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林学士泉生(觉是集)

泉生,字清源,泉之永福人。与卢琦、陈旅、林以顺皆以文学为闽中名士。泉生学邃于《春秋》,天历庚午,登进士第。授福清州同知,转泉州经历,迁永嘉尹,调漳州推官,擢知福清州。除翰林待制,以母老辞。会复置行省,改理问,寻升郎中,迁知漳州。召入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寻卒,谥文敏。清源以志略自负,不能下人。后稍自晦抑,号谦牧斋。晚益折节,更号觉是轩。为文宏健雅肆,诗豪宕遒逸。所著有《春秋论断》及《觉是集》二十卷。 

杂言四首 

落花怨 

杨柳怨 

赠永阳黄子邵和文丞相韵 

武夷山 

白鹤寺听琴楼 

真诰岩 

张戡猎骑图卷 

题高尚书夜山图 

岳王庙二首 

方广岩纪游 

题大龙湫和李五峰韵 

题瑞岩寺 

题曾彦明所藏雨竹 

玉虚洞 

○杂言四首 

大朴本淳默,结绳已多端。书契起百伪,千载不复旋。大道日已降,支离竞各言。安得万喙寂,俗厚如古先。仍当废简牒,置我六籍前。 

礼乐设空器,诗书无全经。仲尼既已矣,沮溺不耦耕。谁能笑庖牺,今亦无负苓。我欲观马图,黄河清未清? 

东家陶苦窳,适市日十千。西家琢瑚琏,待贾三十年。材轻信易售,器重良自怜。世事每如此,古今无不然。 

吾尝观四时,亦复悲草木。秋风落人间,百卉不敢绿。岂无岩谷英,粲粲若松菊。但得根本坚,自然耐幽独。 

○落花怨 

落花怨东风,情薄不可托。红颜为君开,衰颜为君落。愿落流水中,随君远漂泊。 

○杨柳怨 

杨柳愁春江,何事多离别。年年枝上青,日日行人折。安得如桃李,当使人娱悦。 

○赠永阳黄子邵和文丞相韵 

赠君以幽兰,弃之不如草。古来沟壑间,将见壮士老。忧君君不知,慷慨为君歌。歌竟欲痛哭,言辞不能多。但愿江海水,水化作杯酒。倾倒入君怀,得君一回首。 

○武夷山 

千山来武夷,势若群龙趋。峥嵘入霄汉,一一飞跃如。石城开楼台,神仙之所居。高岩挂锺鼓,幽壑藏舟车。一水九曲折,烟霞共萦纡。昂昂大王峰,回顾双玉姝。变态千万状,迥与人境殊。我行入幽深,凉云袭衣裾。王事有程期,未能尽崎岖。瞻望不忍去,为之少踌躇。青鸾竟何在,落日啼猩鼯。鬼工凿灵嶂,想在天地初。不知百粤前,谁其宅此都。魏王何代人,髑髅至今枯。精神在青天,此物蝉蜕余。还丹九转就,身外复有躯。鸡犬舐丹鼎,尚能游太虚。虹桥宴曾孙,何不与之俱。迩来二千年,谁使恩义疏。驼羹不见遗,无人荐干鱼。空余炼丹鼎,寒烟覆青芜。当时烧白石,黄金满洪炉。黄金果何用,亦为仙所需。安期不可见,此事知有无。吾将搴束茅,来依紫阳庐。青鳞既可钓,枸杞亦可蔬。遨游青山间,心朗气亦舒。时从二三老,野服歌唐虞。神仙果有之,必就贤人呼。长生如可求,吾当受其书。 

○白鹤寺听琴楼 

青山如横琴,双瀑为之弦。何人作此曲,一奏 【一作弹。】 三千年。上有倚天拂云之乔松,下有伏波步月之苍鼋。松今未凋鼋未老,人间此曲何时了。我来十月溪水销,古木万壑风萧萧。飞流向我作宫征,使我听之心寂寥。临轩再拜问此水,巢由去后谁知己。我今剩有两耳尘,不敢向此溪中洗。山僧煮茗樵父歌,吾亦无如此水何! 

