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子语类

理学著作。宋朱熹著,黎靖德编。是朱熹讲学语录的汇集。又名《朱子语录》。一百四十卷。朱熹一生从事讲学,门人对他的讲话和答问各有所记。朱熹死后,门人对这些记录进行汇辑刊刻,有多种版本,详略不一。其中主要有建州、饶州、池州所刊三种《语录》,徽州、眉州所刊两种《语类》,称为三录二类,同时流行。然互有出入,未尽完善。南宋末年,黎靖德参校以上五种书,除去重复谬误1151条,然后以类相附,名为《语类大全》。分为《理气》、《性理》、《鬼神》、《学》等二十六门,对孔子、孟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等均有论述。对《乐》、《礼》、《春秋》、《孝经》、《诗》、《书》、《易》、《四书》也有解说。内容涉及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史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资料。该书集中论述了朱熹“理在气先”的世界观,认为“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卷一)。还论证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论观点,指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卷四)。着重强调“天理人欲之辨”,鼓吹二程提出的“去人欲,存天理”的道德说教,“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卷十二)。书中还有不少辩证法思想,把一分为二表述为一个无穷的过程。还揭示了矛盾对立的普遍性,认为天下之物,“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语便有嘿(默),有动便有静”(卷九十五)。此书内容十分丰富,虽不是朱熹所定,但反映了朱熹学说的“大要”及基本思想。有《四库全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刘氏传经堂丛书》本,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朱子语类》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朱子語類原序
(3)朱子語類門目
(4)卷一 理气上
(5)卷二 理气下
(6)卷三 鬼神
(7)卷四 性理一
(8)卷五 性理二
(9)卷六 性理三
(10)卷七 学一
(11)卷八 学二
(12)卷九 学三
(13)卷十 学四
(14)卷十一 学五
(15)卷十二 学六
(16)卷十三 学七
(17)卷十四 大学一
(18)卷十五 大学二
(19)卷十六 大学三
(20)卷十七 大学四或问上
(21)卷十八 大学五或问下
(22)卷十九 论语一
(23)卷二十 论语二
(24)卷二十一 论语三
(25)卷二十二 论语四
(26)卷二十三 论语五
(27)卷二十四 论语六
(28)卷二十五 论语七
(29)卷二十六 论语八
(30)卷二十七 论语九
(31)卷二十八 论语十
(32)卷二十九 论语十一
(33)卷三十 论语十二
(34)卷三十一 论语十三
(35)卷三十二 论语十四
(36)卷三十三 论语十五
(37)卷三十四 论语十六
(38)卷三十五 论语十七
(39)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
(40)卷三十七 论语十九
(41)卷三十八 论语二十
(42)卷三十九 论语二十一
(43)卷四十 论语二十二
(44)卷四十一 论语二十三
(45)卷四十二 论语二十四
(46)卷四十三 论语二十五
(47)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
(48)卷四十五 论语二十七
(49)卷四十六 论语二十八
(50)卷四十七 论语二十九
(51)卷四十八 论语三十
(52)卷四十九 论语三十一
(53)卷五十 论语三十二
(54)卷五十一 孟子一
(55)卷五十二 孟子二
(56)卷五十三 孟子三
(57)卷五十四 孟子四
(58)卷五十五 孟子五
(59)卷五十六 孟子六
(60)卷五十七 孟子七
(61)卷五十八 孟子八
(62)卷五十九 孟子九
(63)卷六十 孟子十
(64)卷六十一 孟子十一
(65)卷六十二 中庸一
(66)卷六十三 中庸二
(67)卷六十四 中庸三
(68)卷六十五 易一
(69)卷六十六 易二
(70)卷六十七 易三
(71)卷六十八 易四
(72)卷六十九 易五
(73)卷七十 易六
(74)卷七十一 易七
(75)卷七十二 易八
(76)卷七十三 易九
(77)卷七十四 易十
(78)卷七十五 易十一
(79)卷七十六 易十二
(80)卷七十七 易十三
(81)卷七十八 尚书一
(82)卷七十九 尚书二
(83)卷八十 诗一
(84)卷八十一 诗二
(85)卷八十二 孝经
(86)卷八十三 春秋
(87)卷八十四 礼一
(88)卷八十五 礼二
(89)卷八十六 礼三
(90)卷八十七 礼四
(91)卷八十八 礼五
(92)卷八十九 礼六
(93)卷九十 礼七
(94)卷九十一 礼八
(95)卷九十二 乐古今
(96)卷九十三 孔孟周程张子
(97)卷九十四 周子之书
(98)卷九十五 程子之书一
(99)卷九十六 程子之书二
(100)卷九十七 程子之书三
(101)卷九十八 张子之书一
(102)卷九十九 张子书二
(103)卷一百 邵子之书
(104)卷一百一 程子门人
(105)卷一百二 杨氏门人
(106)卷一百三 罗氏门人
(107)卷一百四 朱子一
(108)卷一百五 朱子二
(109)卷一百六 朱子三
(110)卷一百七 朱子四
(111)卷一百八 朱子五
(112)卷一百九 朱子六
(113)卷一百一十 朱子七
(114)卷一百一十一 朱子八
(115)卷一百一十二 朱子九
(116)卷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
(117)卷一百一十四 朱子十一
(118)卷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119)卷一百一十六 朱子十三
(120)卷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
(121)卷一百一十八 朱子十五
(122)卷一百一十九 朱子十六
(123)卷一百二十 朱子十七
(124)卷一百二十一 朱子十八
(125)卷一百二十二 吕伯恭
(126)卷一百二十三 陈君举
(127)卷一百二十四 陆氏
(128)卷一百二十五 老氏
(129)卷一百二十六 释氏
(130)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
(131)卷一百二十八 本朝二
(132)卷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
(133)卷一百三十 本朝四
(134)卷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
(135)卷一百三十二 本朝六
(136)卷一百三十三 本朝七
(137)卷一百三十四 历代一
(138)卷一百三十五 历代二
(139)卷一百三十六 历代三
(140)卷一百三十七 战国汉唐诸子
(141)卷一百三十八 杂类
(142)卷一百三十九 论文上
(143)卷一百四十 论文下(诗)

