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四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法华部第四

述曰:“凡是开权显实,授声闻成佛记,发迹显本,明成佛甚久远,及但明一乘修证之法,无二无三者,皆此部收。”

无量义经(一卷) (前有刘虬序) 草

萧齐中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译

德行品第一。大庄严菩萨赞佛。说法品第二。大庄严问,何法速成菩提?佛答:有一法门,能令速成菩提,谓无量义,从一法生,一法者,名为实相。十功德品第三。

此说法华之前茅也,故收入法华部中。

妙法莲华经(七卷) 草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佛在耆阇崛山,先说无量义经,次入无量义定,眉光东照万八千土,弥勒疑问,文殊述往事以释之。

方便品第二。世尊出定,告舍利弗,诸佛方便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知之,即止不说。舍利弗三请,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乃唱唯一大事。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譬喻品第三。授舍利弗记,说火宅喻。

信解品第四。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目犍连,领解佛旨,说穷子喻。

药草喻品第五。佛印四人所说,而推广之。

授记品第六。授大迦叶等四人记。

化城喻品第七。先说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覆讲结缘事,次说化城喻。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富楼那为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记,说系珠喻。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阿难,罗 罗为上首。

法师品第十。佛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持此经,速得佛。并说凿井喻。

见宝塔品第十一。多宝佛塔从地涌出,大声赞善,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咸集,与欲开塔,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同坐,释迦大声唱告劝持。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说如来往昔求法,事阿私仙得闻妙法,今授提婆达多大菩提记。文殊入海弘经,龙女献珠成佛。

持品第十三。药王大乐说等,各各发愿持经,佛授大爱道及耶输记。又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诸菩萨亦发愿持经。

安乐行品第十四。文殊请问末世持经方法,佛以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答之,兼说轮王髻珠喻。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六万恒沙菩萨,各将眷属,从地涌出,大众怀疑,弥勒兴问。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佛自明成道已来甚久,以释众疑,说医王喻。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明在会闻法获益之多,及明五品弟子功德。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法师功德品第十九。明法师得六根清净。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明往古比丘,以随喜行,得净六根,速成佛道。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出广长舌,放毛孔光。謦欬弹指,声遍十方。

嘱累品第二十二。三摩众菩萨顶而嘱付之。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宿王华菩萨请问,佛为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然身然臂事。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佛放眉间光,照东方世界,召此菩萨来作佛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无尽意菩萨请问,佛为说十四无畏,三十二应,种种功德。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菩萨及天神等各各说咒,护法。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明往古净德夫人,净藏净眼二子,同化父王见佛。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佛为普贤重示四法,普贤说咒护持。

此一部经,乃如来究竟极谈,具明施设一代时教所以然之线索,如家业之有总帐簿,如天子之有九鼎也,非精研智者大师玄义文句,不尽此经之奥,仍须以荆溪尊者释签妙乐辅之。

正法华经(十卷) 木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但药草品中,有迦叶问答,及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记品初,有入海取宝喻。法师品名为药王如来品。有宝盖王及千子与善盖太子法供养事。一切咒皆翻梵成华。嘱累品在最后。

妙法莲华经(八卷) (前有序) (南盖北赖)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共达摩笈多译

多用什师译文,但添药草品后生盲一喻耳。陀罗尼品在第二十一。嘱累品在最后。提婆达多品,合入见宝塔品,故止有二十七品。

萨昙芬陀利经(半卷) 草

附西晋录

即宝塔品提婆达多品别出。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卷) (南[○@缺]北草)

鸠摩罗什译文阇那笈多译颂

按藏中法华经普门品,无重颂,今既补入全经,则此品便为重出,然举世流通,功验最多,智者大师有别行玄疏,四明尊者复有记解,最精最妙,不可不阅。

法华三昧经(半卷) 草

刘宋枳园寺沙门释智严译

众会欲问佛,佛放口光遍十方,即不见佛身相,大众各入三昧,观察不可得,罗阅王辩通,及女利行等来,佛从地涌,坐莲华上,利行问佛,乃至得道,与众问答,诸女发心皆出家,王亦出家,得授记。

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四卷) 发

刘宋枳园寺沙门释智严共宝云译

文殊师利以神通力,同舍利弗到十方世界供佛,集一切菩萨同到祇园,请转不退法轮,说坚信坚法八人四果声闻支佛密义,令诸众会,舍离诸想,其诸罗汉,复作成就五逆,满足五欲,远离正见等密语,众会惊疑,文殊释之,佛现舌相,普授闻经不退转记,波旬入会,佛复以密语遣之,大众腾疑,佛为解释,次有三菩萨来。一自称是如来。一自称是世尊,一自称是佛。众又腾疑,佛为解释。于是众菩萨各以偈赞,阿难请问较量功德,师子童女,及比丘尼、居士妇、发心受持,舍离女身,乃至明不信罪报,大众悔过,请佛守护流通。

