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九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

祭统

祭统第二十五集说郑氏曰统犹本也

窃案郑氏见篇内有忠臣孝子其本一也及求助之本祭者教之本禘尝治国之本等语遂以本释统字而近世徐氏又以统指心而言祭有法有义皆统於心亦以篇内有祭之心孝子慈孙之心等语也然愚以为皆非也夫统者总统之义故易以乾元统天谓贯天德之始终也春秋大一统谓天王为列国之纲纪也此篇尽志尽物官备具备惠术可以观为政庙中可以象竟内以至祭有三重有三伦及於卫之鼎铭鲁之重祭莫不该载统括靡遗故名祭统非本与心之谓也

礼有五经莫重於祭集说五经吉凶军宾嘉之五礼也窃案集说以吉凶军宾嘉释五经是矣然莫重於祭未之解也郑氏云莫重於祭谓以吉礼为首盖大宗伯吉礼之别十有二凶礼之别五宾礼之别八军礼之别五嘉礼之别六五礼之别总三十有六而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祗乃其首也故曰莫重於祭

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集说方氏曰诚信忠敬四者祭之本所谓物者奉乎此而已所谓礼者道乎此而已所谓乐者安乎此而已所谓时者参乎此而已

窃案集说虽引方氏说而物礼乐时四字未明注疏亦无解今案徐氏伯鲁云牺牲粢盛奉之以物也升降酌献道之以礼也钟鼓干戚安之以乐也祠禴尝烝参之以时也此解甚切可补东滙所未备

不求其为集说应氏曰不求其为无求福之心也所谓祭祀不祈也

窃案为者但知为私而不知为公即上文世之所谓福非无所不顺之备福也应氏只言无求福之心混矣且祭祀不祈礼虽有此文然周礼大祝有六祈诗小雅有以祈甘雨介黍稷谷士女之语颂亦有春祈秋赛之诗月令祈来年於天宗则为公者未尝不求所不求者为已之福耳应氏泛引殊未精晰也

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王后?於北郊以共纯服诸侯耕於东郊亦以共齐盛夫人蚕於北郊以共冕服集说南郊等无解

窃案天子诸侯亲耕有南郊东郊之异王后夫人亲蚕无北郊西郊之异异同之间宜各有义而集说缺焉今取旧说补之郑氏云东郊少阳诸侯象也夫人不蚕於西郊妇人礼少变也孔疏云天子太阳故南诸侯少阳故东然藉田并有东南故王言南诸侯言东后太阴故北夫人少阴合西郊然亦北者妇质少变故与后同严陵方氏曰东南阳地而耕为阳事故於之以耕北者隂地而蚕为阴事故於之以蚕而南又盛阳之地故天子耕於南郊冕服赤纯者亦以此东者少阳之地故诸侯耕於东郊冕服青紘者亦以此此演注疏之说又加详矣

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不齐则於物无防也耆欲无止也集说物犹事也

窃案君子之为君子须臾不离於恭敬故诗称文王曰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左传亦曰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君子之敬无动静无常变非必待齐而後然也刘诚意曰君子无一息之不恭且敬何待於齐齐之所以笃其恭敬犹恐其有未至而致之君子不自满假之心也谓之非有大事不齐犹可谓之非有恭敬则不齐大不可也下文云不齐则於邪物无防嗜欲无止与此同疵汉儒记礼之言多驳集说不为是正何也

舞莫重於武宿夜集说武宿夜武舞之曲名也其义未闻

窃案孔疏武宿夜是武曲之名衆舞之中无能重於武宿夜之舞皇氏云师说书传云武王代纣至於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鼓舞以待旦因名为武宿夜其乐亡也熊氏云此即大武之乐也集说既取武舞曲名之文而不用伐纣宿夜之说盖阙疑而不敢轻信也然皇氏之云实为可从未可以书传而弃之