猜你喜欢
  大学·曾子
  论语注疏·邢昺
  仪礼注疏·郑玄
  帝范·李世民
  公孙龙子注·谢绛
  鬻子·鬻熊
  春秋经传辨疑·童品
  绪言·戴震
  大学翼真·胡渭
  庭训格言·康熙
  船山思问录·王夫之
  大学点睛补·智旭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景星
  四书讲义困勉录·陆陇其
  四书或问·朱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东山诗选卷上·葛绍体

    宋 葛绍体 撰五言古诗江心长句问津城西市呼渡江南岸棹穏当潮生帆轻趁风便龙翔古招提鸟革今轮奂回合列翠屏周遭铺素练邀行嫩篁竿劝坐老木榦沿壁览新题吹尘认旧篆一隅看不足两塔穷未见阳光烁岗顶飚阵掠波面郛郭聚拱伏

  • 卷九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德祥【二十五首】德祥字麟洲号止庵钱塘人洪武中住持径山有桐屿诗集【静志居诗话止庵诗原出东野意主崛奇而能敛才就格足与楚石季潭巾缾麈拂鼎立桑门蒲庵以下要非其敌姚恭靖

  • 第十九歌 山歌好唱口难开·刘半农

    山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白米饭好吃田难种,鲜鱼汤好吃网难抬。抬,谓举网。

  • 前集卷三·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三     元 傅习 编交趾王大明殿侍宴班陪玉笋侍红云日表熈熈瑞气温万派朝宗沧海濶众星环拱紫宸尊雍容湛露歌诗什彷佛钧天入梦魂孤孽秋毫皆帝力愿殚忠赤报深恩送驾至上都过关口而回控辔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四·佚名

