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开塞第七

天地设,而民生之。当此之时也,民知其母而不 知其父,其道亲亲而爱私。亲亲则别,爱私则险,民众而以别险为务 ,则民乱。当此时也,民务胜而力征。务胜则争,力征则讼,讼而无 正,则莫得其性也。故贤者立中正,设无私,而民说仁。当此时也, 亲亲废,上贤立矣。凡仁者以爱利为务,而贤者以相出为道。民众而 无制,久而相出为道,则有乱。故圣人承之,作为土地货财男女之分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 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既立君,则上贤废,而贵贵立矣。然则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上贤者,以赢相出也;而立君者,使贤无用也。亲亲者,以私为道也,而中正者使私 无行也。此三者,非事相反也,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 也。故曰:“王道有绳。”

夫王道一端,而臣道一端;所道则异,而所绳则 一也。故曰:“ 民愚,则知可以王;世知,则力可以王。”民愚,则 力有余而知不足;世知,则巧有余而力不足。民之性,不知则学,力尽而服。故神农教耕而王天下,师其知也;汤武致强而征诸侯,服其力也。夫民愚,不怀知而问;世知,无余力而服。故以爱王天下者, 并刑;力征诸侯者,退德。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故兴王有道,而持之异理。武王逆取而贵顺,争天下而上让;其取之以力, 持之以义。今世彊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上不及虞夏之时,而下不 修汤武之道。汤武之道塞,故万乘莫不战,千乘莫不守。此道之塞久 矣,而世主莫之能开也,故三代不四。非明主莫有能听也,今日愿启之以效。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故效于古者,先德而治;效于今者,前刑而法;此世之所惑也。今世之所谓义者,将 立民之所好,而废其所恶;此其所谓不义者,将立民之所恶,而废其所乐也。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也。立民之所乐,则民伤其所恶; 立民之所恶,则民安其所乐。何以知其然也?夫民忧则思,思则出度 ;乐则淫,淫则生佚。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奸,无奸则民安其所乐。以义教则民纵,民纵则乱,乱则民伤其所恶。吾所谓刑者,义之本也;而世所谓义者,暴之道也。夫正民者:以其所恶,必终其所 好;以其所好,必败其所恶。

治国刑多而赏少,乱国赏多而刑少。故王者刑九 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善有大小,则 赏有多少。此二者,世之常用也。刑加于罪所终,则奸不去,赏施于民所义,则过不止。刑不能去奸,而赏不能止过者,必乱。故王者刑 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治民能使大邪不 生,细过不失,则国治,国治必彊。一国行之,境内独治;二国行之 ,兵则少寝;天下行之,至德复立。此吾以效刑之反于 德,而义合于暴也。

古者民藂生而群处乱,故求有上也。然则天下之 乐有上也,将以为治也。今有主而无法,其害与无主同;有法不胜其乱,与无法同。天下不安无君,而乐胜其法,则举世以为惑也。夫利 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 于严刑。故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

猜你喜欢
  卷二·陆陇其
  ●牧鑑卷之四·杨昱
  春秋大全卷二十六·胡广
  第十二章 17·辜鸿铭
  第四章 7·辜鸿铭
  卷一百七·卫湜
  原序·范处义
  第9章·老子
  卷五·李钟伦
  郭象《庄子注》中之自然义·钱穆
  小司马/司险·佚名
  大乘百福相经全文·佚名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佚名
  僧伽与政治·太虚
  撰集百缘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酉、戊戌三十七首·许南英

    丁酉、戊戌(光绪二十三~四年、一八九七~九八)和吴质钦司马原韵丁酉春,在星洲遇吴质钦司马奉游历南洋、采探商务之役。旧友他乡,不尽沧桑之感!复承惠佳章,并索和句,敬步元韵,以志萍踪散聚之缘云尔。铁马金戈忆旧游,相逢又在海西头

  • 卷五十九·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五十九 宋 陆游 撰 游山 四序虽悉佳莫若新秋时已脱烹煮厄未兴揺落悲鹭集水落渚鹊争风堕枝烟村乌桕丹晩日望最奇岂无一舴艋往赴幽人期婆娑下堂迎坏衲颠倒披丹果垂中庭碧花蔓疎篱秋高财一来

