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五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涅槃部第五

述曰:“大涅槃部,别在一日一夜,通该一代。凡是扶律谈常,显佛实不灭度者,皆此部收。又如遗教等经,虽在此时,以是小机所见,仍归阿含。”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 (南率宾归王北宾归王鸣)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寿命品第一,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大声普告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面门放光,遍照十方。尔时八十百千诸比丘,六十亿比丘尼,一恒河沙菩萨,二恒河沙优婆塞,三恒河沙优婆夷,四恒河沙诸离车等男女大小,五恒河沙大臣长者,六恒河沙诸王眷属,七恒河沙诸王夫人,八恒河沙诸天女等,九恒河沙诸龙王等,十恒河沙诸鬼神王,二十恒河沙金翅鸟王,三十恒河沙乾闼婆王,四十恒河沙紧那罗王,五十恒河沙摩 罗伽王,六十恒河沙阿修罗王,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八十恒河沙罗刹王,九十恒河沙树林神王,千恒河沙持咒王,亿恒河沙贪色鬼魅,百亿恒河沙天诸采女,千亿恒河沙地诸鬼王,千万亿恒河沙诸天子,十万亿恒河沙四方风神,十万亿恒河沙主云雨神,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二十恒河沙师子兽王,二十恒河沙诸飞鸟王,二十恒河沙水牛牛羊,二十恒河沙诸神仙人,一切蜂王,一切山神,海神,河神,皆悉集会。树林变白,犹如白鹤,四天王,三十三天,乃至第六天,大梵天王,阿修罗王,所设供养,倍倍胜前,佛皆不受。魔王献供,并护法咒,佛受其咒,不受其供。大自在天王,设供倍前,东方虚空等佛,遣无边身菩萨来献香饭,大地震动,南西北方诸佛世界,亦有无量无边身菩萨,所持供养,倍胜于前。乃至毒蛇,及恶业者,一切来集。唯除摩诃迦叶阿难二众,阿阇世王及其眷属。佛面所出光明,耀覆大众,所应作已,还从口入,纯陀与同类十五人俱,愿设最后供养,佛即许之,为说二施果报无别。一者受已得菩提,二者受已入涅槃。纯陀因大众劝,说偈请佛住世。佛以偈答:纯陀次答文殊,不应以如来法同于诸行,乃至既去办供,地大震动,众会哀请,佛慰谕之,令问所疑,并示秘密之藏,犹如 字,略斥无常苦无我三修,无有实义,为说胜三修法,又我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当为汝等作大依止,并说明医禁乳用乳之喻,次劝问戒律所疑。比丘再辞不堪,于是迦叶菩萨承佛神力,说偈问法,佛赞之曰,我初成道,有诸菩萨曾问是义,如是问者,则能利益无量众生,次为说菩提因业,得寿命长,佛视众生,同于子想,爱念成就,诸毁禁者,嘱令苦治,无有恶心。如来长寿,最为第一,如彼醍醐,贼不能得,法性无灭,三归无异。

金刚身品第二。佛为迦叶菩萨说如来身常住不坏,由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

名字功德品第三。释大般涅槃名义。

如来性品第四。分别开示四义,一自正,二正他,三能随问答,四善解因缘义。迦叶菩萨言:“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佛赞印之。次说百句解脱之义,次说四人为世间依,次明魔说佛说经律,种种差别之相,次明知常住者,知四圣谛,次明四颠倒相,次说贫女金藏喻,涂乳洗乳喻,力士额珠喻,雪山乐味药喻。次明方等经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消则为药,不消为毒。次明大乘无有三归分别之相,次明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次说金鎞抉膜,示二三指之喻,又广说十住菩萨见性少分之喻,又说梦语刀刀之喻,次明十四音,名曰字本,应离半字,善解满字。次明二鸟双游之喻,次说月无出没半满之喻,日出三时长短之喻,次广说喻,明大涅槃经利益一切,唯不能益一阐提人。次说先陀婆一名四实之喻,以喻如来密语难解,次明自知有佛性者,名丈夫相,次为文殊释本无今有偈义。

