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政 第九
凡人君之治,莫大于和阴阳〔二〕。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三〕,民愁苦则天心逆。民以君为统,君政善则民和治,君政恶则民冤乱。君以恤民为本〔四〕,臣忠良则君政善,臣奸枉则君政恶。以选为本〔五〕,选举实则忠贤进,选虚伪则邪党贡。选以法令为本,法令正则选举实,法令诈则选虚伪。法以君为主,君信法则法顺行,君欺法则法委弃。君臣法令之功,必效于民。故君臣法令善则民安乐,民安乐则天心慰〔六〕,天心慰则阴阳和,阴阳和则五谷丰,五谷丰而民眉寿〔七〕,民眉寿则兴于义,兴于义而无奸行,无奸行则世平,而国家宁、社稷安,而君尊荣矣〔八〕。是故天心阴阳、君臣、民氓、善恶相辅至而代相征也〔九〕。
〔一〕○铎按:淮南子原道训高注:“原,本也。”汉书薛宣传:“原心定罪”,师古注:“原谓寻其本也。”寻原为“原”,故探本亦谓之“本”。此篇论政之本,题曰本政,犹吕氏春秋究生之本,而命其篇为本生也。
〔二〕汉书董仲舒传云:“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魏相传云:“阴阳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自古贤圣,未有不繇者也。”又云:“愿陛下选明经通知阴阳者四人,各主一时。时至明言所职,以和阴阳。”元帝纪初元三年诏曰:“盖闻安民之道,本繇阴阳。”成帝纪阳朔二年诏曰:‘昔在帝尧,立羲、和之官,命以四时之事,令不失其序。故书云:“黎民于蕃时雍”,明以阴阳为本也。’
〔三〕汉书鲍宣传云:“天人同心,人心悦,则天意解矣。”
〔四〕“恤民”二字疑误,按文义当云“得臣”,方与下合。
〔五〕“以选”上脱二字。
〔六〕“慰”旧作“●”,据程本改,下同。按●,俗总字,见广韵一董。
〔七〕诗七月毛传云:“眉寿,豪眉也。”○铎按:“而”犹“则”也,互文耳。下“而无奸行”同。
〔八〕汉书魏相传云:“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三者得叙,则灾害不生,五谷熟,丝麻遂,草木茂,鸟兽蕃,民不夭疾,衣食有余。若是则君尊民说,上下亡怨,政教不违,礼让可兴。”按相所云,大恉本于董仲舒。张汤后安世传:‘相上封事云:“朝廷尊荣,天下乡风。”’
〔九〕○铎按:说文:“代,更也。征,召也。”阳、氓、征,唐、登合韵。司马相如封禅文煌与升、烝、乘协,是其例。
猜你喜欢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九·黄晖 皇言定声录卷五·毛奇龄 第十三章 13·辜鸿铭 卷五十六·江永 书义断法卷五·陈悦道 卷十·柯尚迁 观行·韩非 说林训·刘安 卷五百一十三·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三十·瞿汝稷 关于弥勒道场之谈话·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修行道地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巴州守·唐圭璋
水调歌头 霁色满空碧,爽气正横秋。登高行乐,□来只说古巴州。扫□尘埃来坐,携取烟云杖屦,容□□清游。坐上尽佳客,一醉破千尤。 倚虚壁,绝临□,上层楼。黄花赤叶,鸟□啼断四山幽。醉里不知归去,空有乱云衰草,落日几
寇寺丞·唐圭璋
点绛唇 遗妓 春睡腾腾,觉来鸳被堆香暖。起来慵懒。触目情何限。 深院日斜,人静花阴转。柔肠断。凭高不见。芳草连天远。
运命的逻辑·徐志摩
一前天她在水晶宫似照亮的大厅里跳舞—— 多么亮她的袜! 多么滑她的发!她那牙齿上的笑痕叫全堂的男子们疯魔。二 昨天她短了资本, 变卖了她的灵魂;那戴喇叭帽的魔鬼在她的耳边传授了秘诀,她起了皱纹的脸又搽
卷二百十五 列传二·赵尔巽
◎诸王一 △景祖诸子 武功郡王礼敦孙色勒 慧哲郡王额尔衮 宣献郡王斋堪 恪恭贝勒塔察篇古 显祖诸子 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子襄敏贝子务达海 庄亲王舒尔哈齐子阿敏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靖定贝勒费扬
