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三十四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释经论第一之一

十住毗婆沙论(十五卷) (南志满北规仁) (亦曰十生论)

龙树菩萨造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入初品第二。

地相品第三。

净地品第四。

释愿品第五。

发菩提心品第六,分别七因缘发心。

调伏心品第七,因上品说三发心必成,余四不必成。问答广明成不成法,有五四合为二十法,是失菩提心,转此法修习行,世世不忘菩提心。

阿惟越致相品第八。

易行品第九,广明念十方佛,及阿弥陀佛,过去七佛,未来弥勒佛,三世诸佛诸大菩萨等,以求阿惟越致。

除越品第十,复明于诸佛所,应修忏悔,劝请随喜,回向。

分别功德品第十一,明六时忏悔等所有功德。

分别布施品第十二。

分别法施品第十三。

归命相品第十四,明归依三宝义。

五戒品第十五。

知家过患品第十六。

入寺品第十七,明斋日宜受八戒,及亲近持净戒者,亦不应于破戒比丘生轻恚心,但应生怜愍心。

共行品第十八,谓在家出家菩萨所共行法。

四法品第十九,明八种四法应远离,八种四法应修习,乃至十法能净治初地。

念佛品第二十,明般舟三昧,念佛相好。

四十不共法品第二十一,次明念佛功德法身,略说有四十种。

四十不共法中难一切智人品第二十二,问家种种难佛非一切智,一一答释。

四十不共法中善知不定品第二十三。

赞偈品第二十四,以偈赞佛四十不共法,成念佛三昧。

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明二种四法,能生般舟三昧;又明在家菩萨有二十法,出家菩萨有六十法,又余助法有五十。

譬喻品第二十六,释经中导师喻,喻菩萨通达地法。

略行品第二十七。一不放逸,二不放逸,及智慧。三戒、心、慧。四谛、舍、灭、慧。五五根。六六度。七七正法:信、惭、愧、闻、精进、念、慧。八大人觉:少欲、知足、远离、精进、念、定、慧、乐不戏论。九大忍:大慈、大悲、慧、念、坚心、不贪、不恚、不痴。十十善道。如是等法,菩萨应生,生已,应守护,守护已,应增长,又应远离恶法。所谓一放逸。二贪声闻辟支佛地。三憎诸菩萨。憎菩萨所行,憎甚深大乘经。四谄曲、急性、无慈、愍。五贪欲、瞋恚、睡眠、调戏、疑。六悭贪、破戒、瞋恚、懈怠、调戏、愚痴。七乐多事务,乐多读诵,乐睡眠,乐语说,贪利养,常欲令人喜,迷闷于道,心随爱行。八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九不闻无上菩提,闻已不信,若信不受。若受不诵持,若诵持不知义趣,若知不说,若说不如说行,若行不常,若常行不能善行。十即十不善道。又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分别二地业道品第二十八。

分别声闻辟支佛品第二十九,明十善道,令何等众生至二乘地。

大乘品第三十,明菩萨修十善,道胜于一切。

护戒品第三十一,明十善十恶果报,及明六十五分尸罗。

解头陀品第三十二,明十二行,各有十功德利。

助尸罗果品第三十三,明六种四法,能净尸罗。又四种似尸罗而破尸罗。慎莫为之。一说有我。二不离身见。三见诸法定有。四闻诸行无生相,心则惊畏,又沙门有四,应学第四沙门,不应为三。谓一者形色相沙门。二者威仪矫异沙门。三者贪求名利沙门。四者真实行沙门。

赞戒品第三十四。

戒报品第三十五,谓常作转轮圣王。

按此论,是释华严十地品之初二地也。

十地经论(十二卷) (南恻造北离节) (前有序)

天亲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释华严十地品,具有经文(论初论末,皆云佛成道二七日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六纸欠) (南竟北隶)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七卷) (南造北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译

即释大宝积经第四十一会,法义甚详(先经次论)。

大宝积经论(四卷) (南弗北亏)

译人同上

释宝积第四十三会。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七纸欠) (南次北颠)

婆薮盘豆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天亲菩萨,明修五念门,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一者礼拜。二者赞叹。三者作愿。四者观察。五者回向。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一卷) (南弗北静)

天亲菩萨造 元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等译

释大方等大集经之第十分。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九纸) 同上

天亲菩萨造 译人同上

佛住耆阇崛山,告智员大海乐说辩才菩萨言:有二种住持,如来转法轮。一者众生住持。二者法住持。遂设十四难,然后一一解释。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一卷) (南造北节)

