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十一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

曾子问

凡告用牲币反亦如之集说长一丈八尺为制币窃案郑注牲币当为制币故集说从之然长乐陈氏曰所告道或有远近礼或有重轻故告有特用币有兼牲币非一端也周礼大祝职郑氏引此文曰凡告必用牲币而于此则改制币是自惑也孔云天子诸侯出入有告有祭故告用制币卿大夫惟入祭而已故聘礼既使而反祭用牲也然则礼凡告朔告至必用牲矣孰谓天子诸侯之告不皆牲耶皇氏熊氏谓天子告用特诸侯不用牲尤为无据据此则牲币无所事改矣

反葬奠而後辞於殡遂修葬事集说殡音宾及葬母而反即于父殡设奠告语于宾以明日启父殡之期宾出之後孝子遂修营葬父之事也

窃案郑注殡当为宾辞于宾谓告将葬启期也集说本之然辞於殡吴临川谓告殡以启期不须改殡为宾其说殊当

壻免丧女之父母使人请壻弗取而后嫁之礼也女之父母死壻亦如之集说壻祥禫之後女之父母使人请壻成昬壻终守前说而不取而后此女嫁于他族礼也女之父母死女之伯父致命於男氏男氏许诺而不敢取女免丧壻之父母使人请女家不许壻然后别取也窃案昬礼既纳币有吉日而壻之父母死已葬壻之伯父致命女氏辞昬女之父母死女之伯父使人致命男氏辞昬郑氏谓必致命者不敢以累年之丧使人失嘉会之时是也然女虽许诺而不敢嫁壻虽许诺而不敢娶则以夫妇之义已定而不可易耳乃除丧之後复有壻弗娶而后嫁女弗嫁而后娶之礼此何为乎故何燕泉以此记文为可疑也

吾闻诸老?曰集说冯氏曰郑注老?古夀考者之称石梁王氏曰此老?非作五千言者

窃案集说引冯氏王氏之言以断老?非老子盖因记所称老?明于礼文作五千言之老子则灭弃礼法也然乌知其非为柱下史习于掌故见礼之粗而不得先王之微意遂厌为繁文而思逃于清净乎先儒未有不以老耼为老子者集说之云未敢以为必然也

昔者鲁昭公少丧其母有慈母良及其死也公弗忍也遂练冠以丧慈母集说无解

窃案郑注云昭公年三十乃丧齐归犹无戚容是不少又安能不忍於慈母此非昭公明矣未知何公也孔疏云案昭公三十一年薨左传昭公十九犹童心是即位时年十九也昭公十一年其母齐归薨而无戚容是年三十非少孤也案家语云孝公有慈母良今郑云未知何公者郑不见家语故也或家语王肃所定故郑不见也山隂陆氏曰练冠丧慈母固昭公也昭公十九犹有童心则三十丧齐归虽谓之少可矣不爱其母而爱慈母何足怪也愚谓疏说是集说初不及何欤

曾子问曰当祭而日食大庙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接祭而已矣如牲至未杀则废集说接捷也速祭之义此言宗庙之祭遇此变异则减畧节文务在速毕无迎尸于奥及迎尸入坐等礼仪

窃案此经可疑日食虽当救然犹可稍缓至太庙火则接祭於羣庙心固有所不安无以尽孝子之敬若正祭太庙势尤有不得不废者何接祭之能行先儒未有疑及此者不知何故愚谓火未及於太庙之堂室则可不迎尸而接祭若火起堂室则救火迁主为急祭固当废矣又案庐陵胡氏谓接祭者接续而祭不徐徐也解接字较注疏更明

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涂迩故也今基远则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吾闻诸老?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史佚行之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集说八岁至十一岁为下殇土周堲周也成人则葬於墓此葬於园圃之中舆犹抗也机者舆尸之具木为之状如牀而无脚以绳纵横维系之抗举而往堲周之所棺敛而葬之涂近故也曾子言今世礼变皆棺敛下殇於家而葬之于墓则涂远矣其葬也如之何问既不用舆机则当用人举棺以往乎为当用车载棺而往乎墓远不葬於园也召公述周公之言告佚佚于是用棺衣而棺敛于宫中是此礼之变始于史佚也

