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〇 北京的戏
北京的戏是向来有名的,我在上文说过潘姨太太在影抄石印小本的《二进宫》,伯升的每星期往城南看粉菊花,这似乎含有双重意义,因为在这里有着对于北京的“乡愁”,是生长在北京的人所特别有的,此外则是对于那声调的迷恋,这却是很普遍的情形了。我们在北京这几天里,一总看了三回戏,据日记里说:
“十一月初九日下午,偕采卿公岐至中和园观剧,见小叫天演时,已昏黑矣。
初十日下午,偕公岐椒如至广德楼观剧,朱素云演《黄鹤楼》,朱颇通文墨。”此外十六日还同了采卿榆荪至广德楼,和温州胡君看过一回戏。三回看的不算多,但我看到了京戏的精华,同时也看了糟粕,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京戏的精华是什么呢?简单的回答是:小叫天的演戏,这总是不大会错吧。谭鑫培别号“叫天”,大概是说他的唱声响彻云霄吧,他是清末的有名京剧演员,我居然能够听见他的唱戏,不能不说是三生有幸了。鲁迅在他的《社戏》这一篇小说里,竭力表扬野外演出的地方戏,同时却对于戏园里做的京戏给予一个极不客气的批评。他说在近二十年中只看过两次京戏,但不是没有看成,便是看得极不愉快。第一次他的耳朵被戏场里的“冬冬喤喤”吓慌了,而且又忍受不住狭而高的凳子的优待,所以不看而出来了。第二次呢,因为决心听谭叫天,虽然也仍是“冬冬喤喤”,但是从九点钟忍耐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结果他也只得走了。那么他终于没有能够听见叫天的戏,而我却是看见了,虽然那时已是昏黑,看不清他的相貌,然而模样还是约略可辨的。那天因为演的是白天戏,照例不点灯,台上已是一片黑暗,望过去只见一个人黑须红袍,逛荡着唱着。唱的怎么样呢,这是外行是不能赞一辞的。老实说,我平常也很厌恶那京戏里的拿了一个字的子音拉长了唱,嗳嗳嗳或呜呜呜的纠缠不清,感到一种近于生理上的不愉快,但那谭老板的唱声却是总没有这样的反感的。
所谓糟粕一面乃是什么呢?这是戏剧上淫亵的做作。在小说戏剧上色情的描写是不可避免的,但作公开的表演的时候这似乎总应该有个斟酌才对。京戏里的,特别那时我所看到的那可真是太难了。我记不清是在中和园或广德楼的哪一处了,也记不得戏名,可是仿佛是一出《水浒》里的偷情戏吧,台上挂起帐子来,帐子乱动着,而且里面伸出一条白腿来,还有一场是丫环伴送小姐去会情人,自己在窗外窃听,一面实行着自慰。这些在我用文字表白,还在几费踌躇,酌量用字,真亏演员能在台上表现得出来。这一面与那时盛行的“像姑”制度也有关系,所以这种人材也不难找,若在后来恐怕就找不到肯演这样的戏的人了。说到底,这糟粕也只是一时的事,但是在我的印象上却仍是深刻,虽然知道这和京戏完全是分得开的事情,但是因为当初发生在一起,也就一时分拆不开了。我第二次来北京以后,已经有四十余年,不曾一次看过京戏,而且听见“嗳嗳嗳”那个唱声,便衷心发生厌恶之感,这便是那时候在北京看戏所种的病根,有如吃贝类中了毒,以后便是看见蛎黄也是要头痛了。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帝纪第二 景帝 文帝·房玄龄 雍正二年四月至雍正三年四月·蒋良骐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清史列传选一·佚名 卷四十七·苏辙 卷三十三·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纪昀 第9章 “一·二八”上海大战·冯玉祥 杨邠传·薛居正 董其昌传·张廷玉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子、172)·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