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

经解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集说石梁王氏曰孔子时春秋之笔削者未出又曰加我数年卒以学易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岂遽以此敎人哉所以教者多言诗书礼乐且有愚诬奢贼烦乱之失岂诗书乐易礼春秋使之然哉此决非孔子之言

窃案临川吴氏谓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只此一语乃孔子之言自其为人也以下即记者之言而推广其义且观下文复引孔子孝经之语而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礼则知其中非尽孔子之言矣石梁王氏祗以夫子不以易春秋立教且以诗书乐易礼春秋无愚诬奢贼烦乱之失而决其为非夫子之言若将槩而弃之者不知此记乃作乎孔子删定之後谓六经有益乎人君之教如此既有以教又防其失此亦理之自然也不然当庄子之时何以亦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即有此六经之目哉

哀公问

然後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集说礼本天秩圣人因人情而为之节文非强之以甚高难行之事也故曰以其所能教百姓会节谓行礼之期节葬祭有葬祭之时冠昬有冠昬之时不可废也

窃案以其所能教百姓谓以身教之也故郑氏曰君子以其所能於礼教百姓使其不废此上事之期节吴氏亦曰君子先能自行其所尊敬之礼然後推已所能以教百姓使之亦不废其会节礼者嘉美之会会节谓行礼之节次也不废者礼不下庶人随其所得行者行之不责其备也或曰天地之神岂百姓所得事欤曰郊以事天止行於天子社以事地自公侯以下至卿大夫士庶皆得行之非天地之事与且祭葬冠昬皆在其内又何疑焉

有成事然後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集说有成事谓诹日而得卜筮之吉事可成也雕镂祭器之饰文章黼黻祭服之饰也嗣者传续不絶之义此器服常存则此礼必不泯灭矣

窃案有成事者谓君子使百姓不废此上三事之期节郑氏曰上事行於民有成功乃後续以治文饰以为尊卑之差方氏曰有成事言教之有成效也吴氏曰有成谓无毁缺也事即行礼之事雕镂文章黼黻谓车旗器服之饰有等有仪者也嗣继续也君子以礼教民民从其教於礼之事既无毁缺然後制仪等之饰以示民而继续所教也必用车旗器服之仪等以继续身教之礼者犹孟子言既竭目力而继之以规矩既竭耳力而继之以六律也今但言诹日祭器祭服於上下文何以接乎

其顺之然後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集说顺之谓上下皆无违心也言犹明也丧算五服岁月之数殡葬久近之期也即安其居者随其所处而安之也

窃案顺之者谓民皆由礼知礼有顺无逆也今言上下皆无违心是上与下混言之矣临川吴氏曰君子之於民以所能教之以仪等嗣之皆施於生人者也生人之礼略备则教之事死如事生焉慎终於丧追远於祭皆事死之礼也言谓载之礼经以晓谕人也算谓数也服之精粗絰之大小变除之久近哭踊之多寡凡此等类皆有其数凶奠吉祭并有鼎俎豕腊盖兼吉凶二礼言之宗庙岁时祭祀则专言吉礼也序宗族谓祭後之燕即安其居者居田居邑各随其时居渚居山各适其宜是也既言丧祭而即安其居先之以哀死而终之以乐生也洪范八政三曰祀四曰司空司空者居民之官见哀死乐生之政相联属也方氏曰岁时以敬祭祀孝经所谓春秋祭祀以时思之也以序宗族祭统所谓昭与昭齿穆与穆齿也孔氏曰祭祀之末同姓燕饮会聚宗族集说之解未详故备述之

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集说节俭也丑犹恶也器养器也自奉如此其薄者盖欲不伤财不害民而与民同其利也

窃案前言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者以有事时辨其仪等言之也此言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者以无事时自奉言之也故吴氏亦曰上文三然後皆教民以礼之事此五句遂言持身以俭之事今集说与其顺之节联文是无别也

百姓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集说百姓之德犹言百姓之幸也敢无辞犹言岂敢无辞

窃案郑氏曰德犹福也辞让也考韵书德福也无幸字之训曲礼曰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故前章哀公大礼孔子曰邱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此辞让而後对也今以公之问人道为百姓之福故敢无辞而对岂谓其无辞说乎

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後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窃案春秋经传哀公不见有昬聘夫人之事而礼记言哀公以妾为妻则是哀公未尝行大昬之礼故夫子因其问政而言及此郑氏曰先圣周公也孔氏曰以鲁得郊天故兼言天地也

孔子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集说直言二字未详或曰当作朝廷

窃案遂言者孔子既答哀公之问意有未尽者又推广而言亦以哀公不能复发问故不待其问而遂言之也陈氏於此竟无解而直言二字乃云未详何与郑氏曰直犹正也正言为出政教也政教有夫妇之礼焉昬义曰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是也石林叶氏曰夫妇正则名正名正则言顺故出足以治直言之礼延平周氏曰直言者非险詖私谒之言也严陵方氏曰妇人不与外事而曰出以治直言之礼者盖夫听外治妇听内职家齐而後国治也

大王之道也集说大王爱民之君也尝言不以养人者害人故曰大王之道

窃案郑氏曰大王居豳为狄所伐乃曰土地所以养人也君子不以其所养害所养乃去之岐是言百姓之身犹吾身也百姓之妻子乃吾妻子也不忍以土地之故而害之去之岐而王迹兴焉石林叶氏曰大王爱厥妃而至於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盖得於政矣若止言不以养人者害人乌足以明引大王之意乎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