窃案集说从注疏以舆机为葬於园非葬於墓又以史佚以前下殇不棺敛而舆机葬於园曾子之时皆棺敛而葬於墓非也张子曰园是基之园园谓栽植草木处既曰族葬必不别葬之於园临川吴氏亦从张子之说其言曰园墓园舆与舁通共以手举之也机尸之牀也往往就葬也周人葬下殇之礼盖不用棺但以衣敛尸而置之尸牀不用车载衆手舁之以往曾子问若园墓近可如此若去墓之涂远则舆机亦不可孔子遂引史佚之事以答盖史佚曾葬下殇之子而其墓远方疑於舁尸之不可而召公劝以棺敛於宫中史佚以前未有此礼恐如成人故有所不敢周公曰岂不可盖礼有从权而以义起者墓近则舁机墓远则棺敛而车载以往虽前时礼所未有然亦无害於义也史佚依公言行之自是葬下殇者若墓远则用棺也然则园即墓园而下殇墓远者史佚以後则棺敛於宫中而车载以至墓其墓近者即曾子之时亦舆机以往而未尝用棺与车载也集说悮矣

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与孔子曰吾闻诸老?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集说鲁公卒哭而从金革之事以徐戎之难东郊不开不得已而征之是有为为之也窃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与其羣弟流言公将不利於孺子於是周公辟居东土二年之後罪人斯得公乃为鸱鴞之诗以贻王王疑虽未尽释亦未敢诮公及感风雷之变金縢将卜天变得公所自为功代武王之说乃出郊迎归於是管叔不安挟武庚以叛东征破斧又自有三年是时淮夷徐戎并起为乱伯禽母丧卒哭往而征之是成王三年以後事非初年事朱子诗集传虽合居东东征为一晚年自正是谬故九峰书传不以居东为东征也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十一

猜你喜欢
  乡饮酒义·戴圣
  文王丗子·戴圣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第一·晏婴
  论语纂疏卷四·赵顺孙
  春秋辨义卷二十·卓尔康
  卷六十八·山井鼎
  卷五十四·山井鼎
  卷一百十八·秦蕙田
  任法第四十五·管仲
  庄公·庄公二十一年·左丘明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全文·佚名
  魔业品第二十一·佚名
  吉堂禅师传·太虚
  汉藏教理院训条·太虚
  论炼丹·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五·彭定求

        卷605_1 【放歌行】邵谒   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   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   卷605_2 【长安寒食】邵谒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

  • ●卷二○·陈衍

    一今春有人持《张都护诗存》一册见贻,钱塘张今颇上将锡銮所作。开卷有苏堪一序,略云:“孝胥称疾解兵,楼居五年。其出关也,挟崎历落之气,悲歌慷忾,而至渖阳。姜斋民政语余曰:‘子闻辽东有快马张其人乎?吾都护张公今颇

  • 卷十·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十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三十七首 【时守高密作】 赠上天竺辨才师【苏子由辨才法师塔铭略云师姓徐氏名元浄字无象於潜人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绦八十一日乃灭十岁出家二十

  • 卷五·孙一元

    钦定四库全书 太白山人漫藳卷五 明 孙一元 撰 五言排律 出塞二首 夜出汉家城朝来塞上行黄金短匕首白马缦胡缨瀚海惊传檄燕山暗住兵妖狐冲队立磷火隔原明柳拂辕门曙旗翻朔雨晴笑谈开俎豆陈列走蛟鲸帐底铙歌起军中杀

  • 东都事略卷五十八·王称

    列传四十一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夀人也后徙开封之雍丘少力学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洛城县为治有声真宗幸澶渊以亿掌机事通判陈澶二州时河决属邑亿集濒河丁夫就民役亲督筑不赋于民而河患平真宗尝览其文欲召试以亲嫌知

