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注疏

三国魏何晏集解,唐陆德明音义,宋邢昺疏。二十卷。汉代传《论语》者有三家: 《鲁论语》,鲁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齐论语》,齐人所传,别有《问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古论语》,汉景帝时出自孔氏壁中,又分今《尧曰篇》子张问从政以下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篇次亦不与《鲁论》、《齐论》同,文字异者四百有奇。孔安国为传,马融亦注之。汉成帝时,有安昌侯张禹受《鲁论》兼讲《齐》说,择善而从,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后有包咸、周氏又为之《章句》。东汉末年,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作《论语注》。魏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之说,并下己意为《集解》,盛行于世。据《晋书·郑冲传》,原作郑冲、孙邕、曹羲、荀顗、何晏等人共集。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故今本乃独称《何晏集解》。旧本无音义,唐陆德明为之作《音义》。《音义》除以反切注音外,还提示篇旨大义。如《学而第一音义》“以学为首者,明人必须学也”。由于唐人只为《五经》作疏,《孝经》、《论语》等均无疏。何晏等所采孔安国以下皆古训,邢昺复因皇侃所采诸儒之说为之疏。虽纯杂相参,文字有所异同,如以包氏为苞氏,以陈恒为陈桓之类不可据,然自汉以后,注《论语》者数十家,要其荟萃群言,创通大义,则首推此书。于章句训诂名器事物等疏解更为详尽。朱熹《论语集注》亦始基于此。除《四库全书提要》外,前有乾隆帝《御制读论语》、《御制无倦斋绎论语义》,陆德明《论语注解传述人》,何晏等《论语集解序》,末附吕炽等人有关《论语注疏考证》的跋语,对理解注疏均有帮助。《四库全书》本载有陆德明《音义》和吕炽等人《考证》,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元校勘本在每篇后附有校勘记,但仍因旧本,未载陆德明《音义》和吕炽等人《考证》。

《论语注疏》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论语注疏解经序
(3)卷一 学而第一
(4)卷二 为政第二
(5)卷三 八佾第三
(6)卷四 里仁第四
(7)卷五 公冶长第五
(8)卷六 雍也第六
(9)卷七 述而第七
(10)卷八 泰伯第八
(11)卷九 子罕第九
(12)卷十 乡党第十
(13)卷十一 先进第十一
(14)卷十二 颜渊第十二
(15)卷十三 子路第十三
(16)卷十四 宪问第十四
(17)卷十五 卫灵公第十五
(18)卷十六 季氏第十六
(19)卷十七 阳货第十七
(20)卷十八 微子第十八
(21)卷十九 子张第十九
(22)卷二十 尧曰第二十

猜你喜欢
  管子·管仲
  诗集传·朱熹
  尚书集传或问·陈大猷
  鬻子·鬻熊
  春秋三传辨疑·程端学
  管子补注·刘绩
  丽泽论说集录·吕祖谦
  戒子通录·刘清之
  问辨录·高拱
  张子语录·张载
  日讲四书解义·佚名
  论语意原·郑汝谐
  论语稽求篇·毛奇龄
  论语类考·陈士元
  平书·王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魏收

    上谷公纥罗,神元皇帝之曾孙也。初,从太祖自独孤如贺兰部,招集旧户,得三百家,与弟建议,劝贺讷推太祖为主。及太祖登王位,纥罗常翼卫左右。又从征伐,有大功。纥罗有援立谋,特见优赏。及即帝位,与弟建同日赐爵为公。卒。子题,少以雄

  •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二·宋濂

        亦怜真班   亦怜真班,西夏人。父俺伯,以忠勤事世祖,为知枢密院事。亦怜真班性刚正,动有礼法。仁宗召见,令入宿卫。延祐六年,超拜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至治二年,调同知通政院事,擢虎符唐兀亲军都指挥使。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杨仲良

      徽宗皇帝   收复鄯廓州   崇宁三年正月丁酉,王厚奏:『臣近得弟端书,近往湟州措置招纳,称宗哥城首领结毡将文字遣亲弟结菊来归顺,候大军到,开城门迎降,及乞心白旗。又廓州蕃僧欲候大军到献酒,青丹谷首领阿丹三人,亦称候

