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如学撰。如学,俗姓任,字无为,号五峰,临潼(今陕西省)人。二十岁于五台山出家,从天齐师观修净业,学思并进。广阅佛书,遍游金刚。先后出游天台、杭州虎跑、金陵等,参师闻法,成为明代高僧之一,终于大沩山。有偈云:“痛举钳锤为阿谁,可怜漆桶自孤疑。为伊结下来生债,五夜霜花开玉墀”。他所撰的《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为语录体佛书。详其平生奉佛学法之言事,其中充满了警劝后人之意图。是了解大沩五峰学禅师如学的重要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明代崇祯癸未刊本。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全部章节目录

(1)大溈五峰學禪師語錄

猜你喜欢
  因缘僧护经·佚名
  五母子经·佚名
  神栖安养赋·延寿
  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佚名
  秘密三昧大教王经·佚名
  洛叉陀罗尼经·佚名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圣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湛然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序释·佚名
  大辩邪正经·佚名
  临济宗旨·惠洪
  丛林两序须知·费隐通容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斋法清净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412_1 【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元稹   满山残雪满山风,野寺无门院院空。   烟火渐稀孤店静,月明深夜古楼中。   卷412_2 【陪韦尚书丈归履信宅,因赠韦氏兄弟】元稹   紫垣驺骑入华居,公子文

  • 耿弇列传第九·范晔

    耿弇 弟国 国子秉 秉弟夔 国弟子恭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其先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巨鹿徙焉。父况,字侠游,以明经为郎,与王莽从弟亻及共学《老子》于安丘先生,后为朔调连率。弇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

  • 第十二回 戕县令刘邦发迹 杀郡守项梁举兵·蔡东藩

      却说芒砀二山,本来是幽僻的地方,峰回路转,谷窈林冥。刘邦与壮士十余人,寄身此地,无非为避祸起见,并恐被人侦悉,随处迁移,踪迹无定。偏有一妇人带着子女,前来寻邦,好象河东熟路,一寻就着。邦瞧将过去,不是别人,正是那妻室吕氏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实附录第七十九景泰六年十二月壬寅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省郊祀牲岷王徽煣奏先父庄王洪武中之国云南及永乐中召还其所赐乐工部伎遂隶教坊臣今奉藩武冈凡拜表迎诏时节庆贺之礼音乐未具乞赐颁给不允○甲辰升守

  • 尚史卷六十七·李锴

    列传四十五魏诸臣传田子方 叚干木田子方名无择【庄子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师邪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子方名无择唯见庄子然説苑又载文侯舍人名无择献鹄于楚者附见淳于髠传】魏文侯之师也文侯

  • 卷十·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崔清献与吴彦书帖黄山谷发愿文描朱乘轿事原苏人文学之选昆山塘浦水利占命决王石位寿塑工传名范裴崔周诗词纳还使北进冬衣疏范公欧公手书碑铭不着撰书人名苏秉衡论诗乖觉乖角柏子庭

  •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佚名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五日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据御史莫瞻菉所奏此次详校三阁书册,签出错谬甚多,请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应升各员,概行注销,其已经升用之员,分别

  • 七五五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毁书籍板片并请展限检缴折(附清单一)·佚名

    七五五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毁书籍板片并请展限检缴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一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解毁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自四十三年八月起至四十五年十月底止,计查出应禁书一万三

  • 四 泰山堂里的人·周作人

    泰山堂药店在东昌坊口的西南拐角,店主是申屠泉,有鲁迅的一个同高祖的堂叔在里边做伙计,通称桐少爷。他的父亲浪游在外,客死河南,人极乖巧,有点偏于促狭,而其子极愚钝,幼育于外婆家,外婆殁后送还本家,其叔母不肯收容,遂流落宿门房

  • 卷二十六 契丹诸部之叛·李有棠

    〔萨巴、萧幹罕、德寿〕海陵正隆六年夏五月庚辰,契丹诸部反,遣右卫将军萧图喇等讨之,寻命枢密使布萨思恭、西京留守萧怀忠往助。初,西北契丹部有萨巴者,为招讨使司译史。正隆五年,海陵徵诸道兵南侵,使牌印苏赫、洋格尽起西北

  • 卷七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七十七歌颂十七【词臣九】万夀诗【五言律 首】翰  林 院  修 撰【臣】王云锦圣德高千古龙飞六十春金瓯凝瑞历翠荚丽昌辰夏服车书会周官玉帛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丙子朔夜,岁星犯垒壁阵。 丁丑,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上命晋王总宋国公冯胜等所统河南、山西马步军士出塞,胜及颍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昇、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

  • 卷23·陈邦瞻

    真宗天禧三年六月,以寇准同平章事,丁谓参知政事。先是,准与谓善,尝荐其才于李沆,沆不用,准问之,沆曰:“谓诚才,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当思吾言。”准终不以为然。谓既因准

  • 厚黑丛话卷五·李宗吾

    成都《华西日报》二十五年一月二月  去岁元旦,华西报的元旦增刊上,我作有一篇文字,题曰《元旦预言》。我的预言,是“中国必兴,日本必败”八个字,这是从我的厚黑史观推论出来,必然的结果,不过其中未提明厚黑二字罢了。今

  • 锋芒毕露就是祸·孔子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①校(jiao)计较,较量。 【译文】 曾子说:“能力强却向能力弱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少的人心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

  • 卷前·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前春秋论旨自古说春秋者,莫害于「例」之一字,予已着端于前序,兹更详之。例字始见于杜元凯释例,以左氏之例而释之也。其言曰:「传之义例,总归诸凡,皆显其异同,从而释之。」是例者,实创于左而发明于杜也。嗟乎!自有「例

  • 太平寰宇记·乐史

    地理总志。北宋乐史(930—1007)撰。二百卷, 目录二卷。史字子正,宜黄(今属江西)人。太平兴国进士。历官秘书郎、主簿、巡抚。著述宏富。约当雍熙三年(986)成此书,凡一百二十余万字。取材以太平兴国八年为限,故名。博

  • 犹及篇·佚名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千顷堂书目》题明杨名撰,入子部小说类,无卷数。今存有《盐邑志林》本,一卷,题明朱元弼撰,卷首有朱所作“引”。《丛书集成初编》本据《盐邑志林》本影印。朱元弼“引”称:“往予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