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五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已下仪轨)

金刚顶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二卷) (南优北亦)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习瑜伽仪第一金刚界大曼拏罗毗卢遮那一切如来族秘密心地印真言羯摩部第二。三昧耶部第三。供养部第四。

即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第一分修习仪轨也。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 (南景北念)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从卧起时印咒,乃至观五佛出生一切金刚菩萨,及入坛灌顶等法。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一卷)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演顿证如来内功德秘要。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八纸余)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说十八会修行教法大意。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三纸半) (南竟北隶)

译人同上

说礼佛菩萨名号,及忏悔发愿文。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上下同卷) (此于瑜伽大部中略出) (南竟北杜)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解释一切秘密最上名义。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 (南优北钟)

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

依经具明课诵法事。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七纸) (南优北隶)

译人同上

一讪底(此言息灾),当作圆炉,二补瑟置(此言增益,或言富贵),炉如半月,或作八角,三嚩舍(此言敬爱),炉作四角,四阿尾左啰(此言降伏),炉作三角,炉中烧一切物而作供养,各有咒印,名为护摩,或翻火祭。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十一纸欠) (南无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说毗卢遮那如来三密修行大印等法。

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 (南无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说礼佛,五悔,修供,观心,等法。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纸半) (南思北斯)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说灌顶光真言求成就法,能灭重罪,能生极乐,即流通小祝延咒。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三纸欠)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于彼经第七卷中略出,有七咒印。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三纸余) (亦名五支略摄念诵要行法)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有五咒印。

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七纸半) (南优北钟)

译人同上

与一字奇特佛顶经后所附仪轨同。

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罗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五纸半) (南竟北既)

译人同上

概不出咒印,皆指本部,及余部。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一卷) (南无北隶)

唐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

总说五类护摩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

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三纸半) (通诸佛顶)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内一字轮王根本咒,与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中根本咒同。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八纸) (南无北稿)

译人同上

明结坛等法,及四成就法。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十一纸余) 同上

译人同上

初有偈,总摄行法,后一一别出。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二纸余) (南学北杜)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共不空译

报身佛从第四禅下须弥顶,一切如来请转法轮,入忿怒三摩地,流出降三世金刚菩萨,苦治大自在天已,次入慈愍大悲三昧耶,说金刚寿命陀罗尼,令摩醯首罗复还得苏,证得八地,并说持诵之法。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四卷今作二卷) (南夙北思)

龙树菩萨于持明藏略出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大明成就分第一。观智成就分第二。造帧像分第三。作曼拏罗法分第四。护摩法分第五。持诵法分第六。即持准提咒法也。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二纸欠) (南尽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有咒,有观门。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二纸余) (南思北斯)

宋中印土沙门施护等译

说般若一百八名,及陀罗尼。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一卷) (有慧灵序) (南优北钟)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第一明五菩萨现威德(分为五方)。第二建立曼荼罗轨仪。第三入道场轨仪(分为十科)。第四释陀罗尼文字观行法。第五明陀罗尼观想布字轮。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先有归命二十八品颂,次明欲成就此法者,须具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王,三如理作瑜伽观,四随法行修于奢摩他毗钵舍那。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一卷) (南无北钟)

译人同上

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十二纸) (出吉祥胜初教王瑜伽经) (南竟北杜)

译人同上

为令菩萨不受勤苦,安乐相应,以妙方便,速疾成就,故说。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法门(三纸)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同遍智译

摧三世有毒,令即证菩提。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二卷北作一卷) (南薄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理观事仪,皆悉明备。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三卷今作二卷) (南学北钟)

唐中印度沙门善无畏译

说护身,洒身,涂地,除萎华,三摩耶灌顶,结发,献水,乃至五净等。各有真言,手印,三部或通或别之不同。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三卷北作二卷) (南才北过)

唐迦湿密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成就尊者说不空神咒功德分第一。成就受持供养神咒法分第二。成就亲见圣观自在菩萨法分第三。成就画像帧法分第四。成就使者能办事法分第五。成就驱策僮仆使者分第六。成就吉祥瓶法分第七。成就策使罗刹童子分第八。成就使死尸取伏藏分第九。成就入婇女室分第十。成就眼药分第十一。成就除鬼着病法分第十二。成就入坛法分第十三。有地坛,国坛,民坛三种不同。成就调伏诸龙得自在分第十四。成就见不空罥索王法分第十五。成就见如来法分第十六。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二卷) 同上 (有波仑序)

唐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

一十六品,与上经同,末后心印品第十七,沙门慧日翻,续附,总有二十二印法。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六纸欠) (南优北钟)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亦观自在门。

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经(八纸余) (南夙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导生极乐。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二卷) (南无北英)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中唯白衣,大白,多罗,及根本四咒前五六句,与流通大悲咒略同。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七纸欠) (南优北隶)