百官进彻之集说进读为餕

窃案此本郑注进当为餕声之误也不若山阴陆氏所云进而後餕餕而後彻不烦改字而其义自具备也

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集说郑氏曰伦犹义也

窃案伦之为解义字不足以尽之增韵曰伦次序也广韵曰伦等也长乐陈氏曰鬼神父子亲踈夫妇长幼五者内之伦也君臣贵贱爵赏政事上下五者外之伦也严陵方氏曰鬼神则变化有所通故曰道君臣则严谨有所守故曰义父子则恩孝有所顺故曰伦贵贱则名位有所差故曰等亲踈则远近有所间故曰杀爵赏则恩惠有所及故曰施夫妇则内外有所辨故曰别政事则多寡有所一故曰均长幼则先後有所次故曰序上下则情意有所接故曰际夫祭以鬼神为主故首言鬼神之道至於惠之之道则祭之末也故以上下之际终焉夫先後有序如此所以谓之伦也

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於阼阶之南南乡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集说疏曰酳尸之前皆承奉鬼神未暇策命此一献则上文尸饮五君献卿之时也

窃案经文明言一献而注疏必谓尸饮五君献之时此其意以为祭祀为重不宜一献而即发策命尔山阴陆氏曰始献即发爵赐禄不嫌蚤者重策命也史由君右执策命之所谓诏辞自右金华应氏曰一献始命者以祭为先也不俟献终而命者以赏为重也

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集说周礼春祠夏禴秋尝冬烝郑氏谓夏殷之礼窃案周礼大宗伯以祠春禴夏尝秋烝冬享先王诗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尔雅祭名春祭曰祠夏祭曰禴秋祭曰尝冬祭曰烝未尝有春礿夏禘之制也故郑康成注王制祭统春禴夏禘秋尝冬烝皆云夏殷之礼然此特臆说无明文可据也其不信周礼者直指王制祭统所记为周礼并诗与尔雅而疑之殊不知礼记乃杂采春秋战国诸儒之说非周制本如是也故以为夏殷者固无明证直以为周礼者益属武断矣不若两存而缺其疑也

祭敬则竟内之子孙莫敢不敬矣集说无解

窃案此言人君能尽子孙之道以事其先而境内之凡为子孙者皆化之故莫敢不敬山阴陆氏谓其子孙受邑在境内者固为太拘而集说亦不免於畧也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九

猜你喜欢
  乡饮酒礼第四·佚名
  迩言卷十一·刘炎
  思辨録辑要卷十二·陆世仪
  卷十二·库勒纳
  卷十五·江永
  卷二十三·高闶
  卷二十六上·魏了翁
  月令明义卷一·黄道周
  兵略训·刘安
  遂人/土均·佚名
  南宋元明僧宝传序·自融
  混沌一气分天地·太虚
  佛教戒杀与弭战·太虚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一·佚名
   第八十九則 雲巖問千手觀音·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偷曲·洪昇

    【仙吕过曲·八声甘州】〔老旦、贴携谱上〕〔老旦〕霓裳谱定,〔贴合〕向绮窗深处,秘本翻誊。香喉玉口,亲将绝调教成。〔老旦〕奴家永新,〔贴〕奴家念奴。〔老旦〕自从娘娘制就“霓裳”新谱,我二人亲蒙教授

  • 乾坤清气卷三·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三明 偶桓 编七言古诗邓州城楼       元好问裕之邓州城下湍水流邓州城隅多古丘隆中布衣不复见浮云西北空悠悠长鲸驾空海波立老鹤呌月苍烟愁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觧赋登楼金太子允恭墨

  • ●卷七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十九。   起靖康二年正月一日辛卯,尽十五日乙巳。   靖康二年正月一日辛卯朔上朝贺太上皇於延福宫并诏百官僧道出南薰门赴军前致贺二酋(删此二字)。   遗史曰:是日有旨令百官僧道往军前致贺粘罕(改作

