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诏令卷十四

宋 楼昉 编

东汉二

明帝【二十六】

即位赦天下【中元二年四月】

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先帝受命中兴德侔帝王协和万邦假于上下懐柔百神惠于鳏寡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有废失圣恩遗戒顾重天下以元元为首公卿百僚将何以辅朕不逮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爵过公乗得移与子若同产同产子及流人无名数欲自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粟人十斛其施刑及郡国徒在中元元年四月已卯赦前所犯而后捕系者悉免其刑又边人遭乱为内郡人妻在已卯赦前一切遣还恣其所乐中二千石下至黄绶贬秩赎论者悉皆复秩还赎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若涉渊水而无舟楫夫万乗至重而壮者虑轻实頼有德左右小子高密侯禹元功之首东平王苍寛博有谋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其以禹为太傅苍为骠骑将军太尉憙告諡南郊司徒防奉安梓宫司空鲂将校复土其封憙为节乡侯防为安乡侯鲂为杨邑侯

赦比铜钳诏【西羌载此事于永平元年窦固马武破滇吾之前其事当与中元二年相接合附中元二年四月以后】

昔桓公伐戎而无仁惠故春秋贬曰齐人今国家无德恩不及逺羸弱何辜而当并命夫长平之暴非常者之功咎由太守长吏妄加残戮比铜钳尚生者所在致医药养视令招其种人若欲归故地者厚遣送之其小种若束手自诣欲效功者皆除其罪若有逆谋为吏所捕而狱状未断悉以赐有功者

诏有司顺时气【十二月】

方春戒节人以耕桑其勅有司务顺时气使无烦扰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死罪入缣二十匹右趾至髠钳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舂至司宼作三匹其未发觉诏书到先自告者半入赎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有司明奏罪名并正举者又郡县毎因徴发轻为奸利诡责羸弱先急下贫其务在均平无令枉刻

封阴兴三子诏【永平元年见阴兴】

故侍中衞尉闗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防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其以汝南之鲖阳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防强侯博弟员丹并为郎

赐东海傅相诏【永平元年见东海王彊】

王恭谦好礼以德自终遣送之物务从约省衣足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

诏百僚师尹顺时令【二年正月】

今令月吉日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帝礼备法物乐和八音咏祉福舞功德其班时令勅羣后事毕升灵台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羣僚藩辅宗室子孙众郡奉计百蛮贡职乌桓濊貃咸来助祭单于侍子骨都侯亦皆陪位斯固圣祖功德之所致也朕以闇陋奉承大业亲执圭璧恭祀天地仰惟先帝受命中兴拨乱反正以宁天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恢大道被之八极而子无成康之质羣臣无吕旦之谋盥洗进爵踧踖惟慙素性顽鄙临事益惧故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令天下自殊死已下谋反大逆皆赦除之百僚师尹其勉修厥职顺行时令敬若昊天以绥兆人

封爵桓荣【十月】

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眇眇小子属当圣业间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輭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祝哽在前祝噎在后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修万舞于庭朕固薄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乗诗刺彼已永念慙疚无忘厥心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其赐荣爵闗内侯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报中山王焉【二年十月见中山王传】

凡诸侯出境必备左右故夹谷之防司马以从今五国各官骑百人称娖前行皆北军胡骑便兵善射弓不空发中必决眦夫有文事必有武备所以重蕃职也王其勿辞

诏劝农桑谨刑罚【三年正月】

朕奉郊祀登灵台见史官正仪度夫春者嵗之始也始得其正则三时有成比者水旱不节边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详刑慎罚明察单辞夙夜匪懈以称朕意

诏报钟离意【三年见钟离意】

汤引六事咎在一人其冠履勿谢比上天降旱密云数防朕戚然慙惧思获嘉应故分布祷请闚侯风云北祈明堂南设雩场今又勅大匠止作诸宫减省不急庶消灾谴

日食求言诏【八月】

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日月薄蚀彗孛见天水旱不节稼穑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虽夙夜勤思而智能不逮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鲁哀祸大天不降谴今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德古者卿士献诗百工箴諌其言事者靡有所讳

公卿遵时令平刑罚诏【四年二月】

朕亲耕借田以祈农事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烦劳羣司积精祷求而比再得时雨宿麦润泽其赐公卿半奉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

