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阅藏知津

中国佛教经录。四十四卷。明智旭著。智旭(1599—1655),俗姓锺,名际明、字蕅益,号八不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习儒学,誓灭释老,曾撰《辟佛论》。后读莲池《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己非,取所著《辟佛论》烧毁。二十四岁从憨山弟子雪岭出家。此后遍学各宗教义,尤重天台宗。主张诸宗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曾住安徽九华山,晚年移住浙江孝丰(今浙江安吉)灵峰寺,弘扬台教,注释经论。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著作除此书外,尚有《楞严玄义》、《楞严文句》、《弥陀要解》、《灵峰宗论》、《法华会义》、《大乘止观释要》等四十余部。今人辑有《蕅益大师全集》行世。《阅藏知津》系对《大藏经》所收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佛典一一录目,并加以扼要解说,以备后人阅藏。全书分为三部分:一、经藏,分大乘经、小乘经;大乘经按天台宗五时判教之顺序分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部;方等部又分“显说”(显教)、“密咒”(密教)两部。二、论藏,分大乘论、小乘论;大乘论中又分释经论、宗经论、诸论释三部。作者各有“西土”(印度等)、“此土”(中国)之别。三、杂藏,包括经疏、论疏、纪传等,分为“西土撰述”、“此方撰述”。另于卷首有总目录四卷。此书在编撰上有三大特点,一是部类的划分,二是重译的编次,三是提要的制作。此书首次改变自唐代智昇《开元释教录》以来的佛典编录分类方法,对后来大藏经类的编辑发生了相当的影响。如日本弘教书院排印的《缩刷藏经》、中国杨仁山居士手订《大藏辑要目录》以及上海排印的《频伽藏》,都依照了此书的分类方法。收录于《大正藏》“法宝总目录”第三册。

《阅藏知津》全部章节目录

(1)叙
(2)缘起
(3)凡例
(4)总目卷第一
(5)总目卷第二
(6)总目卷第三
(7)总目卷第四
(8)卷第一
(9)卷第二
(10)卷第三
(11)卷第四
(12)卷第五
(13)卷第六
(14)卷第七
(15)卷第八
(16)卷第九
(17)卷第十
(18)卷第十一
(19)卷第十二
(20)卷第十三
(21)卷第十四
(22)卷第十五
(23)卷第十六
(24)卷第十七
(25)卷第十八
(26)卷第十九
(27)卷第二十
(28)卷第二十一
(29)卷第二十二
(30)卷第二十三
(31)卷第二十四
(32)卷第二十五
(33)卷第二十六
(34)卷第二十七
(35)卷第二十八
(36)卷第二十九
(37)卷第三十
(38)卷第三十一
(39)卷第三十二
(40)卷第三十三
(41)卷第三十四
(42)卷第三十五
(43)卷第三十六
(44)卷第三十七
(45)卷第三十八
(46)卷第三十九
(47)卷第四十
(48)卷第四十一
(49)卷第四十二
(50)卷第四十三
(51)卷第四十四

猜你喜欢
  瑜伽师地论·无著
  释摩男本四子经·佚名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佚名
  大方广师子吼经·佚名
  证契大乘经·佚名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佚名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智圆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智圆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世友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佚名
  圣无动尊安镇家国等法·佚名
  四教义·智顗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佚名
  雪峰慧空禅师语录·雪峰慧空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如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四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缕缕金          清湖三塔记 几回见你帘儿下佯不采把人斜抺问着他揷地推聋哑到学三郎改话不也不和我巧时休和我巧时都不

  • 卷七十六·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六目録【一百二字】水龙吟【又一体】苏轼向子諲杨无咎刘过李昴英陈允平张炎【二首】翁元龙黄孝迈何梦桂赵汝钠李居仁杨樵云【二首】钱继章叶小鸾【

  • 卷532 ·佚名

    郑清之 三友 松号大夫交可绝,梅为清客志相同。 英英凤实卑余子,楚楚龙孙过乃翁。 晚际一弓櫜素月,署中千斛粜清风。 小轩正欲供晨坐,付与遮拦晓日东。 郑清之 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

