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七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

冠义

冠义第四十三集说疏曰冠礼起早晚书传无正文世本云黄帝造旃冕是冕起于黄帝也黄帝以前以羽皮为冠以後乃用布帛其冠之年天子诸侯皆十二窃案山隂陆氏曰二十曰弱冠则二十而冠礼之大节在是也惟天子诸侯十五而冠早成其德先儒谓晋侯曰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鲁襄公是时年十二诸侯十二冠误矣盖曰可以冠则非礼之正也金縢王与大夫尽弁成王时年十五则冠在是岁可知陆氏之言是也十五为入大学之年可以成其德矣十二而冠保其无有童心乎而以成人之道责之过矣世之人谓文王十五而生武王尚有伯邑考又以冠而後生子故谓天子诸侯十二而冠究之文王之事当阙疑而以陆氏之言为正也

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齐顔色顺辞令集说方氏曰容体欲其可度故曰正顔色欲其可观故曰齐辞令欲其可从故曰顺

窃案正容体齐顔色顺辞令即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顔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此曾子临啓手足之时所以告孟敬子者也君子之道三终身守此而已故下文曰礼义备则正之齐之顺之非礼义之始与马氏其知之矣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集说吕氏曰礼重则人道立此国之所以为国也故曰为国本方氏曰筮日所以求夫天之吉筮宾所以择夫人之贤

窃案马氏曰旬之外筮日前期三日筮宾筮日必吉者所以期终身之吉筮宾必贤者所以要终身之贤故戒宾辞曰愿吾子之教之也筮则质之於鬼神也郝氏曰日谓行冠之日宾谓加冠之宾国本谓君臣父子长幼之礼立国之本也是冠者非子自冠之亦非父冠之是宾加之也不特此也醮与字亦宾醮之字之也而集说不言故补之且礼有重于君臣父子长幼者欤不据上文而泛言礼乌见其为立国之本乎

三加弥尊示有成也集说始加缁布冠再加皮弁次加爵弁三加而服弥尊亦所以为成人敬也

窃案三加弥尊不特所加之冠异而衣裳亦异也醮於客位三加而後醮之也而集说不言长乐陈氏曰上而有冠则天道也中而有服则人道也下而有履则地道也故三加而弥尊莫不有此三者焉夫始加也其冠则缁布而服则玄端爵韠屦则黑而其絇青再加也冠则皮弁而服则素积素韠屦则白而其絇缁及其三加则冠为爵弁而授之以纁裳韎鞈屦则纁而其絇黑其加之有序有章虽衆人由之亦足以得性命之文而况夫君子者乎所谓喻其志则有成者凡在是也三加而後醮据仪礼

见於母母拜之集说母之拜子先儒疑焉疏以为脯自庙中来故拜受非拜子也吕氏以为母有从子之义故屈其庸敬以伸斯须之敬方氏从疏义皆非也此因成人而与为礼一句似乎凡冠者皆然故啓读者之疑惟石梁王氏云记者不知此礼为嫡长子代父承祖者与祖为正体故礼之异于衆子也斯言尽之矣

窃案数说皆非也据仪礼冠者奠觯於荐东降筵北面坐取脯降自西阶适东壁北面见於母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注云妇人于丈夫虽其子犹侠拜侠古挟切音夹并也为童子时子拜母而已冠者成人成人则丈夫故与为礼也疑此者读仪礼则释然矣

玄冠玄端奠摰於君遂以挚见於卿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集说玄冠齐冠也玄端服天子燕居之服诸侯及卿大夫士之齐服也摰用雉郷先生乡之年德俱高者或致仕之人也

窃案集说之言未备孔氏曰此玄冠玄端则异於朝服之衣但衣冠上士则玄裳中士则黄裳下士则杂裳以其初成人故着玄端异於朝服也若朝服则素裳奠摰奠之於君也遂以摰见於卿大夫乡先生者以摰谓以雉也故士相见礼冬用雉夏用腒见於卿大夫在朝之卿大夫也乡先生谓乡老而致仕者也严陵方氏曰玄冠玄端者齐服也既加以缁布冠矣而又服玄冠者盖缁布则古之齐冠也玄冠则今之齐冠也缁布以既冠而敝之故奠摰则加玄冠焉摰则夏用腒也乾雉以防腐败之患故也乡大夫则乡之有职事者乡先生则乡之有年德者既加皮弁之朝服而奠摰止齐服者取夫洁已以进也童子则委摰而退耳以摰见故曰以成人见也

昬义

昬义第四十四集说疏曰谓之昬者娶妻之礼以昬为期因名焉必以昬者取阳往隂来之义

窃案冠义言冠之始与冠之年而昬之始与年未言也孔氏曰天地初分之後遂皇时则有夫妇是夫妇始自遂皇也谯周云太昊制嫁娶俪皮为礼是俪皮起於太昊也五帝以前为昬不限同姓异姓三王以来文家异姓为昬质家同姓为昬其昬之年则大戴礼男三十女二十自天子逹於庶人一也然舜年三十不娶谓之鳏文王十五生武王尚有兄伯邑考则人君?娶早矣先儒又以男二十冠女十五而筓自此以後可以嫁娶至男三十女二十是正礼也至若嫁娶之时周礼仲春会男女周南之子于归咏桃华灼灼序者谓昬姻以时则昏期在仲春明矣故时过者有摽梅之恨然家语及荀子又有霜降迎女冰冸杀内之说与周礼周诗矛盾故毛郑之义各有不同朱子传诗从郑晚年辑仪礼经传通解又兼存家语荀子之文罗愿有昏问一篇特从周礼可以折衷诸家矣