  • 唐僧弘秀集巻四·李龏

    宋 李龏 编清塞四十五首留辞杭州姚合郎中波涛千里隔抱疾亦相寻防宿逢高烧辞归值积霖丛桑山店迥孤烛海船深尚有重来约知无省阁心送分定归灵夏南游多老疾见说讲经稀塞寺几僧在闗城空自归带河衰草断映月旱沙飞却到禅斋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二·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二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竹枝词二首【并跋】 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言山路险絶如此即後诗所谓蛇倒退胡孙愁也郭璞注尔雅云蝮蛇细颈大头焦尾一名返鼻楚辞曰攀天阶而

  • 提要·佚名

      《越史略》三卷,不著撰人名氏,紀安南國事。上卷曰國初沿革,為趙佗以下諸王;曰歴代守任,為西漢至石晉交州牧守姓名;曰吳紀,乃五代末吳權及其子昌岌昌文等事蹟;曰十二使君,乃昌文没後諸將杜景碩等争立事蹟;曰丁紀,則丁部領以下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三十七·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十一月。乙亥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丁亥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工巡局奏、宗室祥山违例私开小押。请交刑部会同宗人府审办一摺。小押当局。重利盘

  • 中兴小纪卷二·熊克

    宋 熊克 撰建炎元年秋七月己丑朔以徽猷阁直学士董耘为兵部尚书耘须城人尝为元帅府叅议官初以兵部侍郎召至是擢用之 己亥诏省台寺监以繁简相兼馆职学官减半开封府曹掾依旧为推官诸路提举常平并归提防刑狱司两浙福建

  • 四十八 兼两淮盐课李煦奏盐课请展限奏销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五月 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臣煦到任数月,管理盐差,遵奉圣谕,不敢少懈。幸值新例森严之际,臣煦督率该管各官,实力奉行,大伙私贩,皆敛迹消散。间有负盐觅食之流,不

  • 志卷第十一 高丽史五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地理二。○庆尙道在三韩为辰韩在三国为新罗及太祖幷新罗百济置东南道都部署使置司庆州。 成宗十四年分境内为十道以尙州所管为岭南道庆

  • 卷三十九·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九宋 徐天麟 撰职官九奉使矫制下元帝建昭三年使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共诛斩匈奴郅支单于於康居始郅支单于困辱使者上书骄嫚汤为人沈勇有太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旣

  • 贵义第四十七·墨子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

  • 贵直论第三·吕不韦

    贵直一曰: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恶能直?意

  • 金刚般若论卷上·佚名

        无著菩萨造    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出生佛法无与等  显了法界最第一  金刚难坏句义聚  一切圣人不能入  此小金刚波罗蜜  以如是名显势力  智者所说教及义  闻已转为我等说  归命

  • 大宋僧史略卷中·赞宁

    (咸平二年重更修理)右街僧录通慧大师赞宁奉 敕撰·二十四道俗立制·二十五行香唱导·二十六赞呗之由·二十七僧寺纲紏·二十八立僧正(立尼正附)·二十九僧统·三十沙门都

  • 卷一·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一嗣法门人原澄等编住荆州铁佛禅寺语录师顺治十五年戊戌四月于汉阳受请六月十八日进寺。三门泼天门户迥无阑任尔诸人去复还新长老到此又如何道信步施为多意气等闲蹋破上头关。佛殿崔嵬古殿白云中

  • 十 集·佚名

    第七 双品六十一 无明一“诸比丘!不了知无明之本际:‘从此前无无明,其后生无明’,诸比丘!如是被[他人]说也。然而,当知所谓‘缘此而有无明’者。诸比丘!复次,我说于无明有食非无食;何谓为无明之食耶?

  •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王仲文

    简名《救孝子》、《不认尸》。杂剧剧本。元王仲文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中王修然乃金世宗朝名臣,知大兴府,人称“过包拯远甚”(焦循《剧说》)。《金史》本传称其“性刚严,临事果决,吏民惮其威,虽豪右不敢犯”。剧写大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