又欲立其弟乌鲁斯。

  笃哇以己之得国由于察八儿,遂援立察八儿。自海都叛,金山南北不奉正朔者垂五十年。及笃哇附之,益为边患。然叛众亦疲于奔命,不行休息。至是,笃哇与察八儿、明理帖木儿等议曰:“昔我祖成吉思汗艰难创业,我子孙不能安享其成,连年构兵,以相残杀,是自堕祖宗之业也。今镇北边者,乃我世祖之嫡孙,吾谁之与争。且前与土土哈战,弗能胜,今与其子床兀儿战,又无功。惟天惟祖宗,意可知矣。不如遣使请命,罢兵修好,庶无负于成吉思汗历史于我子孙者。”乃以大德七年七月,纳款于武宗。武宗与月赤察儿议,机不可失。先许之,随以事闻。成宗命置驲于北边,以待其来。十一月,遣诸王灭怯秃、月鲁帖木儿使于察八儿,抚戚之。八年八月,察八儿、笃哇俱遣使来朝。十年,使还,赐以银钞。

  是年,察八儿与笃哇驲衅,既而议和。笃哇乘其不备攻之,武宗亦逾阿尔泰山,追海都子斡罗思,获其妻孥辎重,执叛王也孙秃阿、附马伯颜。遂与月赤察儿进至额儿的失河,招叛王秃满、明理帖木儿、阿鲁灰等来降。察八儿部众溃。月赤察儿遣别将追之,掩袭察八儿之营怅,察八儿仅以三百骑奔于笃哇。

  未几,笃哇卒,三易汗,至其次子怯伯。察八儿与其弟塔克察儿、秃曲灭及斡罗思数子合谋攻怯伯,为怯伯所败。至大三年六月壬申,始来朝。秃曲灭中途为怯伯部人所杀。初,世祖有命以海都分地五户丝存于府库,俟其来降赐之。至是,尚书省以闻。武宗曰:“薛禅可汗虑远如此,待诸王朝会颁赏毕,卿等备术其故,然后与之。”及察八儿等至,告祀太庙,设宴廷中,宗王大臣服只孙就列,知枢密院事康里脱脱即席,陈西北诸藩始终离合之由,去逆效顺之义。察八儿等听之,皆慑伏。海都分地尽为察合台后王所并,察八儿无所归。延祐元年,赐以一岁粮,俾屯田自赡。明年,封汝宁王。卒,子完者帖木儿嗣。

  泰定元年,孙忽剌台嗣。泰定帝崩于上都,燕铁木儿迎文宗至大都立之。忽剌台奉上都命,自崞州入紫荆关,以讨燕铁木儿,败阿速卫指挥脱脱木儿于良乡,转战至芦沟桥,兵溃,退至马邑,为元帅也速答儿所执,送上都见杀。

  阔端太子,太宗第三子。太宗七年,分兵三道伐宋,阔端将大军由秦、巩入蜀。冬十一月,攻石门,金将汪世显来降。时金亡已二年,都总管郭斌据金、兰、定、会四州,坚守不下。阔端命裨将按竺迩攻拔会州,斌死,三州亦降。遂入宋沔州,获其知州高稼。

  明年,大举伐蜀,阔端自率汪世显等出大散关,分兵命诸王末哥率按竺迩等出阴平会于成都。九月,阔端与宋利州统制曹友闻战于阳平关,覆其师,招降利州、潼川等路。冬十月,遂入成都。十一年,师还,成都复为宋守。又二年,阔端复遣汪世显,按竺迩等袭克之。

  乃马真皇后称制,阔端开府西凉,承制行专封拜。用河西人高智耀言。除儒人役籍。未几,卒。五子:曰灭里吉歹,曰蒙哥都,曰只必帖木儿,曰帖必烈,曰曲烈鲁。

  灭里吉歹子也速不花,至元元年赐印。明年,率所部戍西番,累战有功。二十五年十二月,也速不花以昔烈门叛,甘肃行省官与阔列坚后王八八、拜答罕,驸马昌吉合兵讨之。也速不花等自缚请罪。独昔烈门西走,迫至朵郎不带之地获之,送于京师。