  • 卷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三 梁世系表畧 朱氏宋州砀山人高祖黯生茂林茂林生信信生诚以五经教授乡里诚生温是为太祖温仕唐唐僖宗赐名全忠以梁王受唐禅更名晃国号梁都汴州寻迁洛阳传二主凡十七年 <史部,别

  • 九三五 军机大臣奏历次进呈文溯阁全书指出讹错处卽行挖补或换篇片·佚名

    九三五 军机大臣奏历次进呈文溯阁全书指出讹错处卽行挖补或换篇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谨查历次进呈文溯阁四库全书内,蒙指出讹错之处,俱随时交武英殿总校、提调等查对原本,臣等再行详看改正。其一、二字讹舛者,卽行

  • 倪瓒传·张廷玉

    倪瓒,字元镇,常州府无锡人。家颇有资财,工于诗,善书法和绘画,四方名士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拜访。所居之阁,叫“清阁”,十分幽静,如脱离尘世。藏书数千卷,都是他亲手勘定的。古鼎、字画、名琴,陈列于阁内两边,四时花木,萦绕其外,高大

  • 阴阳·胡宏

      胡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一则有三,自三而无穷矣。老氏谓&ldquo;一生二,二生三&rdquo;,非知太极之蕴者也。  小道任术,先其得,后其利,智己而愚民者也。圣人由道而行,其施也博,其报也厚,其散也广,其聚也多,贪欲不生而天下通

  • 卷一百十八·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八宋 陳祥道 撰天地辰建旋轉圖【合陰陽之聲附】太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黄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鍾南呂函鍾小呂夾鍾蓋日月所會在天而右轉【辰者日

  • 卷四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七大传第十六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於别录属通论通论陈氏祥道曰禘者祭之大者也追王者孝之大者也名者人治之大者也人道者礼义之大者也是篇言人道者

  • 修行观十二因缘第十七·佚名

    已说诸对治及所治。愚痴对治。是应分别。一切诸佛所设缘起。灭除痴冥生如实智。有甚深微妙随顺功德。今当略说。令诸修行功德增益。灭除愚痴观察缘起。远离断常二边诸想。知因缘和合有为法生。亦能降伏迷醉外道牵令随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昔佛在世时。摩诃迦叶。于诸比丘中。最长年高才明智慧。其身亦有金色相好。佛每说法。常与其对坐。人民见之或呼为佛师。于是迦叶乃辞佛到伊筛梨山中。一山名普能。周旋数千里。去舍卫国二

  • 如意轮陀罗尼经(此经出大莲华金刚三昧耶加持秘密无障碍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鸡喇斯山。与无央数菩萨众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长跪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我有大莲华峰金刚秘密无障碍如意轮陀罗尼明三昧耶。能于一切胜福事业

  • 石霜爾瞻尊禪師塔銘·尔瞻达尊

    四明於海內稱禪窟,不第天童、育王、大梅、雪竇諸方老古錐,敷座說法燈燈相接,如江如海,其郡邑所產尊宿行化他方者,亦復接踵比肩未易枚舉,故自岳林布袋戒香啞女,應化現身外牧庵,明心要於水磨石窗,悟經旨於風棕保寧,建大法於金陵祖

  • 圭峰集·卢琦

    诗文别集。二卷。元卢琦撰。圭峰是卢琦所居地,因以为集名。抄本或作《圭斋集》,误。徐火勃《笔精》说:“《圭峰集》岁久弗传,近岁惠安庄户部徵甫蒐而梓之,误入萨天锡诗六十馀首。”二卷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神宗万历(1

  • 史通·刘知几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撰。二十卷四十九篇。书成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内篇三十六篇,多论史书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十三篇,多论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刘知几在该书中批判了史学著作中流行的宿命论观点,强调人事在

  • 大般涅槃经集解·宝亮

    七十一卷。梁代释宝亮等集。宝亮,俗姓徐,居东莱掖县,为释道明弟子。21岁至建业(今南京)居灵昧寺,讲大涅槃经84遍。天监八年(509)五月八日,梁武帝敕撰涅槃经义疏十余万言,至九月二十日止。梁武帝亲自作序文。根据文献记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