译人同上

不出大悲章句,但云真言如文。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念诵法(九纸半)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先有偈,及种种印咒,次诵如意轮根本,心,随心,三咒。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十纸) (出大部) (南行北念)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与上瑜伽念诵法同。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七纸半) (南竟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最后如意轮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印,与上二种同。

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九纸欠) (南学北钟)

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

亦只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同上,后更有数珠身,及解界等五真言。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一卷) (南优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初礼西方本尊,乃至末后常念本尊,无有间断。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五纸) 同上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与上同。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五纸) (出大毗卢遮那成道经) (南竟北稿)

译人同上

先观成本尊圣观自在菩萨身,修诸咒印,次观行布字法,令己身与本尊身,如彼镜像,不一不异,次思惟四字义等,此中所明事理,其文义最精显可玩。

观自在多罗瑜伽念诵法(九纸余) (南竟北稿)

译人同上

此依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所立行法,明印等法,皆七言偈。

普贤金刚萨埵瑜伽念诵仪(一卷)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明修普贤三昧,成普贤身。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十一纸)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礼四佛,修慈悲喜舍等,显普贤身智。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七纸余) (南无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亦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二纸) (亦名五字咒法)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说五字咒功德及坛法,画像法。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二纸) (南优北隶)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阿啰跛左曩,有梵字,有释义。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三纸余)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一字真言有二,三字真言有一,五字真言有五,六字真言有六。加持灌顶瓶真言。菩提庄严成就真言。大圣曼殊室利菩萨赞叹。并有梵字,前后无文。

五字陀罗尼颂(七纸余) 同上

译人同上

略出修行五字真言秘密法。

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九纸) (南优北钟)

不出译人名

先明种种法,最后持五字陀罗尼。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三卷) (南薄北取)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说持诵焰鬘德迦明王真言仪轨,共有十分。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七纸半) (南学北英)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此明能破邪法,能坏魔军,救护饶益有情,息灾消毒。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一纸半) 同上

译人同上

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众罪,寿命延长,远离众病。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四纸)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令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修此教法,灭罪生福,成大悲智,世出世间财宝,皆悉获得,利益一切有情。

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十一纸)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与经部大威力乌枢瑟摩名同。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明印咒观门,文极精显。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 (南无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菩提译

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证无上菩提,。

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上下同卷) (南命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明求者得大富,饶益有情,及成就牟尼一切事。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二纸欠) (南才北知)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展转校量,推极于菩提子,并说外道置死子于树下,得重生事。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纸半) (出天息灾新译文殊根本仪轨经中) 同上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与上经同。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上下合卷) (南优北群)

宋西夏沙门金总持等译

此与经部内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相同,而最初归命文殊,及金刚手,似即观彼经以成行法,故仍从汇目,入仪轨中。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一卷) (南思北澄)

元土藩沙门释智慧译

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百八名赞,又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愿偈,六波罗密偈,回向文咒。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三纸) (南履北言)

元翰林学士安藏译

有二十二像,每像有七言颂四句,后有结偈真言。

佛说一切如来顶轮王一百八名赞经(一纸) 同上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纯偈赞,无咒语,而是密宗。

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四纸) (南尽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前后皆有偈,持者亦得生极乐。

七佛赞呗伽陀(二纸余) (南竭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七佛及弥勒并回向结赞,皆是梵语。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一纸半) (南兴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纯梵语。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纸余) (南竟北杜)

译人同上

即上重出。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 (南深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先有偈,次梵赞十九节。

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 (南夙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共二十会,纯是梵语。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欠) (南临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

圣多罗菩萨梵赞(六纸欠) (南履北言)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犍椎梵赞(七纸半) (南深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八大灵塔梵赞(一纸半) (西天戒日王制) (南夙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三身梵赞(一纸余) (南夙北言)

译人同上

此赞皆纯梵语,无华言。

受菩提心戒仪(三纸) (南竟北隶)

(普贤瑜伽金刚阿阇梨集)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共五法,有偈颂,长行,两番明之,偈颂中,五法各有咒,长行后列五佛名。

此以大菩提心,受普贤金刚职,为一切秉密教者受持之本,学者皆应简阅。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四纸欠) (南渊北漆)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轨(二十四纸) 同上

二种同卷,总不出撰集,及译人名,恐是此土人所集,非西土本也。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仪轨(十纸余) (南学北杜)

阅藏知津卷第十五

(比丘海登 弘选 信士闻尚义

刘书业各助银一两同刻

阅藏知津一卷以此刻经功德普愿法

异众生不离文字得解脱性

岁久癸卯菊月望日吉旦)

 

猜你喜欢
  卷第六十三·佚名
  序·佚名
  卷第五·智旭
  卷五·佚名
  弘明集卷第九·僧祐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三[宋刻]·惟白
  卷十三·彭绍升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佚名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四·湛然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九·湛然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卷上·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五·石雨明方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三·自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张大帅晋京纪·李定夷

