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堂位

明堂,蔡邕谓「明堂、太庙、辟雍,同实异名」,今不可详考,大抵以其向明,故曰明堂。若其制度,考工大戴二记各别,考工犹近古,大戴难信也。诸儒以明堂位尊美周公,夸饰鲁事,或云鲁人为之,或云三桓之徒为之,皆非也。春秋时,去周公已远,犹为此尊大之辞,恐无谓。此篇为马融所取入记,使为周末人作,不应直待融始收之矣。故予以为必新莽时人为之,盖借周公以谄莽者,而融无识而收之耳。说兼见文王世子。此篇自注疏而下,人应识其诬妄,不多赘。(卷五九,页二-三)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

郑氏亦以天子为周公,后儒多以为成王,驳郑为非,然下云「周公践天子之位」,则此处是否周公,亦不必致辨耳。(卷五九,页八)

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

夷、蛮、戎、狄,自论语云「九夷」而国语增以「百蛮」,此文与尔雅又增以「戎狄」,而其数不同,周礼又增以「闽貉」,其数亦不同,皆不足据,不必论。此谓九采之国,尤混谬。若以为王制「千里之外曰采」之采,郑谓「九州岛岛之牧」,是也,然则蛮夷等在宫门外而九牧反在应门外乎?若此以为服名,诸侯何独取采为言,且亦不应在蛮夷等外也,郑氏曰:「二伯率诸侯而入,牧居外而纠察之。」附会顾命「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召公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为说,尤凿。其位次尤舛?可笑。侯西面,伯东面,仿曲礼「诸公东面,诸侯西面」为说。不知曲礼东面、西面者以其对立而言,非朝也,朝无不北面者。说详曲礼。又因此遂分六服,四面环绕而朝,五狄则南面,夫人君南面;今南面朝南面,有是理乎?即此而言,此节文之荒诞,不辨可知矣。(卷五九,页一一-一二)

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享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七年致政于成王,本洛诰「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之语,不知洛诰叙周公治洛凡七年,非致政也。因作七年致政,遂谓六年朝诸侯,皆妄也。(卷五九,页一四)

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路,载弧韣,旗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

孟子言「公侯皆方百里」,又言「周公封于鲁,为方百里」,周礼「五百里」已不足信,此云七百里,盖妄以革车千乘为说。然天子地方千里为万乘,鲁既七百里,奚止千乘?盖袭诗而不计其说之?也。成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天子之礼乐,鲁祀帝于郊,配以后稷,悉诬妄。(卷五九,页一六-一七)

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牲用白矣,尊用牺、象、山罍,郁尊用黄目,灌用玉瓒,大圭,荐用玉豆,雕篹,爵用玉琖,仍雕,加以璧散、璧角,俎用梡嶡。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昧,东夷之乐也;任,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

悉诬妄之说,不备辨。(卷五九,页一九)

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上言「季夏六月,禘周公于太庙」,故此不言禘,然据此当是春禘,上何以言夏禘?夏禘矣,此又何以言夏礿?明是凑杂成文。郑氏以其不言春禘,遂谓鲁在东方,王春东巡守,故鲁阙春禘,夫郊社既可同天子,岂庙祭反不得全乎?曲说可恨。(卷六○,页二)

太庙,天子明堂。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振木铎于朝,天子之政也。

天子诸侯之门,经无明文,自郑司农注周礼云:「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郑氏本其说,谓:「天子五,鲁有雉、库、路,则诸侯三门欤?」按:郑说未可信,然犹作疑词,后儒不考,直据以为天子五门,诸侯三门矣,可哂也。刘原父曰:「以诗书礼春秋考之,天子有皋、应、诗。毕书。,无雉、库、路,诸侯有雉、春秋。、路,无皋、应、毕。」按:刘此论颇核然,其余之说,仍谓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何也?(卷六○,页三-四)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有虞氏之旗,夏后氏之绥,殷之大白,周之大赤。夏后氏鸰马,黑鬣。殷人白马,黑首。周人黄马,蕃鬣。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矣,周骍刚。泰,有虞氏之尊也。山罍,夏后氏之尊也。着,殷尊也。牺象,周尊也。爵,夏后氏以琖,殷以鸋,周以爵。灌尊,夏后氏以鸡彝,殷以鸋,周以黄目。其勺,夏后氏以龙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