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佛面放光照纯陀身,受其供养,又化佛及僧,受诸大众供养,说偈慰喻,次广明一切契经有余无余之义,为欲调伏诸众生故,现身有疾,右胁而卧,如彼病人。

现病品第六。迦叶菩萨劝佛起坐,放光遍照,利益一切,广为迦叶说秘密教,及说五人有病行处,所谓四果辟支,非如来也。

圣行品第七。为迦叶菩萨说五种行,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婴儿行,五病行。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涅槃经。次即广明圣行,护戒如护浮囊,得四念处,住堪忍地,观四圣谛,乃至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次答住无垢藏王菩萨,说从牛出乳喻,并说往昔舍身求半偈事。

梵行品第八。为迦叶菩萨说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一知法,谓知十二部经,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足,五知自,六知众,七知尊卑。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因即广明如来慈善根力,令诸众生见种种事,又为重释本有今无偈义,又释一切世间不知见觉,菩萨悉能知见觉义,于中广明六念法门,次叙阿阇世王见佛之事,次结示天行品者,如杂华说。

婴儿行品第九。不能起住来去语言,是名婴儿,如来亦尔。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佛告德王,修行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一者有五(一、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闻已能为利益,三、能断疑惑之心,四、慧心正直无曲,五、能知如来秘藏)。二,(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三,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四,有十事(一、根深难可倾拔,二、于自身生决定想,三、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修佛净土,五、灭除有余,六、断除业缘,七、修清净身,八、了知诸缘,九、离诸怨敌,十、断除二边)。五有五事(一、诸根完具,二不生边地,三、诸天爱念,四、常为天魔沙门刹利婆罗门等之所恭敬,五、得宿命智)。六,得金刚三昧。七,知四法为大涅槃近因(一、亲近善友,二、专心听法,三、系念思惟,四、如法修行)。八,除断五事(五阴),远离五事(五见),成就六事(六念),修集五事(知定,寂定,身心受快乐定,无乐定,首楞严定),守护一事(菩提心),亲近四事(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信顺一实(一道大乘),心善解脱(贪恚痴心永断灭),慧善解脱(于一切法,知无障碍)。九,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一信心,二直心,三戒,四亲近善友,五多闻)。十,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四果辟支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大涅槃,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师子吼品第十一。佛告大众,恣汝所问,吾当解说,师子吼菩萨请问:“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何故复名常乐我净,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了见,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见?”佛赞其具二庄严,并细答释,于中具明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下者得声闻道,中者得缘觉道,上者住十住地,上上者得无上菩提,是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即第一义空,名为中道,即名为佛,名为涅槃,又凡有心者,定当得成菩提,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不可以有退心故,言无佛性。若有修集三十二相业因缘者,得名不退菩萨。次明真修戒定慧相,次答拘尸那城入般涅槃之因,次答何等比丘庄严双树之问,次答涅槃无十相故名为无相(色、声、香、味、触、生、住、坏、男、女),时时修习定慧舍相能断十相。次答成就十法能见涅槃无相,一者信心具足,二者净戒具足,三者亲近善知识,四者乐于寂静,五者精进,六者念具足,七者软语,八者护法,九者供给同学,十者具足智慧。次明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能令重业轻受;不修身戒心慧名为愚痴,能令轻业重受。次说恒河七种人喻,众盲触象喻。次明菩萨当以苦行自试其心,次明大海有八不可思议,大涅槃经亦复如是。次答如来示同胎生之故,师子吼说偈赞佛。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问善星比丘事,佛为答之,问未来种种异说事,佛具释之,又明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二乘所知,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次明断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次明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次明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次说恒河七众生喻,次说佛性常故,非三世摄,虚空无故,非三世摄,次明修无常等十想者,能得涅槃,迦叶菩萨以偈赞佛。

