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卜列 第二十五

天地开辟有神民,民神异业精气通〔二〕。行有招召〔三〕,命有遭随〔四〕,吉凶之期,天难谌斯〔五〕。圣贤虽察不自专,故立卜筮以质神灵〔六〕。孔子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又曰:“君子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而向〔七〕。”是以禹之得皋陶,文王之取吕尚,皆兆告其象,卜底其思,以成其吉〔八〕。

〔一〕○铎按:“列”犹“论”也。小尔雅广诂:“列,次也。”广言:“列,陈也。”论语序集解云:“论,次也。”史记张仪传索隐云:“论,陈也。”凡陈说事理而有序次为“论”,亦可谓之“列”。下三篇同。

〔二〕御览一引尚书中候云:“天地开辟。”楚语:‘观射父云:“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名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路史前纪三引此文,误以“神民”为帝者名氏,又以“行”字带上读,陈耀文天中记十一尝正之。○铎按:山海经海内经有“神民之丘”,郭注:“神民,言上有神人。”或此“神民”为古帝者名氏,未可知也。

〔三〕荀子劝学篇云:“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四〕庄子列御寇篇云:“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春秋繁露重政篇云:“人始生有大命,是其体也。有变命存其闲者,其政也。政不齐,则人有忿怒之志。若将施危难之中而时有遭随者,神明之所接绝属之符也。”遭命、随命,注见论荣篇。

〔五〕诗大明。“谌”今作“忱”。汉书贡禹传、后汉书胡广传、续汉书律历志论、春秋繁露如天之为篇、说文谌字下并与此同。○铎按:毛诗作“忱”用借字,三家作“谌”用本字。尔雅释诂:“谌,信也。”相列篇亦引此诗,“谌”作“忱”,盖后人依毛诗改之。

〔六〕礼记祭义云:“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不敢专,以尊天也。”史记龟策传云:“君子谓夫轻卜筮无神明者,悖;背人道信祯祥者,鬼神不得其正。故书建稽疑,五谋而卜筮居其二,五占从其多,明有而不专之道也。”白虎通蓍龟篇云:“圣人独见先睹,必问蓍龟何?示不自专也。”论衡辨祟篇云:“圣人举事,先定于义,义已定立,决以卜筮,示不专己,明与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下信用不疑。”卜筮篇云:“俗信卜筮,谓卜者问天,筮者问地,蓍神龟灵,兆数报应,故舍人议而就卜筮,违可否而信吉凶。”实知篇云:“若蓍龟之知吉凶,蓍草称神,龟称灵矣。”

〔七〕并易系辞上传。而向,“而”字王弼本作“如”,古通。○铎按:而、如古通,顾炎武尝举二十余事,见日知录卷三十二。向,释文云:‘又作“响”。’向,隶俗字,说文所无。

〔八〕六韬文师篇云:‘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斋三日,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乃载与俱归,立以为师。’宋书符瑞志上史编作史遍,云:‘王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按志所言,皆本纬书。○铎按:昭元年左传杜注:“底,致也。”

猜你喜欢
  四书章句附考序·朱熹
  景公问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覇业晏子对以不能第七·晏婴
  卷五·读史〔凡四十九篇〕·李贽
  卷十三·黄道周
  卷九·胡士行
  第十六章 10·辜鸿铭
  卷六十五·胡广
  尚书七篇解义卷一·李光地
  人品·魏裔介
  卷二十·
  卷六·郑伯谦
  礼记要义卷第三十一·魏了翁
  十六、钟声七条·慧开
  答王达五问(三则)·太虚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244_1 【赠别韦兵曹归池州】韩翃   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   籝金诸客贵,佩玉主人贤。终日应相逐,归期定几年。   卷244_2 【寄武陵李少府】韩翃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

  • 唐诗镜卷二十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八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二十 元结【字次山瀼州人少不羁年十七始折节向学天宝中举进士苏源明荐於肃宗上时议三篇乃摄监察御史发宛叶军屯泌阳全十五城帝善之代宗时侍亲归樊上後拜道州刺史

  • 李涉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后贬谪陕州司仓参军。文宗时,召为太学博士,后又遭流放。今存诗一卷。 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 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李

  • 雍熈乐府卷之十七·郭勋

    杂曲醉太平二十首元人汪元亨警世辞龙楼鳯●纳象简乌靴栋梁材●次尽摧折况竹头木屑结知心朋友着疼

  • ●卷二十七·邵博

      张浮休云:盗夜发咸阳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剑击之,铿然以坠,视之,白玉帘也。岂至宝久埋藏欲飞去邪?既击碎之,有中官取以作算筹,浮休亦得一二。   宣和殿聚殷周鼎钟尊爵等数千百种。国破,虏尽取禁中物,其下不禁劳苦,半投之南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九·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九【起上章执徐正月尽重光大荒落十月凡一年有十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三十年春正月戊子吏部员外郎虞允文面对言金必败盟异时为南牧之计必为五道出蜀口出荆襄止以兵相持淮东沮洳

  • 卷七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史记七十五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

  • 五六 武人的总办·周作人

    在学堂方面这时也有了一个变更,这事大约是在乙巳年三月以后,因为日记上没有记载。所谓变更乃是又换了总办,总办换人也是常事,但是这回换的不是候补道,不是文人而是武人,是一位水师的老军官。这或者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事,因为无

  • 圣历·周绍良

    №圣历001【盖】大周故朝散大夫行洛州陆浑县令韦府君墓志铭【志文】大周故朝散大夫行洛州陆浑县令韦府君墓志铭并序□□□□舍人承庆撰君讳,字志广,京兆杜陵人也。轩辕颛顼氏导其深源,大彭豕韦氏播其遐绪

  • 卷八 宣帝纪 第八·班固

    (汉宣帝刘询)【原文】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语在《太子传》。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而邴吉为廷尉

  • 卷三·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曲礼上第一之三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为去声粪古本作?後省帚之手反袂迷世反拘古侯反扱许急反音吸】

  • 自序·高闶

    自序昔伊川先生欲着春秋传而先为之序曰天之生民必有出类之才起而君长之治之而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然後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圣贤世出随时有作顺乎风气之宜不先天以开人各因时而立政暨乎三王迭兴三重

  • 卷之二十五·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五义朋友之义孟子曰: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录曰:夫所谓之泰者,非尧舜之时乎。何以为上下交也。夫尔我并立,势相等伦,朋友之道狭矣。充其道叉若以天子友匹夫而不为诅,匹夫友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三·念常

      (辛酉) 武帝炎改会昌(穆宗第五子。母韦太后。仇士良临死谓同类曰。天子奢泆不道。勿令读书亲儒者。后服丹药。其性躁急喜怒不常。年三十四而崩。在位六年)帝自幼稚不喜释氏。是年正月即位。七月桂州马生三足驹。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三·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世间成就品第五  尔时世尊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而说偈言。  如真言教法  成就于彼果  当字字相应  句句亦如是  作心想念诵  善住一洛叉  初字菩提心  第二名为声 

  • 女科秘要·静光禅师

    清·静光禅师撰。8卷。该书与《女科旨要》、《女科秘旨》合刊为《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亦称《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为竹林寺女科著作文字最多者)。3书内容有所不同,可互为

  • 程门雪遗稿·程门雪

    程门雪著,中医妇科专著。

  • 宋史全文·佚名

    《宋史全文》,全名《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当时也有人称之为《宋史通鉴》或《宋通鉴》。编年体史书。三十六卷。无名氏撰。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说前宋已盛行,但流传最早的是元刊本,且著目中附有《宋季朝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