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简介一

学而第一

学而第一,儒雅的君子风度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做人第一,学问第二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

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孝道可使民风淳朴温良恭俭让的风范

继承父亲的遗志和与礼的辩证法怎样才算是好学?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道德与政治

为政第二

诗与政治德治与法治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心是孝道的根本

态度不是小问题大智若愚的颜回观察人的方法

温故而知新做一个通才不要吹牛皮

要团结不要分裂书呆子与空想家异端的问题

不要不懂装懂做官的学问提拔正直的干部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不做官也可以参与政治人不能不讲信用

看过去知未来见义不为是胆小鬼是可忍,孰不可忍?

仁德是礼乐的前提

八佾第三

不要铺张浪费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文献的重要性

要有一颗虔诚的心问者不相亏凡事不必苛求

理解的困难以心换心的领导艺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尽善尽美的追求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里仁第四

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

追求仁德,摈弃邪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人的过错中识别人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读书人不以吃穿为追求天下事无可无不可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一以贯之的恕忠之道义与利的选择用坏人做你的镜子

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父母在世,不要远游记住父母的年纪

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严于律己总不会错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保持一定的距离

公冶长第五

孔子怎样选女婿?处世的艺术不要耍嘴皮子

人贵有自知之明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朽木不可雕也

无欲则刚“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愚不可及的大智慧不念旧恶少怨恨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自我批评的难得

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雍也第六

不迁怒,不贰过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该得的不要推辞

不要搞“血统论”贵在坚持安贫乐道的典范

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不开后门,不拉关系不自夸,不居功

口才可以免祸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正直是立身之本

知之、好之与乐之因材施教,不要对牛谈琴有耕耘才有收获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

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圣人的忧虑

旷达的个人生活举一反三的教学法不要在丧事中大吃大喝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富可求吗?孔子是不是“发烧友”?

富贵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是天才,敏以求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冒充内行闻过则喜

节俭总比奢侈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第八

弃天下如敝屣一切以礼为标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锋芒毕露就是祸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是不是愚民政策?

德行更比才能重读书不为稻粱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人才难得,也不在多

子罕第九

君子不言利博与专的问题宝剑锋从磨砺出

循循善诱的艺术待贾而沽,不藏于椟逝者如斯夫!

女色的魅力有多大?进退成败都在自己自强不息的楷模

半途而废大有人在后生可畏正确听取他人言语

匹夫不可夺志岁寒才知松柏后凋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

乡党第十

到哪个坡唱哪个歌圣人未能免俗公务活动与私交有别

圣人穿不穿时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饭睡觉不说话

先进第十一

修身宜早不宜迟人各有所长鬼神生死之间

饶饶者易缺不言则已,言必有中谁能升堂入室?

过犹不及文人心态的不平对症下药

不要盲从上级儒者的“清明上河图”

颜渊第十二

克己复礼,为仁由己仁的外用说话谨慎就是仁?

君子不忧不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什么叫“明”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与质的辩论税收问题

爱恨生死的糊涂帐君臣父子,各就各位片言折狱的是与非

政府公务员守则君子成人之美上梁不正下梁歪

贪欲起盗心风吹草动的统治术闻人与达人

先事后得及其它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君子以文会友

子路第十三

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名正言顺

谁来种田地?学以致用表率的作用

知足常乐实行富民政策一言兴邦,一方丧邦

近者悦,远者来欲速则不达“直”也有讲究

士的标准狂者与狷者恒心的重要性

“和”与“同”的根本区别好恶不等于是非君子易事而难说

泰而不骄刚毅木讷,近于仁德

宪问第十四

读书人不要怀恋温柔之情治世和乱世的言行有言者不必有德

不要溺爱,不要愚忠贫富都作等闲看什么是完人?

恰到好处看人看大节用人之妙

大言不惭,为之也难为谁而学?思不出其位

胸襟宽广而明察人才的品质更重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不怨天,不尤人历史车轮不可阻挡知其不可而为之

儒学的进修纲要

卫灵公第十五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无为而治忠信笃敬走遍天下

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言与不言的利和弊杀身以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卖弄小聪明“名”的情结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众恶必察,众好必察

有错不改,错上加错与其空想,不如学习君子谋道不谋食

得之容易守成难小知与大受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当仁不让贞而不谅工作在前,享受在后

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辞达而已

季氏第十六

且看侵略者的逻辑礼乐征伐自谁出?朋友是有益不是有害?

快乐有益不是有害?把握好说话的时机人生三戒

该不该有所谓?天才、勤奋者与懒汉君子的九种思虑

独善其身与用行舍藏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诗礼传家

阳货第十七

圣人的虚与委蛇人性的问题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割鸡可不可以用牛刀?仁的五条行为准则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六言六蔽诗的伟大作用不学诗如面壁面立

礼乐到底是什么?色厉内荏,穿窬之盗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古今人物毛病谈

天何言哉?不屑之教丧期要不要改革?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君子尚义不尚勇君子憎恶什么?