憍陈如品第十三。世尊告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常住解脱之色,受想行识亦尔,苦空无我不净亦尔。若离佛法,无有沙门及婆罗门,亦无沙门婆罗门法。尔时外道闻已瞋恚,共往阿阇世所,求与瞿昙论议,王与外道,同来佛所,先答阇提首那婆罗门问,度令出家证果,次答婆私吒梵志问,亦令证果,即入涅槃。次答先尼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迦叶梵志问,出家五日而证四果。次答富那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清净梵志问,出家十五日后,得阿罗汉。次答犊子梵志问,出家十五日后,得于初果。复来问法,佛为说奢摩他毗婆舍那,闻已修习,得阿罗汉,寄谢于佛,入般涅槃,次答纳衣梵志问,善来得果,次答弘广婆罗门问,并因憍陈如答,发广大心,佛为发迹显本,次明阿难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敕文殊师利以咒摄归,命其往语须跋陀梵志,寻来见佛,问答实相深义,大众获益无量,须跋得证四果。

南本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 (南鸣至竹北凤至白)

译人同上

刘宋沙门释慧观同谢灵运再治

序品第一。纯陀品第二。哀叹品第三。长寿品第四(从寿命品分出为四)。金刚身品第五。名字功德品第六。四相品第七。四依品第八。邪正品第九。四谛品第十。四倒品第十一。如来性起品第十二。文字品第十三。鸟喻品第十四。月喻品第十五。菩萨品第十六(于如来性品分出为十)。一切大众所问品第十七。现病品第十八。圣行品第十九。梵行品第二十。婴儿行品第二十一。光明遍照高贵德王品第二十二。师子吼品第二十三。迦叶品第二十四。憍陈如品第二十五。(此部文更精练,章安尊者依此作疏,但世罕流通,而旧本则久行世间矣。)

大般泥洹经(六卷) (南白北食)

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共觉贤译

共十八品,齐至如来现病而止,圣行以下,皆未有。生公明阐提皆有佛性,而见摈斥,想依此经。

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 白

唐南海沙门若那跋陀罗与会宁等译

憍陈如品之末,叙须跋陀罗焚尸现神变事。

遗教品第一。佛嘱阿难大众,护持大涅槃法,阿泥楼豆令阿难请问四事,佛答以十二因缘正观,教示车匿,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依四念处,严心而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等语。次答灭后供物,不得余用。次答深心供养舍利如芥子许,与现在供佛无异。答茶毗方法,当依转轮圣王,及答茶毗处所,起塔处所,并示辟支四果轮王塔式,止许帝释一牙舍利,却衣显示金身,放光三告,二十四反上升虚空,殷勤劝谕。

应尽还源品第二。世尊三返从超入诸禅定,普为大众三返说法,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便般涅槃,八树变白,十方大暗,尸弃大梵,释提桓因,楼豆,阿难,各以偈叹。

机感茶毗品第三。金棺自举,绕拘尸城,待迦叶来,棺开身显,灌洗缠已,棺门即闭,复现双足,心胸火踊,七日火尽。

圣躯廓润品第四。七国兴兵,围拘尸城,烟婆罗门唱分八分,各各起塔。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二卷) (南驹北白)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哀泣品第一。阿难述梦,那律偈叹,大众哀泣。

四童子现生品第二。东方善思义菩萨,示生作阿阇世王子,南方喜信净菩萨,示生作师子长者子,西方空无菩萨,示生作须福长者子,北方神通华菩萨,示生作师子王兵臣子,皆生即跏趺说偈,导一切众见佛。