天亲菩萨造 译人同上

佛住毗舍离大林精舍,告无垢威德大力士言:菩萨有三具足。一者施具足。二者戒具足。三者闻具足。翻译记云:天亲菩萨,慈心开示,唯显经义,弗释章句,是故名为优波提舍。

佛地经论(七卷) (南次北节)

亲光等菩萨造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经是佛住净土,为妙生菩萨说五种法,摄大觉地。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论释法相,最为详明。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三卷) (南离北弗)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论无经,文来未尽。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二卷) (一名伽耶山顶经论) (南离北弗)

天亲菩萨造 译人同上

有经有论。

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十二纸) (南优北钟)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说瑜伽自性三十七圣位,所谓十六菩萨,八方内外大护,及法界身。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密多理趣释(二卷) (南竟北稿)

译人同上

释本经字句,理趣,种种表法义门。

般若波罗密多理趣经大安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二纸半) (南竟北隶)

大兴善寺三藏阿目佉金刚依释略序

述金刚菩萨名义表法之句。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二纸欠) (南取北止)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释遏阿等五十字门义。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六纸余)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诸教决定名义论(三纸半) (南壁北古)

圣慈氏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明一切教中诸根本字,彼如实义,所谓唵字最为上首,及吽字阿字等,即三身及金刚三业等。

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九颂精义论(七纸半) 同上

胜德赤衣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圆集要义论(二纸半) (南书北星)

大域龙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六纸余) (亦名瑜伽总持教门说菩提心观行修持仪) (南壁北回)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阿阇梨译

似即自述。

事师法五十颂(二纸半欠) (南优北言)

宋西夏沙门日称等译

马鸣菩萨依秘密教略出。

大智度论(一百卷) (有僧睿序) (南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

龙树菩萨造 姚秦北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缘起论(半卷)。释初品(尽三十四卷)。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九十品,惟初品具译全释,故有三十四卷,余皆什师十倍略之,取其足以开释文意而已。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三卷) (亦名金刚能断般若) (南次北受)

无著菩萨造 隋南天竺沙门达磨笈多译

成立七种义句,一种性不断,谓护念付嘱。二发起行相,谓问答住降。三行所住处,有十八种,略为八种。四对治,谓十八住中各有二种对治。五不失,谓离增益损减二边,如经中处处云即非是名等。六地。谓十六处,显示信行地,证道住处。是净心地,后上求佛地七立名,谓金刚能断义。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论颂(七十七偈) (南次北颠)

无著菩萨造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三卷) (南弗北受)

天亲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释经,及无著颂断二十七疑。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论释(三卷) (南弗北亏)

无著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造释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与上同本,而不列经文,后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即义净作。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二卷) (南离北弗)

功德施菩萨造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二卷) (南离北亏)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共昙林等译

婆薮盘豆菩萨(此云天亲)。广释序品,及方便品,略释七喻等。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二卷) 同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译

与上论同。

大般涅槃经论(九纸余) (南弗北颠)

元魏沙门达磨菩提译

婆薮盘豆菩萨,释迦叶菩萨所问偈。

涅槃本有今无偈论(与上同卷)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天亲菩萨造,兼释诸行无常偈。

遗教经论(一卷) (南离北颠)

天亲菩萨造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述曰:“此经本是小机所见,属阿含部。而天亲以七分解释,建立菩萨所修行法,则是开小成大。”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四

(比丘恒圆 宝光 本光 若水

融石 石隐 以朴 汇白

各三钱玉成 允宗 契石

问西三钱五分)

 

猜你喜欢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八·佚名
  维摩经疏之四·佚名
  胜族品第三·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一卷·一行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五·智顗
  菩提資糧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卷第六·道世
  善友品第二十二·佚名
  目录·密行寂忍
  赵州和尚语录卷中·从谂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四·澄观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佚名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太虚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玄奘
  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一·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十一      宋 邵雍 撰上已观花思友人 上已观花花意穠今年正与昔年同当时同赏知何处把酒犹能对远风 戏呈王郎中 近年好花人轻之东君恶怒人不知直与增价一百倍满洛城春都买归一株二十有

  • 末日·闻一多

    露水在笕筒里哽咽着,芭蕉的绿舌头舐着玻璃窗,四围的垩壁都往后退,我一人填不满偌大一间房。我心房里烧上一盆火,静候着一个远道的客人来,我用蛛丝鼠矢喂火盆,我又用花蛇的鳞甲代劈柴。鸡声直催,盆里一堆灰,一股阴偷来摸着我的

  • 殷纪·方诗铭

    [一]《纪年》曰:汤有七名而九征。《太平御览》卷八三皇王部案:《御览》影宋刻及鲍刻本皆作‘七名’,《存真》、《辑校》同,《订补》改作‘七命’,无说。汤有‘七名’,古有此说,《金 楼子&middot