卷四十·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 【起辛丑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尽辛酉唐高宗龙朔元年】凡二十一年 【辛丑】十五年春正月以文成公主嫁吐蕃 【吐蕃复遣其相禄东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正德八年春正月辛未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升四川按察司佥事卢翊为本司副使整饬松潘兵备 荫
卷十七·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七释清浚广舆疆里图都御史题名御史迁谪两广地图两广方岳郡守题名○释清浚广舆疆里图袁伯长谓唐僧一行陋周畿汉志之陿,始定南北两戒,而山川之肇源止伏,一览可尽。且言其身至开平,见所谓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纪昀
隐逸传宋 【二】○宋二王樵张愈黄睎周启明 代渊陈烈孙侔刘易姜潜连庶 章詧俞汝尚阳孝本 邓孝甫 宇文之邵吴瑛张举松江渔翁杜庄顺 昌山人南安翁王樵张愈黄睎周启明代渊陈烈孙侔刘易姜潜连庶章詧俞汝尚阳孝木邓
绎史卷九十六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越灭呉【下 范蠡附】左传【哀公十一年】为郊战故公防吴子伐齐五月克博壬申至于嬴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齐国书将中军髙无防将上军宗楼将下军陈僖子谓其弟书尔死我必得志宗子
桓康传·萧子显
桓康,是北兰陵承县人。勇敢骁悍。宋朝大明中期,他随太祖任军容,后来跟随世祖在赣县。泰始初年,世祖起义师,被郡里抓住,众人都散了。桓康用担子,一头藏穆后,一头藏文惠太子和竟陵王萧子良,亲自担到山中。和门客萧欣祖、杨王彖之
西魏文帝纪·李延寿
文皇帝名宝炬,是孝文皇帝的孙子,京兆王元愉的儿子。母亲为杨氏。他在正始初年因父亲的罪名受牵连,兄弟都被关在宗正寺里。到宣武帝去世后,才得到昭雪。正光年间,被任命为直阁将军。当时,胡太后有许多宠爱的男人,宝炬和明帝密
周经传·张廷玉
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蠧的儿子。天顺四年(1460),考中进士。为庶吉士,授检讨职。成化年间,历任侍读、中允等官职,侍奉东宫太子即后来的孝宗。讲解《文华大训》,太子站立听讲,阁臣怕太子劳累,商议坐着听。周经与诸讲官都不同
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第十一·晏婴
景公宿于路寝之宫,夜分,闻西方有男子哭者,公悲之。明日朝,问于晏子曰:“寡人夜者闻西方有男子哭者,声甚哀,气甚悲,是奚为者也?寡人哀之。”晏子对曰:“西郭徒居布衣之士盆成适也。父之孝子,兄之顺弟也。又尝为孔子门人。今其母不
四法品第二·佚名
于是持心梵天。说此偈赞佛已,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何谓菩萨志性坚强意不懈厌。何谓菩萨所言柔和辞无恼热。何谓菩萨所造德本超诸众生。何谓菩萨威仪安详而不卒暴。何谓菩萨于清净白法多所长益。何谓菩萨所至土地游步究缚。
本无品第十一·佚名
是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我亦不觉有菩萨亦不见菩萨。当为何等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当教谁不见诸法终始。云何当为菩萨作字言菩萨耶。世尊,是字必不住亦不不祝所以者何。是字亦不见亦不可得。世尊,我亦不
卷第一百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修智纳息第四之四诸结法智断彼结灭法智作证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无间道断诸结得。解脱道证彼灭
目录·佚名
莲峰禅师语录目录序文卷第一福建兴化孤山禅寺语录兴化九座山兴国禅寺语录卷第二兴化报恩禅寺语录卷第三兴化龙华万寿禅寺语录兴化芦山通天禅寺语录兴化狮山西明禅寺语录卷第四小参卷第五示众拈古颂古代古卷第六入室
岁寒堂诗话·张戒
诗论。南宋人张戒撰。二卷。戒字定复,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生卒年未详。北宋宣和末年(1125)进士。南渡后官至司农少卿。力主恢复中原,遭秦桧排挤打击,放逐后不知所终。原书已佚。今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