○真诰岩 

山行一百五十里,人家鸡犬如桃源。上有太古白石洞,中是群仙炼丹坛。人间风雨不敢到,梁时栋宇今犹存。陶公真诰已入奏,孺子昆仑去未还。帝遣蛟龙护灵石,时闻钟鼓鸣空山。箫台回光日月白,河汉挂屋星辰寒。休粮道士逐白犬,种桃金母驱青鸾。千年茯苓长根蒂,百岁老人古衣冠。曾闻赤水出岩洞,饮者白日生羽翰。前朝此地禁樵采,迩来胜致多凋残。长松滴露封丹灶,独鹤衔烟锁洞门。神仙有楼不肯住,我辈走马何时闲。愿分半间云月屋,自种数亩枸杞园。岩头独坐洗尘耳,消此两涧清潺湲。 

○张戡猎骑图卷 

戎王小队猎秋野,豹尾服弓金络马。苍髯奚官喜追逐,隔马相呼意闲暇。鞭梢生风箭飞雨,乌骓如龙犬如虎。沙平草浅狐兔肥,穹庐月寒归未归。 

○题高尚书夜山图 

善画尚书高彦敬,能书学士赵子昂。两翁秋兴江海动,一尺夜山吴越苍。云松雾塔参差见,野水寒沙渺漭长。山窗抚卷应惆怅,却忆东坡赋雪堂。 

○岳王庙二首 

岳王坟上褒忠寺,地老天荒恨尚存。介冑何堪投狱吏,衣冠无复望中原。青山能掩苌弘血,落日空悲蜀帝魂。辽鹤不归人事别,吴宫青草又黄昏。 

谁收将骨瘗 【一作葬。】 西湖,已卜他年必沼吴。孤冢有人来下马,六陵无树可栖乌。庙堂短计惭嫠妇,宇宙惟公是丈夫。往事重观如败局,一龛灯火属浮屠。 

○方广岩纪游 

上方楼阁倚空明,磴路如天鸟亦惊。屋顶石岩常欲坠,檐前瀑雨不能晴。龙湫千古风雷气,山殿六时钟磬声。最爱白云飞不去,半山飘泊伴人行。 

○题大龙湫和李五峰韵 

雁荡峰头春水生,无边木叶作秋声。六龙卷海上霄汉,万马嘶风下雪城。春尽不知阳鸟去,岩高惟许白云行。故人家住青山下,野竹寒流亦有情。 

○题瑞岩寺 

危亭跨石出层虚,咫尺栏干翫月余。春入冈原分斥卤,烟生林樾认村墟。江流阔狭潮来去,山色有无云卷舒。安得一瓢供我老,风吟月啸度居诸。 

○题曾彦明所藏雨竹 

苍梧秋云来,寒翠滴不已。君看叶上波,都是湘江水。 

○玉虚洞 

空谷结层云,寒泉落空沼。中有太古灵,悠然隔深窅。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三十·彭定求
  卷三百五十九·彭定求
  ●古诗源卷十一·沈德潜
  白石道人歌曲 (不全)·姜夔
  第十二出 狂喜·李渔
  卷之十四·高启
  白石道人诗集原序·姜夔
  甲集第八·钱谦益
  冥 思·林徽因
  卷五十四·徐世昌
  卷101 ·佚名
  卷二十四·陈起
  巻十二·史简
  卷十·钱子正
  诗女史纂卷之十三·田艺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慶芝堂詩集卷六·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五言古詩四 ◆五言古詩四◆ 入安化寺詩社 柬同社諸君 癸酉上元後一日集安化寺續同明舊社 題運使盧同年抱孫畫屏十二首 題亡友史即山行樂 題喬氏家乘 題劉至誠行樂 題王郎中蘭谷古槐堂 題倚松觀瀑圖 燕

  • 卷五百·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四 黄省曾 艳歌行 南山有乔松高高凌紫虚东枝蔽朝景西干匿流晖大中明堂材巧匠不可围万岁未裁用弃置此岑隈梁栋质虚在公输骨已灰凤鸟巢其巅驺麟亦追

  • 卷一百九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管类五言古楼中闻清管       【唐】韦应物山阳遗韵在林端横吹惊响防慿高阁曲怨绕秋城淅沥危叶振萧瑟凉气生始遇兹管赏已懐故园情感怀          【明】桑 

  • 重刻序·顾贞观

    先宫谕对岩公官京师时,恒与同邑严藕渔、顾梁汾两先生集纳兰成容若所,以诗词相酬唱。百馀年来,梁汾先生独有《弹指词》行于世。忆予弱冠时,见先大父司寇小岘公有合钞《侧帽》、《弹指》词二本,《侧帽词》者,即纳兰成容若著,先