一味堆砌成文,罔顾其义之谬悠,辞之复迭也。(卷六○,页七)

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

按:春秋文十三年「世室屋坏」,公羊曰:「周公为太庙,鲁公为世室,群公为宫。」此以鲁公为之庙为世室,与公羊同。然鲁止此一世室,今以武公之庙亦称世室,按:成六年「立武宫」,称曰宫,与所谓群公为宫者正合。岂世室乎?且以世室上加文武字,尤谬。意以其为武公故顺称武,则是鲁公以武公而得称文也,甚可笑。以鲁公当文王,以武公当武公,可谓痴绝,而后世庸鄙寡识之儒,宗郑氏以七庙为文武庙在其内之说,见王制。因此有文武世室之名,并为周之文王庙为文世室,武王庙为武世室,是又以文武而得文世室、武世室之名也。吁!文武之功德,何薄于周,乃降不祧之庙而称室耶?尤可嗤已。(卷六○,页九)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殷学也。頖宫,周学也。

王制云:「天子曰璧雍,诸侯曰頖官。」或已疑其附会,此因鲁颂泮水之诗而谓之周学,更凿。(卷六○,页一○)

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献豆。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前后堆砌雕饰,悉无证据,或据此以议礼则失之矣。郑氏执周官「三百六十」,谓此云「三百」者,记时冬官亡矣。又谓昏义「官百二十」,是夏时有虞氏官宜六十,夏后氏以百二十,殷宜二百四十,不殊梦中说梦。(卷六○,页一三)

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君臣未尝相弒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天下资礼乐焉。

周用一代之制,王礼也。鲁兼用四代之制,不但非王礼,亦并非帝礼制,是不知何礼也,而乃谓之王礼,文理且不通,更何论其义之谬妄乎?(卷六○,页一五)

猜你喜欢
  赋篇第二十六·荀况
  浮邱子卷九·汤鹏
  卷七十五·湛若水
  卷八十八·陈祥道
  卷五·刘因
  卷十五·张廷玉
  利议第二十七·桓宽
  卷一百九·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二·智旭
  阅陈撄宁孙女丹经注·太虚
  新青年救国之新道德·太虚
  甲一 教起因缘分·太虚
  甚么是佛学·太虚
  入楞伽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诘词·孟称舜

    【剔银灯】〔生上〕销不尽情多怨多,镇日里闲行闲坐。俺把春花秋月都经过,投至得两心相可。因何旧愁未妥,又惹起新愁怎么。〔叹介〕世间欢少愁偏重,空教无语天公。小生前到小姐房内,窃取绣鞋,藏在绣枕之旁,不期被飞红拿去还了

  • ●全史宫词卷三 三代·史梦兰

    ○夏夏,大禹姓姒,崇伯鲧之子,颛顼六世孙也。受舜禅践天子之位于安邑,在位八年崩。子启立,九年崩。子太康立,十九年为羿所拒,遂都阳夏,二十九年崩。羿立其弟仲康,十三年崩。子相立,为羿所逐,居商丘,八年寒浞杀羿而代之,二十八年杀王

  • 卷235 ·佚名

    陆游 小憩 徐行散腰膂,小憩啬精神。 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 青毡我家旧,红粟太仓陈。 温饱无余事,寒龟息自匀。 陆游 小憩长生观饭已遂行 清绝长生观,再游疑後身。 人间空石劫,物外自壶春

  • 卷三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五朱放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於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剡溪行却寄新别者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髪唯有白云心为

  • 第四十二回 班长史捣破车师国 杨太尉就死夕阳亭·蔡东藩

      却说伯荣母女,奉命祭陵,骄纵不法,上干天变,下致人怨。尚书仆射陈忠,也不禁激发天良,缮疏上奏道:  臣闻位非其人,则庶事不叙;庶事不叙,则政有得失;  政有得失,则感动阴阳,妖变为应。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

