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楼居杂著

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明朱存理 (1444—1513)撰。朱存理,字性甫,号野航,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布衣终身,性好藏书,手自抄录,精致不苟。著有《旌孝录》。据文徵明作存理墓志称,称其著有《野航集》,不言卷数。朱存理自作《募刻诗疏》,称选得诗百首之外。沈周题其诗稿,虽止有百篇,但诸体皆备,但可知其集不过一卷。《千顷堂书目》载其 《野航渔歌》、《鹤岑集》二种,亦不言卷数。盖已久佚。是编为其族孙观潜所辑。惟《楼居杂著》一卷为当时原帙。凡题跋二十二篇,引一篇,逸事一篇,记二篇,尺牍二篇,募疏二篇。然编次杂乱无序,又以王鏊募造《野航疏》窜入其中,殊不可解。诗稿、文稿各一卷,则观潜采掇诸书而成。其中,诗稿仅十四首,其中一为佚句,一为联句,实只十二首。仍冠以杨循吉、祝允明二序。文稿亦仅十篇,而见于《吴都文粹续集》者十之有八。附录一卷,杂录朱存理逸事及诸家为朱存理所作诗文,后以观潜跋语为终。朱存理嗜古,精赏鉴。杂著中如:《题云林子诗后》、《跋席上腐谈》、《跋夷白斋稿》、《跋鸣鹤余音后》诸篇,皆足以考证诸书之始末。诗文则皆散佚之余,不足以尽见所长。然以仅存之诗文见之,其诗文多为抒写性灵、有感而作。故在成、弘之际,台阁体盛行之时,使人耳目一新。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还附于 《天尺楼丛钞》。

《楼居杂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张忠敏公遗集·张国维
  元宪集·宋庠
  骈志·陈禹谟
  金文靖集·金幼孜
  晚清文选·郑振铎
  媚幽阁文娱·郑元勋
  东山存稿·赵汸
  继志斋集·王绅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康熙
  苏门集·高叔嗣
  淞隐漫录·王韬
  临皋文集·杨寅秋
  学余堂文集·施闰章
  龟巢稿·谢应芳
  说学斋稿·危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二 崔暹 高德政 崔昂·李百药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汉尚书寔之后也,世为北州着姓。父穆,州主簿。暹少为书生,避地渤海,依高乾,以妹妻乾弟慎。慎后临光州,启暹为长史。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高祖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高祖举兵将入洛,留

  • 高祖纪四·薛居正

    天福四年春正月癸卯,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丙午,召太子太师致仕范延光宴于便殿。以延光归命之后,虑怀疑惧,故休假之内,锡以款密。帝谓之曰:“无忿疾以伤厥神,无忧思以劳厥衷。朕方示信于四方,岂食言于汝也。”延光俯伏拜

  •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大义觉迷录》一书的确是觉世道之·雍正

      编者按:雍正亲自编定的《大义觉迷录》刻印出来后,颁发全国,使“曾静差徒投书案”告一段落。岳钟琪身为第一个接触此案的人,自然必须表态歌颂一番。才写了此奏章。最后又附上一笔,趁机交待了他在审问张熙时,曾假意称赞过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四·乾隆

      南北朝  【丁梁大清元年魏大统十卯三年东魏武定五年】春正月己亥朔日食  不尽如钩  梁以湘东王绎为荆州刺史  初绎为荆州有防过庐陵王续代之以状闻至是续卒绎闻之喜入阁而跃屧为之破梁主复以绎刺荆州  

  • 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癸卯朔○乙巳宁夏卫地震东北城垣崩三丈五尺女墙崩一十九丈○戊申岁星犯键闭○己酉享太庙○阇婆国王磨那陀喃遣其臣淡罔巴从等奉表贡苾布油红布檀香豆蔻等物○以礼部侍郎朱梦炎为本部尚书梦炎字仲雅南

  • 卷之一千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六、吴起去魏相楚考·钱穆

    《史记 吴起传》:“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害吴起,起惧得罪,遂去之楚。”今按:《魏策》:“公叔座为魏将,与韩、赵战浍北,禽乐祚。魏王赏田百万,座以让吴起之后。”其事《年表》在惠王九年,吴起已死十九年矣。其

  • 十二年·佚名

    (壬辰)十二年大明永樂十年春正月1月1日○丙戌朔,上率百官,親祭于文昭殿,還宮,遙賀帝正,受群臣朝宴。群臣始用爵九獻樂九成之節,除議政府進箋及通禮門望龍顔大喝之禮。前月季,禮曹定九爵之禮以聞,上以爲:「爵小則雖至九行或不醉,然

  • 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佚名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难

  • 卷四·辅广

    钦定四库全书卷 童子问卷四       宋 辅广 撰小雅二【定正小雅为燕飨之乐歌正大雅为会朝之乐歌比之大序政有小大之说更为明切其所谓欢欣和说以尽羣下之情恭敬齐庄以发先王之德者尤足以发明二雅之意至於其变

  • 卷十·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小雅二诗序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鹿鸣之什二之一朱子曰雅颂无诸国别故以十篇为一卷而谓之什犹军法以十人为什也呦呦鹿鸣食野

  • 汤问第五·列子

    【原文】 殷汤问于夏革曰①:“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②?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汤

  • 目录·袾宏

    楚石琦禅师毒峰善禅师空谷隆禅师天琦瑞禅师杰峰英禅师楚山琦禅师性原明禅师雪庭 禅师笑岩宝禅师古音琴禅师附录古鼎铭禅师雪窗光禅师南堂欲禅师径山悦空禅师佛光普照禅师璧峰金禅师东溟日禅师孤峰德禅师又附高丽普济

  • 略说贤首义·太虚

    贤首大师以三时、十仪、六宗、五教、三观立一家言。而第一时、第六宗、第五教、第三观之极旨,则集中于六相、十玄。然三时大同嘉祥三种法轮;于第二时更分三时,亦大同天台渐初、渐中、渐后。其十仪亦仿天台化仪四教分析开

  • 法华义记卷第三·法云

    光宅寺释法云撰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因叹二智仿佛开宗中有二。长行与偈颂。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颂。但且长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叹二智二者明寄绝言叹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为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颂上寄言叹二智。第二从

  • 卷第二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三已辩四生。前说地狱诸天中有。唯是化生。此中何法说名中有。何缘中有非即名生。颂曰。死生二有中  五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  故中有非生

  • 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八(本末合)(尽第十回向) 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二。先明位行。后菩萨摩诃萨住此下。明位果。前中三。初牒名征起。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或为下。依征广释。三佛子是

  •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国维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嘉庆年间,朱右曾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