猜你喜欢
  思顺第九·佚名
  闕文第四十·苏舆
  卷中·王诩
  孟荀言性争点·李宗吾
  第十二章 24·辜鸿铭
  日知荟说卷四·乾隆
  (二十四)朱子论为学·钱穆
  卷二十五·佚名
  卷五·佚名
  道行经善知识品第十九·佚名
  今日之中国佛教序·太虚
  答张曦问(八则)·太虚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阮阅

      ●卷八·博识门  尝观临川“解我葱珩脱孟劳”,冒不晓孟劳何等物。及观《谷梁传》注:孟劳,鲁之宝刀。〔黄常明《溪诗话》卷九〕  子美“於菟侵客恨”,乃楚人谓虎於菟。“土锉冷

  • 卷一百二十七·徐世昌

    吴清鹏吴清鹏,字程九,一字西穀,号笏庵,钱塘人。嘉庆丁丑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顺天府丞。有《笏庵诗钞》。屯田行征尘蔽原日,马鸣车郎当。送者至燕郊,行人俱束装。问之隶旗籍,平生惟食粮。今将赴营田,尽室载

  • 文及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宝祐元年(1253)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

  • 卷五百九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四月辛卯盡其月   夏四月辛卯,遼國泛使蕭德崇、李儼等辭【一】。置酒于紫宸殿,授以報書曰:載書藏府,固和好于萬年;使節馳軺,達誠心于二國。既永均于休戚,宜共嫉于凶姦。惟西夏之小邦,乃本朝之藩鎮,曲加封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三年八月癸卯朔升尚宝司卿吴华为太仆寺少卿南京户部郎中陈梦琛为贵州思州府永平府同知王皞如为贵阳府各知府○降原任兵部郎中龚云致为河南汝州知州○升河南佥事延伦为本省河北道参议以三年考满为按臣方大美所

  •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宋教仁一死所关·刘以芬

    宋教仁先生为近代政治家。辛亥革命成功,先生即力主将同盟会改组为正式政党,与各小党合而成立国民党。迨国会选举,国民党颇占优势,先生遨游各省,力倡政党内阁之说。袁世凯闻之大恐,乃购人刺杀先生于京沪车站。 先生虽为国民

  • ◎日历新景·李定夷

    吾国改用阳历,为期尚浅,故北京市面,表面上虽已于新历新年时,遍糊春帖,悬挂国旗,以志庆贺,而一切实际上过年之事,则阴历年底方纷纷准备。戏园则封台矣,澡堂则涨价矣,即至以开通风气自任之报馆,亦且因工人之照例休息,为之牵率,而有四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三·佚名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七日七月二十五日九月初一日同治二年三月初八日八月二十五日同治三年正月十七日二十五日六月十五日同治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同治六年三月初八日九月十五日十一月二十五日同治七年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四旗分志二十四八旗佐领二十四【正白旗汉军佐领】正白旗汉军佐领正白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八第二参领下佐领八第三参领下佐领八第四参领下佐领八第五参领下佐领八第一参

  • 十年·佚名

    (戊申)十年大明宣德三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上冕服,率王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群臣朝。御慶會樓,宴宗親及二品以上,中宮亦宴于內。○進鷹使韓承舜報:「遼東王大人及捕鷹委差兩內官,見鷹相笑曰:『此非海靑,眞兎鶻也

  • 祭意篇第七十七·王充

    礼,王者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卿大夫祭五祀,土庶人祭其先;宗庙社稷之祀,自天子达于庶人。《尚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臣。”《礼》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 卷十六·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六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路子路问政章总防 张彦陵曰无倦意已包在先劳内因子路请益故又抽出言之要之上下只是一意曰先必无一息之可后曰劳必无一息之可逸无倦云者非以益先劳也乃明所以

  • 卷七·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七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郑郑诗不淫马氏端临言之详矣而夫子曰郑声滛説者因谓郑声自淫郑诗目正也岂有论其诗则忠臣贤士语其声则里巷俟邪者乎盖夫子所放者别有所谓郑声而非此二

  • 卷十·道世

    △纳妃部第九(此别六部)▲述意部第一夫法身无形,随应而现。机缘万途,故化迹非一。或离欲而受道,或处染而现权。若不示其纳妃,凡识谤非人种。虽示五欲之境,不坏一心之志。故历王城之四门,衰老病死之八苦,乃自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

  • 卷四·印光

    卷四/记释迦如来真身舍利来仪记(代撰)释迦如来真身舍利来仪记(代撰)中天调御,释迦世尊,尘点劫前,早成正觉。泯三际而住寂光,常享四德。愍九界而示受生,频垂八相。从初出世,乃至涅槃。演偏圆顿渐之法,施种熟解脱之益。六道四生,三

  • 斯塔福特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国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推理小说,大雪覆盖下的斯坦福特宅邸内进行着一场降临会,但在游戏中精灵Ida却突然发出了埃克桑普敦镇的特里威廉上校被谋杀的口信。斯坦福特的人们于是不安起来,这时勇敢的伯纳比少校毅然

  • 白话北史·李延寿

    《北史》,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寿撰。高宗显庆四年(659)成书。一百卷。分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载起自北魏登国元年(386)迄于隋义宁二年(618),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