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德化 第三十三

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道者所以持之也,德者所以苞之也〔二〕,教者所以知之也,化者所以致之也。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于本,行起于心。是以上君抚世,先其本而后其末,〔三〕顺〔四〕其心而理〔五〕其行。心精〔六〕苟正〔七〕,则奸匿〔八〕无所生〔九〕,邪意无所载矣。

〔一〕○铎按:此文则谓教化既敦,则邪恶不作,故道德为本,仁义为末,而威刑法律又其下焉。纲举于前,比类发挥于后,亦有以见其思想体系之完整矣。

〔二〕韩诗外传五云:“德也者,苞天地之美。”淮南子说山训云:“仁义在道德之包。”“苞”与“包”同。

〔三〕汉书董仲舒传云:“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 ,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四〕“顺”旧作“慎”,据治要改。○铎按:荀子仲尼篇“则慎行此道也”,成相篇“慎圣人”,杨注并云:‘慎,读为“顺”。’又仲尼篇“慎比而不邪”,王引之亦谓即礼记王制篇之“顺比”。作“慎”者借字,读正之可也。

〔五〕“理”意林作“治”。○铎按:说文:“顺,理也。”理、顺互文耳。

〔六〕“精”治要作“情”。

〔七〕“正”旧作“亡”,据治要改。

〔八〕“匿”读为“慝”。○铎按:此书通以“匿”为“慝”。

〔九〕旧脱“无”字,“生”作“作”,据治要补、改。意林作“奸慝不生”。

猜你喜欢
  虞书·益稷·佚名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晏婴
  卷十九·陈士元
  提要·孙奭
  卷十九·史浩
  卷一百五十·山井鼎
  定贤篇第八十·王充
  纂序·张廷玉
  春秋提要·王道焜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①·戴圣
  卷之十八·邵经邦
  庄公·庄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卷六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感应记·印光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三目録【一百一字】翦牡丹张先凤箫吟【又一体】晁补之瑞雪浓慢陈亮金盏子【又一体】赵以夫桂枝香王安石陈允平李彭老唐艺孙练恕可唐珏张翥吴子孝张

  • 71.李贺:诗三首·施蜇存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位天才诗人,汤麦斯·却透顿(ThomasChatterton l752—1770)。他在十四岁时,便精通中古英语,伪造了许多中古诗人的作品,见者信以为真。但这位青年诗人穷苦得无法谋生,终于服毒自尽,在世仅十八年。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七·佚名

    嘉靖二年五月庚午朔改致仕太仆寺少卿潘府为太常寺少卿致仕时有荐府学行可任国子监祭酒者吏部谓府年老不愿仕进宜量改清秩以边具高尚故有是命○虏犯密云入石塘岭杀指挥隆殷而下四人事闻得旨左参将霍汝忠以失奏报逮治仍

  • 卷七·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七      宋 王当 撰僖公 晋子犯【名狐偃】 子犯名偃狐突之子也文公之舅又曰舅犯为晋卿初公子重耳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顚颉魏武子司空季子里克杀奚齐卓子使屠岸夷告

  • ●稼轩先生年谱·陈思

    辽阳陈思慈首撰宋高宗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庚申先生生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宋史本传】生于五月十一日卯时【辛启泰稼轩先生年谱】韩玉东浦词水调歌头上辛幼安生日起曰重午日过六灵岳再生申按重五过六正十一也先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六·阿桂

    七月己亥上谕军机大臣曰常青曾在军机带兵于军务尚为谙习现在滇省防邉无甚应办之事而新调滇兵二千即须起程赴川着常青驰驿遄行赶及在途之兵带赴打箭炉一路聴将军等用上又谕军机大臣曰现在所京兵头起于七月初七日

  • 卷四十九·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九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吴通上国【季札让国附】成公七年春吴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无吊者也夫诗曰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其此之谓乎有上不吊其谁不受乱吾亡无日矣君子

  • 倭人传·房玄龄

    倭人在带方郡东南大海中,依山环海建立国家,岛上多是山林,没有良田,以海中动物为食。从前有一百多个小柄相联合,到魏朝时,有三十六个小柄互相通好。全国有七万户人家。男人不分大小,都刺面纹身。自称是西周太伯的后代,又说上古

  • 长沙威王萧晃传·李延寿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是高帝的第四个儿子。少年的时候就很有武力,被高帝所宠爱。升明二年(478),代替哥哥萧映为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晃熟悉弓箭和骑马,起初沈攸之事变发生,萧晃带着很多武人,在街道上耀武扬威,当时的人们说

  • 宁正传·张廷玉

    宁正,字正卿,寿州人。幼年为韦德成养子,冒姓韦。元末随德成归附朱元璋,随大军渡江。德成战死宣州,太祖命宁正统领其部队。累功被授予凤翔卫指挥副使。随大军平定中原,进入元都,招降元将士八千余人。傅友德自真定平定定州,命宁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五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三年六月初十日河南巡抚【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报雨泽以慰 圣怀事窃查豫省各属自本年五月十七十八等日以 前所得雨泽业经【臣】节次缮摺奏 闻兹又据开归等

  • 卷一百二十四·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四宋 赵汝愚 编兵门民兵下上哲宗论保甲之害    王岩叟臣窃以保甲之法行之累年朝廷固已知人情之所共苦而前日下诏蠲疾病汰小弱释第五等田不及二十亩者省一月之六教而为三日之并

  • 卷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一<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一<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一<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一<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

  • 先知卷第九·扬雄

    “先知其几于神乎?敢问先知。”曰:“不知。知其道者其如视,忽、眇、绵作昞。”先甲一日易,后甲一日难。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或问:“为政有几?”曰:“思斁。”或问“思

  • 卷十四·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十四     宋 刘敞 撰隐公元年春王正月谷梁曰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按此实有事者以见隐公让故不书公即位尔何谓无事乎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眛谷梁曰及者内为志焉尔非也及齐高傒盟及晋处父盟

  • [第四品]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七九四十八界者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所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法界也。总说分七九五眼是眼界耶?眼界是眼耶?耳是耳界耶?耳界是耳

  •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地方志。十四卷,卷首一卷。作者柯培元,字复子,号易堂,山东胶州人。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任期仅两月。噶玛兰古称“蛤仔难”,位于台湾岛东北,嘉庆年间设官置厅,1875年(光绪元年)改为宜兰县。该书成于

  • 青春之火·程小青

    我不是自己夸口,我的听觉虽及不上我的老友霍桑,可是也并算不得怎样低弱。那天破晓时分,霍桑只轻轻地说了一声“一个女子”,我便突的从睡梦中惊醒。我向窗上望一望,晓光已是白漫漫的。在这晚秋的当儿,这样的光色,估量起来,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