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说民第五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征也;慈仁,过 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征则用,过有母则生 ,奸有鼠则不止。八者有群,民胜其政;国无八者,政胜其民。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彊。故国有八者,上无以使守战,必削至 亡;国无八者,上有以使守战,必兴至王。

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 之者,善也;别而规之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 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彊。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彊。

国以难攻,起一取十;国以易攻,起十亡百。国 好力,曰:“以难攻”;国好言,曰:“以易攻”。民易为言,难为 用。国法作民之所难,兵用民之所易,而以力攻者,起一得十。国法 作民之所易,兵用民之所难,而以言攻者,出十亡百。

罚重,爵尊;赏轻,刑威。爵尊,上爱民;刑威 ,民死上。故兴国行罚则民利,用赏则上重。法详则刑繁,法简则刑 省。民不治则乱,乱而治之又乱。故治之于其治,则治;治之于其乱 ,则乱。民之情也治,其事也乱。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 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 ;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故重轻,则 刑去事成,国彊;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

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民怯,则刑之以其所恶 。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勇民使之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 国无敌者必王。民贫则弱,国富则淫;淫则有虱,有虱则弱。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 者贫。贫者富,富者贫,国彊。三官无虱,国彊;而无虱久者,必王 。

刑生力,力生彊,彊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故刑多则赏重,赏少则刑重。民之有欲有恶也,欲有六淫,恶有四难 。从六淫,国弱;行四难,兵彊。故王者刑于九,而赏出一。刑于九,则六淫止;赏出一,则四难行。六淫止,则国无奸;四难行,则兵 无敌。民之所欲万,而利之所出一。民非一则无以致欲,故作一。作 一则力抟,力抟则彊;彊而用,重彊。故能生力,能杀力,曰:“攻 敌之国”,必疆。塞私道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使民必先其所 恶,然后致其所欲,故力多。力多而不用则志穷,志穷则有私,有私 则有弱。故能生力,不能杀力,曰:“自攻之国”,必削。故曰王者 国不蓄力,家不积粟。国不蓄力,下用也;家不积粟,上藏也。

国治:断家王,断官彊,断君弱。重轻刑去,常 官则治。省刑要保,赏不可倍也。有奸必告之,则民断于心。上令而 民知所以应,器成于家而行于官,则事断于家。故王者刑赏断于民心 ,器用断于家。治明则同,治闇则异。同则行,异则止 。行则治,止则乱。治则家断,乱则君断。治国贵下断 ,故以十里断者弱,以五里断者彊,家断则有余,故曰 日治者王。官断则不足,故曰夜治者彊。君断则乱,故曰宿治者削。故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猜你喜欢
  卷七 甘誓第二·孔颖达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晏婴
  第二十三章·王夫之
  松阳讲义卷十一·陆陇其
  第十七章 2·辜鸿铭
  卷六·惠栋
  礼记析疑卷三十二·方苞
  原序·刘敞
  卷九·黄镇成
  提要·万斯太
  卷十二·李光地
  卷之四十六·邵经邦
  僖公·僖公二年·左丘明
  世法与佛法·太虚
  卷第九·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列传第二百十八·西域二西番诸卫·张廷玉

        ◎西域二西番诸卫   ○安定卫 阿端卫 曲先卫赤斤蒙古卫 沙州卫 罕东卫 罕东左卫 哈梅里   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为中国患尤剧。汉赵充国、

  • 卷一百十一 明道元年(壬申,1032)·李焘

      起仁宗明道元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乙亥,以新知江陵府杜衍為河北都轉運使。初,命衍守荊南,殿中侍御史郭勸言衍清直,當留在朝,不宜處外,不聽。會河北乏軍費,乃遷衍一官,往經度之,不增賦於民而用足。本傳云衍在荊南

  • 皇王大纪卷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五帝纪黄帝轩辕氏黄帝轩辕氏少典之后曰公孙氏母曰附宝有蟜氏女也感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之祥生轩辕于夀丘长于姬水为姬姓生而龙顔防而徇齐学于大真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有风后老天五圣知命规纪地典力牧【

  • 补编五·佚名

    军机处杂档中之尺牍一(封套书「许大人勋启」)手覆备悉。顷接此电,即拟明早面商。诚以巴、赫呵成一气,做此圈套,稍一不慎,定堕术中。况慈怀莫释,尤当禀命而行。拟将复稿暂存尊处,以俟晤商。此复,即候晡佳。醇亲王复。二十七亥初

  • 代宗本纪·欧阳修

    代宗,名豫,肃宗的长子。母亲是章敬皇后吴氏。玄宗的孙子一百余人,代宗年岁最长,是嫡皇孙。他天姿聪明,为人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又好学强记,通晓《易》理卦象。起初名..,受封为广平郡王。安禄山反叛,玄宗去往蜀郡,肃宗留下讨伐叛贼

  • 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三八旗大臣年表十四八旗都统年表四蒙古八旗一<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 卷二十 文侯之命第三十·孔颖达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瓒。○平王,马无平字。锡,星历反,马本作赐。秬音巨,鬯,敕亮反。瓒,才但反。杓,上灼反。柄,彼病反。作《文侯之命》。所以名篇。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立而东迁洛邑,晋文侯迎送安定之,故锡命焉

  • 卷七 释地第九·邢昺

    [疏]“释地第九”。○释曰:案《说文》云:“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白虎通》云:“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佼易、变化,含吐应节也。”《释名》云:“地,底也。其体在底下,载万物也。”《礼统》云:“

  • 叔向问处乱世其行正曲晏子对以民为本第二十一·晏婴

    叔向问晏子曰:“世乱不遵道,上辟不用义;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此二者之于行何如?”晏子对曰:“婴闻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苟持民矣,安有遗道!苟遗民矣,安有正行焉!”

  • 今之教者(1)·戴圣

    ——对症下药治弊端【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

  • 卷三十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四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一王制之庚【名器上】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朝直遥反皆摈者辞也天下谓外及四海也今汉于蛮夷称天子于王矦称皇帝觐礼曰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余

  • 慎行论第二 慎行·吕不韦

    慎行原文:一曰: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

  • 卷四百六十二·佚名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三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一切法自相皆空。佛言: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色由色空。应观受想行识由受想行识空。应观眼处由眼处空。

  • 第二十二卷·佚名

    观天品第六之一四天王初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已。观地狱饿鬼畜生不善业报。如实细观察已。次第当观善业果报。所以者何。一切众生。乐于乐果。厌舍苦报。诸乐集故。名之为天。复观微细业。集众善业。受生灭身。得爱果报

  • 佛始起慈心缘品第四十四·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夏安居[夏安居:僧众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竟。往至佛所。礼敬问讯。佛以慈心。慰喻抚恤。汝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二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二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一种功德纯纯无杂大圆满地道路大决择分第二十三如是已说摩诃[珏/覞]尸梵诺母原主天王大决择分。次当说一种功德纯纯无杂大圆满地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功德

  •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卷下·佚名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分别品第二中第七门  触相应。作意不相应。十八界十二处五蕴。触相应如前。乃至二蕴。作意不相应。何所摄。谓作意自性。色无为。心不相应行。十一界十一处二蕴。此何

  •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法天译。佛在兜率天说二咒,闻者不生魔界,速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