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二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二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一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上下合卷) (南力北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睹史天宫,说六波罗密法。有忉利摩尼藏无垢天子,被炬口天药叉所警,谓七日后必定无常,惶怖求救于帝释。帝释领彼见佛,佛为说二咒,并说夙缘,亦说坛法,又说持此咒者,此界命尽,犹如蛇蜕,即便往生安乐世界,不受胞胎。于莲花中,自然化生。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三卷) 力

译人同上

佛住鹫峰山南,时毗耶离城灾难竞起。乃以神力,集一切天龙等众,先四天王各说一咒。次佛说一切明神咒,诸恶鬼神同来归命。四天王复各说谪罚鬼神咒,大梵王亦说一谪罚鬼神咒,佛乃下至毗耶离城,为大梵王现大明王身,说大明王陀罗尼,复说大明王心陀罗尼,及说密印,于是城中免离灾难。飞鸟出声赞佛功德,佛更说结界持咒之法,大梵王又说护诸童子之法。

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上下同卷) (南竭北流)

宋中印土沙门法护译

世尊在摩诃母质邻那山,大宝楼阁中。说一咒,又说一咒。魔王恐怖,欲兴恼害。金刚手现身降之。复说一咒,又说无量勇猛力真言。次说坛法,次魔王归命。次须菩提问受持法,佛又说一咒。次文殊师利问缘行无常之义,次观世音及秘密主各问此经名义。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今作二卷) (南赞北念)

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

序品第一,佛初成道,华说神咒。秘密主欢喜请问咒所从来。佛与大众同往东方宝灯世界,妙种种色宝善住清净佛处,普集一切诸佛,现宝塔中三佛全身舍利,及说其往昔因缘,乃说大明咒王。

根本陀罗尼品第二,心随心咒品第三,持心咒法品第四,诵随心咒法品第五,杂咒品第六,结坛场法品第七,手印咒品第八,画像品第九,火祭品第十,普光心印品第十一,手印品第十二。

牟黎曼陀罗咒经(二卷) (南羊北念)

开元附梁录第一出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 (南不北息)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二经并与上同而梁录前欠序分后具有分别木法坛法等。

普遍光明焰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二卷) (南思北取)

译人同上

序品第一,佛住须弥峰楼阁,与八十四俱胝那庾多一生补处菩萨,及声闻天龙八部众等俱。放顶毫光,照明十方一切佛刹,说大神咒,并说种种灵验之事。

得菩萨随求大护大明王陀罗尼品,佛复为大梵说咒。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十四纸) 行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大梵天王请佛说咒。佛为说根本咒一,随咒六。及说功验,并说书写结坛法。汇门云,即上经同本。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南改北莫)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佛在给孤独园,善住天子七日当命终,当七受傍生身,次堕地狱,怖惧。白天帝释,帝释为其请救于佛,佛说陀罗尼令持,增益寿命,得菩提记。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六纸) (南改北莫)

唐朝散郎杜行顗译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有彦悰序) (共六纸半) (南得北莫)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有志静序) (共八纸半) 同上 (此咒最后别翻)

唐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译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 (南改北莫)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重译

四经并与前同。而地婆重译。具出善住天子夙世因缘。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 信

北凉高昌郡沙门释法众译

初分第一,佛在祇林,为文殊师利唱摩诃袒持等诸陀罗尼名,大众获益。雷音比丘在林中入定,袒荼罗魔王扰之。东方宝王如来,遣华聚菩萨将咒来护。魔皆发心护法,说十二神王名。华聚菩萨,雷音比丘,与一切魔,一切天,及婆薮仙人,地狱众生,同来释迦佛所。佛为舍利弗说婆薮名义,及示现方便之事,亦说往昔本缘,今魔方便。

授记分第二,授雷音比丘记,及五百大弟子记,并诸天记。舍利弗与文殊师利,反覆论授记义。佛为五百比丘说治魔法。

梦行分第三,为文殊师利说十二梦王七日行法,华聚菩萨发大誓愿,毗沙门天王亦发大愿。

护戒分第四,说七众灭破戒罪,各有咒。

不思议莲华分第五,现优昙钵罗华,华中有无量佛。舍利弗以神通绕至八十七日,百千万分不周其一。佛从座起,以华奉供莲华中佛,说一神咒,嘱授八十万恒河沙大士,华寻不见,大众生疑,佛为解释,并说诸喻,付嘱流通。