四童子品第三。佛为阿难宣唱四童子德。

嘱累品第四。四菩萨说偈慰阿难,佛以阿难,罗云:嘱十万比丘,又嘱北方五百佛。

度地狱品第五。佛身放无数光,光中现化佛说法,又放光度三类地狱,一令生忉利,证初果,二令生兜率,证三果,三令生梵世,入泥洹。

现诸佛品第六。佛放光照十方同名诸佛,同入泥洹者不可胜数,令此会皆得见,亦闻所说经。

佛国净品第七。现此界清净庄严,不异安乐等刹。

天菩萨品第八。诸天来会,阿那律说偈哀叹,十方菩萨同来,兴大供养。

如来化说法品第九。阿难偈赞佛,佛先入三昧,现无量化佛说法,后复说佛种种三昧胜用。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 同上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与上经同,但至第六品而止。

大悲经(五卷) 驹

高齐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共法智译

梵天品第一。佛命阿难敷床,右胁而卧,光掩大千,致大梵王问法生信,佛以大千界嘱付之。

商主品第二。魔子商主请佛住世,佛为授辟支记。

帝释品第三。佛教帝释加被之法,并化修罗,使离斗诤。

罗睺罗品第四。罗睺不忍见佛涅槃,往至东北方难胜佛处,佛慰喻之,复往上方商主佛处,佛更慰谕令还此土,释迦为说见实谛品,大众获三乘益。

迦叶品第五。阿难悲泣,佛以迦叶能弘传法化事慰之。

持正法品第六。明佛灭后,有多弘法人,一毗提奢比丘,二提知迦比丘,三优波鞠多,四阿输婆鞠多,五郁多罗,六设陀沙荼上座,七毗头罗及删阇耶二人,八大精进,九末田提,十迦叶,十一阇知迦长者,十二法增优婆塞,十三祁婆迦比丘,十四大施国王。

舍利品第七。极明供养舍利,乃至散一华一念佛之功德,必得涅槃大果。

礼拜品第八。摩竭大鱼闻商人称南无佛声,命终生人道中,出家证四果,何况种深善根。

善根品第九。先说寄滴水喻,次明于佛所种善根,决不失减。

布施福德品第十。施佛福田,设求不涅槃,亦决当涅槃,因现五华供燃灯佛之妙报。

植善根品第十一。明佛从燃灯佛后供养诸佛事。

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第十二。佛亲执阿难手,嘱令流通正法宝藏。

问教品第十三。预示结集法,并嘱莫放逸。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 (南五北才)

隋北天竺沙门毗尼多流支译

佛将涅槃,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遍庄严,大众云集,佛出舌相,遍覆大千,敕弥勒问法决疑,于是净居天等,请佛说大乘方广总持法门,佛告弥勒,一切法皆是佛说,不应横生分别去取,执小废大,执大废小。若谤法者,罪则无量,因说弥陀,及自往因,致有佛国净秽之别,又菩萨必具行六度,不可但言宜修般若,又菩萨不得谤他菩萨,其罪极重。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一卷) 同上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前经同。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南大北化)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三月后,当入涅槃。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请问护菩萨法,佛为说三昧名。时有净威力士怀慢而来,佛以父母生力示之,发菩提心。那罗延重请三昧之义,佛以发无上心答之。次明修此三昧应成布施、持戒、多闻,三种庄严。次明成就种种四法,能证无生。次为力士授菩提记,及诸大菩萨,各说菩萨所行法门。(此一切菩萨所宜急急受持,令三宝种,永不断绝。)

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 (南四北化)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

与上经同。

摩诃摩耶经(二卷) (南忘北彼) (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

佛于忉利天,放光现化,并敕文殊请母相见,令证初果,为说神咒,后从天下,渐次化度,受魔王请,乃入涅槃,摩耶来赴棺所,佛复开棺,现千化佛,母子相见,以彰孝道。

大方等大云经(四卷) (南毁北男)

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

大云初分大众犍度第一。一切大众从禅定起,俱集灵山,大云密藏菩萨云兴诸问,如来赞许,当说常乐我净之法,所谓大云经,总持大海,三昧大海,如来法师,诸佛法城,法界甚深,常住不变,不可思议,常乐我净。此经中有四百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及无量法门,亦说妙咒,令降甘雨,震动世界,致诸妙供。