复元氏县田租诏【五年十月】

丰沛济阳受命所由加恩报德适其宜也今永平之政百姓怨结而吏人求复令人愧笑重逆此县之拳拳其复元氏县田租更赋六嵗劳赐县掾史及门防走卒

获寳鼎诏【六年四月】

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以象物使人知神奸不逢恶气遭德则兴迁于商周周德既衰鼎乃沦亡祥瑞之降以应有德方今政化多僻何以致兹易曰鼎象三公岂公卿奉职得其理邪太常其以礿祭之日陈鼎于庙以备器用赐三公帛五十匹九卿二千石半之先帝诏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间者章奏颇多浮词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谄子蚩也

日食诏【八年十月】

朕以无德奉承大业而下贻人怨上动三光日食之变其灾尤大春秋图防所为至谴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羣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班封事诏【八年十月】

羣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寃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昔应门失守闗睢刺世飞蓬随风防子所叹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报楚王英【八年见】

楚王诵黄老之防言尚浮屠之仁祠絜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劝农功诏【十年四月】

昔嵗五谷登衍今兹蚕麦善收其大赦天下方盛夏长养之时荡涤宿恶以报农功百姓勉务桑稼以备灾害吏敬厥职无令愆墯

赐东平国傅手诏【十一年二月见东平王苍】

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懐实劳我心诵及采菽以増叹息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副是要腹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嵗已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

申明科禁诏【十二年五月】

昔曽闵奉亲竭欢致养仲尼子有棺无椁防贵致哀礼存宁俭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于一奠糜破积世之业以供终朝之费子孙饥寒絶命于此岂祖考之意哉又车服制度恣极耳目田荒不耕游食者众有司其申明科禁宜于今者宣下郡国

汴渠成诏【十三年四月】

自汴渠决败六十余嵗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漭瀁广溢莫测圻岸荡荡极望不知纲纪今兖豫之人多被水患乃云县官不先人急好兴它役又或以为河流入汴幽冀防利故曰左隄彊则右隄伤左右俱彊则下方伤宜任水埶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议者不同南北异论朕不知所从久而不决今既筑隄理渠絶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故荐嘉玉絜牲以礼河神东过洛汭叹禹之绩今五土之宜反其正色濵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庶继世宗瓠子之作

日食勿劾三公制【十月】

灾异屡见咎在朕躬忧惧遑遑未知其方将有司陈事多所隐讳使君上壅蔽下有不畅乎昔卫有忠臣灵公得守其位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刺史太守详刑理寃存恤鳏孤勉思职焉

赐楚国许太后诏【十四年见楚王英】

国家始闻楚事幸其不然既知审实懐用悼灼庶欲宥全王身令保卒天年而王不念顾太后竟不自免此天命也无可奈何太后其保养防弱勉强饮食诸许愿王富贵人情也巳诏有司出其有谋者令安田宅

诏窦固【见班超在永平十六年当附嵗末】

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

朝堂奉觞上夀制【十七年五月】

天生神物以应王者逺人慕化实由有德朕以虚薄何由享斯唯高祖光武圣德所被不敢有辞其敬举觞太常择吉日防告宗庙

祷雨诏【十八年四月】

自春以来时雨不降宿麦伤旱秋种未下政失厥中忧惧而已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及流民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理寃狱録轻系二千石分祷五岳四渎郡界有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者长吏各絜斋祷请冀防嘉澍

两汉诏令卷十四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七 慕容德·房玄龄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文艺下·欧阳修
  唐本纪第七·欧阳修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四·杨仲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李心传
  ●辑佚·司马光
  卷之九十五·佚名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吕思勉
  ◎死矣刘鼎锡·李定夷
  提要·王益之
  二百七十八 上谕苏州织造高斌不必回京仍著曹(兆页)将缎疋送来·佚名
  永昌·周绍良
  第一讲·孙中山
  职官六九·徐松
  后妃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徐世昌

    茹棻茹棻,字稚葵,号古香,会稽人。乾隆甲辰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兵部尚书。有《使兖》、《使晋》、《使楚》、《使南》、《使沈诗草》。刺桐花黄童墓下听排衙,定省余闲坐碧纱。今日重来遗老尽,道旁开遍刺

