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出 春睡

【越调引子·祝英台近】〔旦引老旦扮永新、贴旦扮念奴上〕梦回初,春透了,人倦懒梳裹。欲傍妆台,羞被粉脂涴。〔老旦、贴旦〕趁他迟日房栊,好风帘幕,且消受熏香闲坐。

 

永新、念奴叩头。〔旦〕起来。

 

【海棠春】流莺窗外啼声巧,睡未足,把人惊觉。〔老〕翠被晓寒轻,〔贴〕宝篆沉烟袅。〔旦〕宿酲未醒宫娥报,〔老、贴〕道别院笙歌会早。〔旦〕试问海棠花,〔合〕昨夜开多少?〔旦〕奴家杨氏,弘农人也。父亲元琰,官为蜀中司户。早失怙恃,养在叔父之家。生有玉环在于左臂,上隐“太真”二字。因名玉环,小字太真。性格温柔,姿容艳丽。温揩罗袂,泪滴红冰;薄试霞绡,汗流香玉。荷蒙圣眷,拔自宫嫔。位列贵妃,礼同皇后。有兄国忠,拜为右相,三姊尽封夫人,一门荣宠极矣。昨宵侍寝西宫,〔低介〕未免云娇雨怯。今日晌午时分,才得起来。〔老、贴〕镜奁齐备,请娘娘理妆。〔旦行介〕绮疏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越调过曲·祝英台】〔坐对镜介〕把鬓轻撩,鬟细整,临镜眼频睃。〔老〕请娘娘贴上这花钿。〔旦〕贴了翠钿,〔贴〕再点上这胭脂。〔旦〕注了红脂,〔老〕请娘娘画眉。〔旦画眉介〕着意再描双蛾。〔旦立起介〕延俄,慢支持杨柳腰身,〔贴〕呀,娘娘花儿也忘戴了。〔代旦插花介〕好添上樱桃花朵。〔老、贴作看旦介〕看了这粉容嫩,只怕风儿弹破。〔老、贴〕请娘娘更衣。〔与旦更衣介〕

 

【前腔】〔换头〕飘堕、麝兰香,金绣影,更了杏衫罗。〔旦步介〕〔老、贴看介〕你看小颤步摇,轻荡湘裙。〔旦兜鞋介〕低蹴半弯凌波,停妥。〔旦顾影介〕〔老、贴〕袅临风,百种娇娆。〔旦回身临镜介〕〔老,贴〕还对镜,千般婀娜。〔旦作倦态,欠伸介〕〔老、贴扶介〕娘娘,恁恹恹,何妨重就衾窝。

 

〔旦〕也罢,身子困倦,且自略睡片时。永新、念奴,与我放下帐儿。正是:“无端春色熏人困,才起梳头又欲眠。”〔睡介〕〔老、贴放帐介〕〔老〕万岁爷此时不进宫来,敢是到梅娘娘那边去么?〔贴〕姐姐,你还不知道,梅娘娘已迁置上阳楼东了!〔老〕哦,有这等事!〔贴〕永新姐姐,这几日万岁爷专爱杨娘娘,不时来往西宫,连内侍也不教随驾了。我与你须要小心伺候。〔生行上〕

 

【前腔】〔换头〕欣可,后宫新得娇娃,一日几摩挲!〔生作进,老、贴见介〕万岁爷驾到。娘娘刚才睡哩。〔生〕不要惊他。〔作揭帐介〕试把绡帐慢开,龙脑微闻,一片美人香和。〔瞧科〕爱他,红玉一团,压着鸳衾侧卧。〔老、贴背介〕这温存怎不占了风流高座!

 

【前腔】〔换头〕〔旦作惊醒低介〕谁个?蓦然揭起鸳帏,星眼倦还挪。〔作坐起,摩眼、撩鬓介〕〔生〕早则浅淡粉容,消褪唇朱,掠削鬓儿欹矬。〔老、贴作扶旦起,旦作开眼复闭,立起又坐倒介〕〔生〕怜他,侍儿扶起腰肢,娇怯怯难存难坐。〔老、贴扶旦坐介〕〔生扶住介〕恁朦腾,且索消详停和。

 

〔旦〕万岁!〔生〕春昼晴和,正好及时游赏,为何当午睡眠?〔旦低介〕夜来承宠,雨露恩浓,不觉花枝力弱。强起梳头,却又朦胧睡去。因此失迎圣驾。〔生笑介〕这等说,倒是寡人唐突了。〔旦娇羞不语介〕〔生〕妃子,看你神思困倦,且同到前殿去,消遣片时。〔旦〕领旨。〔生、旦同行,老、贴随行介〕〔生〕落日留王母,〔旦〕微风倚少儿。〔老、贴合〕宫中行乐秘,少有外人知。〔生、旦转坐介〕〔丑上〕“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启万岁爷:国舅杨丞相,遵旨试验安禄山,在宫门外回奏。〔生〕宣奏来。〔丑宣介〕杨丞相有宣。〔副净上〕“天下表章经院过,宫中笑语隔墙闻。”〔拜见介〕臣杨国忠见驾。愿吾皇万岁,娘娘千岁!〔丑〕平身。〔副〕臣启陛下:蒙委试验安禄山,果系人才壮健,弓马熟娴,特此复旨。〔生〕朕昨见张守珪奏称:禄山通晓六番言语,精熟诸般武艺,可当边将之任。今失机当斩,是以委卿验之。既然所奏不诬,卿可传旨禄山,赦其前罪。明日早朝引见,授职在京,以观后效。〔副〕领旨。〔下〕〔丑〕启万岁爷:沉香亭牡丹盛开,请万岁爷同娘娘赏玩。〔生〕今日对妃子,赏名花。高力士,可宣翰林李白,到沉香亭上,立草新词供奉。〔丑〕领旨。〔下〕〔生〕妃子,和你赏花去来。

