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叙
心外无法,祖师所以示即法之心;法外无心,大士所以阐即心之法。并传佛命,觉彼迷情。断未有欲弘佛语,而可不深究佛心;亦未有既悟佛心,而仍不能妙达佛语者也。今之文字阿师,拍盲禅侣,竟何如哉。呜呼!吾不忍言之矣!昔世尊示入涅槃,初祖大迦叶即白众云:“如来舍利,非我等事。今者宜先结集三藏,勿令佛法速灭。”嗟嗟!傥三藏果不足传佛心,则初祖何以结集为急务耶?窃谓禅宗之有三藏,犹奕秋之有棋子也。三藏之须禅宗,犹棋子之须活眼也。均一棋子也,善奕者则着着皆活,不善奕者则着着皆死。均此三藏也,知佛心者则言言皆了义;不知佛意者则字字皆疮疣。若为惩随语生见,遂欲全弃佛语,又何异因咽废饭哉!夫三藏之不可弃,犹饮食之不可废也,明矣!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顾历朝所刻藏乘,或随年次编入,或约重单分类,大小混杂,先后失准,致使欲展阅者茫然不知缓急可否。故诸刹所供大藏,不过缄置高阁而已。纵有阅者,亦罕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佛祖慧命真不啻九鼎一丝之惧。而诸方师匠,方且或竞人我,如兄弟之阋墙;或趋名利,如苍蝇之逐臭;或妄争是非,如痴犬之吠井;或恣享福供,如燕雀之处堂,将何以报佛恩哉!唯宋有王古居士,创作《法宝标目》;明有蕴空沙门,嗣作《汇目义门》,并可称良工苦心。然《标目》仅顺宋藏次第,略指端倪,固未尽美;《义门》创依五时教味,粗陈梗概,亦未尽善。旭以年三十时,发心阅藏,次年晤壁如镐兄于博山,谆谆以义类诠次为嘱,于是每展藏时随阅随录。凡历龙居、九华、霞漳、温陵、幽栖、石城、长水、灵峰八地,历年二十祀,始获成稿。终不敢剖破虚空,但藉此稍辨方位。俾未阅者,知先后所宜;已阅者,达权实所摄;义持者,可即约以识广;文持者,可会广以归约。若权若实不出一心,若广若约咸通一相,故名之为《阅藏知津》云。
甲午重阳后一日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撰
猜你喜欢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一百三十五·佚名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佚名 序·白岩净符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八·佚名 论寂品第八·佚名 卷第二十八·佚名 华严略疏卷第三·佚名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五·净挺 第二十四則 劉鐵磨五臺山會齋·胡兰成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二十一·呆翁行悦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二·佚名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持戒相品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