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商君书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代严万里的《商君书校》和当代高亨的《商君书注译》。商鞅(?—前338),战国中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由魏入秦,任左庶长、大良造(相当于宰相),执掌军政大权。两次变法,使秦由弱变强,封于商,因称商鞅。后被诬害,车裂而死。本书大部分篇章并非商鞅所作。“垦令”、“内外”、“靳令”、“开塞”、“耕战”等篇出自商鞅之手,“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的言论,其他为商鞅后学所著。但《商君书》各篇在内容和体例上首尾一贯,与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基本相符。其主要内容有:1.“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历史进化观以及利益说和力的原则。2.“画策”等篇论述了“不贵义而贵法”,以法治国、反对儒术的思想。3.“农战”等篇提出了兴国以农战、奖励农耕与兵战的法家主张。4.“赏刑”等篇提出了法不阿贵、厚赏重罚、“以刑去刑”的主张。5.“弱民”等篇提出了“民弱国强”,使人民俯首听命、无力反抗的“弱民”观点。本书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为后期法家韩非等人所继承,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

《商君书》全部章节目录

(1)更法第一
(2)垦令第二
(3)农战第三
(4)去彊第四
(5)说民第五
(6)算地第六
(7)开塞第七
(8)壹言第八
(9)错法第九
(10)战法第十
(11)立本第十一
(12)兵守第十二
(13)靳令第十三
(14)修权第十四
(15)徕民第十五
(16)刑约第十六[缺]
(17)赏刑第十七
(18)画策第十八
(19)境内第十九
(20)弱民第二十
(21)御盗第二十一[缺]
(22)外内第二十二
(23)君臣第二十三
(24)禁使第二十四
(25)慎法第二十五
(26)定分第二十六

猜你喜欢
  孟子注疏·孙奭
  韩非子·韩非
  中说·王通
  新论·桓谭
  论语拾遗·苏辙
  懒真子·马永卿
  脚气集·车若水
  儒言·晁说之
  岩下放言·叶梦得
  知言·胡宏
  厚黑学·李宗吾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朱元璋
  中庸辑略·石墪
  大学本旨·黎立武
  四书通旨·朱公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八·彭定求

        卷428_1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时为校书郎】白居易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   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 第一折·高文秀

    (秦昭公领卒子上,云)自古长安地,周秦古雍州。三川花似锦,八水永长流。华夷图上看,陕右最为头。某乃秦昭公是也。自从前者差使命去赵国,索取无瑕玉宝去了,有使命回国,言说成公差人送来,换取十五座连城。某索玉璧,岂肯将连城换取

  • 四集卷八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八古今体一百七首【壬寅四】西直门外作将祀农坛耕耤田轻舆诘旦驾言旋昨隂未雨诚惜矣土润弗乾略释然柳过薰黄垂袅袅麦方芃緑吐芊芊今年额手同民庆时正长哉敬吁

  • 卷三百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九 杨 荣 洪岩山房为胡祭酒题 豫章古名郡洪岩出西山云霞纷照耀鸾鹤相往还长松倚絶壁垂萝不可攀闻昔有仙人於兹炼神丹功成蜕污浊逍遥白云端君家住

  • 御选明诗卷九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七言律诗二十三张宇初闻霜钟霜满琼林度晓钟月华流韵彻晴空投簪几忆鸿鸣露欹枕犹惊鹤唳风银叶香消深馆里梅花调逺古城东十年感慨成无寐应律音长岂世同邓羽写怀道人不作槐根梦一片虚顽太古心

  • ○陆生楠之狱·佚名

    以论前史而获罪者,自陆生楠之狱始。自兹以往,非惟时事不敢论议,即陈古经世之书,亦不敢读矣。此真历代文字狱所未前闻也。雍正七年秋七月丙午,谕内阁据顺承郡王锡保奏在军前效力之陆生楠,细书《通鉴论》七十篇,抗愤不平之语甚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乙丑朔大学士赵志皋奏谢 圣谕朕眷留元辅朝夕在心昨特传谕翼卿祗领机务烦重宜即遵承入阁办理慎无再有所陈○大学士张位奏陈谢悃并乞放还臣奉职无状近被尚书孙丕扬恣言诬蔑有玷恩私连日省愆自艾席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纪昀

    列传宋 【一百四】○宋一百四娄机沈焕【舒璘】曹彦约范应铃 徐经孙 汤璹蒋重珍 牟子才 朱貔孙欧 阳守道娄机沈焕曹彦约范应铃徐经孙汤璹蒋重珍牟子才朱貔孙欧阳守道△娄机娄机字彦发嘉兴人干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调

  •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佚名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乾隆五十年六月十六日*遵旨查张蔼生所著《河防述言》一书,【真按:下文多作霭,张霭生!未知孰是!】并未写入四库全书,亦未列入存目。且书中鄂敦他腊等地

  • 耿豪传·李延寿

    耿豪,钜鹿人,原名令贵。他从小性情粗犷,身怀武艺,好使气以超过别人。贺拔岳西征,征聘他随侍帐中。贺拔岳被杀死,他归附宇文泰,以勇敢无畏被宇文泰所器重,他也自认为找到了好的主人。沙苑之战,他杀伤敌兵最多,敌兵的鲜血把他的衣

  • 卷八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九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濮议上上英宗乞下有司议濮安懿王合行典礼韩 琦臣等伏闻出於天性之谓亲缘於人情之谓礼虽以义制事因时适宜而情必主於恩礼不忘其本此古今不易之常道也伏惟皇帝陛下

  • 卷五十·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命相七郑朗平章事制崔慎由平章事制萧邺平章事制刘琢平章事制夏侯孜平章事制杜审权平章事制夏侯孜平章事制杨收

  • 37.蔺相如完璧归赵·林汉达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

  • 节俭总比奢侈好·孔子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①孙:同“逊”。②固:固陋,寒伧。 【译文】 孔子说:“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穿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读解】 当鲁中人林放问孔子关于礼仪的问题时

  • 第七篇 箴言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林语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语译真实的话不悦耳,悦耳的话不真实。行善的人,不需言辩;好辩的人,行为反非至善。真正

  • 五 朱先生的房子·林语堂

    五朱先生的房子朱先生住在北京的西南面,在大门入口处的上方有一块大的门牌,门牌有三个重要特征:一英尺高。绿色的底与金色的门牌。“祖先的荫产”意思是一个人生活在祖先传下来的遗产之中,如同一个人在一棵大树下躲阴乘凉

  • 谷山崇禅师·惠洪

    禅师名行崇。不知何许人也。初住福州报恩寺。后住潭州谷山寺。嗣保福展禅师。雪峰之的孙也。崇谓门弟子曰。吾虽不在。未尝不为诸兄弟。若委悉报恩尝为人处。许汝出意想知解。五阴身田。若委不得。犹待报恩。开两片皮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於諸眾生。起大慈普遍心。起大悲潤澤心。思惟相續。曾無間斷。福德智慧具足莊嚴正見圓滿。離諸塵垢。證法平等心無高下。隨順悟入一切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