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使第二十四
人主之所以禁使者,赏罚也。赏随功,罚随罪, 故论功察罪,不可不审也。夫赏高罚下,而上无必知其道也,与无道 同也。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彊,而恃其势;不恃其信, 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 之深,县绳之数也。故讬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 今夫幽夜,山陵之大,而离娄不见;清朝日●,则上别飞鸟,下察秋 毫。故目之见也,讬日之势也。得势之至,不参官而洁,陈数而物当 。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 丞监亦欲为利,则以何相禁?故恃丞监而治者,仅存之治也。通数者 不然,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故 先王贵势。
或曰:“人主执虚后以应,则物应稽验,稽验则 奸得。”臣以为不然。夫吏专制决事于千里之外,十二月而计书以定 ,事以一岁别计,而主以一听,见所疑焉,不可蔽,员不足。夫物至 ,则目不得不见;言薄,则耳不得不闻。故物至则辨,言至则论。故 治国之制,民不得避罪,如目不能以所见遁心。今乱国不然,恃多官 众吏。吏虽众,事同体一也。夫事同体一者,相监不可。且夫利异而 害不同者,先王所以为保也。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 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上与吏也,事合而利异者也。今夫驺 虞,以相监不可,事合而利同者也。若使马焉能言,则驺虞无所逃其 恶矣,利异也。利合而恶同者,父不能以问子,君不能以问臣。吏之与吏,利合而恶同也。夫事合而利异者,先王之所以为端也。民之蔽 主,而不害于盖,贤者不能益,不肖者不能损。故遗贤去智,治之数 也。
猜你喜欢 审应览第六·吕不韦 卷八六·邱濬 平书订卷十一 财用第七下·李塨 总论·胡广 诗传遗説卷四·朱鉴 卷三 士相见礼第三·李如圭 卷二十·严粲 卷三十四·佚名 述(唐朝议郎行河南府告成县主簿徐锷撰)·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唐慧琳 卷四·赜藏主 答某校长问·太虚 评佛教哲学通论·太虚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一·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