按此经在法华后说,亦可收入法华部中。但以坛法尊重,故归密部。南岳大师行此三昧而证圆位,今有方等三昧行法垂世。

佛说大方等大云请雨经(一卷) (南伤北毁)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

佛在龙宫,龙兴供养,并发大愿,请问灭苦法要。佛说慈心为最,并为说咒。及如来名,说请雨法。

大云请雨经(一卷) 毁

宇文周中天竺沙门阇那耶舍等译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北作一卷) (南伤北毁)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北作一卷) (南不北凊)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已上三经并与前同。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七纸余) (南履北临)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无量寿佛于极乐国为观自在菩萨说咒,及说成就法。能令众生生于极乐世界。

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一卷) (南若北之)

元天竺沙门唧[口捺]铭得哩连得啰磨宁及真智等译

出有坏住三十三天,与大比丘,并大菩提勇识,及天主帝释等集。入普观顶髻三昧,从顶髻中,出现如是总持密咒法行。后有赞叹祷祝偈。

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上下合卷) (南竟北稿)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金刚手菩萨,为愚众生类,请问诸秘密名义。佛为说之,及略说修行方法。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密经(七纸欠) (南深北命)

译人同上

佛在他化自在天,为金刚手菩萨说诸字义门,并说神咒。

佛说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大明观想仪轨经(三纸半) (南斯北澄)

译人同上

具明想诸字安布身轮。

仁王般若念诵法(五纸余)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为波斯匿王,说念诵仁王般若经持明之法。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一卷) (南临北尽)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鹫峰。说修金刚萨埵秘密相应法,有种种观想。

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六纸余) (南取北止)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世尊入一切如来金刚安像三昧,从三昧起。说塑画雕造安像庆赞仪轨。有一菩萨白言,佛身无相,犹若虚空,遍一切处。云何今说令安佛像?佛言,我为久修行者,说彼法身无相无为,遍一切处,不生不灭,今为初发心众生,令彼得福,说安像庆赞结净之法,先拣吉星吉日,于结界胜地清净之处,陈设伞盖幢幡香华灯果,令阿阇梨依法仪轨,一心召请观想沐浴,安耳发髻指甲髭须等,乃至香花灯食等种种供养,并须如法。

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一卷)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金刚手菩萨,在毗卢遮那佛大集会中,为当来众生,说无量寿如来陀罗尼修三密门证念佛三昧,得生净土,入菩萨位。

佛说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四纸欠) (南竟北杜)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告金刚手,说帝释岩中得见慈氏菩萨之法。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一卷) (南流北言)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为执金刚,说念诵悉底哩真言成就事业法。

佛说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北作六卷) 恭

东晋西域沙门帛尸梨蜜多罗译

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第一,佛在祇园,为鹿头梵志,说三归三十六神,五戒二十五神。

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咒经第二,佛在天帝石室,因诸比丘驰走不安,为说百七十二大鬼神王名字。

灌顶十二万神王护比丘尼咒经第三,佛在祇园,为修陀利比丘尼等被恶鬼娆,召须弥顶上七万鬼神,大海中五万鬼神,护之。

灌顶百结神王护身咒经第四,佛在罗阅祇大精舍中,思为灭后弟子辟除邪毒,帝释遂请佛说百神王名。

灌顶宫宅神王守镇左右咒经第五,佛在摩竭国,敕目连以咒往救迦罗那村灾难。佛亦随请,将诸大众集其堂上,普观菩萨请佛更演目连所说章句,佛为说东方七千大神上首三七名,南方九千大神上首二十八名,西方六千大神上首三七名,北方九千大神上首三七名,中央三万大神上首十二名。

灌顶冢墓因缘四方神咒经第六,佛临欲灭,阿难请问云何殡葬?佛告以应如转轮圣王法则。阿难又问,阎浮提界有几葬法?佛言,有震旦国,我遣三圣在中化导,人民慈哀,礼义具足,葬法第一。阿难又问,若人命终,造立坟塔,是人精魂在中以不?佛言,亦在,亦不在;若人生时,无善无恶,精魂未有去处,是以在冢塔中。若生时大修福,或生天上人中。若生时造恶,堕在三涂,是以不在冢塔中也。并广说舍利福德因缘,虽如麻米,有大威神。兼记当有阿育王起八万四千塔事。次因释种童子被鬼神所娆,结四方灌顶章句以护冢塔。

