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讼 第十九
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二〕。俗化异则乱原殊,故三家符世〔三〕,皆革定法〔四〕。高祖制三章之约〔五〕,孝文除克肤之刑〔六〕,是故自非杀伤盗臧,〔七〕文罪之法,轻重无常,各随时宜,要取足用劝善消恶而已〔八〕。
〔一〕○铎按:东汉狱讼繁兴,其流有二:一则王侯骄淫负债,残掠官民;一则奸徒迫嫁妇人,利其聘币。祸根所在,绐欺而已。故节信议重罚塞原而着之篇。
〔二〕史记秦始皇纪:‘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汉书武帝纪元朔六年诏曰:“朕闻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所繇殊路,而建德一也。”韩安国传:‘王恢曰:“臣闻五帝不相袭礼,三王不相复乐,非故相反也,各因世宜也。”’匡衡传:‘衡上疏曰:“臣闻五帝不同礼,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异也。”’数家语意相袭,而文或少异。淮南子齐俗训云:“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修务训高诱注:‘“推移”犹“转易”也。’
〔三〕“符”当作“御”,御、符字形相近。或当为“抚”,声之误也。“御世”见叙录,“抚世”见忠贵、三式、德化篇。○铎按:御、符字形绝远,无缘致误。或说是已 ,而未得其字。今按“符”当作“拊”。拊、抚古通用,故“拊掌”或作“抚掌”,“抚循”或作“拊循”,诗小雅蓼莪“拊我畜我”,后汉书梁竦传引“拊”作“抚”也。“抚世”字古书常见,故他篇皆作“抚”。此“拊”字若不误为“符”,则后人亦必改为“抚”矣。凡因讹误而转足考见元本之旧者,多类此。
〔四〕管子正世篇云:“古之所谓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商子更法篇云:“伏牺、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壹言篇云:“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
〔五〕汉书高帝纪:‘元年,召诸县豪杰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服虔曰:“随轻重制法也。”
〔六〕汉书文帝纪:“十三年,除肉刑法。”刑法志载诏云:“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 ,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克”与“刻”通,说文云:“克,象屋下刻木之形。”
〔七〕“臧”程本作“贼”,误。汉书高帝纪李奇注云:“伤人有曲直,盗臧有多少,罪名不可豫定,故凡言抵罪。”
〔八〕汉书刑法志云:‘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循吏黄霸传:‘张敞云:“汉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即以劝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复加。”’
猜你喜欢 物理论·杨泉 大学章句序·景星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林语堂 卷三十五·黄伦 卷十·林岊 《鲁颂》《商颂》述·傅斯年 应帝王第七·刘文典 提要·熊节 卷十一·王质 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卷七·佚名 卷首题词并序·印光 佛地经论卷第六·佚名 大吉义神咒经卷第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歳时杂咏巻八·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上元【今诗】恵州上元苏 轼前年侍玉案【一作辇】端门万枝灯璧月挂罘罳珠星缀觚棱去年山中守老病亦宵兴红旗穿夜市铁马响春氷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散防桄榔林林疎月鬅鬙使君置酒罢 
- 罗椅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罗椅(1214-?)字子远,号石间谷,一作涧谷,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上称他少年以诗名,高自标致,常以诗投后村(刘克庄),有“华裾客子袖文过”之句,知其为巨富家子。壮年留意功名,借径勇爵,捐金结客,尊饶双峰(鲁 
- 卷十二 后赵録二·崔鸿- 石勒中 晋愍帝建兴元年夏四月勒使虎攻邺三台邺溃北中郎将刘演奔廪丘刘琨遂以演为兖州刺史镇廪丘将军谢胥田青郎牧等率三台流民皆降于勒勒以桃豹为魏郡太守抚之勒袭苑乡执游纶以为主簿攻龙骧将 
