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哀公问

按:圣人语言简要不烦,而意无不尽,中庸问政章独为详冗,盖门弟子取孔子对哀公大旨,推而演之也。此篇作者意欲以问礼规模问政,然其字句拗折艰塞,文理多不可通处,较问政章又有霄壤之别,其言理亦多未纯。(卷八三,页一五)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孔子曰:「今之君子,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敖慢,固民自尽,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字句过于作意,全失自然。(卷八三,页二○)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

百姓之德,「德」字今本家语作「惠」字为妥。(卷八三,页二一)

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子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太王之道也。如此,则国家顺矣。」

此篇之文,如上节曰「其居节」,曰「好实」,曰「午」,曰「固臣」;此节曰「固」、「不固」,曰「直言」,曰「太王」,曰「忾」,皆所谓字句拗折艰塞,文理多不可通处也。诸家曲解之,殊无谓。大抵诸侯宜亲迎,天子不以亲迎,此言天子亲迎,非也。孔疏驳郑,是。然谓「鲁得郊天,故云天地社稷之主」,以证记文言鲁非言天子,则曲说耳。(卷八三,页二六)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皆袭中庸。「天道贵其不已」,即中庸以不已为天之所以为天也。「不闭其久」,即悠久也。「巳成而明」,即高明也。「无为而物成」,即无为而成也。说者谓中庸子思作,孔子之言乃依仿子思耳。又上曰「人道政为大」,对哀公问政时已曰「人道敏政」矣,何为又重告之?(卷八三,页三一-三二)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成十一年,尽十五年)·孔颖达
  景公以抟治之兵未成功将杀之晏子谏第四·晏婴
  续孟子原序·林慎思
  卷十五·高诱
  卷一四七·邱濬
  卷三·佚名
  第七章 避嫌疑·佚名
  卷一·康熙
  卷二十五·吕祖谦
  第13章 玉藻·戴圣
  汤问第五·列子
  覆歐陽浚明書·欧阳竟无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佚名
  攝大乘論本卷第三·欧阳竟无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默庵诗集卷之五·曹义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六言绝句 ◆五言绝句 小竹 小扇梅花为吴友赋 题扇两人偶坐似清谈者 对雨看晚唐柳中庸江行诗戏和遣兴 梅花扇为双四兄赋 油扇父亲要诗 白扇白梅为思聡赋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

  • 卷五十六·志第八·历五·宋濂

        ◎历五   ○庚午元历上   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   步气朔术   日法,五千二百三十。   岁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

  • 卷十·李心传

     时事三  诛曦将士共转三十万官资复四州将士共转四万五千余官资附诛曦功赏自王喜下凡四百二十人有由副使建节者有由白身授员郎者又三路全军约七万人喝转或三官资或五官资入队人五官资不入队人三官资大抵共约转三十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夏四月戊戌朔史馆上大元帅府事迹十卷 左朝散大夫直秘阁詹大和落致仕以给事中吕祉朱震中书舍人任申先言其才也庚子殿中侍御史周秘言国家岁以十五事考校监司四善四最考校县令而五六年间惟成都潼川

  • 卷十八 后主·王夫之

      〖一〗   大臣不言,而疏远之小臣谏,其国必亡。小臣者,权不足以相正,情不足以相接,聚而有言,言之婉,则置之若无,言之激,则必逢其怒,大臣虽营救而不能免,能免矣,且以免为幸,而言为徒设,况大臣之媢忌以相排也乎?大臣者,苟非穷凶极

  •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殿阁词林记卷七·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宫詹等附掌詹事府事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凤阳定逺人素负大志至正辛卯盗起汝颍壬辰江淮大乱我髙皇帝自濠如定逺善长遇焉相得甚欢俾掌书记参谋军事甲午克滁州时滁阳王郭子兴自泗还欲留善长善长不从乙未正月

  • 舟山后语(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舟山后语(沈墨庵补述)张肯堂、董玄、曾应选、顾汾、江中泛、陈所学、朱养时、梁隆吉、林之瑛、刘午阳、阮进、张名振、张名扬、杜伯起、张瑞初、王朝先(刘孔昭、徐孚远、阮骏、江天保、黄斌卿、陈九征、李思密、郑遵俭

  • 天祚皇帝本纪·脱脱

    (一)天祚皇帝,名延禧,字延宁,乳名阿果。道宗的孙子,父为顺宗大孝顺圣皇帝,母为贞顺皇后萧氏。大康元年(1075)出生。六岁时封为梁王,加号守太尉,兼中书令。三年后,进封为燕国王。大安七年(1091),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为天下

  • 卷之一百五  星槎勝覽後集(明)費信 撰·邓士龙

    (星槎勝覽,二卷,明費信撰。費信,字公曉,江蘇崑山人。永樂、宣德間隨鄭和通使西洋,著成此書。) 星槎勝覽後集 目錄 真臘國 東西竺 淡洋 龍牙門 龍牙善提 吉里地悶 彭坑國 琉球國 三島國 麻逸國 假里馬丁國 重迦邏 渤泥國 蘇祿

  • 卷四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三选举考赀选宋宁宗嘉定十年十二月以军兴募民纳粟补官十六年十二月命淮东西总领及沿江被水州募江西湖南民入米补官理宗端平元年诏应荐奏人当绍定六年以後入赀补官者令别换授淳佑六年

  •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一切菩萨。皆于毗卢遮那佛前。各自说心真言印。于是曼殊室唎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白佛言。

  •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佛一时在维耶离乐音树下。与大菩萨三万六千比丘八万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诸眷属天龙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众会中。说此法已。大众皆闻无不欢喜。是名即为结愿神咒即薄伽梵。说咒曰

  •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守端

     (参学小师)处凝.智本.智华.法演 编集、海谭录白云禅录天下之颅圆而裾方者。迹满山谷。求其所至之学。或得於心。或得於言。得於心有失於言。非所谓得心。得於言有失於心。非所谓得言。是皆明於一偏。而瞽於双照。若吾

  • 卷之三十·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三十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讳德宝。金台吴氏子。嗣龙泉祖。 世宗甲辰嘉靖二十三年。 临济第二十八世圆通祖嗣宗统(三十八年)。 祖居圆通。 仲夏朔。祖入都居圆通寺。上堂。拈拄杖曰。有么。有么。时有一僧

  • 净慈要语卷之上·永觉元贤

    鼓山涌泉寺沙门 元贤 述净土教源昔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种种法普逗群机不过去其习染之秽以还我本来之净而已但机既不一教亦千殊求其修持最易入道最稳收功最速者则莫如净土一门也净土者何谓太虚空中国土森列有净

  •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陈景元

    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也是《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其上卷抄录《公孙龙子》中《白马论》、《指物论》二篇及谢希深注,下卷载唐杨嗣复《九证心戒》,是九种察言观色的方法。

  • 太上元始天尊证果真经·佚名

    元始天尊劝人持诵真经,以求长生、福庆、度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