  蒙哥都,翼戴宪宗有功,分其父阔端西凉府迤西之地。命侍其祖母乞儿吉思皇后居之。宪宗八年,从伐蜀,攻渠州礼义山,不克。中统初,又奉命征云南。

  子亦怜真。二十七年,章吉寇甘木里,亦怜真与诸王出伯、拜答罕等合兵击走之。元贞二年,从晋王甘麻剌驻夏客鲁涟之地。大德元年正月,入朝,卒于中途,赙帛五百匹。

  只必帖木儿,中统初归心世祖。阿蓝答儿、浑都海叛于甘、凉,掠只必帖木儿辎重。只必帖木儿率所部就食秦、雍。二年,西番酋火都叛,诏只必帖木儿与李庭讨禽之。是时,只必帖木儿专阃河西,其部下颇暴横,行省郎中董文用辄以法裁之,有言其用管民官太滥者。至元二年,诏省并其管民官。九年,改中兴路行尚书省复为行中书省,仍令只必帖木儿设行省断事官。是年,筑新城,赐名永昌府,寻升为路。降西凉府为州隶之。自此人称为永昌王。十二年,从西平王奥鲁征北番。十四年二月,奏永昌路驲百二十有五,疲于供给至质妻孥以应役,诏赐钞赎之。十七年四月,请设投下官,不从。二十年,请括常确路分地民户,又请于分地二十四城自设管课官,亦不从。又请立拘榷课税所,其长从都省所用,次则王府差设,从之。朝廷尝收其西凉州田租入官,至大三年,以只必帖木儿老且贫,仍以西凉州田租赐之。寻卒。

  曲烈鲁子别帖木儿,延祐初袭诸父只必帖木儿之位。四年闰四月,封汾阳王,赐金印驼纽。子也速不干,泰定元年九月,进封荆王,赐金印兽纽。尝占驸马锁南管卜分地,驸马诉其事,四年命行省阅籍正之。泰定帝崩,文宗自立于大都,陕西诸王及行台官起兵勤王。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从大庆关渡河,下河中;靖安王阔不花入潼关,进据虎牢;铁木哥入武关,克襄阳及邓州。也速也不干驻河南府之白马寺,节度诸军,势张甚。既而齐王月鲁帖木儿袭陷上都,文宗遣使放散西军,阔不花械其使送于别帖木儿。俄知上都定不守,乃解甲西还。至顺初,诸王秃坚等起兵云南,也速也不干从镇西武靖王搠思班讨平之,诸军北还。也速也不干与诸王锁南以所部留镇一年,以防反侧。是年,便其子脱火赤入朝,再贡牦牛。后至元元年,卒。

  子脱火赤袭荆王,赐金印,三年卒。

  弟脱脱木儿嗣,仍命脱火赤妃忽剌灰同掌奥鲁思事。明年十二月庚戌,加脱脱木儿元德上辅广中宣义正节振武佐运功臣。卒,无子。至正三年七月,中书省奏:“阔端分地接连西番,自脱脱木儿卒,无人承嗣。达达人口畜牧,时被西番劫夺,甚不便。”遂以其地置永昌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治之。

  阔出太子,太宗第四子。太宗七年,三道伐朱,阔出与诸王忽都秃、嗣国王塔思由中道,以粘合重山军前行中书省事辅之。冬十月,拔枣汨,遂徇襄、邓诸州,入郢州,大掠而还。明年冬,卒于军中。

  子失烈门,自幼为太宗所爱。定宗崩。斡亦剌海迷失皇后欲立之。亲王拔都等定议立宪宗。宪宗即位,皇后与失烈门之母厌禳,事觉,赐死。失烈门与定宗之二子忽察、脑忽亦以谋作乱,讯鞫得实,谪失烈门为探马赤。世祖方用兵大理,请以失烈门自从,俾赎罪。后宪宗自将伐朱,仍投失烈门于水。

  子孛罗赤。至元二年,分河南路属州为太宗位下四亲王食邑,孛罗赤分得睢州。二子:曰合带,曰阿鲁灰。

  合带,至元二年七月封靖远王。赐驼纽鋈金银印。

  阿鲁灰,尝从海都叛,大德十年偕诸王秃满、明理帖木儿等来降,封襄宁王,赐驼纽金印。卒,无子。至大二年,以兄子也速不干袭爵。

  哈剌察儿子脱脱。宪宗二年,析太宗西域分地与其子孙,脱脱得叶密里河上地。从宪宗伐蜀,留营帐于河西。中统初,为浑都海所掠。二子:曰月别吉,曰沙蓝朵儿只。

  灭里子脱忽。昔里吉之叛,脱忽依违容纳。至元十八年,为诸王别里帖木儿所袭破。

  子曰俺都剌。俺都剌二子:曰爱牙赤,曰秃满。

  秃满,初附海都。海都死,与其子察八儿归命于武宗,不即至,与笃哇相攻。大德十一年,武宗与月赤察儿乘间亟进,至也儿的失河,秃满与明理帖木儿、阿鲁灰等不意大军猝至,俱来降。武宗即位,秃满进所藏太宗玉玺,封为阳翟王。秃满子曲春。

  曲春子太平。泰定元年,太平袭封赐印。天历初,偕国王朵罗台与燕帖木儿战于蓟州檀子山,兵败,为唐其势所杀。文宗以曲春子帖木儿袭封阳翟王。三年八月,入朝。卒。子阿鲁辉帖木儿嗣。