    卷二十四   康熙十五年五月癸未,命巡抚韩世琦率兵赴长沙。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奏:自围长沙以来,地方诸务无人办理。上命巡抚韩世琦尽率标下官兵赴长沙军前;其岳州军需,付湖南布政使安世鼎调度。   命议叙绿旗有功将士。

  • 卷之一百·佚名

    成化八年春正月戊戌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以星变免行庆贺礼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具朝服行八拜礼 皇太后 皇后免命妇朝贺 十三道监察御史张敩等以星变陈言修省八事一南京乃国家根本重

  • 卷之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八十七 曹寅奏请圣安并江南虽知异常之变但无异说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本月初四日,臣家奴赍捧御批摺子回南称,九月廿一日,奏事存住口传上旨,臣闻谕之下,不胜痛苦垂涕。窃念臣自黄口无知,蒙皇上豢养至今,特拔专司重任,上至祖父

  • 卷二十二·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二十二      宋 苏辙 撰韩世家第十五韩之先曲沃桓叔之后也【外传韩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拜曰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故杜预韦昭皆言韩氏桓叔之后】桓叔生庄伯庄伯之子曰武公弟曰韩万晋鄂侯

  • 南唐书原序·陆游

    天厯改元余待罪中执法监察御史王主敬谓余曰公向在南台盖尝命郡士戚光纂辑金陵志始访得南唐书其于文献遗阙大有所考证裨助良多且为之音释焉因属博士程熟等就加校订锓板与诸史并行之越明年余得告还金陵书适就光来请序按

  • 一九九 拾遗癸·周作人

    五,外国小说 我学外国文,一直很迟,所以没有能够学好,大抵只可看书而已。光绪辛丑(一九〇一)进江南水师学堂当学生,才开始学英文,其时年已十七,至丙辰(一九〇六)被派往日本留学,不得不再学日本文,则又在五年后矣。我们学英文的目的

  • ●卷五·文秉

    刘宗周以乞休允放矣。闻边警,即杜门私邸,俟解严后始出都,陛辞疏略曰:“自己巳以来,无日不绸缪未雨,而祸乱一至于此!往者,袁崇焕误国,其他不过为法受过耳。小人竞起而修门户之怨,举朝士之异己者,皆坐以焕党,次第置之重典,或削

  • 奏折·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奏摺大学士公【臣】阿桂等谨奏为大庆祝厘上仪纪实恭请编辑八旬万夀盛典以显苞符以光册府事钦惟我皇上乾行合撰隆运重熙亿禩昌辰笃若水稺华之瑞万灵庆会轃常羊荆马之祥年三登而汁帝期绥以多者

  • 提要·钟渊映

    【臣】等谨案厯代建元考十卷国朝钟渊映撰渊映字广汉秀水人自来纪元诸书多详于正统惟国初吴肃公之改元考同及近时万光泰之纪元叙韵与渊映此书则并伪朝覇国以至草窃僭称皆一一具载其例以年号相同者列前次以年号分韵排编

  • 兵二三·徐松

    买马下干道元年正月七日,诏茶马司买发隆兴元年、二年分(马)西马,比之递年亏损数多,显属不职。令具析因依闻奏。 六月二十一日,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刘源言,诸军见管战马大段数少。诏令茶马司经略司于每岁额外各收买二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六·佚名

    宋 滕珙 撰经界类条奏经界行否利害初先生为同安簿已知经界不行之害至是守临漳会臣寮有奏请行于闽中者诏监司条具利害以闻监司下其事于州先生既至适与初意合即加访问讲求纎悉毕究以至方量等造之法尽得其説乃上此奏此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义净

    并序沙门义净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并那烂陀寺图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其间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以单逝。莫不咸思圣迹罄五体而归礼。俱怀旋踵报四恩

  • 八段锦·佚名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镌小说八段锦》,醒世居士编辑、樵叟参订。醒世居士、樵叟,均不详其人。疑为明末或清初的创作。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初醒月楼刊本,无图、无序跋。第二段内有夹批三条,系指实书中人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