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浮侈 第十二

王者以四海为一家〔二〕,以兆民为通计〔三〕。一夫不耕,天下必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必受其寒者〔四〕。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五〕,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六〕。商邑翼翼,四方是极〔七〕。今察洛阳〔八〕,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天下百郡千县,巿邑万数,类皆如此,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为非则奸宄,奸宄繁多,则吏安能无严酷﹖严酷数加,则下安能无愁怨﹖愁怨者多,则咎征并臻,下民无聊,而〔九〕上天降灾,则国危矣〔一0〕。

〔一〕○铎按:东汉浮伪,诸所讥刺,自衣食器用之靡,车舆庐舍之僭,下至游敖博弈之纷,俳倡戏弄之巧,巫觋祝祷之诞,婚姻礼节之繁,无巨细咸列举之,而尤痛疾于丧葬祠祭之滥。盖与盐铁论散不足篇所缕陈者,详略互见焉。参合观之,则两京贫富不均之状可知矣。

〔二〕汉书高帝纪七年:‘萧何曰:“天子以四海为家。”’荀子王制篇云:“四海之内若一家。”

〔三〕闵元年左传云:“天子曰兆民。”

〔四〕管子揆度篇云:“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受其寒者。”吕氏春秋爱类篇云:‘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新书无蓄篇云:‘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

〔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曰:“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按汉书货殖传云:“童手指千”,孟康曰:“古者无空手游口,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巧”旧作“功”,据本传改。

〔六〕汉书成帝纪阳朔四年诏曰:“闲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地理志云:“汉兴,立都长安,郡国辐辏,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治要载崔实政论云:“世奢服僭,则无用之器贵,本务之业贱矣。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入厚,故农夫辍耒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文,躬耕者少,末作者众。”

〔七〕诗殷武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汉书匡衡传衡上疏引诗与今同,汉纪载衡疏作“京邑翼翼,四方是则”。后汉书樊宏后准传又引云:“京师翼翼,四方是则”,章怀注谓出韩诗。张衡东京赋:“京邑翼翼,四方所视”,薛综注云:“京,大也。大邑谓洛阳也。”此文引诗以证洛阳,疑本作“京邑”,后人据毛诗改之。○铎按:此书引诗多三家,则本作“京邑翼翼,四方是则”。汉纪之文本于衡疏,今本衡疏作“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亦后人所改。樊准传作“京师”,因彼处下文“京师”字而误。后魏书甄琛传、白帖七十六两引亦并作“京邑翼翼,四方是则”,后魏时齐诗已亡,唐时韩诗尚存,则皆韩诗也。说详经义述闻卷七。又匡衡疏引诗以证长安,与此文引诗之旨合,作“四方是极”,则非其旨矣。后汉书鲁恭传恭引鲁诗亦作“四方是则”。

〔八〕后汉书光武帝纪云:“建武元年冬十月,车驾入洛阳,遂定都焉。”按“洛”当依下文作“雒”。汉书地理志:“河南郡雒阳”,颜师古注:‘鱼豢云:“汉火德,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鱼氏说,则光武以后,改为“雒”字也。’○铎按:古字本作“雒”,非汉所改,明、清地理家多能辨之。

〔九〕“而”旧作“则”,据传改。○铎按:“则”犹“而”也,不烦改作。

〔一0〕管子八观篇云:“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修,乘车者饰观望,步行者杂文采,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国之俗也。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墨子辞过篇云:“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多。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说苑反质篇:‘魏文侯问李克曰:“刑罚之源安生﹖”李克曰:“生于奸邪淫佚之行。凡奸邪之心,饥寒而起。淫佚者,久饥之诡也。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男女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佚者,未尝有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国贫穷者为奸邪,而富足者为淫佚,则驱民而为邪也。民已为邪,因以法随诛之,不赦其罪,则是为民设陷也。刑罚之起有原,人主不塞其本而替其末,伤国之道也。”’新书孽产子篇云:“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也,欲天下之无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之无饥,胡可得也﹖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无为奸邪盗贼,不可得也。”汉书景帝纪后二年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工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按数家所言,意恉相同,此文所从出也。

猜你喜欢
  山权数第七十五·管仲
  七主七臣第五十二·管仲
  卷八 尊贤·刘向
  卷十·朱熹
  礼记集説卷一·陈澔
  卷五十九·卫湜
  卷四十九·佚名
  卷六·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自序·智旭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卷下·智旭
  第七次研究会·太虚
  中观论卷第四·龙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六·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解纷·李渔

    〖紫苏丸〗(生上)儒流贬节为商贾,际时艰且安奇数。只可怜宜戴凤冠头,屈他梦作商人妇。小生为遵长者之命,暂抛书卷,觅利江湖。且喜来到松江,把先世所遗的账目俱已陆续收完;又买了许多布匹,不日就要回家。只是一件,起初来到这边,一