  阿鲁辉帖木儿,性奸黠。惠宗初立,阿鲁辉帖木儿欺其幼,曰:“天下事重宜委宰相决之,庶可责其成效,若躬自听断,万一差误,将负恶名。”帝信其言,每事无所专决,以致奸臣窃柄,驯至乱亡。及汝颍盗起。天下骚动。

  至正二十年,阿鲁辉帖木儿乘间拥众二十万,屯于木儿古彻儿之地,胁漠北诸王以叛。且遣使言于帝曰:“祖宗以天下付汝,汝何故亡其大半?汝自度不胜任,盍以国玺授我,我代汝为之。”帝闻其言,神色自若,徐曰:“天命有在,汝欲为则为之。”仍降诏开谕,俾其悔罪。不听。仍命秃坚帖木儿等至称海,发哈剌赤万人讨之。甫交绥,即弃仗奔阿鲁辉帖木儿军中,秃坚帖木儿单骑还上都。明年,更命老章以兵十万讨之,且令阿鲁辉帖木儿之弟忽都帖木儿从军,大败其众。其部将脱见势败,与宗王玉枢虎儿吐华等执阿鲁辉帖木儿,献于阙下。阿鲁辉帖木儿临死,骂不绝口。旧例:宗王有罪大故,用弓弦纹之,名曰赐死。至是帝特命杀之,以忽都帖木儿袭封阳翟王。

  合丹,太宗庶长子也。从拔都征奇卜察克,遂入斡罗思。大军围秃里思城,不下,拔都使合丹与不里助攻,拔而屠之。辛丑,分军五道,攻马加。合丹一军,从莫而陶逾山,入脱兰吾西而伐尼,选曰耳曼六百人为向导。西行至滑拉丁,为马加之要地,有内堡守御甚固,惟城为木城。大军至即破之,俘戮无算。内堡仍坚守,军退,堡人出居外城,在军突返,皆杀之,以火炮攻陷内堡,老弱尽死。遂西攻生他马斯城,杀戮亦如之。别将被札纳忒城。又至丕勒克,先驱马加人攻之,再驱斡罗斯及库清人继之,而督以蒙古兵,积尸盈堑,践之登城,攻七日,城陷。以届秋收,下令不杀人,敛民赋供军食。是年冬,合丹与拔都合兵渡秃纳河,围格兰城,架炮攻之,护以木栅,并填堑以进。城人焚居室,守礼拜堂以拒敌,其将为西班牙人,有勇略,相持末下。百太宗凶闻至。是时,合丹自率所部追马加王不剌不及,遂引兵与拔都东返。事具《拔都传》。

  宪宗、世祖之立,合丹均有翼戴功。中统元年,御阿蓝答儿、浑都海于姑臧,获而斩之。明年,从世祖征阿里不哥,战于昔土木淖尔,阿里不哥败走。未几,合丹卒。子五人:曰睹儿赤,曰也不干,曰也迭儿,曰也孙脱,曰火你。

  睹儿赤子小薛。元贞元年,平阳民诉小薛部曲恣横,遣官按问,杖所犯重者,余听小薛自责之。大德二年,招小薛所部流徙凤翔者三百余户,以潞州田二千八百顷赐之。皇庆元年,敕小薛部下,归所占襄垣县民田。

  也不干子火郎撒。至大元年,封陇王,赐兽纽金印。

  也孙脱,党附海都。大德十年,武宗逾阿尔泰山,袭执之。

  火你,又称火你赤。子二人:曰咬住,曰那海。天历元年,那海与齐王月鲁帖木儿袭陷于上都,得玉玺来上。

  史臣曰:“海都之叛,宪宗为之也。世祖鉴于此,招携怀远,务存忠厚。成宗之待明理帖木儿,武宗之待察八儿,皆承世祖之遣训。可谓得亲亲之道矣。”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志第十八·礼十·脱脱
  卷一百二十四 志九十九·赵尔巽
  卷四百二十八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一百八十八 嘉祐三年(戊戌,1058)·李焘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徐乾学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自序·杨捷
  第四四八禀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一·佚名
  通志卷一百六十五·郑樵
  王硄传·脱脱
  赵昌言传·脱脱
  卷之七十一  蓬軒類記四(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唐纪五十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九贞元八年(壬申、792)·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詹无咎·唐圭璋

      无咎与熊禾同时。   鹊桥仙   题烟火簇   龟儿吐火。鹤儿衔火。药线上、轮儿走火。十胜一斗七星球,一架上、有许多包裹。   梨花数朵。杏花数朵。又开放、牡丹数朵。便当场好手路歧人,也须教、点头咽唾。

  • 十二、元剧之文章·王国维

    元杂剧之为一代之绝作,元人未之知也。明之文人始激赏之,至有以关汉卿比司马子长者(韩文靖邦奇)。三百年来,学者文人,大抵屏元剧不观。其见元剧者,无不加以倾倒。如焦理堂《易余籥录》之说,可谓具眼矣。焦氏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 卷九十七·毕沅

