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阅藏知津凡例义门但分五时,不分三藏。谓三藏小教,但属阿含一时也。然天台备明五时,各论通别;别则但约一类机缘,通则华严乃至涅槃,无不遍该一代。又从古判法,多分菩萨、声闻两藏。就两藏中,各具经、律、论三。若据《智度论》说,则凡后代撰述合佛法者,总可论藏所收。若据《出曜经》说,则于经、律、论外,复有第四杂藏,今谓两土著作。不论释经、宗经,果是专阐大乘,则应摄入大论;专阐小道,则应摄入小论;其或理兼大小,事涉世间,二论既不可收,故应别立杂藏。若据五时次第,则华严之后,应叙阿含。然以小教加于方等般若之前,甚为不可。故必大小各自为类,庶显权实轻重不同。据密部之中,亦有以华严为名者,亦有以般若为名者,亦有以法华为名者,但既涉坛仪印咒,并属秘密一宗。只此密宗,并是方等大教,并通四十九年所说故也。法华、涅槃,虽同醍醐一味,而一重显实,一重谈常,故仍分二也。大乘律,本在诸经论中,不同小乘条然各别。今为令学菩萨戒者,易于寻究,故顺历代藏经旧例仍列数种,而出没取舍略与旧目不同。大乘论藏,自有释经、宗经,及转释诸论之不同。今故分为三别,三中又各先叙西土、后叙此土,所以尊天竺也。此土释大乘经,虽有巧拙浅深不同,然既附经文,不可摄入杂藏,故并入论藏中。若义门各附经论之后,又似经论,太无分别矣。此土述作,唯肇公及南岳天台二师,醇乎其醇,真不愧马鸣、龙树、无著、天亲,故特收入大乘宗论。其余诸师,或未免大醇小疵,仅可入杂藏中。西土撰述,但以义兼大小,或复事涉抄撮,故名为杂。此方撰述,则以诸家不同,体式亦异,故名为杂。此土,净土宗如《妙宗钞》、《十疑论》等,台宗如《玄义》、《文句》、《三止观》等,贤首如《华严疏钞》等,并已收入大乘论藏,故所列咸皆无几。俟法海观澜中,乃当备列各宗要书。义目于华严、法华等经,便取贤首、温陵等意旨释之,未免依他作解,障自悟门。今但列其品题,并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唯至疏钞玄文,方略出其释经之法,使知各家制立轨则不同。义目每于重单译中,先取单本总列于前,后以重本别列于后,相去悬隔,查考稍难。又每以先译为主,不分译之巧拙,致令阅者不知去取。今选取译之巧者,一本为主,其余重译即列于后。俾不能遍阅者,但阅其一,即可得旨。若能遍阅者,连阅多译,便知巧拙之得失也。凡重译本,于总目中,即低一字书之,使人易晓。至后录中,则与主本或全同、或稍异,仍备明之,使人知其或应并阅、或可不阅也。诸经或已流通,则人多素晓;或虽未流通,而卷帙不多,则人易翻阅,故所录皆略。唯《大般若》,实为佛祖迅航,而久不流通,卷盈六百,故所录稍详。又宝积、大集,及诸密部,并阿含等,凡卷帙多而人罕阅者,亦详录之,庶令人染一指而知全鼎之味云尔。

猜你喜欢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二卷·蕴闻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七·唐慧琳
  佛教美术与佛教·太虚
  护国言论集校后·太虚
  卷第十八·佚名
  评实验主义·太虚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一·圆晖
  第五 沙门出家相应·佚名
  卷七十七·道世
  卷第十四(声闻无学第二僧部第三)·宝唱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一·佚名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佚名
  卷三十七·佚名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下·陈岩肖

      东坡谪居齐安时,以文笔游戏三昧。齐安乐籍中李宜者,色艺不下他妓。他妓因燕席中有得诗曲者,宜以语讷,不能有所请,人皆咎之。坡将移临汝,於饮饯处,宜哀鸣力请。坡半酣,笑谓之曰:“东坡居士文名久,何事无言及李宜?恰似西

  • 卷一·陈肇兴

    磺溪(彰化)陈肇兴伯康壬子癸丑·壬子·春日早起扫墓感作晓行山中即目暮春书怀初夏郊行稻花自大墩归五张犁书馆遇雨口占斋前观穫哭赖汝明秀才米元章墨蹟歌,为张明经作山馆夜坐待人坑送邱石庄孝廉北上冬日漫兴