  • 卷第二百四十九·胡三省

    唐纪六十五〔起上章敦牂(庚午),尽屠维单阏(己卯),凡十年。〕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八五〇)〕1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2二月,以秦州隶凤翔。〔秦州本属陇右节度,是时新复,以属凤翔。〕3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弘治十七年七月己丑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山西代州地震○庚寅召延绥闲住都督佥事李杲致仕都指挥佥事王戟宣府闲住都指挥同知陈雄守备龙门所指挥使穆荣赴京待用以兵部言其才俱可用也○辛卯 万寿圣节遣驸马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万历十五年八月戊午朔○云南左布政使张楚城升太仆寺卿致仕○吏部推太平府推官蔡时鼎为南京刑部广西司主事 上不许湖广道御史王世扬上<锍-釒>曰先是 皇上惩创冒籍慎重贤科时鼎不达 圣衷妄有陈说狂愚之罪固无所逃

  • 李叔同年谱(3)·李叔同

    同时,与柳亚子、陈无我等组织“文美会”,编辑名家书画印稿,并拟创原第151页图放于242页李叔同夫人俞氏偕子李端(左),李圣章夫人邹氏偕女李孟娟(右)(摄于1911年)办《文美杂志》。七月,《太平洋报》被封,应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之邀,赴

  • 毛胜传·张廷玉

    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朝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洪武年间归附,后来以参加“靖难”之功升到都指挥同知。他没有儿子,毛胜的父亲安太继承为羽林指挥使,传给儿子济,济没有儿子,毛胜继承他的职位。给济记征北之功时,毛胜进升

  • 卷二百九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九上 朱批杨永斌奏摺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湖南布政使【臣】杨永斌谨 奏爲恭谢 天恩敬请 圣训事窃【臣】天末庸才至微极陋由顺天府大城

  • ●庸吏庸言上卷·刘衡

    南丰刘 衡存稿 巴县到任自誓告示 到任谒城隍神誓 博采良谟告示 鸣锣条款 严禁捕役妄拏告示(各役妄用锁炼附) 不用差役传案票稿 劝谕书吏告示 禀严束书役革除蠹弊由 札各牧令严禁蠹役由 札商各牧令官须自做慎用门丁由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八·高晋

    目录河防【四】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八河防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六日傅恒等奏言遵防将南河河务一事与尹继善嵇璜等公同酌议现在毛城铺业经奉防堵闭将来黄流顺轨直赴下游河身自可渐就疏刷但徐州南北两岸当上游之首冲北岸

  • 卷一·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一婺源江永撰曲礼上很毋求胜分毋求多【草庐吴氏引郑氏曰求多为伤平也】按郑注为伤平也总解毋求胜毋求多盖与人?争必求胜亦是伤平吴氏引旧注增求多二字专释下一句非也立如齐按齐严敬貌如齐

  • 第五十卦:《鼎卦》·佚名

    鼎:元吉,亨。【白话】《鼎卦》象征革故鼎新:十分吉祥,亨通。《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白话】《象辞》说:《鼎卦》的卦象是巽(木)下离(火)上,为木上燃着火之表象,是烹饪的象征,称为鼎;君子应当像鼎那样

  •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三·智旭

    明古吴沙门智旭述 【(卯)二明藏体一异为三。初立科。二详释。三总结。(辰)今初】次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义。就中复有六种差别。一明圆融无碍法界法门。二明因果法身名别之义。三明真体在障出障之理。四明事用相摄之相。五

  • 李虚中命书·李虚中

    三卷。古代星命术书。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二》:“书中义例,首论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时刻干支,其法颇与韩愈《墓志》(指《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

  •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佚名

    一百四十四卷。清巴泰等修。巴泰,清光禄大夫,内阁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该书原题为《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实录》,康熙六年(1667)正式设立实录馆,命大学士巴泰、图海等人纂

  • 中边分别论·世亲

    梵名Madhya^nta-vibha^ga-t!i^ka^ 。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偈颂部分系弥勒(梵Maitreya ,四世纪后半)所作;长行(散文)部分则为世亲(梵Vasubandhu ,五世纪)所著。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真谛(梵Parama^rtha , 5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