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十二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

文王世子

文王之为世子也集说石梁王氏曰文王之为世子也一句衍文又引刘氏曰伯禽所行即文王所行世子之道文王所行乃诸侯世子之礼故曰文王之为世子也言伯禽所行非王世子之礼也

窃案此篇文王之为世子也句所以结上文王之为世子三节教世子句所以结凡三王教世子诸节周公践阼句所以结武王崩诸节皆结上文之事而标其目於後也而石梁以为衍文非矣刘氏谓伯禽所行即文王所行世子之道则又不免於牵强集说两存之何欤

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集说大乐正教世子及士以舞干戚之容节及合语之说与乞言之礼此三者皆大乐正授之以篇章之数于是大司成之官于东序而论说此受教者义理之浅深才能之优劣也

窃案孔疏以大乐正为周官之大司乐小乐正为乐师是矣郑注以大司成为师氏则非也考之周官师氏虽为教官之属掌以德行教国子及以中失之事教国子弟而凡贵游子弟学焉然不言教於国学之中与此大司成论说於东序者异矣新安王氏又以大司成即大乐正然上方言大乐正授数何又特言大司成论说草庐以为授数犹未离乎业於论说始可言成总似曲解集说大乐正之外浑言大司成虽差胜诸家亦尚未有明据也陆氏元辅曰成均法大司乐合国之子弟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即以为乐祖祭於瞽宗下文记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疑此所谓大司成者即有道有德之父师也故使教於成均以佐大司乐而谓之司成焉其亦称大者盖师保之官与大司乐并尊故也

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老集说凡行释奠之礼必有合乐之事若国有凶丧之故则虽释奠不合乐也常事合乐不行养老之礼惟大合乐之时人君视学必养老也旧说合者谓若本国无先圣先师则合祭邻国之先圣先师本国故有先圣先师如鲁有孔顔之类则不合祭邻国之先圣先师也未知是否

窃案清江刘氏曰合谓合乐也春释菜合舞秋颁学合声释奠则并合之以侑神也有国故谓凶礼师旅惟是不合长乐陈氏曰国有故则否与曲礼岁凶祭祀不县同意集说本之当矣乃复引旧说以自乱岂亦爱奇而不能割也耶

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集说语于郊者论辨学士才能于郊学之中也曲艺医卜之属誓戒谨也学士中或无德事言之可取而有此曲艺之人欲投试考课者皆却之使退而谨习所能以待後次再语之时乃考评之也三而一有者谓此曲艺之人举说三事而一事有可善者乃于其同等之中拔而升进之也然犹必使之于同辈中以所能高下为次序使不混其优劣也如此之人但目之曰郊人非俊选之比也以非士类故疎远之若天子饮酒于成均之学宫此郊人虽贱亦得取爵于堂上之尊以相旅劝焉所以荣之也人字之字均字皆句絶

窃案集说本注疏而稍更定之然远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二句究未明顺今取吴氏纂注一说以备考其言曰语谓合语郊谓郊学案王制不率教者自乡移之郊自郊移之遂则郊学盖在乡学之外遂学之内郑氏以此为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而升诸司马今案大乐正掌国学之教何为出就郊学疑是六遂之士已升於郊学而可升於乡学者乡大夫就郊学行乡饮酒之礼於旅酬之时而合语因以审择士之贤者才者而取敛之曰举曰进曰扬皆谓升之於乡学也曲艺谓射御书数之属誓盖戒厉之使勉於学至又语之时考察德与事言三者或有其一即进其品等於曲艺之上然所进非一人又自有高下为先後之序也成均及取爵於上尊未详郑氏以成均为天子之太学孔氏谓饮酒之礼尊者酌於堂上之尊卑者酌於堂下之尊盖是乡学之秀士已升於司徒为选士者为天子视学饮酒之时亦得取爵於堂上之尊以相旅选士升於太学为俊士者始得谓之成均之士今郊学又语之时曲艺者虽已进等然犹未升乡学仍在郊学故但谓之郊人以明其未为乡学之士也视彼乡学以选士得升於太学而为成均之俊士者相去尚远故曰远之视彼秀士得升为司徒之选士可以取爵於上尊者相去亦尚远故蒙上远之二字而曰以及也

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集说释菜礼毕傧礼其宾于东序其礼既杀惟行一献无介无语于礼亦可也

窃案此言释菜礼杀虽礼宾一献无介若与宾合语於礼为可然言可也者明释菜时礼严尚未可语至礼宾时方许之耳此庐陵胡氏及朱子之说较旧说为优

礼乐交错于中?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集说礼之修达于中乐之修达于外所谓交错于中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其成也怿此怿字与鲁论不亦说乎之说相似既有恭敬之实德又有温润文雅之气象礼乐之教大矣