      ◎宋纪九十七 ∷起柔兆敦牂七月,尽强圉协洽四月,凡十月。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   秋,七月,乙丑朔,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   宋昭先以上书谏攻辽,贬连州;庚午,诏赴都。   乙亥,蔡京移儋

  • 第八十九回 易嗣君济邸蒙冤 逐制帅楚城屡乱·蔡东藩

      却说宁宗本立荣王曮为皇子,改名为询,至嘉定十三年,询竟病逝,谥为景献,后宫仍然无出,免不得仍要另选。先是孝宗孙沂王柄无嗣,立燕王德昭九世孙均为后,赐名贵和,嘉定十四年,立贵和为皇嗣,改赐名为询。惟询已过继宁宗,是沂王一

  • ●卷九·赵翼

    ○宋书多徐爰旧本沈约于齐永明五年奉敕撰《宋书》,次年二月即告成,共纪、志、列传一百卷,古来修史之速未有若此者。今案其《自序》而细推之,知约书多取徐爰旧本而增删之者也。宋著作郎何承天已撰《宋书》,纪、传止于武帝功

  • 卷之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三四六禀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三--四·佚名

    竹南三保宛里街庄总理、街庄正、绅耆、通事、土目等,禀请淡水分府保留已革总理郑妈观之职具佥禀人竹南三保宛里街庄总理梁妈成、董事陈生、街正杨清河,山脚庄董正吕加己、苏德,猫盂庄正李玉柳、郭永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三·阿桂

    六月戊申博清额富勒浑奏言初七日亥刻【臣】等抵明郭宗适将军阿桂已派五岱和隆武先后带兵五百余名来守桥座查此一带粮站因被贼畨阻截督【臣】刘秉恬奏折直至初八日始行递至又询据将军温福赍折之员称哲尔觉一带奏折均系

  • 青燐屑下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乙酉元旦,大风拔木,积雪数尺。自腊迄春,阴凝不霁。白洋河干,聊为锦蕞;飘洒浸润,竟不成礼。阁部以粮饷不前,诸军饥馁;断荤绝饮,蔬食啜茗而已。兴平至徐州,程肖宇率骁健之士六人以降(肖宇,丰沛间大盗也;聚众数千,攻掠无忌

  • 徐世谱传·姚思廉

    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彳复人。世代居荆州,为主帅,统兵征伐蛮、蜒。到了徐世谱时,其人尤其勇猛且体力过人,擅长于水战。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时,徐世谱带着乡里人侍奉他。侯景之乱时,徐世谱因参与征伐侯景,多次官至员外散骑常侍。不

  • 卷十八 十八之四·孔颖达

    《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梁山于韩国之山最高大,为国之镇,祈望祀焉,故美大其貌奕奕然,谓之韩奕也。梁山,今左冯翊夏阳西北。韩,姬姓之国也,后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幽王九年,王室始骚。郑桓公问于史伯曰

  • 卷之六·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六仁父子之仁《宋史》: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五月一曰太子生,後宫李氏所出也。知开封府周起方奏事,帝曰:知朕有喜乎。起曰:不知也。帝曰:朕始生子。即入禁中,怀金钱出探以赐起。李氏,杭州人,初入宫侍刘修仪,庄重寡言,帝合为

  • 出钱劳军与布施·太虚

    ──三十年二月十五日在重庆中央电台广播──大乘菩萨行,无论为兼利的大度,或利他的四摄,莫不首在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众人有种种厄难,能解救之而使离怖畏,是名无畏施;发扬真理,宣传正义,使他人破迷成觉,除恶行

  •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印光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有所得。谓业消智朗,然有浅有深,不可即生满足想。摄心正念,善境或愈显,或即泯,切勿以为念。但使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即已。见善境,心地清凉,了无躁妄取著

  • 瑜伽论记卷第十二(之上)(论本第四十八)·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卷第四十八释增上戒住中。初问。次解。后结释会名。解中有三。初解十意乐。即地论名发起净分。二辨住相。彼论名自体净分。三辨校量。地论以前例后故无此文。若准下结文即为九段。下之诸地亦随结文。即

  •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创作的文化人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6年。全书并不长,共十三章,附一些日本词的注释和全书索引。除前述首尾两章外,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

  • 慧珠阁诗钞·多隆阿

    慧珠阁诗钞一卷,附录一卷 ,[清] 多隆阿撰 。 诗别集

  • 人谱·刘宗周

    明末刘宗周的重要伦理学著述之一。分为正篇和续篇。论述了关于人的本性和道德修养方法的理论。受阳明心学影响,他认为心即性,具有至善的道德价值。“无善而至善,心之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谱正篇·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