灌顶伏魔封印大神咒经第七,佛在祇园,默然无说,念众生愚。天帝请问文头娄法。佛言,当先念自身,犹如佛身相好光明。次念千二百五十弟子,次念诸菩萨僧,又念五方大神,以五方神王名字,及其眷属。写着圆木之上,纵广七七分,名为文头娄法,此云神印。次许天帝演说四王名字,次说七佛灌顶无相神印章句,次因阿利陀请,敕诸弟子惠施少少饮食之余,又行此神典,当造其形像,以酥油饼果而施与之。

灌顶摩尼罗亶大神咒经第八,佛在祇园,愍念人民为邪恶鬼神所恼,结是摩尼罗亶大神咒经,举七佛名为证。又举八大菩萨,五百开士,十大弟子,三十三天,三十五龙王,三十三大神将,二十四鬼师,并说山海精魅,四十九鬼,四十九山精,及诸魅鬼名。若急难之日,当斋戒一心,思念十方一切诸佛,过去七佛,八大菩萨,十大弟子,五百开士,三十三天,诸大龙王,善神将军,及鬼神等。正心正意,莫念东西南北之事,亦复莫念家室之事。

灌顶召五方龙王摄疫毒神咒经第九,佛游竹林,阿难为维耶离国疾疫,求佛救护。佛言,疫毒火殃,皆是杀猎所感。普慈一切,受持禁戒,行于十善,可得至道。遂说五方龙神王名,遣禅提比丘往救人民。二十九年之后,禅提命终,疫病复兴。人民奔趣禅提精舍,见彼先时所嚼杨枝,掷地成树,树下有泉。礼拜此树,折此树枝,取下泉水,拂洒病人,百病除愈。

灌顶梵天神策经第十,佛在因沙崛山中,梵王请出梵结愿一百偈颂以为神策,佛赞许之。遂说九十九卦,每卦八句。神应异常,今特录出流通。

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第十一(亦名普广菩萨所问品),佛将涅槃,普广菩萨问,四辈弟子,修何功德,得生十方国土?佛为说十方佛国,随愿往生。普广又问,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刹?佛言,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心乱无志,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国土耳。次明为亡者修福,如饷远人,无不获果。又明临终归依受戒,悔过修善,如人负债,依附王者,又明为亡人修福,亡者七分获一,若以亡者之物,施于三宝,功德力强,可得拔地狱殃。又明逆修生七,其福无量。又明请十方僧,不择善恶持戒毁戒高下之行,次第供养,无别异想,其福最多。又为大众说那舍长者父母罪福因缘,又说诸佛无上章句。

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第十二,佛游维耶离乐音树下,文殊师利请问往昔诸佛名字,及国土清净庄严之事。佛告以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上愿,其国犹如无量寿国,有二菩萨,一名日曜,二名月净。次补佛处,乃至愿生西方弥陀国者,闻是佛名,有八菩萨,迎令往生。此与流通药师本愿经同本,具出八菩萨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十卷) (南止北兰)