 

倚槛繁花带露开,罗虬 〔旦〕相将游戏绕池台。孟浩然

 

〔生〕新歌一曲令人艳,万楚 〔合〕只待相如奉诏来。李商隐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五·彭定求
  鲍参军集卷四·鲍照
  第四折·刘君锡
  卷五·杨慎
  二薇亭诗集·徐玑
  ●自序·黄遵宪
  卷359 ·佚名
  卷十五·冯惟讷
  卷之四·佚名
  卷三十二·曹学佺
  卷六百六十一·佚名
  卷六百十·佚名
  御选宋诗姓名爵里一·康熙
  我写《唐诗百话》·施蜇存
  哀秦二世赋原文译文·司马相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狡脱·李渔

    〖三犯月儿高〗(老旦道妆上)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奴家邹氏,自从那日逃禅之后,且喜俗子另觅婚姻,不来缠扰,终朝打坐参禅,渐觉六根清净。闻得他聘了一位何小姐,也是宦室之女。未曾过门的时节,我替那女子

  • 宋词三百首(8)·朱祖谋

    春月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

  •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花儿开过了,果子结完了; 一春底香雨被一夏底骄阳炙干了, 一夏底荣华被一秋底馋风扫尽了。 如今败叶枯枝,便是你的余剩了。天寒风紧,冻哑了我的心琴; 我惯唱的颂歌如今竟唱不成。 但是,且莫伤心,我的爱, 琴弦虽不鸣了,音乐依然在

  • 卷二十三·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三兵部主事陈焯编刘 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以编排官王尧臣亲嫌改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纠改夏竦谥及争中贵人议乐时论韪之懽度支判官徙三司使劝帝收揽威权以消

  • 先德类·佚名

    ○范文肃厚德范文肃公文程,为宋忠宣公裔,清初仗剑谒军门,太祖曰:“名臣后,宜厚待之。”遵化四城之役,公守滦州,独得保全阖郡生灵。大兵入关时,公参决帏幄,劝睿忠王秋毫无犯,为明帝发丧,并护送倪文贞公灵柩南归,凡忠义之士皆褒奖之

  • 第四四五谕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二七--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铜锣湾街庄总理曾道隆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抚民分府、摄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以便奉公事。案查竹南二保铜锣湾街庄总理林思赞,因案示革,所遗斯缺,尚未接充。兹据贡生刘联

  • 金佗续编卷十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十二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十一绍兴十一年差官传宣抚问省劄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令张去为一就传宣抚问湖北京西路宣抚司官兵倍支起发一次右劄送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照会准此照会敌军韩常等犯界

  • 补编一·佚名

    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海防紧要宜毖近患而豫远谋摺(光绪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军机处密寄署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上谕(光绪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奏筹备台湾防务摺(光绪十年正月初四日到)福州将军穆图

  • 卷三十三·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三十三鸿胪寺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三鸿胪寺国朝官制鸿胪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初制满洲三品顺治十六年定与汉人俱为正四

  • 序·孙奭

    朝散大夫《尚书》兵部郎中充龙图阁待制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事兼判国子监止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孙?撰夫总群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自昔仲尼既没,战国初兴,至化陵迟,异端并作,仪、衍肆其诡辩,杨、

  • 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第五·晏婴

    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据造焉。公曰:“维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

  • 卷六十二·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二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文公○音义忠信接礼曰文【案谥法解无文正义内亦无此六字疑衍文也】经元年公即位疏既尸其位名号即成【即毛本误

  • 杂篇&middot;说剑第三十·庄子

    [题解]《说剑》以义名篇。“说剑”指庄子为赵文王说剑一事。有人说《说剑》为伪书,实不可从。此篇内容并非与庄子思想无关,它的主旨在于说明为政当无事,以无为而治就会得到治理,可说是《应帝王》篇观点的

  • 郭象《庄子注》中之自然义·钱穆

    (一)道家尚自然,此义尽人知之。然道家书莫先于《庄子》,而《庄子》内篇言及自然者实不多。《德充符》:"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应帝王》:"顺物自然而不益私焉。"仅两见。似庄子心中,自然尚未成一特定之观念。庄子之所谓自然,不

  • 论语通释·焦循

    《论语通释》(之释&ldquo;一贯忠恕&rdquo;&ldquo;异端&rdquo;&ldquo;仁&rdquo;&ldquo;圣&rdquo;&ldquo;大&rdquo;&ldquo;学&rdquo;)自周、秦、漢、魏以來,未有不師孔子之人。雖農工商賈、廝養隸卒,,未有不讀《論語》者。

  • 卷第八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八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一 尔时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

  • 琴声十六法·冷谦

    古代乐学著作。明冷谦撰。提出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法,为琴声表演的美学原则。认为“不轻不重

  • 关云长千里独行·佚名

    简名《千里独行》。杂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出《三国志平话·关公独行》。剧写曹操征讨刘备,智赚徐州,掳备之甘、糜二夫人并围下邳挟关羽投降。关为全两嫂活命,以降汉不降曹、与嫂分院而居、一得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