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靳令第十三

靳令则治不留,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矣,不以 善言害法。任功则民少言,任善则民多言。行法由断:以五里断者王 ,以十里断者彊,宿治者削。以刑治,以赏战。求过不求善。故法立 而不革,则显民变奸计,奸计止,贵齐殊使,百官之尊爵,厚禄以自 伐。国无奸民,则都无奸市。物多末众,农弛奸胜,则国必削。民有 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四寸之管无当, 必不满也。授官予爵出禄不以功,是无当也。

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必彊。国富而 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国以功授官予爵,此谓以盛知谋, 以盛勇战。以盛勇战,以盛知谋,其国必无敌。国以功授官予爵,则 治省言寡;此谓以法去法,以言去言。国以六虱授官予爵,则治烦言 生;此谓以法致法,以言致言,则君务于说言,官乱于治邪。邪臣有 得志,有功者日退,此谓失守。守十者乱,守壹者治。法已定矣,而 好用六虱者亡。民毕农,则国富;六虱不用,则兵民毕竞劝而乐为主 用,其境内之民,争以为荣,莫以为辱。其次为赏劝罚沮;其下,民 恶之,忧之,羞之。修容而以言,耻贫以外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 ,国之危也。有饥寒死亡,不为利禄之故战,此亡国之俗也。

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 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战, 必贫至削。十二者成群,此谓君之治不胜其臣,官之治不胜其民,此 谓六虱胜其政也。十二者成朴,必削。是故兴国不用十二者,故其国 多力,而天下莫之能犯也。兵出必取,取必能有之;按兵而不攻,必 富。朝廷之吏,少者不毁也,多者不损也。效功而取官爵,虽有辩言 ,不得以相干也,此谓以数治。以力攻者,出一取十,以言攻者,出十亡百。国好力,此谓“以难攻”;国好言,此谓“以易攻”。

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刑,上不爱 民,民不死上。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国半利;利出 十空者,其国不守。重刑明大制,不明者,六虱也。六虱成群,则民不用。是故兴国罚行则民亲,赏行则民利。行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 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圣君知物之要,故其治民有至要。故执赏罚以壹 辅仁者,心之续也。圣君之治人也,必得其心,故能用 力。力生彊,彊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力。圣君独有之 ,故能述仁义于天下。

猜你喜欢
  周书·康诰·佚名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第十七·晏婴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第二·晏婴
  参两篇第二·张载
  谋晦卷四·杨慎
  恒心的重要性·孔子
  卷十一·沈棐
  提要·高士奇
  卷十·惠栋
  卷一·毛奇龄
  卷三十一·程川
  卷七十九·秦蕙田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佚名
  贪品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五·彭定求

        卷555_1 【校猎曲】马戴   楚子畋郊野,布罟笼天涯。浮云张作罗,万草结成罝。   意在绝飞鸟,臂弓腰镆铘。远将射勾践,次欲诛夫差。   壮志一朝尽,他□□繁华。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卷555_2 【蛮家】

  • 卷八·阮阅

      ●卷八·博识门  尝观临川“解我葱珩脱孟劳”,冒不晓孟劳何等物。及观《谷梁传》注:孟劳,鲁之宝刀。〔黄常明《溪诗话》卷九〕  子美“於菟侵客恨”,乃楚人谓虎於菟。“土锉冷

  • ◆揭侍讲傒斯(秋宜集)·顾嗣立

    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幼贫,读书刻苦。大德间,稍出游湘汉。湖南帅赵淇素号知人,谓之曰:「君,他日翰苑名流也。」程巨夫、卢挚先后为宪长,亦皆器重之。巨夫因妻以从妹焉。延佑初,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

  • 卷一一·郭则沄

    “千叟宴”始自康熙五十三年。是年,值六旬圣寿。三月壬寅,宴汉籍臣庶年六十五以上者干八百四十六人于畅春园正门前,遴派宗室子孙年二十以下、十龄以上者六七十人,执爵劝饮。越三日,又宴八旗员兵闲散人等年

  •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高祖微时,尝牧马于晋阳别墅,因夜入其家,劫而取之。及高祖领籓镇,累封魏国夫人。高祖建义于太原,欲行颁赉于军士,以公帑不足,议率井邑,助成其事。后闻而谏曰:“自晋高祖建义,及国家兴运,虽出于天意,亦土地人