唐罽宾国沙门般若译

序品第一,佛在菩提树下,与七千比丘,八万四千菩萨,无量天龙八部众俱。文殊师利菩萨伽陀赞佛。

陀罗尼品第二,佛入普随顺众生心行三昧,令诸众生见闻各别。又于顶上放白色光,普照世间。口中放青色光,照东方界。右肩放金色光,照南方界。背上放红色光,照西方界。左肩放五色光,照北方界。照已,各摄还归本处。复入无有名字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三昧,令此大地,六种震动。一切法自在王菩萨请问因缘,佛以有四因缘答之。复问诸佛境界三昧,何法为因?何为根本?云何修习?云何究竟?佛言,此深三昧,以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根本,方便修习无上菩提以为究竟。又问,一切智体,当何所求?一切智智,当于何生?佛言,当于心求,从心而生。乃至此心同虚空相,此虚空性,即心性故如其心性。即菩提性,如菩提性,即陀罗尼性,是故此心虚空,菩提,陀罗尼性,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又问,是义甚深,难通达,难趣入,若满足菩萨位人,则得利益,若未得成菩萨功德,则无利益。佛言,若欲成就无上菩提,应先发起大慈悲心普为众生归依三宝,受菩萨戒,至诚忏悔,运想供养,劝请诸佛,回向随喜,愿灭诸障。并说回向陀罗尼曰,唵(一)娑么(二合)啰娑么(二合)啰(二)微么(引)曩(三)娑(引)啰(四)摩诃斫迦罗(二合引五)嚩(上六)吽(长声七)。佛又普告大众,重为未成就者,以善方便,随顺世谛,譬喻言辞,说一乘法。观想此身,次第成就五如来身。而此不可思议三昧,或有众生诸根不具,或具五无间业,旃陀罗,悉可修习趣入。除五种人,一者不信,二者断见,三者常见,四者邪见,五者怀疑。如是五人,无慈悲故。若有暂修此三昧者,身心安轻,能生五种三昧,一刹那三昧,二微尘三昧,三渐现三昧,四起伏三昧,五安住三昧,乃至无数三昧,无数陀罗尼门,皆悉现前。次明八陀罗尼,能令菩萨总持佛法,辩才无尽,众生乐闻。一大声清净自在陀罗尼门,二无尽宝箧陀罗尼门,三无边漩澓陀罗尼门,四海印陀罗尼门,略说四十二字印,五莲华庄严陀罗尼门,六能入无著陀罗尼门,七渐渐深入四无碍智陀罗尼门,八一切诸佛护持庄严陀罗尼门。

大悲胎藏出生品第三,文殊师利问,大悲复以何法为根本?佛言,以众生受苦为本,苦以烦恼为本,烦恼以颠倒邪见为本,邪见以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别,非有根本,无有色相,难知难断,菩萨为是起大悲心,劳谦忘倦。复起十六大悲之心,一断身见,二破边见,三除四倒,四除我我所计,五裂盖网,六破六着,七除七慢,八远邪径,九离贪爱,十除瞋恨,十一令舍恶友,近善知识,十二令断名利,十三令除邪见,十四令出三界生死牢狱,十五令绝魔罥欲缠,十六令闭三恶,入涅槃门,住是十六大悲。即能建立三十二种不共事业。

入如来大悲不思议品第四,为文殊说如来大悲海门一滴之相,乃至二乘之悲,如割皮肤,菩萨悲心,如割脂肉,如来大悲,深彻骨髓。因举往古栴檀舍佛,为调伏非非想天一众生故,留身八万四千大劫以度脱之,方入涅槃。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广明三十二种正觉甚深事业,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也。

菩萨璎珞庄严品第六,为文殊师利说菩萨四种璎珞,一戒,二定,三慧,四陀罗尼。各各增一至十。

大光普照庄严品第七,又说八种大光普照,一念,二意,三解,四法,五智,六谛,七神通,八修行。前七各有八种,修行有九种。

般若根本事业庄严品第八,为般若峰菩萨,广说般若母,及般若所生事业。为无畏辩才菩萨,说般若峰得名往因。陀罗尼功德轨仪品第九,为金刚手菩萨,说唵字三和合义,谓婀乌莽。金刚手问,诸佛等视众生,云何但言守护国主?佛言,譬如医婴孩病,令母服药。次说金刚城大曼荼罗轨仪法则,金刚手次说陀罗尼供养及念诵法,佛赞助之。兼明陀罗尼具足六度,又明六年苦行,不得菩提。于月轮中作唵字观,乃成菩提。阿阇世王受记品第十,王问,陀罗尼及曼荼罗,既有无量功德,何以国中灾难无量?佛出其过,兼说迦叶佛时,讫哩枳王所得二梦,皆释迦佛末法时兆。王又问曰,诸恶众生,入三涂等,云何得知?谁人曾见?佛言,当堕地狱,有十五相;当生饿鬼,有八种相;当生畜生,有五种相;当生人天,各有十相。王窃思念,是实是虚,忽见地狱种种恶相。方乃决定归佛法僧,誓持五戒,以菩提心,回向众生。佛赞慰言,譬如团铁,投水沉没;若为钵器,置水则浮;有智慧人,如彼钵器,不沈苦海。

如来嘱累品第十一,文殊师利广叹陀罗尼门,佛为较量持经功德,唱募流通。七十俱胝菩萨,四天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兜率陀天子,商主天子,魔王波旬,苏夜魔天王,慈氏菩萨,大迦叶波,各各发愿,佛赞印之。文殊师利请问经名。佛言具千名字,略举十名。文殊复问,乃决定说今一名。