  • 附录一·陈乃干

    徐闇公先生传东海先生传徐都御史传书鲒埼亭集徐闇公传后明封光禄大夫柱国少师都御史徐公神道碑祭大中丞闇公老祖台老社翁文祭文庚午冬书稿华亭徐闇公先生诗文集序徐闇公先生诗集后序钓璜堂存稿目录徐闇公先生传同安林

  • 刘凝之传·李延寿

    刘凝之字隐安,小名长生,南郡枝江人。父亲刘期公,为衡陽太守。哥哥刘盛公,人品高尚不肯作官。凝之仰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把家产全都交给弟弟和哥哥的儿子,自己在野外建房舍,全凭自己劳动过日子。州里看重他的品行,征召他作

  • 成淹传·李延寿

    成淹,字季父,上谷居庸人。喜好文学,有气慨。在南宋任员外郎,兼领军主,曾领军救援过东阳、历城。皇兴年间,向慕容白曜投降。到京城,被北魏朝廷授予著作佐郎的职务。这年,献文帝想在十一月去漠北巡视,朝臣以气候十分寒冷劝阻,不被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二 洪武三十年夏四月癸未朔,享太庙。 赐国子监生夏衣人五件,有家室者人加帛二疋。 甲申,礼部奏:“先王制礼,所以辨上下,定尊卑,国朝定为礼制,行之既久,玩习为常,相见之礼,往往淩越等分,有乖礼意,请

  • 卷二·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二明 郭良翰 撰諡法上文 武 成 宣 正 贞 端 定 元 仁 淳纯 刚 毅 威 烈 桓 勇 壮 果 忠 孝友 信 礼 义 理 度 明 章 光 昭 英睿 熙 显 景 恒 献 宪 

  • 卷十四·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四钱塘程川撰易十四上经七屯利建侯此占恐与乾卦利见大人同例亦是占者与爻相为主宾也曰然但此亦大槩如此到占得时又看如何若是自卜为君者得之则所谓建

  • 卷三·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三     宋 张大亨 撰庄公三月夫人孙于齐【元】父母之爱一也父在则为母期君父之敬一也君前则名其父有至尊者不敢贰之也所谓爱以礼敬以义者也夫人小君也?以君道事之者也夫人君母也?人以母

  • 卷三十·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既夕礼第十三之二公赗纁束马两注曰公国君也赗所以助主人送葬也两马士制也春秋传曰宋景曹卒鲁季康子使冉求赗之以马曰其可以称旌繁乎疏曰两马士制也者制谓士在家常乘之

  • 卷十五·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十五     宋 杨复 撰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目录云诸侯之士祭祖祢非天子之士○疏曰曲礼曰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少牢诸侯大夫士也】特牲馈食

  • 如意轮陀罗尼经(此经出大莲华金刚三昧耶加持秘密无障碍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鸡喇斯山。与无央数菩萨众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长跪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我有大莲华峰金刚秘密无障碍如意轮陀罗尼明三昧耶。能于一切胜福事业

  • 翼庵禅师语录卷之一·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翼庵禅师语录卷之一小师序灯等记住天台国清禅寺语据室诸佛心量广一尺此方地面广一尺诸佛心量广一丈此方地面广一丈诸佛法身长一尺个条拄杖长一尺诸佛法身长一丈个条拄杖长一丈踏着此方地面

  • 龙山四友·还珠楼主

    《龙山四友》,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还珠楼主所作武侠小说名,本文所记乃是蒲城一个少年,姓寇名公遐,出身本是耕读之家,从小好武,最喜结交江湖豪侠之士,才十七岁便匹马仗剑,出作壮游。与其好友结拜为龙山四友,专诛灭异派余孽,报

  • 革命军·邹容

    邹容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5月上海大同书局出版,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共七章。章炳麟作序。书中论述了革命的正义性、必要性及其方法和前途,歌颂革命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世界之公理”,是“去野蛮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