  • 寄题玉山诗【张翥】·顾瑛

    至正九年秋海道粮舶毕达京师皇上嘉天妃之灵封香命祀中书以翥【缺】载直省舍人彰实徧礼祠所卒事于漳还次泉南卧疾度嵗乃仲春至杭遂以驿符驰上官而往卜山于武康克襄先藏秋过吴门顾君仲瑛留宴草堂之墅宴賔十有二人分题玉

  • 黄机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黄机(生卒年不详)字几叔。有《竹斋诗馀》一卷,毛晋跋其词,以为“不乏宠柳娇花,燕目行莺目亢等语,何愧大晟上座”。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二亦称:“黄机《竹斋诗馀》,清真不减美成。”皆认黄机源出周邦彦。然所见仅其

  • 卷一百四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秋七月戊寅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和宁王制曰朕恭膺天命奄有寰区日照月临之地罔不顺服尔阿鲁台元之遗臣能顺天道幡然来归奉表纳印愿同内属爰加恩数用锡褒扬特封尔为特进光禄大夫太师和

  • 第八卷 金融·缪荃孙

    历 代 币 制上 古太昊以来有钱,太吴氏、高阳氏谓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谓之泉,商、周谓之布,齐莒谓之刀。《通典》虞夏之币,金为三品。《史记&middot;平准书》周太公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

  • 一七一 谕内阁着四库全书处总裁等将藏书人姓名附载于各书提要末并另编《简明书目》·佚名

    一七一 谕内阁着四库全书处总裁等将藏书人姓名附载于各书提要末并另编《简明书目》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办理四库全书处进呈总目,于经史子集内,分晰应刻、应抄及应存书名三项。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 洪武十五年六月戊寅朔,诏国子监教官年老者遇暑月及雨雪,朔望免朝参。 癸未,湖广管寇洞忠建宣抚田思进子忠敬、沿边宣抚田阿巨孙仲名、阿八出洞宣抚阿巨什用弟墨出什用、覃葛洞长官覃大

  • 卷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六十九礼部二十八婚礼五品官纳妇明集礼几品官婚娶或为子聘妇先遣媒氏通书次遣使及媒氏行六礼妇至婿家主人飨宴送者明日谒见祖祢讫次见舅姑行盥馈之礼舅姑飨妇如家人之仪纳采前一日主婚者设宾次於

  • 卷八十八·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八十八    宋 卫湜 撰学记第十八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敎之义此於别録属通论?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衆就贤体远足以动衆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郑氏

  • 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下·毛晋

    吴 陆玑 撰释兽明 毛晋 广要麟之趾麟麕身牛尾马足黄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羣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王者至仁则出今并州界有麟大小如鹿非瑞应麟也故司马相如赋

  • 心度·韩非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威德主太子。於香牙雲峯園苑之內。對諸眾會。及善現前。問童女言。善女。我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盡未來行菩薩行。積集一切助道之法。淨修一切諸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一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一卷广释集谛以爱为体 释二种爱一爱己身一爱所须 又释二种爱一者善爱一者不善爱 举九种事譬爱 释菩萨无苦有谛声闻有苦有谛 广释见灭谛义 广释道谛义 广释道义是一随法有异圣行品

  • 楼居杂著·朱存理

    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明朱存理 (1444—1513)撰。朱存理,字性甫,号野航,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布衣终身,性好藏书,手自抄录,精致不苟。著有《旌孝录》。据文徵明作存理墓志称,称其

  • 南华真经拾遗·王雱

    南华真经拾遗。北宋王雱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 睽车志·郭彖

    志怪小说。宋郭彖撰。六卷。彖字伯彖,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曾由进士知兴国军。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云:“宽圣(宋高宗)在南内,受神怪幻诞等书,郭彖《睽车志》始出。”则此书似为迎合高宗喜欢神怪故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