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人过四十万事休

微子第十八

时代的病态孔子为什么要出国?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谁来指点迷津?到底该不该做官?穷达行藏各有志

周公用人的经验谈

子张第十九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

日日月月有进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百工居肆,君子求学

小人文过饰非君子有三变信任是前提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读书与做官的问题法外有情

墙倒众人推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圣人无常师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圣人不可毁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尧曰第二十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尊五美,屏四恶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

猜你喜欢
  卷五十 有司彻第十七·郑玄
  班禄 第十五·王符
  卷一百 邵子之书·黎靖德
  目录·陈天祥
  闻人与达人·孔子
  卷四·程端学
  礼记析疑卷四·方苞
  第五十二卦:《艮卦》·佚名
  第八 摩篇 4·王诩
  卷四百七十六·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复甘立仁居士书·太虚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佚名
  大云轮请雨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三·彭定求

        卷733_1 【淮阳感怀】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

  • 卷一百四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琴溪诗集李宏字彦恢宣州人博学工文词建炎中吕好问知宣州得士四人詹友端周紫芝王相如与宏也毎宴集必与俱惜其诗多不传宏宣和初以左承值郎署泾县事绍

  • 卷二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四高适部落曲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琱戈蒙豹尾红斾挿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赠杜二拾遗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听法还应难【一作说】寻经剩欲

  • 司马光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元年(1038)进士,签判武成军,累迁大理寺丞、起居舍人。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之中知谏院。神宗初,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反对

  • 卷四百三十五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十一月盡其月   十一月丁卯朔,戶部言:「諸路進貢之物,不許附遞,並令轉運司於順便州軍類聚,計綱起發上京,差人管押。」從之。(新無。)   戊辰,詔:「今後三省錄事、都事並依條揀試選人或取法官,逐省各一員。

  • 读礼通考卷一百·徐乾学

    防具六歴代品式汉书景帝中二年令诸侯王薨其葬国得发民挽歌穿复土治坟无过三百人毕事通典后汉制诸侯王列侯樟棺黒漆中二千石以下坎侯漆载饰以盖龙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中二千石以上有辎左龙右武公侯以

  • 卷二百三·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八月戊寅朔 命交阯布政司右参政莫邃男嵩袭父职食禄而不任事时邃与贼战死故推恩其子云 增设通州北关递运所副使二员 尼八刺国王沙的新葛遣人贡方物 上遣中官邓诚赍敕往赐之锦绮纱罗与其贡使偕行凡所经罕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佚名

    万历十七年四月丁丑朔 上亲享 太庙○升广东布政司右布政使程拱宸为广西左布政使○戊寅以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盛讷充日讲官○升山西布政司左布政使李采菲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广东琼州贼李茂陈德乐等与

  • 北上日记 光绪八年壬午·恽毓鼎

    光绪八年,元黓敦牂,正月初一日起(予年二十)正月初一日,戊子晴。早起拜年。孙乐亭、家容生叔、小园、韵梅来。灯后抹牌。初二日晴。掌灯抹牌。初三日晴。晚间落影,抹牌。初四日晴。饭后往藩司前看灯,因登黄鹤楼,游人甚众,稍坐即

  • 王瞺传·李延寿

    王..,字师罗,太安狄那人。父亲王基,酷好读书,很有智谋胆略。王基最初跟随葛荣,因而与周文帝宇文泰认识。宇文泰据守关中,齐神武帝高欢派王基与长史侯景一同前往。宇文泰留下王基不让回来,后来他设法逃了回来。历任南益、北豫

  • 宋绶传·脱脱

    宋绶,字公垂,赵州平棘县人。父亲宋皋,任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等职。宋绶小时聪明机敏,额上生有奇特的骨头,深受外祖父杨徽之的器重和宠爱。杨徽之无子,家中藏书都送给了宋绶。宋绶的母亲也知书达礼,经常亲自训导儿子,宋绶

  • 迦鲁纳答思传·宋濂

    迦鲁纳答思,畏吾儿人,通晓天竺教(即印度佛教)及诸国语言。翰林学士承旨安藏札牙答思推荐给世祖。世祖召他入朝,命随国师讲解佛教教义。国师西蕃人,语言不相通,帝因命迦鲁纳答思从国师学习佛教经典及语言文字,一年皆通。他用

  • 卷八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六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明堂上仁宗议上帝五帝同异 宋 祁臣窃见郑康成以上天之神凡六昊天者天皇大帝五帝者太微五帝王肃曰昊天唯一神以五帝为次神

  • 卷一百二十一 朱子十八·黎靖德

      ◎训门人九(总训门人而无名氏者为此卷。)   朋友乍见先生者,先生每曰:"若要来此,先看熹所解书也。"〔过〕   世昌问:"先生教人,有何宗旨?"曰:"某无宗旨,寻常只是教学者随分读书。"〔文蔚〕   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

  • 卷五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月藏分第十二咒轮护持品第十五尔时世尊,复告四天王言:我今与汝大力雄猛不可害轮大明咒句。如是咒句。过去亿百千万诸佛之所演说。汝若持此大力雄猛不可害轮大明咒句。一切诸魔及魔眷属尚不敢近何能触尧。尔时世尊,作是

  •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太虚

    爱恩斯坦为当代最大之科学者,以相对论著闻于世。顾其说号称难解,英国人汤姆生尝论之曰:爱恩斯坦学说之特点,在置吾人于未有空间、时间、物质诸念以前,以至于最原始之真体,即吾人本之以构成如是之空间、时间、物质诸念者也。

  • 卷第八(金刚部中卷)·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八(金刚部中卷)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金刚阿蜜哩多军茶利菩萨自在神力咒印品(印有二十一咒有十五十四咒是主一咒是伴) 尔时世尊。与军茶利乌枢沙摩等。共会宣说是。大自在威力陀罗尼法印神咒。

  • 崇正辩·胡寅

    南宋哲学家胡寅著。作者站在维护儒家正统思想的立场上,针对自晋迄唐宋高僧佛徒之言行,一一加以驳斥。认为佛设此教,“反以利乐害其心”。佛教是“离天性之自然而对立其德。”佛法入中国,“有以惑人之耳目而移人之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