  • 初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七十八首【丁卯二】正月二十九日进宫御苑试灯罢法宫因祭回【春仲祭 社稷坛躬诣行礼】韶光到尔许烟色已佳哉柳线柔笼陌氷澌冻解隈东郊将举趾侧耳听春雷正月晦日戏题九十忽已过三

  • 卷二百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一觱篥类七言古次韵赵君季文赠杜寛吹觱篥吟【元】陈 基寒竹初裁芦叶秋夜吹百花洲上楼千金纵有狐白裘难买杜寛一艺优妙知音律能雕防薛家小童安敢侔江空月白烂不收防搜防象悲阳侯

  • 卷之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三三二 谕文源文津两阁书籍着交纪昀照此办理·佚名

    一三三二 谕文源文津两阁书籍着交纪昀照此办理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奉旨:所办是。所有文源、文津两阁书籍,着交纪昀照此办理。钦此。@【真按:没头有尾也,不知是节录不当还是原件如此!见编者注

  • 金佗稡编卷十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二宋 岳珂 撰家集三奏议上乞本军进讨刘豫劄子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臣岳飞劄子奏贼豫逋诛尚穴中土陵寝乏祀皇图偏安陛下六飞时廵越在海际天下之愚夫愚妇莫不疾首

  • 三、言志篇·林语堂

    古人言士各有志,不过言志并不甚易。在言志时,无意中还是"载道",八分为人,二分为己,所以失实,况且中国人有一种坏脾气,留学生炼牛皮,必不肯言炼牛皮之志,而文之曰:"实业救国"。假如他的哥哥到美国学农业,回来开牛奶房,也不肯言牛奶

  • 王端毅奏议巻四·王恕

    明 王恕 撰前叅賛机务囬报守备太监黄赐到任奏状节该钦奉勑今命太监黄赐与尔等一同守备凡事必须与之恊和计议停当而行钦此钦遵本官已于成化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到任管事外谨具题知覆议定襄伯乞増操江官军奏状准兵部咨

  • 卷一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乐考历代乐制明太祖初克金陵立典乐官明年置雅乐以供郊社之祭传维鳞明书乐律志曰明太祖於乙巳九月克金陵立典乐官其明年置雅乐【臣】等谨按明太祖克金陵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丙申明书

  •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四·高晋

    目录河防【十】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四河防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十四日河东河道总督李清时山东巡抚崔应阶奏言东省运河上年伏秋汛内河坡并涨【臣】李清时自豫省防工回东勘办事宜案内即经奏明将徒骇马颊二河逐加疏濬捕河防

  • 卷一百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一   宋 卫湜 撰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诎其进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将受命已彻而退敬齐之色不絶於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诎固也进而不

  • 序·董鼎

    书传辑録纂注序庆元己未冬先生文公令沈作书集传明年先生殁又十年始克成编緫若千万言呜呼书岂易言哉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皆载此书而浅见薄识岂足以尽发蕴奥且生于数千载之下而欲讲明于数千载之前亦已难矣然二帝三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七[宋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拈古门明州雪宝山重显明觉禅师二十则举。德山示众云。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僧曰。某甲话也未问。山云。你是甚处人。僧曰。新罗人。山云。未踏船舷

  • 卷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卷二住澧州洛浦门人寂亮录小参熊之可之奇之京请为胡县君对灵小参师拈疏云第一第二总不足论此是象山县君生平底付与没量居士拈出宣毕师云县君早修净业持诵佛母

  • 黄遵宪诗集·黄遵宪

    「黄遵宪」诗词全集、诗集(33首全)

  • 十三经义疑·吴浩

    清吴浩考证《十三经》疑义的著作。十二卷。是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详加考证。考证周之军制与春秋列国军制多有变异,认爲周之军制一军爲一万人,而不是 《周礼》所记一军爲 一万两千五百人;其解《诗》所言“公车千乘

  • 法藏碎金录·晁迥

    笔记著作。宋晁迥撰。晁迥(948—1034),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今属河北)人,自父佺始徙家彭门(今四川彭县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真宗时累官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以太子少保致仕。迥受学于王禹偁,以文章典赡擅名,而性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