    民国三年,张上将应大总统之召,入京觐见。有人途中与之相见,值彼俨然坐于马车之中,垂辫之护兵,各挟毛瑟枪,攀附于两旁足踏之上,高声吆喝,风驰电掣而过,奔走喘汗之人力车夫,瑟缩道周。若有不敢仰视之势。兵士之辫子,奇妙已极,较之去

  • ●五、过去的四十年·秦翰才

    民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霹雳一声,日本投降,满洲国也就随着崩溃。这年溥仪恰是四十岁,现在就给他过去的四十年,作成一个年表(宣统三年以前月日都用阴历,中华民国元年以后月日都用阳历。满洲国正朔原也用阳历,不过溥仪生日所谓

  • 耶律孟简传·脱脱

    耶律孟简,字复易,于越屋质之五世孙。父刘家奴,官至节度使。孟简生性聪慧。六岁,父亲在早晨出猎,让他赋《晓天星月诗》,孟简应声做成,父亲十分惊奇。成年后,擅长做文。大康初(1075),枢密使耶律乙辛因为奸诈阴险窃夺权柄,被出为中

  • ●皇朝通典卷十七·佚名

    食貨十七 ○食貨十七 蠲賑下 △蠲賑下 災蠲 賑卹 ·災蠲 順治三年直隸成安等七縣水湖廣興國等十州縣旱免本年租江西頻年旱澇罷本年漕四年陝西西安延安等府雹五年山東夏津蝗六年直隸真定順德廣平大名四府水山西太原平

  • 九年·佚名

    (癸未)九年大明天順七年春正月1月1日○辛卯朔,百官賀正朝,御交泰殿宴。1月2日○壬辰,上令韓繼禧、任元濬曰:「自古起家之主,征戰四方,偕經死地,才力相資者馬,故所以不忘而稱劉備『的盧』、唐宗『六駿』、我太祖之『八駿』者也。

  • 卷二百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二十八善现,内外空清净故舌界清净。舌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内外空清净。若舌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内外空清净故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

  • 中国佛教的近况·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在加尔各打华侨欢迎会讲──在缅甸经过一个多月,前日到印度最繁盛的都市加尔各打,也是我华侨在印度最多的地方。我们到达的时候,就承黄总领事及各侨胞会同印、缅、锡各佛教代表,登船欢迎,晚上又在俱乐部招

  • 第二十三卷·佚名

    观天品第六之二四王天之二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十种地已。观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天)所住之地。有几种地。自作善业。受乐果报。彼以闻慧。见迦留天。有十种地。何等为十。一名行莲华。二名胜蜂。三名妙声。四

  •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阿难安居异处守夏既满。从彼默然来诣佛会。至佛会已五体投地。礼佛双足退坐一面颙俟佛诲。尔时世尊告阿难言。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六(疏第七余)·智周

    沙门智周撰论。庄严论许心似二现等者。按隋所译论第五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贪光.及信光二光无二法 释曰。求唯识人应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种唯是心光。如是贪等烦恼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无染.净二法。何以故。

  • 卷之三十五·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五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天童珏禅师法嗣 宁波府雪窦足庵智鉴禅师 滁之全椒吴氏子。儿时喜读佛书。一日母与洗手疡。戏问。是甚么。师曰。佛手耳。视母为大笑。俄

  • 卷六十一·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一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夹山示众。百艹头上荐取老僧。闹市里识取天子。 云门偃云。虾蟇钻你鼻孔。毒蛇穿你眼睛。且向葛藤里会取。 云峰悦云。云门与么道。大似和泥脱墼。若无后语。疑杀天下人。

  • 卷之二十五·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五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佛事黄檗大和尚命蕴谦监寺斋法衣至师举示众云寸丝不挂人天瞻仰无门一线放开众生成佛有分老黄檗既尚普门分付新圣寿亦如雪峤承当不敢囊藏

  • 童歌养正·彭继先

    《童歌养正》是彭继先创作的蒙学读物。

  • 时方歌括·陈修园

    医方著作。二卷,清·陈念祖撰于1801年。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分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寒、热十二剂,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所载时方歌诀不仅叙方精辟,释方准确,而且辞藻流畅,文字

  • 思辨录辑要·陆世仪

    思想札记。三十五卷。明清际陆世仪撰。在其晚年由同学编定,初刊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陆世仪,字道威,号刚斋,又号桴亭。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江苏太仓人。明季诸生,从刘宗周学。明

  • 二程子抄释·吕柟

    明学者吕柟撰。北宋程颢、程颐著述的选编与疏释。凡十卷。考二程解说“六经”、“四书”之语,及其与门人问答行事之言,统编爲一书,收入《二程全书》,卷帙繁多,内容富博,初学者难于观览。故吕柟从中抄出心所好者,编爲此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