  • 卷之四十五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成化三年九月癸亥朔升礼部左侍郎邹干为南京礼部尚书○升狭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娄良湖广右布政使陈安各本司左布政使○授理刑进士方昇黎福吴文元杨守随张进禄戴缙王浚程宏张玮刘仁魏秉王宾张杰

  • ●南明史料卷四·佚名

    一四一、刑部残题本一四二、浙江巡抚萧起元残揭帖(顺治十年八月二十九日到)一四三、江宁巡抚周国佐揭帖(顺治十年十月初五日到)一四四、江南总督马国柱残奏本一四五、礼科给事中季开生揭帖(顺治十一年二月日到)一四六、「海

  • 通志卷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三皇纪第一太昊 炎帝 黄帝臣谨按三皇伏羲但称氏神农始称帝尧舜始称国自上古至夏商皆称名至周始称諡而称氏者三皇以来未尝废也年代则称纪【自开辟至获麟凡二百七十六万岁分爲

  • 志卷第十 高丽史五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地理一。○惟我海东三面阻海一隅连陆辐员之广几于万里。 高丽太祖兴于高勾丽之地降罗灭济定都开京三韩之地归于一统。 然东方初定未遑经

  • 第二十三章 讨伐复辟·冯玉祥

    那时第六路巡防营驻正定府。共有四营:两营步兵,两营骑兵,分驻十八个县份。巡防统领公署设在正定府旧镇台衙门内。我去接了事,对官兵讲了几次话,买了些需用的东西分赠他们。每十天去看一次病兵,重病的,每五天看一次。士兵们觉

  • 毛修之传·魏收

    毛修之,字敬文,荥陽陽武人。父毛瑾,任司马德宗的梁、秦二州刺史。刘裕擒获姚泓之后,留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任毛修之为司马。等到赫连屈丐在青泥击败刘义真,毛修之被俘,便居住在统万。世祖平定赫连昌,获得毛修之,神修年间,命毛修之

  • 同恕传·宋濂

    同恕字宽甫,祖先太原人。五世祖时迁居秦中,因而为奉元人。祖父叫同升。父亲同继先,学问渊博,善写文章,廉希宪为陕右宣抚使时,征召继先掌管仓库的钥匙。家中世代从事儒学,同住的有二百口人,他们之间从不背后说长道短。恕安静稳

  • 44.荆轲刺秦王·林汉达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

  • 卷十五·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五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豳 郑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太康时失其官守窜於此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而国成焉其封域在禹贡雍州

  • 第十六章 3·辜鸿铭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辜讲提到孔子祖国(鲁国)的政府状态,孔子说:“现在从统治家族手中国家政权已经被剥夺了五代,到现在为止,政权已经掌握在贵族统治阶层手中四代。因此,最古老

  • 卷十三·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十三     元 郑玉 撰僖公 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惠王十八年即位諡法小心畏忌曰僖 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诸侯救邢邢人溃出奔师师遂逐狄人具

  • 唁赵戴文电·太虚

    赵故主席戴文家属礼鉴:文公西逝,震悼殊深!公一生尽瘁党国,维护佛教,特电致唁;尚希节哀以弘令德!中国佛学会理事长太虚陷。(见海刊二十五卷三期)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十卷·宗赜慈觉

    劝檀信在家菩萨先当事佛。务极严谨。永断荤酒。坚守斋法。於诸欲染誓不拟犯。亲近知识发明己见。随其悟入如理修行。若初心之士。未能顿除荤酒。且食早素。一月之间已能减半。久习淳熟自能永断长斋。及欲障厚者。先且

  •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桐鄉密印寺語錄卷第五·佚名

    侍者德滿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入院日,總憲存,憶唐公同眾護法。暨本寺勤舊請上堂。師陞座祝聖拈香畢,維那白椎竟,乃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治,天下大夫得一燮理,乾坤衲僧得一收,放縱橫風,以時雨以時,萬彙霑榮,是天地之一也

  • 曼斯菲尔德庄园·简·奥斯汀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于18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了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描写陷入感情纠葛的几对青年男女。善良懂事的范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