按此经所谈法相义理,与大集经第二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全同。但次第稍异耳。文理兼畅,最宜流通。

七佛所说神咒经(四卷) (一名广济众生神咒) (南景北羊)

开元附东晋录

七佛各说咒,菩萨各说咒,诸天仙星等各说咒。菩萨各说誓愿,各说偈,金刚藏菩萨说五疑,五信,二十五王三昧,护戒归神,护伽蓝十八神,并四天王所说大神咒经。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八纸) (南力北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摩竭提国,应无垢妙光婆罗门请,中路见一旧塔,旋绕供养,悲泣雨泪,十方诸佛,亦皆雨泪。金刚手菩萨请问其故。佛乃说此心咒,劝人造塔供养。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五纸半) (南流北兴)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与上经同本。

佛说圣曜母陀罗尼经(三纸半) (南临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在阿拏迦嚩帝大城,金刚手菩萨启请说咒,拥护众生,不为诸恶星宿所害。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三纸半) (南命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在妙高山,敕金刚手菩萨说咒,安慰天龙夜叉等。

佛说大金刚香陀罗尼经(三纸) (南薄北临)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但有一咒,降伏诸天宿曜,无余仪轨。

佛说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三纸) (南命北则)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佛在日月天子宫,说佛菩萨名,及咒。普贤菩萨言,二十一日六时持诵,至心忏悔,能破坏阿毗地狱。复说一咒以拥护之。

佛说智炬陀罗尼经(三纸欠) 行

唐于阗国沙门提云般若等译

佛在日月宫中,四方佛皆来集。日月天子请陀罗尼,诸佛菩萨同声说咒。普贤菩萨赞劝受持。与上经同。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三纸余) 行

译人同上

佛在恒伽河边,为众生除死怖。弹指集十方佛,同声说咒。金刚密迹,及四天王,亦各说咒。次说坛法。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二纸) (南流北兴)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与智藏译

与上经同。而无坛法。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二纸余) (南力北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亦同上经。

十二佛名神咒较量功德除障灭罪经(五纸余) (南必北能)

唐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佛为弥勒说东方三佛。余九方各一佛名。及陀罗尼。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二纸余) 同上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与上经同。而文稍略。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十一纸半) (南莫北罔)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佛在祇园,东方最胜灯王如来,遣二菩萨来此说咒。次阿逸多菩萨,文殊释迦菩萨,及四天王,亦各说咒。

佛说持句神咒经(二纸余) (南莫北罔) (亦云陀罗尼句经)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陀邻尼钵经(二纸) 同上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六纸) 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三经并与前同。

阅藏知津卷第十二

(奉

佛弟子沈书准捐资十六两敬刻

阅藏知津壹册八卷之十二计四卷所异法身

慧命量等虚空次祈 先严慈同生莲域又

愿法界众生不离文字得解脱性)

 

猜你喜欢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六·雪关智訚
  大宋僧史略卷中·赞宁
  校量布施功德缘·佚名
  卷第一百九·李通玄
  佛说华手经卷第六·佚名
  谒太虚上人记·太虚
  佛地经论卷第六·佚名
  卷第五·佚名
  月江和尚语录卷下·月江正印
  卷第九·佚名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下(僧宝聚)·非浊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三·从义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虚
  各宗经教修学法·太虚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五·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五明 梅鼎祚 编清商曲辞【西曲歌】西曲歌【古今乐録曰西曲歌有石城乐乌夜啼莫愁乐估客乐襄阳乐三洲襄阳蹋铜蹄采桑度江陵乐青阳度青骢白马共戏乐安东平女儿子来罗那阿

  • 临江仙·胡适

    隔树溪声细碎, 迎人鸟唱纷哗。 共穿幽径趁溪斜。 我和君拾葚, 君替我簪花。更向水滨同坐, 骄阳有树相遮。 语深浑不管昏鸦。 此时君与我, 何处更容他?(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二·佚名

    鸦片战争闽省军需请销案两件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户部「为内阁抄出署闽浙总督刘鸿翱等奏」移会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闽浙总督臣刘韵珂、福建巡抚臣刘鸿翱跪奏:为闽省内地军需现已核定请销银数,拟分四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七·佚名