  • 卷十六·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六宋名臣言行录铜鼓编类诗集误收打呵欠真清二韵不通用进士题名录武安阳武两侯遗事毛牛饕羊荣辱进退等事有命文字等语谶宜避庐山野灯东里还家诗议论诗中用事刘宗器送行诗江氏谱记赖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纪昀

    地理略 【四】辽○辽(臣)等谨案辽代地理分为五道其各道之州军城有直属京者有属之府者有属之州者今惟取属京之州军城悉着于篇其余各府 州所领者概行省去以归简当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世居辽泽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

  • 卷八十七下 扬雄传 第五十七下·班固

    (扬雄)【原文】明年,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罔罴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菟、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以罔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

  • 孝定李太后传·张廷玉

    孝定李太后是神宗的生母,氵郭县人。她侍奉穆宗于裕邸。隆庆元年(1567)三月,她被封为贵妃,生下神宗。神宗即位,为她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按照旧制,天子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称太后的,则加上徽号以示区别。当时,大监冯保

  • 第五章 独商与公商之比·梁启超

    以商业言之,商人各自经营,各自开店用伙,无能统一,于一地之人口,所需什器,不能得其统算之实。即能统算,而各店竞利,不能不预储广蓄以待人之取求,所储蓄者,人未必求,人所求者未必储蓄,不独甲店有余而乙店不足,抑且人人皆在有余不足

  • 孟子集编卷十四·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孟子曰不仁哉梁恵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恵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

  • 卷三十一·佚名

    △昔与魔竞品第三十四尔时菩萨。於彼初夜。以手指地。降伏魔众波旬眷属。是时此地六种震动。乃至大震。犹打铜钟。是时一切聚落城邑国土。所居有诸人众。彼等皆悉见大地动。闻震吼声。心并生疑。各各自往至相师边。或

  • 第八十五則 桐峰作虎聲·胡兰成

    第八十五則桐峰作虎聲舉:僧到桐峰處問:「這裏忽逢大蟲時又作麼生?」峰便作虎聲,僧便作怕勢,峰哈哈大笑。僧云:「你這麼壞!」峰云:「可是你也把我沒法呀!」僧也只得罷了。他隨就走了。圜悟著語:這麼就罷了,豈不是二俱不了,做了半吊

  •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佚名

    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鸡罗娑山顶诸天所居仙人住处。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复有五百诸大菩萨摩诃萨众俱。其名曰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无边华菩萨。普华菩萨等。此诸菩萨皆悉住于一

  • 楚辞章句·王逸

    17卷,东汉王逸撰。《楚辞》本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景差、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及刘向所作《九叹》等16篇作品。逸以己作《九思》和班固《二叙》增之,分为17卷。其注虽不详赡,但训释文字多传

  • 东洲集·崔桐

    诗文别集。明崔桐(号东洲)著。二十卷,续集十一卷。卷首有嘉靖二十九年(1550)曹金序。卷一至卷九为诗,卷一○为词,卷一一至卷二○为文。续集卷一至卷六为诗,卷七至卷一○为文、卷一一为杂著。卷末有嘉靖三十四年(1555)

  • 禹贡会笺·徐文靖

    地理文献考证。清徐文靖撰。十二卷。文靖字位山,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乾隆间举博学鸿词不第。官翰林院检讨。著有《周易拾遗》、 《竹书统笺》等。是书引蔡西山传而续之为笺。于乾隆十八年(1753)成书,约十万字。首

  • 冥报记·唐临

    志怪小说集。唐唐临撰。作于唐高宗永徽年间。两《唐志》皆云二卷,宋以下不见著录,盖此书亡佚已久,今存残本。《涵芬楼秘笈》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唐钞卷子本,三卷。杨守敬据《法苑珠林》、 《太平广记》辑录佚文,分为六

  • 南窗纪谈·佚名

    宋代无名氏撰写的一部笔记。书中记北宋时名人轶事及订正典故之类,颇有可资考证者。其中或有小说故事可采。如记某嫠妇被里人以田产事诬陷,含冤十馀年不得申。後在初中甲科来此任职的傅球手中昭雪。李迪曾在此为官,闻之後

  • 蔡宽夫诗史·蔡居厚

    诗话著作。宋蔡居厚撰。蔡居厚(?—1125),字宽夫,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擢进士第,累官吏部员外郎。徽宗大观初拜右正言,后进右谏议大夫,改户部侍郎,坐事罢官。蔡京再相,起知沧、陈、齐三州,加徽猷阁待制,徙汝州。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