  • 卷二十七·连横

    农业志连横曰: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是故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则农业重矣。台湾为海上荒岛,古者谓之毗舍耶,梵语也。毗为稻土,舍耶庄严之义,故又谓之婆娑世界。是台湾者为农业之乐国,而有天惠之利也。然土番狉榛,未知耕

  • 卷之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洪宪皇子之真迹·李定夷

    洪宪皇子袁抱存,夙以名流自称,尝喜与文人学士相往还。自回彰德后,即挈眷寓居上海。因慕无锡山水之胜,特由邑人钱保奇引导至锡。因嫌马路旅馆之尘嚣,遂假寓西门外振新纱厂。先期由小万柳堂主人廉泉致函邑中诸名宿,为作东道主

  • 第三十卷 仕绩 二 一·缪荃孙

    镇 江 府 三 清吴赞元吴赞元,字蓉城,丹阳人。崇祯庚午举人。顺治初,由中书舍人擢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豫章初入版籍,四方反侧未安,赞元抚辑有方,威信大布,遂收建、饶、广、赣诸郡。又以袁、瑞二府困于浮粮之累几三

  • 卷六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六十六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己巳防赞大臣扎隆阿等疏奏擒获乌梁海逃犯恩克扎隆阿等奏言准郡王车木楚克扎布咨十月十七日同内大臣察达克等在吹河派兵分队捉生询问逃犯恩克踪迹旋获同逃之

  • 四、袁世凯称帝过程中我的处境与观感·阎锡山

    民国三年(1914年)修改约法以后,袁世凯事实上已成为终身总统,且继承人亦由他自己提出,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称帝的必要。就当时的蛛丝马迹观之,促成袁世凯称帝的,有五种人:一为袁氏长子克定〔1〕,意在获立太子,膺承大统。一为清

  • 裴文举传·令狐德棻

    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祖父裴秀业,任魏国中散大夫、天水郡守,追赠平州刺史。父亲裴邃,为人方正严肃,为州里所推重。最初担任散骑常侍、奉车都尉,先后升任谏议大夫、司空从事中郎。大统三年(537),东魏前来侵犯,裴邃集合乡

  • 六·钱穆

    现在我们若为唐以下的中国社会,安立一个它自己应有的名称,则不妨称之为科举的社会。这一种社会,实在是战国游士社会、西汉郎吏社会之再发展。这一种社会之内在意义,仍在由代表学术理想的知识分子,来主持政治,再由政治来领导

  • 菩提行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聖龍樹菩薩集頌   宋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三藏明教大師天息災奉詔譯   [一]菩提心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六   [二]佛喜精進增 安住禪定意 愍彼散心人 煩惱[三]芽閒住。   [四]我今知身心 不生於散亂 

  • 佛说无上依经卷上·佚名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  校量功德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悉是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获得己利。尽诸有结其心善得解脱善得自在。善通奢摩他毗钵舍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三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根品第二之一如是因界已列诸根。即于此中根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此增上义谁望于谁。颂曰。传说五于四  四根于二种五八染净中  

  • 卷第九·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九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六世 尔瞻尊禅师法嗣 潭州石霜碧眼开禅师 上堂。向上机末后句。坐卧不在声色里。赵州十八家业忘。南泉十八解活计。打牛打车。因语

  • 卷三·徐昌治

    品高僧摘要卷三  武原居士 徐昌治觐周父 编辑释昙霍蔬食苦行。常居塚间树下。专以神力化物。时河西鲜卑利鹿孤。僭据西平。自称为王。号年建和二年十一月。霍从河南。来至自西平。持一锡杖。云此是般若眼。奉之可

  • 襄毅文集·韩雍

    十五卷。明韩雍撰。韩雍,字永熙,江苏吴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除御史,擢广东副使,进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成化十一年(1475),以贪欲纵酒被劾落职。正德间,谥襄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其诗作诗味不浓,无甚佳作。

  • 恒水经·佚名

    佛说恒水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与中阿含赡波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