窃案孔氏谓内外有乐心悦貌和故怿内外有礼貌恭心敬温润文章故恭敬而温文方氏亦谓怿言乐之成如此恭敬而温文言礼之成如此集说则浑言之不仍旧说分疏似矣然又太无别也愚谓其成也怿总承礼乐言恭敬而温文分承礼乐言盖始之礼以修外乐以修内既而乐从中以见外礼从外而入中内外交错融浃无间故其成悦怿此礼乐之合见也恭肃而敬谨此礼之分见也温润而文雅此乐之分见也

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唯其人集说师保疑丞四辅也一说前疑後丞左辅右弼为四辅四辅与三公不必其全备惟择其可称职者朱子曰疑丞疑字晓不得想止是有疑即问他之意窃案集说四辅有两说一以师保疑丞为四辅一以疑丞辅弼为四辅夫师保者三公也取以充四辅则三公缺其二矣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其爵视卿其禄视次国之君书周官曰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隂阳官不必备惟其人据此则四辅乃疑丞辅弼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明矣吴草庐曰周之时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虞之时前疑後丞左辅右弼为四辅周之师即虞之疑周之保即虞之丞周之傅即虞之辅弼故曰设四辅及三公言虞之设四辅及三公皆不必备其官及者非谓既设四辅又设三公也师保之间不言傅疑丞之间不言辅弼从省以便文此说是也朱子以疑为有疑即问之意盖非臆说亦本尚书大传而云然

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集说君子曰德此德是指世子之德世子之德有成则教道尊严而无敢慢易者窃案上文言辅礼乐乃教世子之具四辅三公乃教世子之人此则言世子受教而成德乃可称为君子集说但云此德是指世子之德殊未明晓

乐正司业集说乐正主世子诗书之业

窃案乐正即大司乐以乐德乐舞教国子故谓之司业业者笋簴上板刻之截业如锯齿者也其以诗书礼乐造士盖兼为之非专主诗书之业也集说盖孔疏之误

公与父兄齿集说君虽尊而与父兄列位序尊卑之齿者笃亲亲之道也

窃案孔疏公既不为主族人又不为宾故列位在父兄之坐上与族人相齿见亲亲也集说本之而不云列位在父兄之坐上恐有未安公虽亲亲而与族齿然不可不稍存贵贱之等夫三大夫尚且不与父兄族齿燕会则别席独坐况君至尊反不别席于父兄之上乎故孔疏为长

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集说人道莫大于孝弟虑之以大者谓谋虑此孝弟之大道而推行之也爱敬省具之事行礼亲迎肃之也孝养献醴也纪义既歌而语也终仁令侯国行之也

窃案吴氏之说与集说稍异其言曰虑谓图谋之始养之以教孝弟于其始而徵召衆士无一不至使知之者广博是不狭小也故曰虑之以大老人者君之所取法先师先圣又老人之所取法爱其道则敬其人将养老而释奠於先师敬所本也故曰爱之以敬适养老之所首祀先老继设席位养老之时行此二者之礼最在先故曰行之以礼修谓整饬无欠缺具滋味致其爱躬省以致其敬?咏于其入以悦其耳献醴于其位以悦其口一如人子养亲之孝故曰修之以孝养堂上堂下之乐相继而作使人知君父之贵其乐在上臣子之贱其乐在下由是而衆着于上下之义故曰纪之以义养老礼终又命诸侯羣吏各归养老幼於国邑以广仁恩故曰修之以仁案孝养纪义终仁本文既明二家所说皆当独虑大爱敬行礼三者稍有未安陆菊隐谓先圣先师人伦之至年高有德者无愧於古人正学士之所当取法也故天子将养老必鼓召学士释奠於先圣先师以明大道之所本所谓虑之以大也始养老既释奠於先老又列老更羣老之席位不敢少有怠忽所谓爱之以敬也又适馔省醴迎门发咏不致伤於质直所谓行之以礼也由此观之吴氏以鼓徵为虑大两释奠为爱敬又合省具教咏皆为孝养固似未当集说以虑大泛言推行孝弟之大道爱敬为省具行礼为亲迎老更亦未得为合也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十二

猜你喜欢
  仲尼燕居·戴圣
  襄公·孔子
  显学第五十·韩非
  卷十二·蔡清
  读书劄记卷六·徐问
  卷十三·林之奇
  卷七十四·秦蕙田
  第五卦:《需卦》·佚名
  度地第五十七·管仲
  卷二十三·高闶
  卷之三十一·邵经邦
  士师/朝士·佚名
  卷一·佚名
  拟致锡兰摩诃菩提会书·太虚
  卷第三十六·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六·彭定求

        卷696_1 【雨霁晚眺(庚子年冬大驾幸蜀后作)】韦庄   入谷路萦纡,岩巅日欲晡。岭云寒扫盖,溪雪冻黏须。   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仍闻关外火,昨夜彻皇都。   卷696_2 【立春日作】韦庄   九重天子去蒙尘

