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禄 第十五
太古之时〔二〕,烝黎初载〔三〕,未有上下,而自顺序,天未事焉,君未设焉。后稍矫虔〔四〕,或相陵虐〔五〕,侵渔不止〔六〕,为萌巨害〔七〕。于是天命圣人使司牧之,使不失性〔八〕,四海蒙利〔九〕,莫不被德〔一0〕,佥共奉戴,谓之天子〔一一〕。
〔一〕○铎按:孟子万章下篇:“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赵注:“班,列也。”训本方言。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今周礼地官司禄阙其职,而孟子答北宫锜问,已谓其详不可得闻,及汉孝文时,始命博士诸生采集传记以为王制。此篇说班禄本之。然王制与孟子有不合者,则以其书后出,而诸儒又复有损益也。自当以孟子为正。
〔二〕礼记郊特牲郑注:“唐、虞以上曰太古。”
〔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云:“觉寤黎烝”,颜师古注:“黎烝,众庶也。”“烝黎”与“黎烝”同。蔡中郎集陈留太守胡公碑铭亦云:“悠悠蒸黎。”艺文类聚十一引此文“烝”作“兆”。“兆黎”见上篇。诗大明云:“文王初载”,毛传:“载,识。”按此文“初载” ,即尔雅释诂“初、哉”,并取始义。载、哉古字通。
〔四〕书吕刑云:“夺攘矫虔。”“后稍”类聚作“末后”。
〔五〕襄十八年左传云:“陵虐神主”,杜注:“神主,民也。”
〔六〕汉书宣帝纪神爵三年诏曰:“侵渔百姓”,颜师古注:“渔者,若言渔猎也。”
〔七〕吕氏春秋高义篇高诱注:“萌,民也。”按“萌”为“甿”之借,说文云:“民,众萌也。氓,民也。读若盲。”新书大政下篇云:“民之为言也,暝也。萌之为言也,盲也。”汉书楚元王传刘向疏云:“民萌何以劝勉”,颜师古注:‘“萌”与“甿”同。’陈胜项借传赞云:“甿隶之人”,如淳曰:“甿,古文萌字。萌,民也。”
〔八〕襄十四年左传:‘师旷曰:“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使不”类聚作“勿令”。
〔九〕汉书食货志云:“百姓蒙利。”
〔一0〕“莫不”类聚作“草木”。按淮南子泛论训云:“禽兽草木,莫不被其泽。”
〔一一〕“佥共”类聚作“恭俭”,误。说文云:“捡,拱也。拱,敛手也。”二字连文,“佥共”即“捡拱”省文。襄廿五年左传:‘子产云:“奉戴厉公。”’杜注:‘“奉戴”犹“奉事”。’文十八年传云:“同心戴舜,以为天子。”新书威不信篇云:“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按管子君臣下篇云:“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此文意与彼同。○铎按:说文:“佥,皆也。”礼记内则注:‘“共”犹“皆”也。’佥共奉戴,言四海之民皆奉戴之也。笺以为“捡拱”,非。
猜你喜欢 卷十二 十二之二·孔颖达 论语精义卷四上·朱熹 卷五·严虞惇 四如讲稿卷一·黄仲元 春秋传卷二十四·胡安国 卷十·魏了翁 卷十六·朱熹 卷十三·姚炳 第九 权篇 2·王诩 僖公·僖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卷十五·佚名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二·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澡·唐圭璋- 澡字身甫,号瓦全。生于乾道二年(1666)。绍熙元年(1190)进士。嘉定十二年(1219),监都进奏院。十三年(1220),国子博士。庶斋老学丛谈云:澡,四明人。有瓦全集。文献通考:王澡,宁海人。初名津,字子知。 霜天晓角 梅 疏明 
- 总目·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总目 总集类卷一 天文类诗八十八首卷二 天文类诗八十八首卷三 地理类诗五十七首卷四 地理类诗四十二首卷五 地理类诗五十七首 
- 第四十一回 纪信诈降脱汉王 彭越乘虚袭梁地·黄士衡- 话说汉王被楚兵围在荥阳,粮食将尽,正在无计可施,忽有将军纪信来见。屏退左右密说道:“现在楚兵势盛,攻城甚急,城中兵少食尽,眼看荥阳不能保守。但失却荥阳,尚是小事,大王万乘之躯,关系甚重。处此危城,甚属危险,一旦城破,如何脱身?必 
-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稽古録卷十八·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真宗咸平元年【正月辛酉朔改元 三月壬申初令饥民刼窖者减强盗法 五月戊午朔日食 七月丙戌初令恶民再犯徒三犯杖送军头司十月丙戌朔日食 十二月丁酉初令大辟疑者具狱以闻行新编敕】 二【二月催欠司 
