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集说补正

三十八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世多称成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明珠长子。康熙进士,由三等侍卫迁至一等。善诗古文辞,尤工于词,以词闻名于世。晚年潜心经史,广求宋元诸家经解,辑刻《通志堂经解》、《删补大易集义粹言》、《通志堂集》、《词韵正略》、《纳兰词》等。是书因陈澔《礼记集说》舛误太甚,故而为之条析缕辨。凡澔所遗者谓之补,所误者谓之正。所补所正皆先列经文,次列澔说,然后援引考证以显其失,而无所补正者,则经文与澔说均不采录。多以宋、元、明人之论及郑注、孔疏为据,补正浩说。是书大约十之三四考训诂名物,十之六七辨义理是非。因澔注多为义理,故补正多为随文驳诘。凡澔说皆一一溯其本自何人,颇为详核。然性德之《补正》亦失于爱博嗜奇,往往泛采异说,反使征引蔓延于《集说》补正之外。然此书综核众论,正本清源,条缕分明,所指摘处,切中者十之八九,是为读澔说之不可缺者。此书本嘉兴陈元辅撰,见《方望溪集》及《陆清献日记》。有《通志堂》本,续经解本。

《礼记集说补正》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22)卷二十一
(23)卷二十二
(24)卷二十三
(25)卷二十四
(26)卷二十五
(27)卷二十六
(28)卷二十七
(29)卷二十八
(30)卷二十九
(31)卷三十
(32)卷三十一
(33)卷三十二
(34)卷三十三
(35)卷三十四
(36)卷三十五
(37)卷三十六
(38)卷三十七
(39)卷三十八

猜你喜欢
  诗经·佚名
  尹文子·尹文
  朱子语类·黎靖德
  厚黑学·李宗吾
  金人铭·黄帝
  浮邱子·汤鹏
  春秋集传辨疑·陆淳
  春秋经传辨疑·童品
  政论·崔寔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朱元璋
  岩幽栖事·陈继儒
  大学点睛补·智旭
  中庸分章·黎立武
  四书纂笺·詹道传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林学士泉生(觉是集)·顾嗣立

    泉生,字清源,泉之永福人。与卢琦、陈旅、林以顺皆以文学为闽中名士。泉生学邃于《春秋》,天历庚午,登进士第。授福清州同知,转泉州经历,迁永嘉尹,调漳州推官,擢知福清州。除翰林待制,以母老辞。会复置行省,改理问,寻升郎中,迁知漳

  • 无题·徐志摩

    原是你的本分,朝山人的胫踝,这荆刺的伤痛!回看你的来路。看那草丛乱石间斑斑的血迹,在暮霭里记认你从来的踪迹!且缓抚摩你的肢体,你的止境还远在那白云环拱处的山岭!无声的暮烟,远从那山麓与林边,渐渐的潮没了这旷野,这荒天。你

  •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魏收

    宋翻,字飞鸟,广平列人人也,吏部尚书弁族弟。少有操尚,世人以刚断许之。世宗初,起家奉朝请,本州治中、广平王郎中令。寻拜河阴令。翻弟道玙,先为冀州京兆王愉法曹行参军。愉反,逼道玙为官,翻与弟世景俱囚廷尉。道玙后弃愉归罪京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八·乾隆

      附明唐桂二王本末【桂王一】  【丙戊】我  大清  世祖章皇帝顺治三年冬十一月故明兵部尚书丁魁楚兵部侍郎瞿式耜等以桂王由榔【明神宗孙桂王常瀛次子】称号于肇庆初桂王常瀛卒于梧州长子安仁王由袭封未几

  • ◎孔宋财阀·恽逸群

    宋子文和孔祥熙两人是蒋介石统治集团的两个“财神”,蒋介石通过他们搜刮民脂民膏,卖国肥己,以维持独裁****的统治与进行反人民的内战;而宋孔两人及其手下的一批喽,更加倍加几倍的搜刮,以饱私囊,这样才成为“财神”。宋孔两

  • 二 中越馆·周作人

    鲁迅第二次寄居的地方仍在本乡,离伏见馆不远,叫作东竹町,原是一家人家,因为寄居的客共有三人,警察一定要以公寓论,所以后来挂了一块中越馆的招牌。主人是一个老太婆,带了她的小女儿,住在门内一间屋里,西边两大间和楼上一间都租

  • 王继恩传·脱脱

    《周礼》上说,宦者是掌管皇宫之中门的门卫。至于阉人被写进《诗经》之《雅》篇,宦者勃貂功标于晋国,尽管他们能忠于所侍奉的君王,但已经超出职分了。到了中世的汉、唐,宦官窃取大权为害国政,说出来都令人寒心,这都是因为宠幸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乘考误十一少保廖僖靖公纪墓志云値修献皇帝实録公受命总裁葢援夏忠守仁例监修非总裁也史所纪甚明费文宪公作谢文正公神道碑内云公抵京敕进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初宏以衰病将乞休曽具疏举公自代宏去而

  • ●皇朝通典卷七·佚名

    食貨七 ○食貨七 賦稅上【田賦 丁銀 蘆課附】 △賦稅上【田賦 丁銀 蘆課附】 (臣)等謹按九等之賦載在夏書九職之供詳於周禮皆所以明取民之制也沿及後世代有重輕及明末造厲政不一而其甚者莫如遼餉勦餉練餉三事民不堪

  • 读书录卷四·薛瑄

    自一身言之耳有耳之理目有目之理口鼻有口鼻之理手足有手足之理以身之所接而言父子有父子之理君臣有君臣之理夫妇长幼朋友有夫妇长幼朋友之理以至万物有万物之理凡此众理莫不穷而通之所谓穷理也既知其理于一身之理必有

  • 卷二·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__周礼翼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翼传卷二明 王应电 撰握机经一凡一十九字乃风后握机经古文也黄帝立井田之法因以制兵为握机阵法破蚩尤于涿鹿之野其臣风后实佐之为万世兵法之祖天地风云龙

  • 变谋明慧品第五·佚名

    尔时慈氏闿士语善业。有闿士大士代欢喜最尊分德法。虽或布施持戒。所守分德法尊无盖德被无表。善业言:当从是代欢喜分德之法。何以故?十方无量佛刹一一刹土不可计数数灭度。以是本所起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及自致灭度处。其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發心品第五   釋曰.如是已分別菩薩種姓.次分別菩薩發菩提心相.偈曰.   勇猛.及方便. 利益.及出離. 四大.三功德. 二義故心起。   釋曰.菩薩發心有四種

  • 普眼菩萨·佚名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ldquo;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

  • 卷第一百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四何缘时心解脱名爱耶。答时解脱阿罗汉。恒于此法。殷勤守护宝爱执藏。勿我遇缘退失此法。如一目人自及亲友殷勤守护宝

  • 卷第十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二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媒嫁学处第五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此城中有一长者名黑鹿子。于佛法僧深生敬信。归依三宝受五学处。不杀生不偷盗不欲邪行不妄语不饮诸酒。于此

  • 云光集·王处一

    道教书,4卷。金王处一著。因其在荣成铁槎山云光洞修道9年,故名。该书辑其所作诗歌赋600余首。主张脱尘离俗,清静无为,修心养性,悟真返本;保气全神,修炼内丹,以求长生不老。认为“心是道,道是心”。通过修炼,能使心道

  • 亲征录·周必大

    《亲征录》一卷,一作《辛巳亲征录》,南宋周必大撰。是书即选自其中的杂著类,记自绍兴三十一年十月至绍兴三十二年六月间朝廷军政大事,由于事皆周氏亲历,故史料价值颇高。本整理本即以《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