三昧犍度第二。陀罗尼犍度第三。密语犍度第四。转生有藏犍度第五。得转生死业烦恼犍度第六。智狂入犍度第七。解脱转福德藏法门犍度第八。解脱有德转藏犍度第九。转功德行犍度第十。大云虚空生犍度第十一。电光转犍度第十二。电转犍度第十三。神通犍度第十四。宝泡犍度第十五。金刚智犍度第十六。无尽犍度第十七。正行犍度第十八。师子吼犍度第十九。师子吼神通犍度第二十。善方便犍度第二十一。神通犍度第二十二。金翅鸟犍度第二十三。大舍犍度第二十四。无畏犍度第二十五。入行犍度第二十六。至心犍度第二十七。勇力犍度第二十八。善犍度第二十九。神通犍度第三十。智犍度第三十一。智宝藏犍度第三十二。施犍度第三十三。福田犍度第三十四。正法犍度第三十五。已上即是释初品中法门,各出其差别名字也。每一犍度,各有一天女天子等供养偈赞。

如来涅槃犍度第三十六。健行梵王问法,无尽意天子答之,大云密藏请说四百三昧义,佛赞许之。先说祈雨神咒,次释甚深净水大海三昧等名义,及其胜用。次有善德婆罗门,疑问提婆达及六群事大云密藏答之,善德思求如来舍利供养,一切众生乐见童子答之,善德开解,净光天女问此二人来处,佛为说其往因,并为授记。

增长犍度第三十七。南方诸天子来问经名,佛答以三名,一大云,二大般涅槃,三无想,并授记末法中事,乃至安乐世界无量寿佛,遣无边光菩萨,来此法会,佛即授净光天女大菩提记。

此经分分皆有大云初分四字,当知经来未尽。

菩萨处胎经(五卷) 悲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天宫品第一。二月八日夜半,佛卧金棺,以神足力,示处母胎宫殿,集十方菩萨,为文殊说法。