不退转法轮经(四卷) 发

安公凉土译经在北凉录

阿惟越致遮经(四卷) (南此北盖)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二经并与上同。

大萨遮尼犍子授记经(十卷) 岂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序品第一。佛住郁阇延城,严炽王园,于大众中,现殊胜身相。

问疑品第二。文殊偈赞请问,佛止之,文殊复问。

一乘品第三。明二种十二法,能发菩提,又布施乃至方便,各十二种妙行,又如来有十二胜妙功德,净佛国土,为利众生,示十二浊,实唯一乘,分别说三。

诣严炽王品第四。大萨遮诣王所也。

王论品第五。萨遮为严炽说圣王法,及小王法。

请食品第六。王请萨遮。

问罪过品第七。王问智人亦有罪否,萨遮次第举诸人过,并王过,及自过。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萨遮为王备演如来所有功德,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慈大悲,三念处,三不护,一切种智,十自在,三十七品,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及常无尽法身。

诣如来品第九。萨遮与王,同来见佛。

说法品第十。舍利弗与萨遮论见佛闻法事,佛为萨遮发迹。

授记品第十一。授萨遮大菩提记。

信功德品第十一。

此经文义俱畅,宣说世出世法,曲尽其妙,急宜流通。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 养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与上经同,缺王论品,而于如来功德。亦有缺略。

金刚三昧经(二卷) (南贤北难)

出北凉录

序品第一。佛于灵山,先说大乘一味真实法,即入金刚三昧,阿伽陀比丘说偈赞叹。

无相法品第二。佛从三昧起,更宣一味法,解脱菩萨,更请为末世众生,宣说入一味法。

无生行品第三。心王菩萨问得无生忍义。

本觉利品第四。无住菩萨问转入唵摩罗义。

入实际品第五。大力菩萨问答。

真性空品第六。舍利弗问答。

如来藏品第七。梵行长者问答。

总持品第八。地藏菩萨问答,并嘱阿难受持。

大法鼓经(二卷) 染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

佛在祇洹,海众云集,说有非有法门。波斯匿王,击鼓吹贝而来。佛言:我今当说大法鼓经,先命迦叶观察众会,堪闻与否,乃有百千万亿阿僧祇分声闻缘觉,初业菩萨,皆从座去,余一切住。然后广赞迦叶。命于此法少问其义,所谓如来常乐我净,不般涅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有三乘,实唯一乘。一切空经,是有余说。惟有此经,是无上说,亦说化城穷子等喻,次嘱迦叶,于末世中,护持此法。迦叶辞谢不堪,佛言:迦叶于我灭后,护持此法,有四十年,若至正法余八十年时,惟一切世间乐见童子能持。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 (一名观普贤观经一名出深功德经) (南罔北短)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

阿难、迦叶、弥勒,同问如来灭后修行大乘法要,佛为说普贤观门,及忏悔六根罪法。此与法华普贤劝发品,相为表里。故智者大师法华忏仪,全宗此经。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四

(比丘寂洪 崇存各助银二两)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猜你喜欢
  卷第六·佚名
  卷四十四·佚名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五·代智旭
  四教义卷第三·智顗
  异部宗轮论一卷·世友
  大三摩惹经全文·佚名
  卷第八·函昰
  彌沙塞五分戒本·欧阳竟无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佚名
  为求受皈戒诸官兵说法·太虚
  卷第六十八·佚名
  身命观与人生观·太虚
  卷第九·朝宗通忍
  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玉环记目录·杨柔胜

    第一齣 副末开场第二齣 约友赴选第三齣 延赏庆寿第四齣 考试诸儒第五齣 玉箫叹怀第六齣 韦皋嫖院第七齣 赏妻训女第八齣 赶逐韦皋第九齣 韦皋思忆第十齣 皋谒延赏第十一齣 玉箫寄眞第十二齣 延赏赘皋第十

  • 剧说提要·焦循

    《剧说》六卷,清焦循着。焦循,字里堂,江苏甘泉人。生于一七六三年(乾隆二十八年)。自幼好学。壮年从阮元灾山东、浙江各处左幕宾。一八○一年(嘉庆六年)中举人。有人劝他去应礼部试,他因生母年老多病,坚辞不往。母丧之后,闭户著

