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34_1 【陇头水】杨师道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 
-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卷二(元)吕诚 撰洪武辛亥南归重渡梅关二首去年窜逐下南溟万里归来髩已星望入西川天一发香炉长绕九江青其二归路篮舆鹤背青保昌东下过长亭今朝又向梅关度此是江南第一程舟中望庐山庐山昔在图中见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 
- 吴郡黄姬水譔 槜李王子逸校披袭公: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公当夏五月披羊裘负薪而过之季子呼公取焉公投镰于地瞑目拂手而言曰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膑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哉季子知 
- 自近世名人笔记,俱以世祖因董妃逝世,悲愤出家,且证董妃实即冒辟疆妾董小宛;而辨之者则历引明季清初诸家说乘,坐实其非,谓妃系董鄂氏。董鄂乃长白旧部,世为清室臣仆,绝非汉人董姓。此考据非不博洽,然窃以为文人好事,装点附会,在所 
- (宋)杜大珪 编唐资政公重墓志铭刘岑靖康元年冬金人破京师明年二圣北狩今上即位于南京年号建炎是时朝廷已失河东金人重兵屯河上陜西大震惊告急之使日至行在所而永兴一道已并边矣岑适使虏自汾晋渡合河津由关中以归方入朝 
-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四宋 楼昉 编东汉二明帝【二十六】即位赦天下【中元二年四月】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先帝受命中兴德侔帝王协和万邦假于上下懐柔百神惠于鳏寡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 
-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八	朱批杨鲲奏摺	镇守云南曲寻武沾等处总兵官【臣】杨鲲谨	奏为受	恩至重图报至殷谨沥下悃仰祈	睿鍳事窃【臣】於雍正元年正月内具摺请谒	先帝山陵荷蒙	皇上俞允九月抵都侍	阙五日六 
-   1、伊川先生答朱長文書曰:心通乎道,然後能辨是非,如持權衡以較輕重,孟子所謂"知言"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較古人之是非,猶不持權衡而酌輕重。竭其目力,勞其心智,雖使時中,亦古人所謂"億則屢中",君子不貴也。   2、伊川先生 
-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①,以杖荷莜②。子路间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③,孰为夫子?”植④其杖而芸⑤。子路拱而立。止(6)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7)之,见(8)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 毛诗类释原序【臣】幼读论语孔子语学诗之益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若是乎博物之学亦圣人所不废也【臣】每病夫説诗者大义未明輙举名物注疏填塞行间使前后意义亘断学者心志惑后复遇一名一物輙云已见某卷繙阅为难又不免 
-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众比丘饭已後。会於讲堂上。坐共议言:可怪未曾有。是天地云何破坏。云何成就。佛彻听遥闻。诸比丘饭已後。於讲堂共坐议此事。佛即起到讲堂坐。问诸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五卷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空品第四之二复次初行菩萨。作如是言。汝何坚持守护波罗提木叉及律仪戒。应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读诵 
-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土十要卷第二	述曰。闻夫有行无教必有堕坑落堑之虞。有教无行还同说食数宝之诮。是故教即行也。行即教也。教行无乖至理乃显。故教行理三皆名为经。三经具足是为佛说。反是则波旬说。非佛说也。今禀 
- 古代占验术书。旧题五代末宋初麻衣道者撰。此书专述以三钱代蓍之占筮术,即西汉京房所传之遗法。《文献通考经籍志·子部·占筮类》载有《火珠林》一卷。《朱子语类》:“古之卜筮,恐不如今日所谓‘火珠林’之类否?”陈 
- 道教典籍。170卷,中华书局 1979年版。今人王明编。汉代曾先后流传3种《太 平经》:西汉成帝时有齐人甘忠可的《天历包元太平 经》12卷,东汉末有于吉的《太平清领书》170卷、 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144卷,均已佚。明《正统 
- 一名《历代神仙通鉴》。长篇小说。清初徐道撰。二十二卷,一百九十四节。道为明末清初人,“生而颠连”。原署“江夏明阳宣史徐道述,汝南清真觉姑李理赞”。卷十八至二十二署“新安融阳亦史程毓奇续,凤翔尚絅一贞王太素赞” 
- 系咸丰皇帝奕詝在位时的大事言行录。356卷,清官修。监修总裁官贾桢,总裁官周祖培等。1937年,日本大藏出版公司据沈阳清故宫崇谟文阁藏清代诸皇帝实录的清抄本影印出版,总名之曰《大清历朝实录》,此书为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