游步品第二。与弥勒及分别身观菩萨说法。

圣谛品第三。为大众说十住四禅。

佛树品第四。化现宝树,说希有法。

三世等品第五。答喜见菩萨问,答弥勒菩萨问。

想无想品第六。为弥勒菩萨说,并答迦叶问,有盲人摸象喻。

住不住品第七。答无住菩萨问。

八种身品第八。说八方佛刹事,并说西方有懈慢世界,执心不牢固者生之。

全身舍利品第九。说诸佛舍利住在下方者。

常无常品第十。答观见无常菩萨问。

随喜品第十一。答东方顶王菩萨问。

五道寻识品第十二。现无量骨琐,令弥勒敲,至佛舍利,则不能寻究其识。

诸佛行齐无差别品第十三。变一切菩萨,尽作佛身,同音说法,度无量众,次答无尽意菩萨问,明往古诸天发心,即成正觉之事。

行定不定品第十四。答常笑菩萨问,令大众不复愿乐在家俗业。

入六道众生品第十五。答自在菩萨问,令众生知六道苦。

转法轮品第十六。放光感上方东南方菩萨来,次说有尽无尽法。

五神通品第十七。答妙胜菩萨问,令诸众生舍俗五通,得六通慧。

识住品第十八。答普光菩萨问,明识与身非有先后。

善权品第十九。答举手菩萨问,明菩萨权变适化。

无明品第二十。答智清净菩萨问,明黑业受黑报,白业受白报,又明补处菩萨生卑贱家,化度父母事。

苦行品第二十一。明六年苦行无益,思惟正道,乃得佛。

四道和合品第二十二。答遍光菩萨问,明不二入。

意品第二十三。答根莲华菩萨问,明意在去来今,去来今无意。

定意品第二十四。答持空菩萨问,明真实四不思议。

光影品第二十五。佛现光影,令诸会者皆同一色,次答贤光菩萨问,明佛光神德。

破邪见品第二十六。说光明佛时授记事。

文殊身变化品第二十七。显发文殊过去舍利,现在他方作佛。

八贤圣斋品第二十八。答智积菩萨问,明过去化生龙受八戒斋,化金翅鸟王,亦受八斋。

五乐品第二十九。明往古帝释忆佛功德,降阿修罗。

紧陀罗品第三十。信解脱菩萨过去本事。

香音神品第三十一。世尊过去本生事。

地神品第三十二。答善业菩萨问,明六大以识为王。

人品第三十三。答法印菩萨问,明人种法。

行品第三十四。答造行菩萨问,明如来不免九恼。

法住品第三十五。嘱弥勒菩萨传布此经。

复本形品第三十六。世尊还在金棺,寂然无声,迦叶趋到,说偈哀叹。

起塔品第三十七。分舍利,各起塔供养。

出经品第三十八。大迦叶,与优波离,阿难,五百罗汉,并集他方罗汉,八亿四千众,同结法藏,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

中阴经(二卷) (南丝北景)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佛示涅槃,碎身舍利入火焰三昧,离舍利七仞,坐宝莲华,令大众见,放光普照,集一切中阴,与弥勒论中阴法,次舍释迦牟尼名,转名妙觉如来,放舌相光,集十方菩萨而为说法。

妙觉如来将诸菩萨入中阴教化品第二。妙觉如来入中阴分身品第三。贤护菩萨问事品第四。道树品第五。神足品第六。破爱网品第七。三世平等品第八。无生灭品第九。空无形教品第十,如来舍中阴身,入虚空藏三昧,但以声教,不睹其形。有色无色品第十一。欢喜品第十二。佛见所度已毕,将游他方,欢喜说偈。

佛说莲华面经(上下同卷) (南诗北景)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

佛将入涅槃,敕阿难谛观金身,为说舍利弗所作佛事,又为现将来坏法恶事,令生厌离,次至菩提树下,诸天哀叹,佛为悬记莲华面破佛钵,及破钵所作佛事。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五(终)

(比丘完璞 木平 依雪

希音各助银一两)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第一(初诵之一)·佚名
  根本的止息战乱·太虚
  护国言论集跋·太虚
  欢迎罗达克利西那先生致词·太虚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二·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二·弘储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五·念常
  卷四·野竹福慧
  凡例·钱伊庵
  那先比丘经卷上·佚名
  成大乘论·太虚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一·佚名
  佛法十疑略释·李叔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处士克恭(寅夫集)·顾嗣立

    克恭,字寅夫,毘陵人。好读书,以举子业无益于学,遂力意古文。其为诗,体格古淡,为时所称。翰林老成皆与之交,多游云林及玉山。至正壬辰,蕲黄寇陷常州,守吏望风奔溃。未几江浙平章定定来克复,寅夫与赵君谟等俱以从逆伏诛。嘉兴张翼

  • 耕烟草堂诗钞卷四·戴梓

    仁和戴梓文开甫着七十自寿十首 博宗人榷使枉顾 赵南村见顾 刘孝子子超索书歌 西征闻捷三首 辛丑三月望后一日闻亨儿成进士五百字 题画梅 题画 过徐医 香秋海棠八绝 青 黄 赤 白&

  • 卷七十七·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七目録【一百二字】齐天乐【上】周邦彦【二首】杨无咎刘圻父姜夔张辑高观国【三首】史逹祖【五首】方岳翁孟寅洪瑹方千里吴文英【九首】陈允平【二首】文天祥【二首】周密【六首】王沂

  • 鸣盛集原序·林鸿

    元气行乎宇宙间肤而直者为人其清淑者为明哲为英豪性之为道徳发而为词章至于声诗又词章之清淑而最者也吾友林鸿子羽早頴悟猎涉羣书提要钩去其糟粕而掇其英华悉取资以为诗自盛唐以上厯晋魏汉氏十九首楚辞三百篇皆沈浸