  • 元诗选二集乙集目录·顾嗣立

    姚文献公枢(雪斋集) 张元帅弘范(淮阳集) 张平章珪 杨廉访奂(还山遗稿) 王内翰盘(鹿庵集) 杨总管果(西庵集) 徐按察世隆(威卿集) 李御史思衍(两山稿) 郭宣慰昂(野斋集) 姚承旨燧(牧庵集) 参政孛朮鲁翀(菊潭集) 李平章孟(秋谷集

  • 卷一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二 文同 秦王卷衣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鈎加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拏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看落庭下花

  •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九钱起同程九早入中书【一作钱珝诗】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鵷鹭忽相随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独慙皇鉴明如日未厌春【一作萤】光向玉墀仲春宴王补阙

  • 申忠愍诗集巻六·申佳胤

    (明)申佳允 撰 ○七言絶句 搏云吟(次李香岩韵) 烧云烁火雪氷敲雾市烟楼撞海潮寒透玻瓈香透水凌虚丹阁紫雯招 其二 冶岚浓澹竹风闲万派红光迸火然惊眼怒涛声触树千层旭霭一晴川 其三 月影瞿瞿鹤影疎雨帘清閟浄名书虎狼喝夜

  • 粤逆纪略·佚名

    说明:《粤逆纪略》,佚名著,据南京图书馆藏抄本辑。此书抄本一卷,并合订有关太平天国资料多种为一册,未著撰人姓名。兹删去其他资料,辑录《粤逆纪略》入本编内。 壬子冬,粤匪猖獗,扬言南下,总督陆建瀛奉旨会剿,起行后,巡抚杨文定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正统五年十二月己巳朔 上省郊祀牲○敕行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丁璇昨命尔兼提督云南各卫所官军操练今以尔所理粮储事重特命监察御史严恭专督选军操练尔仍总督其事近闻云南军士精壮富实者俱投托大官或充伴当跟随或私耕种

  • 李彦威传·欧阳修

    李彦威,寿州人。年少时在梁太祖部下,为人聪明,善测人意,太祖喜欢他,收为养子,赐姓朱名友恭。历任汝、颍二州刺史。昭宗迁洛阳,授右龙武统军。起初,刘季述废昭宗,立皇太子裕为天子。昭宗恢复帝位,认为皇太子年幼,是贼人所立的,赦免

  • 范如圭传·脱脱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刚到武安军时,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

  • 卷四十四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四下 朱批宜兆熊奏摺 雍正五年正月二十八日署理直隶总督【臣】宜兆熊协理直隶总督【臣】刘师恕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等清查各属仓

  • 卷二十三 舆服上·龙文彬

    ◎卤簿明卤簿之制:凡正旦、冬至、圣节、会同、册封、遣祭诸典礼,皆锦衣卫陈之。其仪仗,则兵部车驾司掌之。其造作,则工部营缮司掌之。其旌旗,亦多与前代不同。于洪武,增定于永乐,更造于宣德。初以卤簿弥文务从节省,后随时增

  • 在仰光与来礼人众谈话·太虚

    ──十二月十三日──师:今天缅甸多数的善男信女,以及中国的华僧,诚恳的来拜佛,佛本是一,对中国的僧众也能平等尊重,实在难得!僧是福田,能敬重三宝,均是有大善根福报的。向闻仰光有大金塔,信佛的不论男女,均能恭敬三宝。本人这次

  • 佛说坚固女经·佚名

    隋北印度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都娑罗国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诸比丘。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若有女人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先当作如是念。一切女人所有谄曲嫉妒贪嗔邪伪一切恶事。以发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一如是。已说最极广大俱行山王无尽海海。大决择分。次当说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解脱道路中  

  • 三余集·黄彦平

    宋代诗文别集。黄彦平著。此书世无传本,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其赋诗2卷、杂文2卷,合编为4卷。卷首列谢谔及汤思谦序。《永乐大典》辑自此集的诗文,有70余篇题为黄次岑,篇题为黄次山,而其《见山堂

  • 皇极经世心易发微·杨向春

    《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杨向春撰。向春字体仁,号野厓,普洱人。是书推衍《皇极经世》旧说, 立占卜之法,惟论干支生克,五行制化。盖方技家言,非说《易》之书也。自称 六卷而隆庆二年邓世芳序称八卷,与此本

  • 三洞众戒文·张万福

    三洞众戒文,唐道士张万福编撰。原书二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三洞诸经说戒多矣,难以具详。因此作者从诸经中录出戒文,辑为一编,旨在方便道士诵习持守,戒除恶行

  • 大比丘三千威仪·佚名

    凡二卷。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又作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大比丘威仪经、大僧威仪经、僧威仪经或三千威仪。揭示舍离烦恼、处于闲静之大比丘,日常应守之威仪规矩。三千但云其多,实则总数不过一千三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