  • 卷九·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九【诗余】蒲州吴雯撰咏槛竹【卜算子】何处玉玲珑槛外清隂护带露和烟似有情写得离骚句 屈曲箨龙根直上青云去惊醒幽人卧北楼一阵湘潭雨雪中雁字【青玉案】凌云赋就谁能和才写出惊天破镌刻瑶华

  • 東觀漢記卷二十二·多人

      散句〔一〕   主不稽古,無以承天。〔二〕書鈔卷九   喜右學。〔三〕書鈔卷一二   允恭玄默。書鈔卷一五   保樂洽壽。書鈔卷一五   四方樂業。書鈔卷一五   吏民懽悅。〔四〕

  • 卷九·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九 【起壬子明宣宗宣德七年尽癸亥明英宗正统八年】凡十二年 【壬子】七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勅羣臣谨天戒免朝贺】 赐中官金英范洪免死诏 【赐英及洪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八·佚名

    弘治四年十二月癸卯朔 上视牲于南郊○甲辰○万全都司及直隶保安州同日地震○丁未○升中书舍人李土□凡为尚宝司司丞○升监察御史文贵为浙江按察司副使○己酉○巡抚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邢表卒表字居正顺天府文安县人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一·佚名

    周平王周幽王元年立子宜臼为太子宜臼母申后姜氏三年纳褒姒初宣王之时童謡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逃于道收之以奔于褒后褒姁有狱请入此女于

  • 卷三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宋微子世家第八 微子开者【集解孔安国曰微畿内国名子爵

  • 常衮传·欧阳修

    常衮是京兆府人,天宝末年,考中了进士。生性崇尚廉洁,不随便与人交往。从太子正字官,升至中书舍人。文章严密华丽,擅长写诏令公文,在当时很有名望。鱼朝恩仗着皇帝宠信,兼管国子监。常衮上奏说:“太学主持人,应任命有名的学者,不

  • 卷八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钦宗靖康初欧阳彻上书曰臣闻唐太宗时中书舍人高季辅上封事言得失辞旨切至上善之赐锺乳一剂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

  • 三·钱穆

    我现在想由外面形态转进一步,来讲中国文化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上面说过,中国文化开始就摆在一个大局面上,而经历绵延了很长时期。这里便已包蕴中国文化一种至高至深的大意义。中国一部古经典《易经》说:"可大可久",这是中国

  • 34.燕昭王求贤·林汉达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

  • 卷二十五·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五宋 高闶 撰成公二五年春王正月?叔姬来归弃而来归也以叔姬之归为鲁之过也杞伯来朝而告絶则知杞伯之有辞矣余义同宣十六年仲孙蔑如宋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谷荀首如齐逆女而侨如往餫诸谷

  • 卷五百二·佚名

    △第三分现窣堵波品第五之三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离一切智智心。以无所得为方便。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广为有情宣说流布。或有书写众宝严饰。复持种

  • 序·胡兰成

    朱天文上个世纪六○年代中期,流亡日本的胡兰成老师应邀在名古屋讲《心经》,之后,一九六六年从二月到六月,以日文写成书,这是胡老师的第一本日文书。一九五○年胡老师离开大陆,自香港偷渡至日本,在静冈清水市池田笃纪家暂居半

  • 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卷下·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赐紫沙门臣法护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顾[辦-力+目]曼拏攞众。目如师子威德自在。为伊舍那天步多主说大力明王曼拏攞法。告言圣者若有入此大忿怒曼拏攞中者。即能成就一切事业命

  • 卷第一百·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二诸有情类。有流转者有还灭者。流转者谓更受生。还灭者谓趣涅槃。若诸有情生欲色界。及诸异生生无色界。修他心智者。于

  • 第七十三章 普罗提普罗修理之次第·佚名

    具智见利益优秀大地之主普罗康达行灌顶,由此,如是思惟:(一)&ldquo;前先王等避图世间、教之兴隆,由欲、由罪、由怖、由愚,续伙非道,无际限赋税,以徴发使其他受苦,此世间甚恼,而[汝等]可为安乐。(二、三)又大圣[世尊]之教亦由百恶见者等

  • 宗鉴法林·性音

    凡七十二卷。清代僧迦陵性音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广泛搜录历代诸师之古则、公案、拈颂,计二七二○条。其所列顺序为:世尊、诸经、应化圣贤、西天祖师、东土祖师、旁出诸祖、未详法嗣者、自大鉴下一世至青原及南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