    嘉靖二年五月庚午朔改致仕太仆寺少卿潘府为太常寺少卿致仕时有荐府学行可任国子监祭酒者吏部谓府年老不愿仕进宜量改清秩以边具高尚故有是命○虏犯密云入石塘岭杀指挥隆殷而下四人事闻得旨左参将霍汝忠以失奏报逮治仍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纪昀

    列传宋 【二十六】○宋二十六王钦若 丁谓夏竦王钦若丁谓夏竦△王钦若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父仲华祖郁钦若早孤郁爱之太宗伐太原时钦若纔十八作平晋赋论献行在郁为濠州判官将死告家 人曰吾厯官逾五十年慎于用刑活

  • 六四 家里的改变·周作人

    自从甲辰年的冬天回到学堂,一直到了丙午(一九〇六)年的夏天再回家去,时间隔的很长,所以家里的情形也改变得不少了。第一是房屋的改变。以前我们“兴房”派下的房子乃是在本宅的西北角一带,这是宅内的第四五进,本来也有“立房

  • ●皇朝通典卷十三·佚名

    食貨十三 ○食貨十三 輕重上【平糶 常平倉 義倉 社倉 鹽義倉】 △輕重上【平糶 常平倉 義倉 社倉 鹽義倉】 (臣)等謹按輕重之說始於管子管子曰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其後李悝得

  • 张莹后汉南记·佚名

    本纪和帝纪00一 孝和皇帝讳肇〔一〕,章帝中子也。兄庆为皇太子,其母被谗死,庆为清河王〔二〕。帝年四岁,代为太子,而特亲庆,入则共室,出则同车。章帝以此更哀怜庆,衣服饮食与帝同也。──《初学记》卷一七〔一〕 《说文》及《

  • 《尚書古文疏證》卷六上·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八十一余向謂偽作古文者,略知曆法。當仲康即位,初有九月日食之變,遂以瞽奏鼓等禮當之。而不顧其不合正陽之義,說具第一卷。今餘既通曆法矣。仲康在位十三年,始壬戌終甲戌,以《授時》《

  • 菩萨璎珞经卷第四·佚名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音响品第九  尔时世尊。复欲重宣如来神足无量法义。便以一偈遍满十方无量世界。尔时如来。即说颂曰。  有无从空生  彼声非我有  声声各各异  故说尊法教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长寿品第四佛复告诸比丘。汝于戒律有所疑者今恣汝问。我当解说令汝心喜。我已修学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明了通达。汝等比丘。莫谓如来唯修诸法本性空寂。复告比丘。若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二·智圆

    宋钱唐沙门释智圆述次约二义释消伏者。前约一义唯就圆论。今约二义偏圆合辩。部属方等故须兼含。消除即不断是圆义。消灭即断是别义。灭谓死灭。如殒蛇虺之命也。此断不断若约界内外。即四教也。界内断即是藏。不断是

  • ABC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推理小说。一个逍遥法外的连环杀手通过字母表一步一步实施犯罪。作为死亡标记,杀手在每个被害人的尸体旁留下一本ABC铁路旅行指南,翻开的那页就是杀人之地。先是在安多弗,接着是贝克斯希

  • 基地·阿西莫夫

    《基地》(Foundation,意为地基、基石。),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本书讲述了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逐渐走向衰亡期间,只有心理史学的一代宗师

  • 止堂集·彭龟年

    诗文别集。南宋彭龟年(1142—1206)撰。二十卷。龟年字子寿,号止堂,清江(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授袁州宜春尉,历官太学博士,江陵知府,湖北安抚使,以数论韩侂胄奸,落职,未久复官,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为官清正

  • 周官禄田考·沈彤

    三卷。清沈彤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师从何焯。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被邀修纂《三礼》,《大清一统志》,书成仪叙九品官,不仕归故里。学问根底深厚,通贯群经,尤精《三礼》而《三礼》之中,又精考证《周官》典制,《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佚名

    三宝尊菩萨造 大域龙菩萨造本论 宋 施护等译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佚名

    佛教著述。作者不详。原著当为三卷。现存卷下。是《金刚经》的记传之作。依据《楞伽经》及无著的《金刚般若论》、世亲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对《金刚经》的论释。据书中“具如传译”、“具在传文”等字样,则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