  •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三·赵尔巽

      ◎循吏一   白登明汤家相 任辰旦 于宗尧 宋必达陆在新 张沐张埙陈汝咸 缪燧陈时临 姚文燮黄贞麟 骆锺麟崔宗泰 祖进朝赵吉士张瑾 江皋张克嶷 贾朴 邵嗣尧卫立鼎 高荫爵 靳让崔华周中鋐 刘棨 陶元淳 廖冀亨 佟国

  • 卷二百八十五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起神宗熙寧十年十月盡是年十一月   冬十月己卯,罷不拘常制奏辟官,惟事干要切者聽仍舊。先是,同知審官西院竇卞以為言,詔從之。   詔福建轉運司:「本路槍仗手強勇出眾為人所推者,給口券差人押赴闕,當等第收錄。即凶惡

  • ◎北平李丽与曰本军官之热恋·佚名

    北平李丽大家呼她为“一代尤物”,此姝的确有迷人的地方,过去不知有多少男人在她的香闺中做了俘虏。事变前,她是那么活跃,到了敌伪占领沪港两地后,她依旧是过着豪华的生活,所以能够如此“活得络”,当然是

  • ●卷六·夏仁虎

    ◎考试考试取士为清代登进人才唯一之途径,然至于末年,风亦稍稍替矣,但京官仕途尚不芜杂。凡以别途进者限制极严,差缺升途皆无望也。其有纳赀为郎者,率皆科举之士,先纳一官,以为留京应试,揣摩风气之地,天下英才入吾彀中。殆人主

  • 楚世家第十·司马迁

    安砚方译注【说明】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楚国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楚人的祖先之一重黎曾为帝喾的火正,因有功,被命为祝融。以后其弟吴回继之。吴回第六子季连,芈(mǐ,米)姓,是楚人的直接祖先。季连的后裔熊绎被周成王封于楚蛮,

  • 颜真卿传·欧阳修

    颜真卿,字清臣,秘书监颜师古第五代侄孙。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殷氏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侍奉母亲很孝顺。玄宗开元年间,参加进士考试,通过殿试。调到醴泉当县尉。经两次提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

  • 傅品圭·佚名

    傅品圭先生小传傅先生名瑞鑫字品圭浙江镇海人才华卓越一如其尊人筱庵先生幼肄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每试辄冠其侪尤长于英语卒业后即佐其尊人经营各种事业遂具有丰富之经验年十九岁即创办五金号营业鼎盛为上海五金业之冠旋

  • 九经辨字渎蒙卷三·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经典传譌周易重 【干】九四重刚而不中【本义】九四非重刚重字疑衍初六 【坤】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本义】按魏志作初六履霜今当从之利后得主而有常【本义】程传曰主下当有利字顺 【蒙】行不顺也【本

  • 论即身成佛·太虚

    ──十四年秋在庐山大林寺讲──一 绪言  二 破谬  三 显正  四 结论一 绪言  异生性人,自呱呱堕地,我执俱来,由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未尝暂离我执。远则田园舍宅,近则衣服饮食,莫不引为我所用;大则世界国土,小则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三次品第七十五(丹本次第行品)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法相者,尚不得顺忍,何况得道?世尊!若无法相者!当得顺忍不?若干慧地、若性地、若八人地、若见地、若薄地、若离欲地、若已办地、若辟

  •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彼入因果分第五论曰。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谓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四·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住建寧府考亭靈峰寺語錄崇禎十四年,臘月十五日,入寺。元旦,上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衲子無家,隨緣即住。住不住,法堂深草雨滋培,般若林凋孰撐拄?好撐拄,年新、月新、日新、時新、一切新,只是不勞顧佇,顧佇依然

  • 宣和书谱·佚名

    二十卷。书法著录。宋代佚名奉敕撰。是书所记为内府所藏名家法帖,夔列历代诸帝王书为第一卷,附皇后。有晋武帝、唐太宗、明皇、肃宗、代宗、德宗、宣宗、昭宗、则天、梁太祖、末帝、周世宗十二人。次列篆隶为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