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铭

北宋张载著。原名《订顽》,曾书於张载书室西墉,程颐改称今名。其写成在《模渠易说》之后,《正蒙》之前,后来也编入《正蒙》中,即《乾称篇》首段。全篇根据张载的气一元论宇宙观和人之本性即天地之性的人性论,宣扬一种仁孝、兼爱和乐天顺命的道德思想,认为应该把一切人,自君主以至穷苦无告的人,都看作兄弟,把天地间的万物看作自己的朋友,人活着就要遵循天道,努力作为,直到问心无愧地死去。文中的“乾称父,坤称母”是譬喻之辞。单册初刻于清乾隆六年(1736年)。《西铭》全文共三百一拾五个字。

《西铭》全部章节目录

(1)西铭 全文

猜你喜欢
  春秋繁露·董仲舒
  孔丛子·孔鲋
  说苑·刘向
  论语全解·陈祥道
  近思录·朱熹
  帝范·李世民
  公是先生弟子记·刘敞
  论衡校释·黄晖
  伸蒙子·林慎思
  岩下放言·叶梦得
  南询录·邓豁渠
  浮邱子·汤鹏
  春秋集传辨疑·陆淳
  大学衍义补·邱濬
  安得长者言·陈继儒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东华仙领八仙同仙童上)(东华云)万缕金光灿碧霞,三山海岛映仙家。片片彩云风散尽,融融丽日照东华。贫道乃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是也。吾传太清之道,隐于昆仑山中,以东华至真之气,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修真养性,累积善功,以成正

  • 序·陈霆

    始余著词话,谓南词起 于唐,盖本诸玉林之说。至其以李白菩萨蛮为百代词曲祖,以今考之,殆非也。隋炀帝筑西苑,凿五湖,上环十六院。帝尝泛舟湖中,作望江南等阕,令宫人倚声为棹歌。望江南列今乐府。以是又疑南词起 于隋。然亦非也

  • 卷一·王蕴章

    《彭城三秀集》,钱氏所刊。一为吴夫人黄,字文裳,著有《荻雪》集;一为沈夫人榛,字伯虔,著有《松籁阁遗稿》;一为蒋夫人纫兰,字秋佩,著有《绣余诗存》。姑负相承,世传风雅。吴夫人为明塞庵相国子妇,籧庵驾部女,适

  • 卷二十八·唐圭璋

    【王寂:词作35首】○昭君怨江行一曲清江环碧。两岸萧萧芦荻。烟雨暗西山。有无间。有酒须当痛饮。百岁黄梁一枕。瞰莫放愁闲。上眉端。○点绛唇上太夫人寿阿母瑶池,梦回风露青冥晓。六宫仪表。曹大家风

  • 提要·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坡门酬唱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宋邵浩编浩字叔义金华人书前有张叔椿序云嵗已酉朅来豫章机幕邵君实隆兴同升出示巨编目曰坡门酬唱总成六百六十篇命工

  • 卷之二十二·佚名

    吴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壬午 改容美洞等处军民宣抚司为黄沙靖安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以田光宝掌司事并立太当平台宜麻寮等十寨长官司○癸巳 湖广参政戴德参军詹允亨进兵取沅州○乙未 置宁国卫以元帅陈德成为指挥同知刘

  • 卷之七·佚名

    天顺八年秋七月壬子朔享 太庙奉 英宗睿皇帝神主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户之神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祭历代帝王及先师孔子陵墓故事三年一祭于八月内行礼故先期遣之○癸丑给靖江王府故奉国将军佐常宫眷食米岁二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敕脩 万历二年正月丁丑朔 上御皇极殿百官致词庆贺行八拜礼以未及大祥余仪俱辍○庚辰辅臣张居正等题以后日讲经书比旧量增数句其诵读生书止于五遍温书照旧三遍从之○壬午 上享 太庙 兵部覆摠督宣大山西尚书王崇古

  • 何偃传·沈约

    何偃,字仲弘,庐江人。司空何尚之的二儿子。州里征召他为辟议曹从事,举荐他为秀才,任命他为中军参军及临川王刘义庆平西府主簿。又征召他任太子洗马,未接受。元嘉十九年(442),何偃任丹陽丞,升任太子中舍人、中书郎、太子中庶

  • 张佳胤传·张廷玉

    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的进士。任滑县知县。大盗高章,伪装为锦衣卫,直闯官署,劫持张佳胤索要金钱。张佳胤脸不变色,佯装书写文券借钱,全部签署的是乡里察盗官的姓名,将他们召入,立即擒获了盗贼,从此闻名。升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三·高晋

    奏议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江苏巡抚庄有恭奏言准户部咨乾隆二十一年闰九月二十六日奉上谕朕明春巡幸江浙所有供宿顿次皆出自帑项丝毫不以累民苐扈从官兵以及外省接驾人等辐辏云集经过地方钱米价值恐一时或致腾踊着

  • 黄敬业·周诒春

    黄敬业 字亮文。年三十三岁。生于广东新寗。兄尚文。业商于香港。已婚。女一。初肄业香港某私立学校。皇仁书院。天津北洋医学堂。香港工业学校。民国元年。自费游美。入塔夫脱医学校。习医科。民国五年。得医学博士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六章 走马·林语堂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语译天下有道,人人知足知止,国与国间没有战争,善跑的马拉到田野,作为犁田之用;天下无道,人人贪欲无厌,国与国间争战频仍,所有的马用

  • 卷六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二宗庙制度体记郊特牲尸神象也【方氏慤曰见乃谓之象神隠而尸陈以其陈者见于隠者故曰尸神象也】【陆氏佃曰尸是象而已其所谓神在彼

  • 春秋经解原序·孙觉

    龙学孙公蚤从安定胡先生游在经社中最有声而尤深于春秋晚患诸儒之凿彼此佩劒蠧蚀我圣经乃摅其所自得为之传凡先儒之是者从之非者折衷之义例一定凡目昭然诚后学之指南也而传者葢寡余曩得之亲故间爱其论议之精审而文辞之

  • 善根品第九·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有众生於诸佛所一发信心。如是善根终不败亡。何况复作诸馀根。阿难。我为众生知彼义故而作譬喻。诸有智者以喻得解。阿难。譬如有人析破一毛以百分。取一分毛霑一渧水。持至我所而作是言:瞿昙。我

  • 宗镜录卷第四十三·延寿

    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因果。答。经云。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又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

  • 佛说妙好宝车经·佚名

    世时有一□□□□□□□□□□□□□菩萨言。夫一切万民□□□□□□□□□切狱囚思得出不。一切病人思得差不。如人在闇思见明不。譬如慈母思见子不。譬如远行思早归不。譬如寡女思得夫不。譬如躄人思得行不。譬如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