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通论辑本

姚际恒的礼记通论,是他的九经通论之一。清初以来的各家书目、史志及地方志等,皆未见著录。独杭世骏续礼记集说加以著录,云「上中下三帖」,不注卷数。本书原本已亡佚,杭世骏续礼记集说曾引用三十馀万字。礼记通论此书曾引到诗经通论。诗经通论作於康熙四十四年(一七○五),可见本书成书年代更晚於诗经通论。杭氏续礼记集说云:「(姚氏)著九经通论,中有礼记通论,分上、中、下三帖。」(卷首,姓氏,页一○)这种编排方式,与传统按礼记四十九篇之顺序排列者不同。柳诒徵劬堂读书录云:「姚氏自以其意评判戴记各篇之高下,而分为上、中、下三等。据杭书所集姚氏之说,有所谓列上帖、列中帖、列下帖者。」(文澜学报第一卷一期)可知,姚氏通论分上、中、下帖是一种品评的等级。等级之高下,以是否能得儒学之真义为标准。有关大学、中庸部分,姚氏以二书皆禅学,应黜回礼记中。

《礼记通论辑本》全部章节目录

(1)曲礼上
(2)曲礼下
(3)檀弓上
(4)檀弓下
(5)王制
(6)月令
(7)曾子问
(8)文王世子
(9)礼运
(10)礼器
(11)郊特牲
(12)内则
(13)玉藻
(14)明堂位
(15)丧服小记
(16)大传
(17)少仪
(18)学记
(19)乐记
(20)杂记
(21)丧大记
(22)祭法
(23)祭义
(24)祭统
(25)经解
(26)哀公问
(27)仲尼燕居
(28)孔子闲居
(29)坊记
(30)中庸
(31)表记
(32)缁衣
(33)奔丧
(34)问丧
(35)服问
(36)间传
(37)三年问
(38)深衣
(39)投壶
(40)儒行
(41)大学
(42)冠义
(43)昬义
(44)乡饮酒义
(45)燕义
(46)聘义
(47)丧服四制

猜你喜欢
  中庸·子思
  孟子私淑录·戴震
  论衡校释·黄晖
  续焚书·李贽
  岩下放言·叶梦得
  西铭·张载
  渔樵问对·邵雍
  浮邱子·汤鹏
  娑罗馆清言·屠隆
  论语点睛补注·智旭
  明心宝鉴·范立本
  大学证文·毛奇龄
  论语集说·蔡节
  孟子集疏·蔡模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春睡·洪昇

    【越调引子·祝英台近】〔旦引老旦扮永新、贴旦扮念奴上〕梦回初,春透了,人倦懒梳裹。欲傍妆台,羞被粉脂涴。〔老旦、贴旦〕趁他迟日房栊,好风帘幕,且消受熏香闲坐。 永新、念奴叩头。〔旦〕起来。 【海棠春】流莺

  • 第一折·佚名

    (正末领大末、二末、三未净行钱上)(正末云)老夫姓张名公艺,寿张县人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老夫所生三个孩儿,大的张悦,第二张王羽,第三个张英。大的个治家,第二个习文,第三个习武。这三个孩儿,家私里外,都是俺这三个孩儿的。

  • 二集卷三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二古今体九十七首【壬申二】花朝九十春过半花开未一分春光信不少假藉花事胡乃偏逡廵含胎红杏润晓露绽蕊绯桃烘暖云去年此日江之滨广陵节物撩眼新緐弦急管颇觉閙雪梅水仙别有神朝来更不宣

  • 卷七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黄端伯【五首】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除宁波推官改杭州厯礼部郎中南京既下死于市有瑶光阁集【静志居诗话元公近体浏亮虽注意逃禅都无蔬笋之气絶命辞云欲识分

  • 三十三岁了·刘半农

    三十三岁了, 二十年前的小朋友没有几个了, 十年前的朋友也大都分散了, 现在的朋友虽然有几个, 可是能于相知的太少了! 三十三岁了, 二十年前不能读什么书, 十年前不能读好书, 现在能于读得了, 可常被不眠症缠绕着, 读得实在太少

  • 巻九·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九鄱阳史简编元叶兰寓庵诗集一叶楚庭名兰鄱阳人父懋字德新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楚庭仕太常寺礼仪院奉礼从父于浙以诗名犹善歌赋清润古雅不作今人语太祖受命周伯琦应召楚

  • 第一纲 声韵·刘坡公

    学诗百法之一 练习四声法 学诗之第一步,当重声韵。声韵之中,尤以练习四声为最要。四声者何?平上去入是也。兹录昔人辨四声歌诀如下: 平生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用力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第一句言平声平道莫

  • 卷三十八 漢紀三十·司马光

      起旃蒙大淵獻(乙亥),盡玄黓敦牂(壬午),凡八年。   王莽天鳳二年(乙亥、一五年)   春,二月,大赦天下。   民訛言黃龍墮死黃山宮中,百姓奔走往觀者有萬數。莽惡之,捕繫,問所從起;不能得。   單于咸旣和親,求其子登屍。莽欲

  •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申时行字汝黙苏之吴县人举进士第一人为翰林院修撰初从外家姓为徐久而后复之时行美姿容秀目疎眉性温茂有体韵而不促惬能诗文善笔札见者无不亲重之初以丁父忧归家贫时时居间有司又稍从狎邪游既服除补官与同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五·允秘

    传三【亲王】和硕豫亲王多铎传多铎太祖髙皇帝第十五子初封贝勒天聪二年二月从上征多罗特部有功赐号额尔克楚呼尔三年十月从上征明由龙井闗入同贝勒莽古尔泰多尔衮以偏师围汉儿庄城降之遂防大军克遵化进薄京城明宁逺巡

  • 六〇 北京的戏·周作人

    北京的戏是向来有名的,我在上文说过潘姨太太在影抄石印小本的《二进宫》,伯升的每星期往城南看粉菊花,这似乎含有双重意义,因为在这里有着对于北京的“乡愁”,是生长在北京的人所特别有的,此外则是对于那声调的迷恋,这却是很

  • 卷七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七十一歌颂十一【词臣三】万寿诗【七言律八首】右    庶    子【臣】阎锡爵紫气东来映彩虹一人有庆兆民同安期火枣堆盘赤方朔仙桃满袖红甲

  • 卷七 释丘第十·邢昺

    [疏]“释丘第十”。○释曰:案《广雅》云:“小陵曰丘。”《说文解字》曰:“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此下云非人为之丘。然则土有

  • 第二章 论妇女之苦古今无救者·梁启超

      夫以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而压制女子,使不得仕宦,不得科举,不得为议员,不得为公民,不得为学者,乃至不得自立,不得自由,甚至不得出入、交接、宴会、游观,又甚至为囚,为刑,为奴,为私,为玩,不平至此,耗矣哀哉!损人权,轻天民,悖公理,失

  • 《论语》简介一·孔子

    学而第一学而第一,儒雅的君子风度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做人第一,学问第二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孝道可使民风淳朴温良恭俭让的风范继承父亲的遗志和与礼的辩证法

  • 卷六·刘逢禄

    王鲁例第十一隐元年:春,王正月。注:惟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又注: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明信品第十一   [一]釋曰.已說無上菩提.隨順菩提者所謂信.此信相今當說。偈曰.   [二]已生.及未生. 正受.及似受. 他力.亦自力. 有迷.亦不迷.   現前.

  • 佛说山海慧菩萨经·佚名

    阿弥陀佛觉诸大众观身经解脱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业波国。与大比丘众八万人俱。大智本行所作以达。其名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王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