  • 列传第二十一·魏徵

    ○卢恺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父柔,终于魏中书监。恺性孝友,神情爽悟,略涉书记,颇解属文。周齐王宪引为记室。其后袭爵容城伯,邑千一百户。从宪伐齐,恺说柏杜镇下之。迁小吏部大夫,增邑七百户。染工上士王神欢者,尝以赂自

  • 名山藏卷之二十四·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二十四◆典谟记二十四世宗肃皇帝三○世宗肃皇帝三十六年正月辛已朔上朝祭卯皇三子生杜康妃出穆宗皇帝也二月赦诸臣适戍者百四十人惟马录吕经冯恩杨慎王元正鄮济丰熙邵经邦不与

  • 第四回 乘兴踏月访佳人 把酒对花谈故事·陈蝶仙

    却说魏实甫自入胡府之后,尹芝便自起身回京。这里芝园里面,早大兴土木,起造假山。除魏实甫而外,又添了冯凝、程马雚、蔡蓉庄三位清客,将四洞分列嘉名,一曰滴翠,一曰颦黛,一曰皱青,一曰悬碧,各自监造一处。魏实甫当日虽说得容易,到

  • 卷之四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十二·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春正月。己酉朔。免朝贺  ○蒿齐忒部落台吉噶尔马撒望、储护尔、率所部一千三百五十人来归  ○辛亥。朝鲜国王李淏、遣陪臣临平大君李<泬目>、表贺冬至元旦、万寿圣节奏谢擅请修理城池罪并

  • 第三十二册 天聪四年八月至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二册 天聪四年八月至十二月八月初一日,皮岛五哥遣一人与我使者齐变龙同至。五哥兄弟誓文,载於汉籍。赠我使者缎十,缎衣一袭,袜、鞋、扇七,禀报於汗,命悉与使者。初八日,赏五哥遣来之人银十两。杀一羊,遂治一桌席,宴之。

  • 志第十一 天文中(原文)·范晔

    明十二 章五 和三十三 殇一 安四十六 顺二十三 质三孝明永平元年四月丁酉,流星大如斗,起天市楼,西南行,光照地。流星为外兵,西南行为西南夷。是时,益州发兵击姑复蛮夷大牟替灭陵,斩首传诣雒陽。三年六月丁卯,彗星出天船北,长二

  • 张琼传·李百药

    张琼,字连德,代地人氏。年轻时强壮健康,有武艺,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朔州征虏府外兵参军。随葛荣作乱,荣败,尔朱荣拜他做了都督。因征讨元颢有功,除汲郡太守。建明初,为东道慰劳大使,封行唐县子,食邑三百户。转太尉长史,出为河内

  • 三十年·佚名

    (癸巳)三十年清不知元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乙酉。詣勤政殿,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于王大妃殿。王世子隨詣,行禮。母臨五十年稱慶也。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玉曆之歲籥載新,千一運亨泰;璇闈之寶筭彌卲,五十年光臨。爰稽弊章,用覃

  • 少闲第七十六·戴德

    公曰:“今日少闲,我请言情于子。”子愀焉变色,迁席而辞曰:“君不可以言情于臣,臣请言情于君,君则不可。”公曰:“师之而不言情焉?其私不同。”子曰:“否,臣事君而不言情于君则不臣,君而不言情于臣则不君。有臣而不臣犹可,有君而不

  • 律吕阐微卷九·江永

    婺原江永撰审度三代已前之尺已见第一卷此论汉晋以后朱载堉曰汉平帝时命刘歆同律度量衡变汉制从周制葢伪周尺也王莽因之以铸钱货铜斛望臬晋武帝时荀朂因钱货铜斛望臬重制此尺故名晋前尺蔡元定所着律书大率宗此尺则黄钟

  • 孟子卷三·朱熹

    宋 朱子 集注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求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汨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

  • 卷五·佚名

    又放光明种种严,种种幢幡及伞盖。作诸妓乐及众香,严持上妙杂花香。如是种种供养佛,花香烧香及末香。幢幡妙盖垂宝帐,能出种种妙庄严。又放光明发净心,手持众宝而住立。清净大仙佛塔处,得此清净妙光明。又放广大光明雲,复雨种

  •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

  • 唐代传奇·佚名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晚唐裴铏有小说专集,题为《传奇》,宋以后人遂以“传奇”概称唐人小说。唐代传奇的兴盛和发展,首先是由于城市经济繁荣,新兴的市民阶层产生了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引起了唐代文人写作传奇的兴趣。其次,

  • 颅囟经·卫汛

    中医儿科学著作。二卷(一作3卷)。东汉卫汛(一作卫沈)撰。卫汛,汉魏间医家。张仲景弟子。精医术,有才学,名闻当时。相传撰有《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经》,均佚。因小儿初生颅囟未合,证治各别,故取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