问名集说问名者问女生之母名氏也

窃案集说同孔氏之说也孔氏曰问名者问其女之所生母之姓名故昏礼云为谁氏言女之母何姓氏也是问女母之姓氏也又贾氏仪礼疏云言问名者问女之姓氏不问三月之名故下记问辞云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问女为谁氏郑氏云谁氏者谦也不必其主人之女是问姓氏也然以姓氏为名者名有二种一者是名字之名三月之名是也一者是名号之名故孔安国注尚书以舜为名郑君目録以曾子为名亦据子为名皆是名号为名者也今以姓氏为名亦名号之类也又下记疏云纳采则知女之姓矣今乃更问女为谁氏者恐非主人之女假外人之女收养之是谦不敢必主人之女也其本云问名而云谁氏者妇人不以名行明本不问女之三月名此名即名号之名若尚书孔注云虞氏舜名舜为谥号犹为名解之明姓氏亦得为名若然本问名上氏姓故云谁氏也是问女之姓氏也新安朱子曰孔疏问名与仪礼贾氏疏不同未详孰是愚则谓问母之姓氏迂矣贾疏为长也

盖亲受之於父母也集说无解

窃案孔氏曰盖亲受之於父母也者於时女房中南面母在房户外之西南面壻既拜讫旋降出女出房南面立於母左父西面戒之女乃西行母南面戒之是壻亲受之於父母但亲受之非是分明手有亲受示有亲受之义故云盖以疑之京山郝氏曰亲受受女也父母女父母也

妇执笲枣栗段修以见集说笲之为器似筥以竹或苇为之衣以青缯以盛此枣栗段修之贽修脯也加姜桂治之曰段修

窃案集说下言妇席於户牖间矣而不言舅姑之坐处何也孔氏曰妇执笲枣栗段修以见者案士昬礼舅坐於阼间西面姑坐於房外南面妇执笲枣栗进东面拜奠於舅席讫妇又执段修升进北面拜奠於姑席是也舅姑各有坐处枣栗段修分奠舅姑而集说不言故补之

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集说厥明昬礼之又明日也昬礼注云舅姑共飨妇者舅献爵姑荐脯醢又云舅洗於南洗洗爵以献妇也姑洗於北洗洗爵以酬妇也贾疏云舅献姑酬共成一献仍无妨姑荐脯醢此说是也但妇酬舅更爵自荐又云奠酬酬酢皆不言处所以例推之舅姑之位当如妇见舅席於阼姑席於房外而妇行更爵自荐及奠献之礼欤

窃案仪礼士昬礼飨妇与妇见同日此云厥明与士昬异故郑注曰昬礼不言厥明此言之者容大夫以上礼多或异日孔疏曰此士昬礼也故有特豚馈於舅姑若大夫以上非惟特豚而已虽以士为主亦兼明大夫故有厥明共飨妇若士妇见舅姑之日即舅姑飨妇故士昬礼舅姑醴妇醴妇既讫即飨之不待厥明也集说略无分别何也又案舅洗於南洗洗爵以献妇云云乃信斋杨氏仪礼图解之说而混於昬礼郑注使读者不知出自谁氏误亦甚矣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於公宫祖庙既毁教於宗室集说祖庙未毁者言此女犹於此祖有服也则于君为亲故使女师教之於公宫公宫祖庙也既毁谓无服也则於君为踈故教之于宗子之家

窃案内则女子十年不出使姆教成之是已前恒教也嫁前三月而特就公宫之教者欲尊之也公宫天子诸侯之祖庙也天子当言王宫而此言公宫者谓公之宫若公邑及官家之宫尔故知兼天子诸侯也此昬义虽记士礼自此以下广明天子以下教女及夫妇之义也教之者女师即诗周南云言告师氏则昬礼注云姆妇人五十无子出者也此皆集说所未及引者故详之教於宗室集说但言宗子之家而宗之大小未之别也孔氏曰与大宗近者於大宗教之与大宗远者於小宗教之此记谓君之同姓若君之异姓亦有大宗小宗其族人嫁女各于其家也此可谓详明矣