- 第八回 变生不测蔡使遭惊 喜如所期袁公就任·蔡东藩- 却说蔡专使元培,与汪兆铭、宋教仁二人,偕谒袁世凯,名刺一入,老袁当即迎见。双方行过了礼,分宾主坐定,略略叙谈。当由蔡专使起立,交过孙中山书函,及参议院公文,袁世凯亦起身接受,彼此还座。经老袁披阅毕,便皱着眉头道:“我日 
- 卷之五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一·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高宗一丁未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即位于南京大赦改元其诏略曰惟孝弟可以动天惟忧勤可以成务惟恭俭可以富民惟兢畏可以保国惟大公可以悦人惟至仁可以安众惟来谠论屏侧言可以达聪惟近 
- 第四二告示光绪六年三月十二日一一二○五-一二·佚名- 新竹知县李,对郊铺等告示:雇倩挑货,务由挑夫首办理(附挑夫首议立章程)前衔〔即补清军府、摄理新竹县正堂李〕为出示晓谕归办事。(云云,照前稿叙至)据此,除准充给发谕戳外,合行出示。为此示,仰该郊铺及自爨店 
- 金佗稡编卷二十·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宋 岳珂 撰吁天辨诬通叙臣闻天下之不可泯没者惟其理之正也藏於人心散於事情虽或晦而未彰抑而未扬暧昧而未白然是理之在人心自有隐然而不可厚诬者是故伸屈有时而不同荣辱既久而自判昔日之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阿桂- 二月丙寅阿桂明亮奏言【臣】等于正月二十日亥刻派令兴兆徳赫布等带兵进攻纳札木山梁又派王万邦札尔桑等带兵从纳札木下沟穿箐攻夺西一带山梁【臣】阿桂明亮督同奎林和隆武等进攻纳围正面山梁分拨已定至二十一日子刻北 
- 张子正蒙注卷四·王夫之- 大心篇 此上六篇,极言天人神化性命之理;自此以下三篇,乃言学者穷理精义之功。明乎道之所自出,则功不妄;反诸学之所必务,则理不差。君子之道所以大而有实也。此篇乃致知之要,下二篇乃笃行之实,知之至而后行无不得,又学者知止 
- 第九章 8·辜鸿铭-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辜讲有一次,有人听到孔子大声喊:“啊,我真悲哀呀,不管是天上地上,我看不到现在这种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我们将要创造出社会的新秩序来。”编者注辜鸿铭没有对这一节 
- 卷二·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解卷二 宋 崔子方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春秋之例继弑君不言即位盖曰先君居是位也不得以其道终则已不忍即其位焉尔桓继弑而即位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夺其位而有之则亦无事于不忍矣春秋 
- 卷二·章太炎- 《深衣》曰: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治摈相,可以治军旅。旁《注》:治,辨也。两《汉书》多云治辨,今俗辨作办。今按:深衣不为礼服,且本篇亦云善衣之次,谓朝祭服之次也,而可以治摈相军旅乎?盖有虞氏深衣而养老,以此为朝服,夏后氏始分玄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述记序·太虚- 本性不生灭,自心生灭。所谓本性,真实心是;所谓生灭,虚妄心是。释迦文佛二十二年说般若,开之为七百余卷,括之只二百余字,而实不说一字;以本性无生,无说可说也。或者判般若为空宗,夫诸法空相真空不空者,说为顽空断空不得,故曰:真实不 
- 右绕佛塔功德经·佚名- 大周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余无量众俱。前后围绕。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请曰。 大威德世尊 愿为我等说 
- 卷第十五·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十五 衣钵 服饰(把针附) 鞋袜 珍宝 琴碁(书画乐附) 帘帐 舟楫 衣钵 世尊一日勑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佛云。汝既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之仪式。佛 
- 记事珠·冯贽- 唐冯贽撰。一卷。贽有《南部烟花记》已著录。是编记秦汉至唐以来掌故遗闻五十六则,每则皆三言两语。其如徐福为秦始皇作“自然帘”,班固嚼墨喷而成字,杨贵妃所遗“马嵬锦袜”,唐代宗赐郭子仪“九花虬”,唐穆宗置“惜春御史 
- 清宫史话·齐如山- 齐如山著。在宫里,妃嫔不能与皇帝同桌用膳;上朝前,官员都在街边小馆吃早饭;有人坐火车去祈雨,结果掉了脑袋;有人在如意馆画画,后来平步青云;南书房里最多的不是书而是酱菜;内务府里管事的绝不是太监而是皇室贵胄……《齐如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