  • 第二十六出 谬献·李渔

    〖小蓬莱〗(生带女官上)忽地佳音传到,顿教人愁逐魂销。相逢眼底,能差几刻,兀自心焦。寡人自充威武大将军,来到南京驻骅。虽差许进督兵进剿,那不过是遥作声援,只消王守仁一旅之师,就可以立平大乱。这也罢了,寡人此番出来剿贼原是

  • 第二折·佚名

    (搽旦上,云)自家李二嫂便是。自从伯伯亡过已后,那嫂嫂领着神奴儿另住。如今止有神奴儿那小厮,还不称我的意。我一心则待要所算了那小厮,家私便都是我两口儿的。(李德义抱僝儿上、醉科,云)二嫂开门来。(搽旦云)李二回来了,我

  • 第二折·李行甫

    (净扮孤引祗从上,云)小官郑州太守苏顺愤是也。(诗云)虽则居官,律令不晓。但要白银,官事便了。可恶这郑州百姓,欺侮我罢软,与我起个绰号,都叫我做模棱手,因此我这苏模棱的名,传播远近。我想近来官府尽有精明的作威作福,却也坏了

  • ●卷六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九。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庚辰,尽二十五日丙戌。   十九日庚辰康王至相州。   康王发自濬州至相州是日粘罕(改作尼堪)遣铁骑四百自怀州来邀截奉使车骑津人告以过河累日矣。。又游骑追蹑於後

  • 谢承后汉书卷一·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灵帝纪○○一灵帝善鼓琴,吹洞箫〔一〕。(孙。王。汪)──御览卷五八一○白帖卷六二 〔一〕天游按:隋书经籍志曰谢承书「无帝纪」。孙志祖据此云:「谢书无本纪,此及伏后二条,当是志传中语。」然汪辑有灵帝纪、伏后

  • 卷一百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索隐王劭云毉方宜与日者龟筴相

  • 西粤语一(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西粤语一(查东山笔、沈仲方阅)瞿式耜瞿式耜号稼轩,南直常熟人,万历丙辰进士。乙酉,任广西巡抚都御史。北兵下楚,粤西震动,式耜奋志为坚守计。丙戌,桂主即真肇庆。戊子,楚督何腾蛟被劫死,驾为北师所迫,式耜保峡江退敌,护跸桂林。

  • 望门投止·胡兰成

    望门投止却说我渡过钱塘江 ,是有侄婿相陪,先到绍兴皋埠,他的姐姐家里。那姐姐只知是亲戚到了,便杀鸡作黍款待。绍兴地方,连这样的镇上亦一片沃野,河里埠船与乌篷船来去,临河街市,一长埭都是粮食店酒作坊鱼虾与水红菱的摊头,所

  •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十国地理表下南汉兴王府【广州 高祖干亨元年改广州为兴王府领县十二】咸寜【旧为南海干亨元年分咸寜常康二县案宋史地理志南海隋县后改常康开寳五年复欧阳忞舆地广记云开寳五年省咸寜常康入南海其说不同

  • 王建传·薛居正

    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朝末年,加入忠武军。秦宗权盘踞蔡州,悬重赏来招募他,王建才从行伍之间得以补任军候。广明年间,黄巢攻陷长安,僖宗移驾蜀地。当时后梁太祖还是黄巢部将,带领众军进攻襄州、邓州,秦宗权派小校鹿晏弘跟着监军

  • 施肇祥·周诒春

    施肇祥 字炳之。年三十八岁。生于浙江杭县。兄肇曾。陇海铁路督办。家中住址。天津马厂道十七号。已婚。子二女三。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二十三年。自费游美。入美京中央高等学校。光緖二十七年。入康奈尔大学

  • 孟子集编卷四·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公孙丑章句下【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行实为详】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安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 卷一百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后妃庙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注先妣姜嫄也姜嫄履大人迹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也周立庙自后稷为始祖

  • 慎行论第二 壹行·吕不韦

    壹行原文:四曰:先王所恶,无恶於不可知。不可知,则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际败矣。十际皆败,乱莫大焉。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不可知,则知无安君、无乐亲矣,无荣兄、无亲友、无尊夫

  • 大乘庄严经论 第五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五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述求品之二释曰。已说求染净。次说求唯识。偈曰能取及所取  此二唯心光贪光及信光  二光无二法释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者。求唯识人应知。能

  • 上清道类事相·王悬河

    上清道类事相,道教书。唐王悬河编撰。四卷。为道教类书。辑录道典中有关道士、神仙所居宫观石室之文。分为六品,即仙观品,楼阁品,仙房品,宝台品,琼室品(即石室),宅宇灵庙品。书中征引道教典籍百数十种,可供考校唐以前道籍之用

  • 金身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