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集说祭之者祭所出之祖也鱼与苹藻皆水物隂类也芼之为羹也

窃案孔氏曰祭之者祭女所自出之祖也此女出於君之高祖则祭高祖庙出於君之曾祖则祭曾祖以下皆然女亲行祭诗云谁其尸之有斋季女是也君则使有司告之若卿大夫以下则女主之宗子掌其礼也郑氏曰掌其礼实苹藻为羹菜祭无牲牢告事耳非正祭也其齐盛用黍云集说不言祭者为谁告事之祭与正祭有别故补之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八 论语三十·黎靖德
  提要·曾恬
  卷五·孙奇逢
  卷二十·严虞惇
  卷三十六·郑玉
  卷一百九十五·秦蕙田
  春秋集解卷六宋·苏辙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梦颜
  卷三百九十八·佚名
  佛法与世界文化·太虚
  在缅京与达到那边僧王谈话·太虚
  民国与佛教·太虚
  普陀山为德侨收容所之反对·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八·佚名
  佛说较量寿命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自序·吴梅

    霜厓手定旧词,凡三易寒暑,缮录既竟,遂书其端曰:梅出词鄙倍,忝窃时誉,总三十年,得如干首。身丁乱离,未遑润色,诣力所在,可得而言。长调涩体,如耆卿、清真、白石、梦窗诸家创调,概依四声。至习见各牌,若[摸鱼子]、[

  • 卷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陶宗仪【四首】宗仪字九成黄岩人少举进士不中即弃去僦居松江至正间累辞辟举张氏开阃辟军谘亦不就洪武六年举人才至京以病固辞得放归有沧浪櫂歌南村集【唐士防云公以黍离麦

  • 卷六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九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四余响朱庆余送僧游庐山客行皆有求【集作为】师去是闲游野望防金防禅栖寄石楼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防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送淮隂丁明府之官未及境已有爱人心遣吏回

  • 卷一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司马逸客司马逸客则天朝尝从相王北征李乂有诗送之称为员外诗一首雅琴篇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影揺绿波水彩绚丹霞岑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匠者果留盼雕斲为雅琴文以楚

  • 论赞第九·浦起龙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元年十有一月甲午朔尚书祠部员外郎郑士彦罢初士彦奉太庙景灵宫神御在温州而主管内侍许佃等三人与之不相能颇为所扰上闻之黜内侍而徙士彦命大臣选郎官有风力者代之乃以都官员外郎向宗厚为祠部郎官兼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七月癸亥朔日食○孟秋时享 太庙遣驸马侯拱宸恭代伯杨世阶陈伟分献○大学士吴道南二十八<锍-釒>乞归○大学士方从哲复因病乞休且言朝政塞而不通人心郁而不畅大僚半缺言路全空请亟补阁员共图治理不报○

  • 世家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三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四。○(甲午)二十年春正月壬子朔王在元王与公主诣阔阔眞妃殿献白马九匹。癸酉世祖皇帝崩王与公主以羊十马一祭于殡殿其文曰: " 

  • 卷三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晋世家第九 唐叔虞者周武主子而成王弟【索隐唐叔以梦及

  • 卷十·楼昉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两汉诏令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宋 林虙 编西汉十成帝【四十七】赦天下诏【建始元年二月】廼者火灾降于祖庙有星孛于东方始正而亏咎孰大焉书云惟先假王正厥事羣公孜孜帅先百僚辅朕不逮

  • 三·沈从文

    照情形说来,两人虽然在山上,除了间或有什么朋友上山来看他们,住一晚两晚,其余就并无多少应酬,故虽自己每日得提水烧饭,日子积累下来,两人空闲光阴可仍然太多了。那时节,除了玩以外,自然就只有把几本小说反反覆覆的看一个办法消

  • 第八章 14·辜鸿铭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辜讲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不在国家政府任职,绝不要对政府的政策提出建议。”

  • 卷十六·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十六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鸟凰尔雅鶠凤其雌凰郭注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许慎説文云神鸟也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翺翔四海之内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凤飞

  • 卷之五·张居正

    盘庚上盘庚,是成汤十世孙。盘庚因河患,迁都于殷,反覆诰谕臣民以图迁之意。史臣录其书为三篇,这是头一篇,记未迁时告谕臣民的说话。【原文】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直解】殷,是地名,即今河南府偃师县地方。

  • 《尚 书》·佚名

    作者:刘起釪第一节 从《书》到《书经》我国有一部最古的史书,叫做《尚书》,它大体是相当于奴隶制时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ldquo;尚&rdquo;是上代的意思,&ldquo;书&rdquo;就是历史简册,用现代的话说,《尚书》就是&ldquo;上

  • 卷第三·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三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middot;天竺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传&middot;天竺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大士传&middot;天竺第十四祖龙树大士传&middot;天竺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大士传&middot;天竺第十六祖罗睺

  • 广东新语·屈大均

    地理杂志。明末清初屈大均(1630—1696)撰。二十八卷。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号菜圃,广东番禺人。清军破广州,遁入空门,行游南北,结交天下名士。本书成于屈氏晚年。首载潘耒序和自序, 次分天、地、山、水、石

  • 十四经发挥·滑寿

    针灸学著作。全书共3卷,元代滑寿撰。滑寿(十四世纪),字伯仁,号樱宁生,祖籍为河南人,后徙居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县)。古代有十二条正经,虽也提到督脉与任脉,但与十四经的关系,并未明言。滑寿则强调全身除十二条正经各有