- 中兴小纪卷十七·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四年九月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奏以遣使议和非便欲进兵恢复乙夘上谓宰执曰世忠为国之心甚切可谕以二圣在逺当遣使通问 丁夘合祀天地于明堂以太祖太宗并配大赦天下 庚午诏朱胜非听持余服服阕以为观文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纪昀- 列传宋 【五十八】○宋五十八司马光【康】吕公着【希哲希纪】范镇【百禄祖禹】司马光吕公着范镇△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了其大指羣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 通志卷一百四·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七后汉刘圣公 刘盆子 王昌 刘永【庞萌】张歩【王闳】李宪【陈众】彭宠 卢芳 隗嚣【王遵】公孙述刘圣公名元光武族兄也弟为人所杀圣公结客欲报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 
- 宣宗本纪·脱脱- 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名繤,本名吾睹补,他是显宗的长子,其母为昭华刘氏。完颜繤大定三年(1163)生,被金世宗皇帝养在宫中。大定十八年(1178)年,他被封为温国公,加为特进。大定二十六年(1186),世宗皇帝赐他现名。大 
- 耽罗传·宋濂- 耽罗,高丽之邻国。世祖征服高丽后,因耽罗是去南宋、日本的要冲,也加以注意。至元六年(1269)七月,遣明威将军都统领脱脱儿、武德将军统领王国昌、武略将军副统领刘杰视察通往耽罗等处的道路,诏告高丽国王派官引导护送。这时 
- 卷十五·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五 元 吴澄 撰曾子问【此篇曾子问曰三十八而孔子答之凡三十四故摘曾子问三字名篇孔子自言者四子游问者一子夏问者一记人自记者一通四十一章应氏曰曾 
- 事语第七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事之至数可闻乎?”管子对曰:“何谓至数?”桓公曰:“秦奢教我曰:‘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大夫少牢,不若此,则六畜不育。非高其台榭,美其宫室,则群材不散。’此言何 
- 后序·赞宁- 前代诸家,或云《僧传》、《僧史》、《记录》,乃题号不一,亦声迹有殊。至梁沙门慧皎云《高僧传》,盖取高而不名者也。则开其德业,文为十科,见于传内。厥后有唐《续高僧传》,仿仰梁之大体而以成之。洎乎皇朝《大宋高僧传》之作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四·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四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二复次嗢拖南曰 触缘见圆满实解不爱乐 法住智一精一进生处等为后于一切触缘受有中。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宣说无因恶因论者。如前请问。此作 
- 目录·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目录 序一(宋濂) 序二(钱惟善) 目录卷第一 住福臻禅寺语录 卷第二 住海盐州天宁永祚禅寺语录上 卷第三 住海盐州天宁永祚禅寺语录下 卷第四 住杭州路凤山大报国禅寺语录 卷第五 住嘉 
- 卷第十二·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语录卷第十二嗣法门人德泰编录拈颂古(七十九则)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云门曰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喂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强中称胜招焚六 
- 三要达道篇·佚名- 三要达道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论述修道之要。作者据《阴符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之说,认为「养道者欲去九邪,先正三要」。所谓三要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使眼不为五色所乱 
- 象山语要·陆九渊- 南宋陆九渊(1139—1193)讲学言论汇编。由门人傅子云等编录。陆九渊在讲学中提出了与朱熹格物穷理相对立的主张,他认为心即理,万物由心生,理在心中,应以“立心”求理。在治学方法上提出“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