  • 贾凫西鼓词序·贾凫西

    统九骚人撰山不可摇,云雾宣其气;海不可量,潮汐泄其机。山海尚有不平之积,而況人之食味別声被色而生者哉?当其寂处阒然,如蚕斯缚,如蠕斯奋,悲喜交集,曲折万端,洎乎应感起物心术形焉。蚩蚩者,随起而灭,稍有聪明,为之咏言焉,长叹,播之音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万历二十三年正月甲戌朔元旦节免庆贺○大学士赵志皋张位陈于陛沈一贯题称臣等备员辅弼受恩深重与在廷诸臣不同谨诣会极门行庆贺礼是日颁赐四辅臣上尊珍馔 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 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 卷之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四·阿桂

    十二月癸丑阿桂奏言自邦甲前抵纳围纳札木一带其中有都恭一处【臣】令明亮督领官兵于十一月十七日分为三路并进章京图钦保逰击谷生琰等攻得山坡碉卡侍卫德赫布千总刘世勲等由山梁直攻石城金川贼众悉力拒守我兵三面合围

  • ●卷三·习凿齿

    ○武帝 乙酉泰始元年。 泰始二年八月,谒崇阳陵,诏以衰绖行,不果。初,文帝之崩也,羊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自天子达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常以为欢。今上天纵至孝,有曾闵之性,虽夺其服而实行丧礼,丧礼实行,除服何为

  • 卷四十八 蜀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陈寿

    (孙亮传、孙休传、孙皓传)孙亮传,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关心。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多次称赞全尚的女儿,劝孙

  • 王缙传·刘昫

    王缙,字夏卿,河中人。少年时喜爱学习,与兄王维很早就以文章著名。王缙连连应考因书法及文辞清丽中举,多次授予侍御史、武部员外。安禄山叛乱时,被提为太原少尹,与李光弼共同驻守太原,擅长谋略,为众人所推崇,加授宪部侍郎,兼任本

  • 卷五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七雍正五年五月上谕十八道初四日奉上谕前织造等衙门贡献物件其所进御用绣线黄龙袍曾至九件之多又见灯帏之上有加以彩绣为饰者朕心深为不悦比即加以诫谕近因端阳令节外间所进香囊

  • 公羊折诸卷首·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公羊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公羊折诸卷首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先正评说班孟坚曰李育以公羊义难贾逵往返皆有理证何休善厯数与其师羊弼追述育意以难二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后汉书儒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六·慧立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十九年春正月入西京终二十二年夏六月谢御制经序并答贞观十九年春正月景子。京城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等。承法师赍经像至。乃遣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寔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祐等奉迎。自

  • 稀见地方志提要·陈光贻

    地方志书目提要。十五卷,其中卷七、卷十二分上下,又有卷首、卷末二卷,实有十九卷。今人陈光贻编著。书成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七年出版。此书著录方志约一千二百种。按省、市、自治区为单位,视所收方志多少分卷,多者如

  • 渊鉴类函·张英

    此书为清圣祖敕撰,张英、王士禛等编纂。凡450卷,计分45部,有2500余小类。其扩充明人俞安期《唐类函》,博采《太平御览》、《玉海》、《山堂考索》、《天中记》等书,广收宋、元、明各代的文章事迹,远有所稽,近有所考,源流本末,

  • 小儿药证直诀·钱乙

    中医儿科学著作,又名《小儿药证直诀》、《钱氏小儿药证直诀》。3卷。宋朝钱乙述,阎孝忠撰。约于宣和元年 (1119年)刊行于世。此书现有清康熙间起秀堂照宋本影刻本和清武英殿聚珍本(辑佚本)。1949年后有人民卫生出版社

  • 生天经颂解·王吉昌

    生天经颂解,金元时道士王吉昌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此书为《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经》之注解。注文以七绝颂诗体写成。逐句解说经义。大抵以性命双修为宗旨,宣扬清静修心,并涉及内丹惨炼。其说本于全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